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太平天国历时十年,数千万生灵涂炭,中国一流的政治人物、兵力财力几乎尽耗于此,作者在试图追寻洪秀全心中的宗教热情时,也在思索:有些人坚信自己身负使命,要让一切“乃有奇美新造,天民为之赞叹”,极少计算后果,而这是否就是历史的大苦痛?对于太平天国和洪秀全,人们并不陌生,学术界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阐述。史景迁并无意于写一本太平天国全史,而是想通过提供一个排比有序的历史脉络来了解洪秀全的内心世界,去追索他的行为逻辑。
太平天国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从他取名蕴含景仰司马迁之意可见他对此专业的热爱)。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目录 · · · · · ·
总序/郑培凯 鄢秀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城墙
第二章 传经
第三章 家境
第四章 天战
第五章 启惑
第六章 出游
第七章 紫荆
第八章 奇梦
第九章 团聚
第十章 突围
第十一章 永安
第十二章 追丘
第十三章 天京
第十四章 三船
第十五章 裂痕
第十六章 杀戮
第十七章 家党
第十八章 番师
第十九章 干王
第二十章 孝全
第二十一章 雪降
第二十二章 死别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城墙
第二章 传经
第三章 家境
第四章 天战
第五章 启惑
第六章 出游
第七章 紫荆
第八章 奇梦
第九章 团聚
第十章 突围
第十一章 永安
第十二章 追丘
第十三章 天京
第十四章 三船
第十五章 裂痕
第十六章 杀戮
第十七章 家党
第十八章 番师
第十九章 干王
第二十章 孝全
第二十一章 雪降
第二十二章 死别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洪火秀住的花县在广州以北,从陆路去广州需走三十英里,走水路则需四十英里。花县在1685 年设县,算是个新县。此地本名花山,崎岖多岩、树木繁茂,由五县分辖,遂成土匪马贼盘踞之地,他们只要走个几里路,甚至连巢穴都不用离开,就能在各县辖区流窜,而五县会同剿匪的机会又是微乎其微。 1630 年代,明朝气数已尽,兵灾四起,清兵从1645 年到1680 年逐步征服南方,兵燹连天,此地几无人烟。当地士绅吁请官府整顿,被驳回了一次才有回应。将广州城周围两个人口稠密的大县北部,划出一块长四十英里宽三十英里的区域,新设为花县。花县有知县、县署、县学、典史衙、巡检司署、粮仓和养济院,县城筑有城墙,有城门四处和兵丁四四百人。其中一半守卫县治,另一半散驻四周村庄。经过这番分辖,共有5223 户注籍,含男丁7743 人,妇女6775 人,耕种约四万亩耕地。 洪火秀的祖上在1680 年代从广东东北迁徙而来,其时新县治刚刚设立,定居在县城西面的官禄,地势开阔,水源充足,倚山面东。他们初到之时,官禄只有几家店铺而已,但过了一百五十年,等到洪火秀赶考时,已是一座颇具规模的村落了;至少有三条土街,村前有一口大水塘,村民绝大多数是洪姓族人。 洪氏家族是客家人,“客家”在广州方言读如“哈嘎”,以客家土话则读如“宁哈”。客家人与当地人有别。科考还留了两个特设的考席给客家人,以助其同化。祖上较早定居在此地的广州人自称“本地人”,以示优越。但客家人也不完全是异族,这不同于广西的苗族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家境 -
天兄耶稣还告诉洪秀全,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也住在天上,天父皇上帝不允许观音再下凡间,因观音的讯息会被误解,但天父皇上帝却知道观音心肠仁慈,还让天兄耶稣和洪秀全称她为姊姊。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理想国·史景迁作品(共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大汗之国》《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中国纵横》《改变中国》《曹寅与康熙》
等
。
喜欢读"太平天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太平天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8.2
-
- 改变中国 7.7
-
- 王氏之死 7.5
-
-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8.3
-
-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8.1
-
-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8.7
-
- 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7.5
-
- 读史求实 8.4
-
- 历史三调 9.3
-
- 革命年代 8.8
太平天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4 条 )
> 更多书评 94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W W Norton & Co Inc (1996)8.3分 48人读过
-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7.9分 352人读过
-
時報 (2003)8.5分 86人读过
-
時報文化 (2016)7.3分 3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北发图书网豆瓣网友优惠活动书目 (飛鳥)
- 广义人类学备忘录 (nothing传叔)
- 开心书单 (lee)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我的明月清风Ⅱ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太平天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高歌 2017-07-11 16:41:55
先说,广州十三行的西洋商人的被隔离生活,他们生活在一个闭关锁国的铁桶世界,自己想办法打发无聊,这个世界不允许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进入。 二说,广州郊区的传统精神信仰和民俗,这是一个连我们都陌生的精神世界。和西方生活确实毫无一点相似。 再然后就是洪秀全,从郊区民风成长起来,又读了一堆儒教书籍,本来满脑子酱缸文化,还好在年轻时接触到了南边的新思想(在思想固化前)。 但曾经受的儒教教育影响太大,洪秀全晚年... 先说,广州十三行的西洋商人的被隔离生活,他们生活在一个闭关锁国的铁桶世界,自己想办法打发无聊,这个世界不允许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进入。 二说,广州郊区的传统精神信仰和民俗,这是一个连我们都陌生的精神世界。和西方生活确实毫无一点相似。 再然后就是洪秀全,从郊区民风成长起来,又读了一堆儒教书籍,本来满脑子酱缸文化,还好在年轻时接触到了南边的新思想(在思想固化前)。 但曾经受的儒教教育影响太大,洪秀全晚年一直在用儒家思想魔改Bible。 太平天国的战争吸引了很多欧美年轻冒险家,他们都是没有成功的“阿拉伯的劳伦斯”。 作者真是优秀的历史叙述者,本书更有一种“非虚构写作”的迷人之处。 史景迁的好,是一种巴尔扎克式的好,既有波浪袭来的细节铺陈,也有断然下判的金石之声。 (展开)
4 有用 小城鱼太郎 2014-05-21 22:02:06
翻译一定有问题
5 有用 大-燕-威-王 2013-05-19 15:21:19
其实能看出来,史景迁描述太平天国从兴起到覆亡的全过程,只是用了一种叙述的语调,很少听到价值判断……但是,有的地方真的能产生冷幽默的感觉啊!那群人真心太疯狂了好么……杨秀清在入南京后的一些行为,现在看来倒反而说明他是个明白人,尽管他跋扈过头了,但他恐怕是真正看清洪秀全那一套行不通的人。如果他夺了权,恐怕流血会少很多。至于洪秀全,对此人看法实在不好,不说啥了。
52 有用 岚大爷本人。 2014-04-28 21:48:43
史景迁的笔法,写细节或是个体,或是单个的事件是颇合适,但写跨度太长的历史就有那么点违和感。他把笔触大量的使用在1850年以前,而对于之后就写的略粗犷了,像韦昌辉被杀,陈玉成在后期的表现,洪仁玕的失宠都懒得说,只把笔放在洪秀全周围以及他对教义的处理上,当成个人志来写,渐渐的就无物可写——洪在后期神神叨叨根本见不到人,还如何下笔好。匆匆忙忙交待完谢幕。。有种半成品感。
77 有用 Holder Joe 2013-02-07 07:10:44
所谓的三杰当中,一直对史景迁和魏婓德的真实实力表示怀疑(可能是俺个人阅读有限),觉得他们在国内的大名无非是因为门徒众多给捧出来的。相比之下,感觉孔飞力则牛逼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