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北大教授罗新有关异域旅行的学术随笔初次结集
★在当下世界发现过去的踪迹,从日常细节进入宏大历史
★从美国印第安纳到复活节岛、从德黑兰到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以学者笔触书写远行的澎湃诗意
铁门关究竟在何处?《鲁拜集》、撒马尔罕纸和怛逻斯战俘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椰枣为何被称为“千年枣”?复活节岛的森林为何消失?……罗新的旅途总是与这些问题紧密相关。
本书包含十篇文章,记录了历史学家罗新近年来在乌兹别克斯坦、伊朗、美国、复活节岛等世界各地的考察和旅行,既有大量丰沛的感性细节,又有新鲜锐利的学术思考。它们见证了旅行者和历史学者身份的重叠与交融。
---------------------
罗新熟知纸上的中国,但更加珍惜自己用脚丈量过的真实大地。他以行旅者的谦卑,印证着一种古老的沧桑、悠远的荒凉,而那些细碎的往事、陌生的见闻,不断闪现在一花一草、山河旧梦之中,又为...
★北大教授罗新有关异域旅行的学术随笔初次结集
★在当下世界发现过去的踪迹,从日常细节进入宏大历史
★从美国印第安纳到复活节岛、从德黑兰到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以学者笔触书写远行的澎湃诗意
铁门关究竟在何处?《鲁拜集》、撒马尔罕纸和怛逻斯战俘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椰枣为何被称为“千年枣”?复活节岛的森林为何消失?……罗新的旅途总是与这些问题紧密相关。
本书包含十篇文章,记录了历史学家罗新近年来在乌兹别克斯坦、伊朗、美国、复活节岛等世界各地的考察和旅行,既有大量丰沛的感性细节,又有新鲜锐利的学术思考。它们见证了旅行者和历史学者身份的重叠与交融。
---------------------
罗新熟知纸上的中国,但更加珍惜自己用脚丈量过的真实大地。他以行旅者的谦卑,印证着一种古老的沧桑、悠远的荒凉,而那些细碎的往事、陌生的见闻,不断闪现在一花一草、山河旧梦之中,又为文明写下了个人的刻度。
——2019年第十七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词
从书斋到田野,罗新的行走和写作,为读者奉献了一份回溯历史、观照现实的难得的文本。
——《中华读书报》
月亮照在阿姆河上的创作者
· · · · · ·
-
罗新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罗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2009)、《黑毡上的北魏皇帝》(2014),著有《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2022),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2018)和学术随笔《有所不为的反叛者》(2019)等书。
目录 · · · · · ·
为你跋山涉海
在复活节岛看日出
率彼旷野
在印第安纳追寻丁韪良
初访乌兹别克斯坦散记
月亮照在阿姆河上
撒马尔罕桑皮纸
花剌子模的成吉思汗山丘
布哈拉千年枣
再高的山也有路可走
· · · · · · (收起)
喜欢读"月亮照在阿姆河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月亮照在阿姆河上"的人也喜欢 · · · · · ·
月亮照在阿姆河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月光下走在只偶尔有猫狗飘过的窄巷,我已记不起夏夜的古城被游客洪流淹没时的样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月亮照在阿姆河上》是一本文集。其实黑毡上的北魏皇帝也是一本文集,不过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本书。黑毡皇帝是学术的、审慎的,夹杂着些许克制,还有诲人不倦的真挚。至于阿姆河,不知道是不是过于随性了,导致脑海里同时蹦出来许多个词,无从取舍。大概可以那样说,这本书区... (展开)
807.23.50《月亮照在阿姆河上》-罗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月亮照在阿姆河上》记录了罗新老师在伊朗、复活节岛、美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旅行和考察,共十篇,不完全算是游记,而是将当下与历史结合,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去展现古今,在时空变换中思考沧海桑田。 罗新老师的专业是研究内亚史,在写到乌兹别克斯坦时,寥寥数笔即可见钻研... (展开)>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请问哪里能买到签名版的吗? | 来自leopold | 1 回应 | 2023-10-05 12:07:11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备忘 (adrian)
- 想买的书 (小实)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 2016以来收书 (十六)
- 文景2023出品 (文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72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月亮照在阿姆河上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23-01-06 09:30:12 浙江
罗新展示了“沉浸式”学术旅行的良好成果,旅行前充分收集信息,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历史文化背景,做好心理上和思维方式的准备,那么,时间就不会成为克制旅行者认知的主要因素,而能获得一种“入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的跨文化体验。这些文章也具有旅行文学的写作策略,其中一项就是修辞和细节的处理,是有文采的。带领读者进入了旅行者的时空,思想与语言齐头并进,情感与文辞互相促进,读者与作者的思绪在文字的穿行中形成... 罗新展示了“沉浸式”学术旅行的良好成果,旅行前充分收集信息,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历史文化背景,做好心理上和思维方式的准备,那么,时间就不会成为克制旅行者认知的主要因素,而能获得一种“入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的跨文化体验。这些文章也具有旅行文学的写作策略,其中一项就是修辞和细节的处理,是有文采的。带领读者进入了旅行者的时空,思想与语言齐头并进,情感与文辞互相促进,读者与作者的思绪在文字的穿行中形成了共鸣,这种阅读观感是很舒服的。 (展开)
2 有用 Alex 2024-01-11 14:37:06 广东
从刘子超的《失落的卫星》引荐来的,要说深刻,不如《有所不为的反叛者》,但这种考古随笔很轻松,很灵逸,在文字间找到历史的时空。
1 有用 名前もないし 2024-10-02 20:44:50 北京
罗新老师的游记穿插了很多历史学说,中亚的部分陌生的地名人群读起来还是有些难度,大漠中飘飘渺渺的传说是历史的感性之处,最后的最后永远被小狗感动。
7 有用 雲隱 2023-02-09 18:17:33 北京
期待值过高,有点失望。只有一半是写中亚,游得很浅,有旅行团感。略有刻意的描写和比较堆砌的书袋之间有点割裂……
1 有用 一颗秋梨 2023-02-28 13:00:47 美国
恳请作者再多写一些 不够看(祈祷.jpg(附:“传教士的历史,或者说海外宣教的历史,也存在官私两个不同的版本,这两个版本最大的区别,是传教士的妻子们有否被提到……她们的资料只见于家庭史料……只有当我们进入原始资料,这些妻子的形象才生动、丰富起来,而且我们会发现,在海外宣教的大事业中,女性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这段跟作者对王钟儿的关切似乎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