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北京大学罗新教授专业代表作修订再版
通过皇位继承仪式考察政治传统的连续与变异
以内亚视角重新思考中国历史
「编辑推荐」
★ 罗新教授专业代表作修订再版,新增《拓跋祭天方坛上的木杆》一章。
★ 抽丝剥茧分析北魏“举毡立汗仪式”与西郊祭天仪式。
★ 讲述辽太祖阿保机之死,洞察 内亚传统与华夏文化在权力传承危机中的碰撞。
★ 从北魏延伸至辽、蒙古、元与清,探索北魏政制与内亚政治传统的联系。
★ 示范如何用内亚视角重新阅读历史,赋予孤立史料以新的意义和历史纵深感。
「内容简介」
北魏皇帝,不仅是华夏帝制国家的皇帝,也是内亚游牧征服集团的可汗,他们的历史活动,是多种文化传统的碰撞、融合与新生。北魏的所谓“代都旧制”,分明就是内亚传统的一部分。
本书从北魏皇帝即位仪式的代北因素入手,推及北魏的祭天仪式、辽初的权力传承危机、清代的堂子祭天等,一方面观察拓跋鲜卑政治...
北京大学罗新教授专业代表作修订再版
通过皇位继承仪式考察政治传统的连续与变异
以内亚视角重新思考中国历史
「编辑推荐」
★ 罗新教授专业代表作修订再版,新增《拓跋祭天方坛上的木杆》一章。
★ 抽丝剥茧分析北魏“举毡立汗仪式”与西郊祭天仪式。
★ 讲述辽太祖阿保机之死,洞察 内亚传统与华夏文化在权力传承危机中的碰撞。
★ 从北魏延伸至辽、蒙古、元与清,探索北魏政制与内亚政治传统的联系。
★ 示范如何用内亚视角重新阅读历史,赋予孤立史料以新的意义和历史纵深感。
「内容简介」
北魏皇帝,不仅是华夏帝制国家的皇帝,也是内亚游牧征服集团的可汗,他们的历史活动,是多种文化传统的碰撞、融合与新生。北魏的所谓“代都旧制”,分明就是内亚传统的一部分。
本书从北魏皇帝即位仪式的代北因素入手,推及北魏的祭天仪式、辽初的权力传承危机、清代的堂子祭天等,一方面观察拓跋鲜卑政治传统与华夏传统的遭遇、碰撞及变异,另一方面考察鲜卑旧俗(代都旧制)与内亚政治传统间的联系。
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那些内徙内亚人群,一方面固然深受华夏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多多少少继承和坚持某些内亚的文化传统。这些内亚传统中的相当一部分在史书记录中或遗忘或变形,依稀仿佛,难以辨认,所以清理这些残存的线索就成为一个足以显示历史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工作。以内亚视角重读历史,无疑具有巨大的空间。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的创作者
· · · · · ·
-
罗新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罗新,1963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2009)、《黑毡上的北魏皇帝》(2014),著有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2018)和学术随笔《有所不为的反叛者》(2019)。
目录 · · · · · ·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拓跋祭天方坛上的木杆
内亚视角的北朝史
耶律阿保机之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前引《周书》记突厥之俗,设计立汗仪式上新可汗预言自己在位年限,兹再引如下: 「(其主初立,近侍重臣等舆之以毡,随日转九回,臣下皆拜。)拜讫,乃扶令上马,以帛绞其颈,使才不至绝,然后释而急问之曰:『你能作几年可汗?』其主既神情瞀乱,不能详定多少。臣下等随其所言,以验修短之数。」 这种习俗不再见与中文史籍对其他内亚集团的记录,但正如举毡立汗的传统一样,不见于记载绝不等于不存在。我们还是把视野扩及到中文史料之外。需要再次说明的是,下面两条非中文史料都是由塞诺(Denis Sinor)提示的。 十史籍波斯地理学家伊斯塔赫里(Al Istakhri,?~ 957)曾游历伊斯兰东部地区如河中(Transoxiana)、呼罗珊(Khurasan)等地,著有《道里邦国志》(Kitābal-Masālik wa-al-Mamālik)。在这本著名的中古地理书里,有一段讲述伏尔加地区可萨(Khazar)人如何选立可汗的制度,今据其英译转译成中文如下; 「至于他们的政治制度,权力最大的人被称为可萨可汗(Khaqan), 比伯克们要威风得多、高贵得多,尽管可汗其实是由伯克们任命的。当他们要任命可汗时,他们抓住他,用一条丝绸勒他的脖子,直至他濒临死亡。然后问他:你希望统治多久?他回答:若干若干年。如果他在那年限之前死了,那还好;不然的话,在接近那年限的时候他就会被干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6页 -
