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大家小书: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该书取自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通览全书,可以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沿着作者的思路,可以一窥中国的基层社会。虽然事过境迁,但作者透视社会的眼光、观察社会的方法,仍然充满活力,值得借鉴。
乡土中国的创作者
· · · · · ·
-
费孝通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
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目录 · · · · · ·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接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也就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愚”在什么地方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的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是看得很清楚的。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即所调的“行话”。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的。在每个学校里,甚至每个寝室里,都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最普遍的特殊语言发生在母亲和孩子之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乡土中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生育制度 9.2
-
- 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 8.9
-
- 江村经济 9.0
-
- 中国史学入门 8.2
-
- 红楼小讲 8.4
-
- 三生石上旧精魂 8.4
-
- 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9.1
-
- 谈艺录 9.7
-
- 教养与文明 8.1
-
-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 8.7
乡土中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50 条 )






乡土中国分章节总结:整理&引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乡土本色:礼俗社会 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 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 因此我们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8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9.1分 17813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9.2分 142358人读过
-
人民出版社 (2008年)9.3分 15183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9.3分 628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宪政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 (木暮阡陌)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大家小书 (白露@思勉)
- 人丑就该多读书(Ⅳ) (湖山雨谷)
- 金融博物馆书院2012年10-12月推荐书单 (金融博物馆书院)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乡土中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红豆糯米团 2012-10-18 09:59:29
深入浅出
0 有用 FYI 2014-02-27 00:22:55
中国社会的结构。
0 有用 金箍棒棒 2011-11-11 22:10:26
费伯威武
0 有用 任真 2012-08-13 00:16:41
给当时年轻的费孝通跪。如此旺盛的学术生命力。
1 有用 萨库拉 2011-10-14 23:42:44
精辟,好看,醍醐灌顶。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在礼崩乐坏的今天看来更别有一番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