内容简介 · · · · · ·
功过格,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善书,它通过列举善恶行为、量化功过等抽象概念来指导人们的日常道德实践。当时的士人和官员似乎把这种方法看作一种工具,它不仅有助于改善他们个人道德,也有助于教化百姓,巩固社会秩序。
本书集中研究明清嬗变时期功过格广泛流行的社会现象,是非中文世界第一部详细探讨该问题的专著。书中既利用了大量的第一手中文研究资料,同时也吸收了酒井忠夫、吉冈义丰、奥崎裕司等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功过格来考察精英阶层对于明清之际社会经济变化,诸如中央权威的腐败和低效、不断增长的商业化过程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理学一统局面的瓦解等等此类时代和社会变迁问题所作出的反应。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包筠雅(Cynthia Joanne Brokaw),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布朗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书籍史研究。所著《功过格:明清社会的道德秩序》《文化贸易: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反响,先后被译介到国内 。
译者简介:
杜正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专业方向社会史、法律史,研究兴趣涉及基层社会组织、乡村生活和民间信仰等。已出版著作《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山西泽州乡土社会的制度变迁》《近代山区的习惯、契约与权力:龙泉司法档案的社会史研究》等。
张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目录 · · · · · ·
序论1
16—17世纪的历史背景3
精英对社会变革的反应13
思想界对理学正统的挑战17
功过格27
一 积功的早期传统30
功德积累的基本原理35
《太上感应篇》39
《太微仙君功过格》47
功过体系与儒家命运观58
二 为升迁而积累功德68
袁家的传统72
袁黄的转变:《立命篇》84
云谷对功过格的新阐释101
袁黄对功过体系的解释106
三 关于报应和积功的争论123
《立命篇》的支持者:泰州学派126
对袁黄和功过格的批评136
对袁黄的反驳:刘宗周的《人谱》145
东林党人:理学的感应理论157
四 17、 18世纪的功过格:维护社会等级180
新的功过格180
功过格的社会愿景201
功过格的传布与使用248
结论265
附录 现存17、 18世纪的善书与功过格280
征引文献282
译后记316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太上在此仅仅给出了一个简单德掌管报应的官僚体系,就使读者相信超自然监督者无所不在。包含着重要的司命星的三台星座和北斗神君座是掌管报偿体系的主要(但不是仅有的)星神。地上同样存在着监督神:三尸神实际上是隐藏在人体内的神,它们热切等待着人们死去那天,也即它们获得自由的那天到来。因此,它们勤勉地向司命报告这个人所有隐秘的恶行和思想。灶神则利用它居于厨房中心的优势,观察这个人及家庭以充实这些报告。这样,人在所有方面都收到超自然官僚们的监视,它们不仅能看到他的所有行为,而且,还能度量出其中哪些是重要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太上感应篇》39 -
在诸神的支持下,它的处方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一个信仰者必须遵循传统美德,这种美德与他或她作为儿子、丈夫、妻子、学生、老师、官员、商人或者仅仅是一名好臣民的社会地位息息相关。由于剔除了《抱朴子》中秘密的、昂贵的炼金术处方,不再提及通常属于排他性道教和佛教教派的特定神祗,《感应篇》简化了功德积累,更贴近广大读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太上感应篇》39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功过格"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李梦阳 7.1
-
- 小天命 8.0
-
- 理学、士绅和宗族 8.9
-
- 明代秀才的生活世界 8.0
-
- 中国前近代的出版、文化与权力 7.8
-
- 歧路彷徨 8.8
-
- 蒙古征服之后 8.0
-
- 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 8.5
-
- 谈判中的城市空间 8.7
功过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secular religion or economy of merits?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时隔30年,我为什么要重做这本书? | 来自格陵の夏虫 | 2023-02-15 13:36:1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8.2分 25人读过
-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8.2分 113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购书预备役 (務-虛-眞-人)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剑桥插图中国史》推荐书目 (ALE)
- late imperial china (metamorphosis)
- 书籍史(Book History) (煙雲過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功过格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福贵儿 2022-02-05 08:54:39
在16、17世纪,功过格从一种鼓励变动和社会地位晋升的体系,转化成为一种支持社会稳定、平衡的体系,至17世纪晚期,功过格全面反映出精英社会秩序观。理解功过格,才能理解蒋介石日记中事无巨细的自我反省。
1 有用 momo 2022-02-15 11:55:33
古代如何量化“攒人品”及其折射的社会秩序变迁
1 有用 勉之 2024-04-12 17:54:19 中国台湾
最初知晓「功过格」还是三年前听欧丽娟讲迎春读《太上感应篇》。也是三年前听伦理学,提及如果一个人行善是为了获得福报,那么他行善的动机是否足够纯善(“真正的君子为善而行善,不需要这种‘廉价的’激励”)。善恶报应可于现世/物质实现而不必等待来世/精神,故加强了劝善惩恶的效应,这点王汎森也写过。除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律己之术,「功过格」在某种程度上亦助于下位者忍辱负重,从而实现上位者对下位者的统治并维持社会秩... 最初知晓「功过格」还是三年前听欧丽娟讲迎春读《太上感应篇》。也是三年前听伦理学,提及如果一个人行善是为了获得福报,那么他行善的动机是否足够纯善(“真正的君子为善而行善,不需要这种‘廉价的’激励”)。善恶报应可于现世/物质实现而不必等待来世/精神,故加强了劝善惩恶的效应,这点王汎森也写过。除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律己之术,「功过格」在某种程度上亦助于下位者忍辱负重,从而实现上位者对下位者的统治并维持社会秩序,从中可见17-18C社会关系的变革。 (展开)
0 有用 大星陨海 2022-04-04 12:02:14
结论略显啰嗦
1 有用 朱颐钊 2022-02-17 15:09:51
中规中矩的题目,差强人意的展开。修身的普遍化尤其是准制度化,必然导致道德备量化或者准量化。也是第一次知道,嘉善魏塘袁氏,原来也是靖难忠臣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