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本汉学大师以超越王朝更迭的宏阔视野
书写华丽的黑暗时代
★编辑推荐
◎适合大众阅读的经典六朝史
日本汉学大师川胜义雄写给大众的经典魏晋南北朝通史,日本文库本重印近20次,深受读者欢迎。
◎通俗性与学术性的平衡
以优美的文笔、清通的脉络阐释了作者的代表性学术观点“六朝贵族制社会”,展现了日本汉学界20世纪以来中古史研究的精华。
◎罕见的、更宽广的历史比较视野
以宽广的视野融合政治史与文明史的双重视角,将六朝史置于东亚文化圈乃至世界史的视域中,在复杂的历史表象下,照见纵深的历史脉络:历经近四百年的混乱与分裂,中华文明却愈发丰饶和深邃。
★内容简介
从秦汉到隋唐帝国之间的魏晋南北朝,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大分裂时期。这是群雄割据的混乱时代,也是文学艺术、思想文化波澜壮阔的时代。本书宏观地聚焦于这三百多年乱世的种种因素和历史发展脉络,以超越政权、超越时代的广阔视...
日本汉学大师以超越王朝更迭的宏阔视野
书写华丽的黑暗时代
★编辑推荐
◎适合大众阅读的经典六朝史
日本汉学大师川胜义雄写给大众的经典魏晋南北朝通史,日本文库本重印近20次,深受读者欢迎。
◎通俗性与学术性的平衡
以优美的文笔、清通的脉络阐释了作者的代表性学术观点“六朝贵族制社会”,展现了日本汉学界20世纪以来中古史研究的精华。
◎罕见的、更宽广的历史比较视野
以宽广的视野融合政治史与文明史的双重视角,将六朝史置于东亚文化圈乃至世界史的视域中,在复杂的历史表象下,照见纵深的历史脉络:历经近四百年的混乱与分裂,中华文明却愈发丰饶和深邃。
★内容简介
从秦汉到隋唐帝国之间的魏晋南北朝,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大分裂时期。这是群雄割据的混乱时代,也是文学艺术、思想文化波澜壮阔的时代。本书宏观地聚焦于这三百多年乱世的种种因素和历史发展脉络,以超越政权、超越时代的广阔视野,跳出王朝更替、权力斗争等短时段的政治纷纭,综合性地考察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和文化史的交织,追踪在其中顽强生存着的“贵族制社会”的变迁轨迹,并重点介绍中国文明的结构和特点,探究华夏文明惊人的一贯性与强韧性。
魏晋南北朝的创作者
· · · · · ·
-
川胜义雄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著者简介
川胜义雄(1922—1984):日本著名东洋史学者,京都大学教授,京都学派东洋史学第三代学者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谷川道雄共同发展了“豪族共同体论”,专攻六朝时期的中国史和思想史。
★译者简介
林晓光,1981年生。大阪大学人文学研究科准教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日本神户大学博士联合培养。历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日本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特任准教授。研治中日中古文史之学,曾获第一届普隐人文学术奖,撰有专著《王融与永明时代: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2014)、《萧赜评传》(2019),译著内藤湖南《东洋文化史研究》(2016),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日本中国学会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 · · · · ·
绪言
第一章 宏大的政治分裂时代
一 南与北
分裂混乱的四百年;分裂的根本原因;开放型地域·华北自然降水农耕地带;
华北各地的独立性;森林型地域·长江流域;悠然的昔日江南;汉民族的江南开发;南北地位的逆转
· · · · · · (更多)
绪言
第一章 宏大的政治分裂时代
一 南与北
分裂混乱的四百年;分裂的根本原因;开放型地域·华北自然降水农耕地带;
华北各地的独立性;森林型地域·长江流域;悠然的昔日江南;汉民族的江南开发;南北地位的逆转
二 华北的异族
“五胡”;匈奴及其南北分裂;迁居华北的南匈奴;匈奴的民族构成;羯;鲜卑;羌·氐
三 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异族
武陵蛮;武陵蛮与汉文化;山越;安家之民;越族与台湾高山族;民族迁移与国家形成
第二章 华夏文明圈的扩大
一 东亚世界的胎动
东方各国的建国之路;高句丽;三韩;倭(日本);东亚文明圈;华夏文明的扩散
二 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
中国佛教的成立—高僧鸠摩罗什;汉族的西域活动;漂泊之湖;繁荣的东西
贸易;粟特商人;地中海世界与东亚世界;断绝的世界与恒久的世界;中国知识人与贵族制社会
第三章 贵族制社会形成的序曲——2世纪的华北
一 汉代社会与豪族的扩张
产生贵族的根基—乡村社会;以里为基本单位的乡村共同体;儒教思想的浸透;儒教的国家、社会理念;富农的出现及其豪族化;乡村共同体的崩溃;两种社会倾向
二 东汉的贵族、宦官与党锢事件
