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 二十世纪反战文学无法超越的里程碑之作
★ 雷马克因此书而遭到纳粹查禁,取消国籍、流亡异国,并于193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 出版第二年即改编为电影,由刘易斯•迈尔斯通执导,并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这本书既不是一份控诉,也不是一篇告白,更不是一场冒险,因为对于那些直面死亡的人来说,死亡并不是一场冒险。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不久,保罗和同学们怀着英雄主义的理想,志愿报名参军。经过短暂的训练后,他们被送往前线,战场的残酷和生活环境的恶劣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到处是老鼠和虱子的战壕、可怕的传染病、食品和药物的匮乏、简陋的医疗设备……在战场上经历过血肉横飞、残肢断臂、炸弹毒气的摧残之后,这群年轻人不得不抛弃从前的信仰,变成一个个行尸走肉。保罗绝望地看着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未来一片迷茫。他阵亡的那天,整个前线寂静无声,战报上的记录只有一...
★ 二十世纪反战文学无法超越的里程碑之作
★ 雷马克因此书而遭到纳粹查禁,取消国籍、流亡异国,并于193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 出版第二年即改编为电影,由刘易斯•迈尔斯通执导,并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这本书既不是一份控诉,也不是一篇告白,更不是一场冒险,因为对于那些直面死亡的人来说,死亡并不是一场冒险。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不久,保罗和同学们怀着英雄主义的理想,志愿报名参军。经过短暂的训练后,他们被送往前线,战场的残酷和生活环境的恶劣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到处是老鼠和虱子的战壕、可怕的传染病、食品和药物的匮乏、简陋的医疗设备……在战场上经历过血肉横飞、残肢断臂、炸弹毒气的摧残之后,这群年轻人不得不抛弃从前的信仰,变成一个个行尸走肉。保罗绝望地看着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未来一片迷茫。他阵亡的那天,整个前线寂静无声,战报上的记录只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雷马克以一种电报式的极简文风,记录了战争的恐怖;以一种轻描淡写的口吻,诉说了一代人经受过的苦难。正如他在小说开头写道的那样:“它只是试图简单地记叙一代人,尽管他们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摧毁了。”
西线无战事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雷马克(1898—1970)
Erich Maria Remarque
德裔美籍小说家,出生于德国一个工人家庭,十八岁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战争中负伤。战后从事过小学教师、商人、记者、编辑等各种工作,1929年出版小说《西线无战事》,引起强烈反响。由于雷马克的反战立场,纳粹上台后,他的作品遭到查禁。1938年,雷马克被剥夺了德国国籍,1947年加入美国国籍,1970年在瑞士逝世。雷马克一生创作了十多部小说,其他作品还包括《凯旋门》《黑色方尖碑》《里斯本之夜》《应许之地》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想想真奇怪。”克罗普接着说,“我们在这儿,是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可法国人在那儿,也是为了保卫他们的祖国。到底谁是对的?” “也许双方都对。”我说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好吧,双方都对。”他继续道,看来他要问到我哑口无言,“可我们的教授、牧师和报纸上都说只有我们是对的。我们也希望如此。而法国的教授、牧师和报纸上,也说他们是对的。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我说,“不管怎样,战争在继续。参战国每月都在增多。” 加登又跑来了。他依然兴奋,马上加入了谈话。他想知道战争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一个国家严重冒犯了另一个国家。克罗普带着几分优越感答道。 可加登无视他的优越感:“国家?这我就不明白了——德国的一座山,不可能冒犯法国的一座山。