关于可萨可汗的任职年限以及超越年限的惩罚,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法德兰(Ahmad Ibn Fadlān)在其旅行报告中也提到了。伊本·法德兰于921年受阿巴斯朝哈里发的派遣,从巴格达出发,艰难北行,初试伏尔加的保加尔人。他的旅行报告本来只有残缺的受抄件流传,一直到二十世纪才由著名突厥学家 Zeki Velidi Togan(1890~1970)在伊朗找到一份是三世纪的完整手抄本。该报告最受西方学者重视的地方是记录了伏尔加的维京人,而且作者目击了维京人的船葬仪式。难得的是,伊本·法德兰也提到了可萨人的政治体制和风俗习惯。其中有关可萨可汗在位年限的一段是这样讲的: 「可萨王(可汗)的统治年限是四十年。若又谁超过了这个年限,哪怕之超一天,臣民与扈从就会杀掉他,宣称:『他已丧失理智,思想混乱。』」 伊斯塔赫里和伊本·法德兰这两条材料的共同之处是可萨可汗有任期年限,而且,都提到超越年限则会面临死亡。不同之处在于,伊斯塔赫里的记录吧年限的设定与立汗仪式联系了起来,后者的记录则笼统地说是四十年。不难猜测,四十年也许是伊本·法德兰恰好亲历获知的某位可汗的年限,而不会是历任可汗的共同年限。 六世纪的突厥与十世纪的可萨在立汗的仪式上都有以丝巾勒新汗之颈然后让他预言在位年限的缓解,这绝非偶然的情节雷同。内亚历史的独立性,意味着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草原各游牧人群间有这高密度的文化语政治接触,从而作为一个历史单元鲜明地区别于南方定居农耕社会各人群及其政治体。可萨与突厥共享着这个内亚传统。内亚传统的连续性,意味着在与外部政治体、文化体发生接触并接受影响的同时,内亚各游牧人群所建立的政治体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保障内亚独特的文化与政治传统能获得连续的传播与发展,无论是时间上(从六世纪到十世纪)还是在空间上(从鄂尔浑河谷到伏尔加河谷)。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黑毡上的北魏皇帝"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黑毡上的北魏皇帝"的人也喜欢 · · · · · ·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8 条 )


閒來翻書(八十八):羅新《黑氈上的北魏皇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年初在上海書評上看到《耶律阿保機之死》一文,便大呼過癮,文中雖多推測之辭,而著重點出了其中所繼承的內亞傳統問題,爲理解北方遊牧民族政權提供了嶄新的視角,頗有收穫。 此書之主題,乃在於從北魏皇帝即位儀式中的拓跋舊制入手,通論六至十六世紀內亞政權中可汗即位儀式的... (展开)


书摘:《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摘:《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 引言 · 政治仪式是政治权力的一种表达。 · 任何政治体的领导权更替都会有一定的仪式性表达。在一种文化传统之内,这类仪式通常是相对稳定的,与该文化传统内各政治体的历史、信仰与权力结构密切相关。 · 作为标志新君主开始掌握权力的所谓“... (展开)> 更多书评 7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kindle 2 (甜賽)
- 理想国2022年书单 (理想国imaginist)
- 2小时可以读完的小书 (bir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黑毡上的北魏皇帝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曼仔 2022-02-18 04:58:15
同题篇目功力很深。讲拓跋祭礼的那篇完全是爬梳史料,也因此完全在我的知识盲区。内亚视角的北朝史和耶律阿保机之死在原版里是作为附录的,都非常有意思,尤其是耶律阿保机之死,堪称一篇历史/宫斗的恐怖故事。
2 有用 Konkonkonkon 2023-07-06 02:30:34 浙江
读下来感觉木杆的完成度更高一些。但是叫木杆上的皇帝好像怪怪的。 但是很难接受以“XX性”命名的概念。
25 有用 南家思异密 2022-02-15 22:40:50
多年前读海豚版时,虽然那会儿正集中精力刷魏晋南北朝史,但所读论著基本还是从中原本位出发的,本书所收文章虽耳目一新,但彼时积累完全不足以充分消化,遑论理解作者用心。这些年来一是阅读了不少内亚历史考古著作,知识面有所扩展;二是拜新清史论战所赐,越来越多以内亚视角重审中国历史的著作被译介进来,网络讨论也逐渐增多。此番借新版二刷,发现罗新先生“内亚作为一种方法”的思路已经给相关讨论提供了回答或者说大方向,... 多年前读海豚版时,虽然那会儿正集中精力刷魏晋南北朝史,但所读论著基本还是从中原本位出发的,本书所收文章虽耳目一新,但彼时积累完全不足以充分消化,遑论理解作者用心。这些年来一是阅读了不少内亚历史考古著作,知识面有所扩展;二是拜新清史论战所赐,越来越多以内亚视角重审中国历史的著作被译介进来,网络讨论也逐渐增多。此番借新版二刷,发现罗新先生“内亚作为一种方法”的思路已经给相关讨论提供了回答或者说大方向,不知罗先生是否有写一部新北魏史的计划。 (展开)
4 有用 admiral 2024-01-31 11:48:41 吉林
第一篇《黑毡……》与第四篇《耶律阿保机之死》讲到伊斯塔赫里和伊本·法德兰的两条材料,五到六段文字完全一致,不差一字。四篇文章围绕《周书》,言“不敢提到匈奴”也多次出现,似可将几段文献列于四文各开篇作引,开门见山,也免去重复之观感。
4 有用 寒鲲 2022-03-01 14:27:38
新版之中关于木标神主在祭天仪轨中的完整阐述堪称最大亮点,北魏、突厥、契丹、蒙古、满清的材料运用也在此一部分达到出神入化,上溯至北朝的内亚视角,在七贵举毡、神示年数之余有多了一个强大的个案型脉络。另外全书文字在旧版酣畅淋漓的基础上,有着不同幅度的润色,更显丰沛饱满,在内亚史、北朝史史料匮乏的前提下,能够在旧版基础上更进一步,实为难得,大概这就是精益求精的模样吧,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