东汉政权的性质;东汉的外戚贵族;外戚贵族的特质;宦官及其政治支配;知识人与乡论;清议沸腾;党人的扩大;党锢事件;彻底弹压后的清议人等
三 黄巾之乱与五斗米道
贫农的激增;新兴宗教太平道及其军团化;动乱爆发及其余波;五斗米道建立的宗教王国;共同体理想国的蓝图
四 三国鼎立
外戚、宦官溃灭与东汉的末路;从群雄割据到三国鼎立
第四章 贵族制社会的成立——3世纪的华北
一 “士”阶层与曹魏国家
知识人的隐逸思潮;知识人的乡村指导力;逸民的社会意义;“士”阶层形成;掌握权力体相互间的结合点;魏国成立—禅让的开始;禅让中所见的中世精神
二 九品中正制度与贵族
“九品中正”之制;中正倒向权力;贵族制社会的出现与“清谈”;贵族社交界的潮流;魏晋易代与竹林七贤
三 屯田与户调式
兵户与屯田;户调式;晋王朝的统治理念;西晋灭亡
第五章 开发领主制社会——3世纪的江南
一 孙吴政权下的江南社会
华北贵族与江南;吴国的建立;江南的知识人;吴、蜀的主从关系;世兵制—诸将军的军团世袭制度;屯田军的江南开发;开发领主性统治体制的形成
二 孙吴政权的崩溃
主从关系解体;屯田体制的崩溃;吴国战斗力的丧失
三 江南豪族与流民
吴国灭亡后的江南;豪族间的等级落差;成汉王国的成立与流民;石冰的流民叛军与江南豪族
第六章 贵族制社会的落定——4世纪的江南
一 江南豪族与司马睿政权
陈敏之乱与江南豪族的动向;晋朝皇族司马睿登场;司马睿政权的成立;华北乡论主义的伟力;江南豪族的分裂;贵族统治的再生
二 东晋贵族制社会
与镰仓时代东国相近的江南情形;来自华北流民的无声压力;王与马;王导的天才政治能力;王敦、苏峻之乱;北府和西府;流民集团的定居化;西府军团长桓温;王导的后继者:谢安;淝水之战
三 东晋衰亡
贵族制的裂痕;孙恩之乱;卢循之乱;桓玄的楚国与刘裕的政变;时代转变的来临
第七章 贵族制社会的变异——5—6世纪前半的江南
一 宋齐军事政权与贵族
刘宋立国;贵族丧失军权;元嘉之治;寒门武人的发迹;宋齐交替;恩倖与商人;货币经济的发展;5世纪的总决算
二 南朝的黄金时代.
梁朝建国;竞相盛放的江南文化;大胆的经济政策;流亡农民与军队组建;局面飞速崩溃:消费热与贵族;贵族的衰落与走向败局之路
第八章 贵族制社会的崩溃——6世纪后半叶的江南
一 侯景之乱
北朝降将侯景;首都建康陷落;统一的崩溃
二 贵族的没落
贵族的惨状;西魏攻略江陵;残存贵族的地位与作用
三 陈王朝的兴亡
陈霸先发迹;陈朝成立;新兴的实力者们;南朝文化的余晖;南朝灭亡;江南的财富与文化
第九章 异民族各国的形成—4 世纪的华北
一 匈奴系统各国
匈奴族自立及其原因;五胡十六国开幕:刘汉建国;汉至前赵;石氏后赵称霸河北;宗室性军事封建制;后赵灭亡;冉闵的魏国
二 鲜卑慕容部、氐、羌等各国
前燕国的成长;前燕灭亡;推进汉化;前秦统一华北;名君苻坚的理想主义;前秦的崩溃;前秦灭亡的原因;华北东半部的兴亡;华北西半部的兴亡
第十章 北魏帝国与贵族制—5 世纪的华北
一 北魏帝国的形成
鲜卑拓跋部建国;北魏统一华北;北族军团与州镇制;汉族知识人(士大夫)的协力;国史事件与北魏朝廷的混乱
二 通往贵族制国家之道
汉族士大夫的潜力;三长制(邻组制度);均田法及其实施;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强行迁都洛阳
三 贵族制国家的成立
从胡族国家到华夏式国家;习俗的华夏化;详定姓族
第十一章 从贵族制国家走向府兵制国家
—6 世纪的华北
一 北魏帝国解体
洛阳的繁荣;贵族制国家的废弛;中央军人的不满爆发:羽林之变;地方军人的不满加剧;六镇、城民大乱
二 东西二重政权的出现
北魏灭亡;东之高欢与西之宇文泰;东西二政权的使命
三 东魏—北齐的悲剧
东魏的苦恼;弹压勋贵与北齐诞生;文宣帝之昏乱;北齐的末路
四 西魏—北周的成功
新军团组织—府兵制;周礼式官制的施行;北周帝国的华北统一
五 迈向新时代的展开
北周灭亡;分裂时代的终结;新时代的使命;知识人的愿望—《颜氏家训》;知识人的强韧性;通往科举之道
结语
解说
参考文献
年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新时代的贵族,并不是从东汉时代的贵族,反而是从东汉时代被弹压的在野知识人阶层中诞生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贵族制社会形成的序曲——2世纪的华北 -
“推动历史的是人民群众”,这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号。而在本书中,我毋宁说却是将重点置于文明的中坚承担者,文人贵族/知识人的身上,去追踪历史的展开。这一立场或许会招来非议,以为是在与上面的口号反其道而行之。然而,如果只是一味地把“民众”“人民”之类的词汇抽象出来夸夸其谈,“推动历史的人民群众”的具体形象反而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不见。要真正接近过去时代的“民众”,唯一的办法就是时常关注:民众的意志在种种历史现象当中,究竟是以怎样的具体形态展现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结语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魏晋南北朝"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魏晋南北朝"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中国人的历史意识 8.2
