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哈罗德·布鲁姆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How to Read and Why
译者: 黄灿然
出版年: 2011-1
页数: 316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名家文学讲坛
ISBN: 9787544708227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How to Read and Why
译者: 黄灿然
出版年: 2011-1
页数: 316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名家文学讲坛
ISBN: 9787544708227
内容简介 · · · · · ·
简介:
《如何读,为什么读》是布鲁姆在年近古稀时出版的一本个人化的导读著作,这位阅读大师、智慧老人、经典的经典读者为我们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小说、戏剧。本书可以说是《西方正典》的互补版,已读过《西方正典》的读者,可在这里再探索和再发现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鲁姆的批评能量;初次接触布鲁姆的读者,则可从这里开始,踏上寻访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导读:
他是批评界的巨人……他对文学的热忱是一种令人陶醉的麻醉剂。
——《纽约时报杂志》
读哈罗德·布鲁姆的评论……就好像在读石火电闪般的经典。
——M.H.艾布拉姆斯
哈罗德·布鲁姆是我们时代文学批评界的领军人物……他激活了他的文学批评,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其中。
——《卫报》
如何读,为什么读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哈罗德·布鲁姆(1930— ),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教授、“耶鲁学派”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曾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诗歌批评、理论批评和宗教批评三大方面,代表作有《影响的焦虑》(1973)、《误读之图》(1975)、《西方正典》(1994)、《莎士比亚:人的发明》(1998)等,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被誉为“西方传统中最有天赋、最有原创性和最有煽动性的一位文学批评家”。
目录 · · · · · ·
前言 3
序曲:为什么读? 5
短篇小说 15
导言 15
伊万•屠格涅夫 16
安东•契诃夫 21
居伊•德•莫泊桑 28
欧内斯特•海明威 32
弗兰纳里•奥康纳 38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42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45
托马索•兰多尔菲 50
伊塔洛•卡尔维诺 52
结语 55
诗 59
导言 59
豪斯曼、布莱克、兰多和丁尼生 60
罗伯特•勃朗宁 71
沃尔特•惠特曼 84
狄金森、勃朗特、民谣和《汤姆•奥贝德兰》 90
威廉•莎士比亚 113
约翰•弥尔顿 119
威廉•华兹华斯 125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 129
雪莱和济慈 136
结语 147
长篇小说(Ⅰ) 153
导言 153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155
司汤达:《帕尔马修道院》 161
简•奥斯汀:《爱玛》 169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 176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180
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 188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198
托马斯•曼:《魔山》 205
结语 212
戏剧 218
导言 218
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220
亨利克•易卜生:《海达•高布乐》 240
奥斯卡•王尔德:《认真的重要》 248
结语 257
长篇小说(Ⅱ) 260
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 260
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 264
纳撒尼尔•韦斯特:《寂寞芳心小姐》 272
托马斯•品钦:《拍卖第四十九批》 278
科马克•麦卡锡:《血色子午线》 284
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 294
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 301
结语 305
尾声:完成工作 308
· · · · · · (收起)
序曲:为什么读? 5
短篇小说 15
导言 15
伊万•屠格涅夫 16
安东•契诃夫 21
居伊•德•莫泊桑 28
欧内斯特•海明威 32
弗兰纳里•奥康纳 38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42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45
托马索•兰多尔菲 50
伊塔洛•卡尔维诺 52
结语 55
诗 59
导言 59
豪斯曼、布莱克、兰多和丁尼生 60
罗伯特•勃朗宁 71
沃尔特•惠特曼 84
狄金森、勃朗特、民谣和《汤姆•奥贝德兰》 90
威廉•莎士比亚 113
约翰•弥尔顿 119
威廉•华兹华斯 125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 129
雪莱和济慈 136
结语 147
长篇小说(Ⅰ) 153
导言 153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155
司汤达:《帕尔马修道院》 161
简•奥斯汀:《爱玛》 169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 176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180
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 188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198
托马斯•曼:《魔山》 205
结语 212
戏剧 218
导言 218
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220
亨利克•易卜生:《海达•高布乐》 240
奥斯卡•王尔德:《认真的重要》 248
结语 257
长篇小说(Ⅱ) 260
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 260
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 264
纳撒尼尔•韦斯特:《寂寞芳心小姐》 272
托马斯•品钦:《拍卖第四十九批》 278
科马克•麦卡锡:《血色子午线》 284
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 294
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 301
结语 305
尾声:完成工作 308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名家文学讲坛(共2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文学的绝对》《论历史与故事》《影响的剖析》《文学是什么?》《身体·宇宙》
等
。
喜欢读"如何读,为什么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如何读,为什么读"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内心活动 8.5
-
- 阅读的至乐 7.6
-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 9.0
-
- 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9.2
-
- 小于一 8.9
-
- 别想摆脱书 8.4
-
-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9.1
-
- 诗的见证 8.6
-
- 阅读的故事 8.3
-
- 重读 8.3
如何读,为什么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 条 )

我们不欠任何平庸的东西——哈罗德·布鲁姆的教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按:任何搞学术、搞写作的,阅读才是他们的本性,而哈罗德·布鲁姆无疑是所有阅读者中最勤奋最令人敬佩而感动的。 绝大多数人面对“读书”二字,仅仅看到了“书”字,简单地归为“对书的阅读”,却忽略了作为一种行动的“阅读“。因而,诸如此类的问题他们很少关注:我的阅读过... (展开)> 更多书评 3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译林出版社 (2015)8.2分 399人读过
-
Scribner (2001)9.1分 33人读过
-
Scribner (2000)8.1分 35人读过
-
時報文化 (2002)暂无评分 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1 (default:)
- 如何专业地谈论文学 (信心不逆熊先生)
- 趣味要这样炼成。 (費斯基)
- 如何读书的一些书 (弓箭)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如何读,为什么读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戈尔 2015-11-10 17:19:38
是翻译的问题么?总是隐隐地觉着有感触,却总是被堆积的晦涩词句扫了兴趣
1 有用 墨梓🐳 2012-02-27 00:00:53
哈罗德讨厌爱伦坡而迷恋奥康纳,这一点我相反。除去诗的部分,其余翻译都还行
73 有用 海上的亞德里安 2011-09-15 09:05:38
Harold Bloom的高度不是普通读者能够轻易达到的,这本书再次证明,体悟文学,人生经验是必不可少的。看的第二本黄灿然的译著,我想说,以后这人的译著我都要尽量避开,文字寡淡,句子不通。
2 有用 石头摇篮 2018-04-13 07:42:43
译得真不好
1 有用 二月鸟 2013-08-18 23:40:09
读这本的好处是带出来一大串书单,虽然不能完全属于布鲁姆所说的孤独的读者,但我的确越来越热爱阅读这件事,平心静气,也算是一种自我修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