或者一条河、一片森林、一块稻田,都不可能。” “你是真愚还是装傻?”克罗普抱怨道,“我的意思是,一个民族侵犯了另一个 “那我在这儿就没什么事好做了”加登反驳,“我没觉得自己受到侵犯。” “你根本就不开窍。”克罗普气愤地说,“这种事,怎么会取决于你一个乡巴佬。” “这么说,我可以马上回家啦!”加登坚持道。大家笑了。 “哎,你这个人。他说的民族是一个整体,就是一个国家。”米勒嚷嚷着。 “国家,国家,”加登灵活地咔嚓咔嚓掰着手指,“宪兵,警察,税收,这就是你们的国家。要是你说的是这些,那我谢谢你告诉我。” “没错。”卡特说,“这是你第一次说对了,加登。国家和家国是两回事。” “可它们是一体。”克罗普慎重地说,“没有国,就没有家。” “对。不过想想看,我方几乎全是普通人。法国战场上也绝大多数是工人、手工业者和小职员。那么,一个法国的钳工或鞋匠,为什么一定要攻打我们?不。那是掌权者的意愿。上前线以前,我从没见过法国人。大部分法国人之前也从没见过我们。没人问过他们对战争的看法,就像没人问我们。” “那战争究竟是为的什么?”加登问。 卡特耸...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1页 -
我们已经意识到:人只要屈服,就能躲避打击,忍受恐惧——但去思考,就立即活不下去了。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西线无战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西线无战事"的人也喜欢 · · · · · ·
西线无战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91 条 )






在任何时代,阅读《西线无战事》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2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9.4分 32057人读过
-
Ballantine Books (1987)9.0分 280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9.3分 7818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7)8.9分 268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 国内出版的德语文学(2018——) (宝王白奖评委)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2 (普照)
- 100本书计划 (筱面小丑恶魔心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西线无战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柏拉图斯特拉 2023-03-12 22:44:00 江苏
没有战争经历的人写不出这么真实的想法,战争没有赢家,鲜活的人最终难免沦为行尸走肉
0 有用 Just Dream 2022-11-04 22:08:07 黑龙江
战争中有胜利的一方吗。
0 有用 宣宁铁骑 2022-11-29 16:38:37 安徽
没有上过战场,经历过战争时代的年轻人写不出这样的故事。人生的真实——对于走上战场的18岁青年来说,他们与世界还没有建立稳定的联系,死在战场上就会像落叶一样腐烂,侥幸活下来,对那时的他们来说未来也是灰暗绝望的。战场的真实——混混沌沌的走上战场,因为一双靴子,一顿饱餐而快乐,在战壕和医院里看惯生生死死,只有放空大脑麻痹思想才能不发疯的活下去。
0 有用 L.de 2022-12-21 01:05:43 浙江
战场上,生与死成了“偶然性”事件。从生死边缘逃离,休假回家的保罗看到妈妈不知该说些什么,“因为一切愿望在这一瞬间都实现了”。战争冷漠残酷,士兵们理性讨论,结论是我们根本不需要它。为什么不让决定打仗的人自己去打仗?他们被迫逐渐被训练为首先是士兵,然后才是人,“所具有的内在力量不是做用于发展,而是做用于退化”,到原始状态以此抵挡庞大的恐惧。小说里除了可想象的枪林弹雨、血肉模糊的描写,反差感意外强烈的是... 战场上,生与死成了“偶然性”事件。从生死边缘逃离,休假回家的保罗看到妈妈不知该说些什么,“因为一切愿望在这一瞬间都实现了”。战争冷漠残酷,士兵们理性讨论,结论是我们根本不需要它。为什么不让决定打仗的人自己去打仗?他们被迫逐渐被训练为首先是士兵,然后才是人,“所具有的内在力量不是做用于发展,而是做用于退化”,到原始状态以此抵挡庞大的恐惧。小说里除了可想象的枪林弹雨、血肉模糊的描写,反差感意外强烈的是对友情、爱情、亲情、战友情的描写,充满了和平年代人性的温暖关怀,这属于人性中无法压抑的部分。 (展开)
0 有用 碎碎念 2022-09-30 16:04:54 湖南
“不是控诉 也不是告白,更不是一场冒险。对于那些直面死亡的人来说 死亡并不是一场冒险。只是试图简单记叙一代人 尽管他们躲过了炮弹 但还是被战争给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