-
- 隋唐世界帝国的形成 7.6
-
- 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 8.6
-
- 波峰与波谷 9.1
-
- 翦商 8.9
-
- 走出五代 8.4
-
- 拓跋史探 9.3
-
- 东汉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8.6
-
- 秦汉魏晋史探微 9.4
-
- 布匿战争 8.6
魏晋南北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5 条 )
> 更多书评 85篇
论坛 · · · · · ·
孙吴政权的崩溃——摘自魏晋南北朝 | 来自黎励咨询 Sue MA | 2025-04-27 18:38:42 | |
你们觉得翻译的怎么样?读起来拗口吗? | 来自豆格 | 4 回应 | 2025-04-05 19:02:53 |
P205刘裕出生时间有误 | 来自胡不归 | 4 回应 | 2024-05-03 22:49:52 |
有电子书吗 | 来自Closer1989 | 1 回应 | 2023-11-02 16:38:41 |
这个是不是错了,不应该是果隋蠃蛤吗 | 来自delete | 2023-08-12 13:11:42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講談社 (2003)8.9分 2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98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魏晋南北朝的评论:
feed: rss 2.0
12 有用 流惜子 2022-04-22 15:41:20
历史从来不能重现,而是看史家的工作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过往。本书所展现的与解释的,或许较真实的魏晋南北朝相去甚远,然而在作者一以贯之的理论主张和出色的演绎之下,成就了一个不为常人所知的漫长的历史故事。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的意义或许比专业背景者要大得多,因为从中或多或少可以感受到在我们这个社会观念中无足轻重的“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巨大价值。
2 有用 尤大木 2022-06-08 18:10:21
四星半。通俗易懂,兼具深度与广度,之于我这种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几乎一无所知的初学者而言,不啻为一本极佳的入门读物。作者川胜义雄以“知识人”(文人)阶层为理解此时代的核心视角,点出了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特征——在混乱血腥的战乱与分裂年代,华夏文明却因文人豪族的坚韧生命力而不断扩张膨胀,创造出绚烂夺目的艺术文化成果。自秦汉帝国以来儒家意识形态的渗透使得中国的乡村(共同体)能以自身意志抵御大地主贵族的封... 四星半。通俗易懂,兼具深度与广度,之于我这种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几乎一无所知的初学者而言,不啻为一本极佳的入门读物。作者川胜义雄以“知识人”(文人)阶层为理解此时代的核心视角,点出了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特征——在混乱血腥的战乱与分裂年代,华夏文明却因文人豪族的坚韧生命力而不断扩张膨胀,创造出绚烂夺目的艺术文化成果。自秦汉帝国以来儒家意识形态的渗透使得中国的乡村(共同体)能以自身意志抵御大地主贵族的封建化趋势。而在晋朝衰微,胡族入主中原的大背景下,亦是这些秉持儒教思想的知识人阶层推动了前述国家的汉化,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了一个贵族社会。作者多次将此时代中国与西欧、美国与日本历史做对比,点出了在汉帝国/罗马帝国衰亡的相似背景下,两个地区迈向不同方向的核心原因。前六章写得很精彩,后半部分稍显乏力。 (展开)
50 有用 傻冒叔 2023-01-06 19:12:27 浙江
以前关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及其精神气质偏多,这本以独特的持论讲述整个历史,弥补了我个人整体视野不足之憾。非常好读,两三天下班后算是一口气读完。译者林晓光博士功不可没,从不少用词来看,精准而典雅。
57 有用 后浪 2022-01-24 16:48:07
本书宏观地聚焦于这三百多年乱世的种种因素和历史发展脉络,以超越政权、超越时代的广阔视野,跳出王朝更替、权力斗争等短时段的政治纷纭,综合性地考察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和文化史的交织,追踪在其中顽强生存着的“贵族制社会”的变迁轨迹,并重点介绍中国文明的结构和特点,探究华夏文明惊人的一贯性与强韧性。
6 有用 高成 2023-09-12 09:58:38 北京
译者序也太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