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傅雷年轻时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席。《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是他在讲稿的基础上修改补充,于1934年完成的一部著作。作者时年26岁,对西方美术史已有很深的造诣。
书中着重介绍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大及其名作,生动洗练讲解艺术风格和人品操守,并融 文学、音乐、哲学、社会、时代于一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在书中除了评介作品的特色与美术家的身世片段外,也提到一些由艺术实践引起的美学方面的疑难问题,并提出他自己的看法。
作者简介 · · · · · ·
傅雷(1908―1966),文学艺术翻译家。从1930年代起即致力干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一生翻译作品三十余部。
目录 · · · · · ·
序 傅 雷
第一讲 乔托与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第二讲 多那太罗之雕塑
第三讲 波提切利之妖媚
第四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上)
《瑶公特》与《最后之晚餐》
第五讲 菜奥纳多・达・芬奇(下)
人品与学问
第六讲 米开朗琪罗(上)
西斯廷礼拜堂
第七讲 米开朗琪罗(中)
圣洛伦佐教堂与梅迪契墓
第八讲 米开朗琪罗(下)
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墓与《摩西》
第九讲 拉裴尔
一、《美丽的女园丁》
二、《西斯廷圣母》
第十讲 拉裴尔
三、效蒂冈官壁画――《圣体争辩》
第十一讲 拉裴尔
四、毡幕图稿
第十二讲 贝尔尼尼
巴洛克艺术与圣彼得大寺
第十三讲 伦勃朗在卢浮宫
《木匠家庭》与《以马怜斯的晚餐》
第十四讲 伦勃朗之刻版画
第十五讲 鲁本斯
第十六讲 委拉斯开兹
西班牙王室画像
第十七讲 普桑
第十八讲 格勒兹与狄德罗
第十九讲 雷诺兹与庚斯勃罗
第二十讲 浪漫派风景画家
编校后记 吴甲丰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插图珍藏本后记 傅 敏
· · · · · · (收起)
第一讲 乔托与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第二讲 多那太罗之雕塑
第三讲 波提切利之妖媚
第四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上)
《瑶公特》与《最后之晚餐》
第五讲 菜奥纳多・达・芬奇(下)
人品与学问
第六讲 米开朗琪罗(上)
西斯廷礼拜堂
第七讲 米开朗琪罗(中)
圣洛伦佐教堂与梅迪契墓
第八讲 米开朗琪罗(下)
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墓与《摩西》
第九讲 拉裴尔
一、《美丽的女园丁》
二、《西斯廷圣母》
第十讲 拉裴尔
三、效蒂冈官壁画――《圣体争辩》
第十一讲 拉裴尔
四、毡幕图稿
第十二讲 贝尔尼尼
巴洛克艺术与圣彼得大寺
第十三讲 伦勃朗在卢浮宫
《木匠家庭》与《以马怜斯的晚餐》
第十四讲 伦勃朗之刻版画
第十五讲 鲁本斯
第十六讲 委拉斯开兹
西班牙王室画像
第十七讲 普桑
第十八讲 格勒兹与狄德罗
第十九讲 雷诺兹与庚斯勃罗
第二十讲 浪漫派风景画家
编校后记 吴甲丰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插图珍藏本后记 傅 敏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波提切利的《春》,正是描绘这样轻灵幽美的一幕。春的女神抱着鲜花前行,轻盈的衣褶中散漫着花朵。她后面,跟着花神(Flora,佛罗拉)与微风之神(Zephyrus,仄弗洛斯)。更远处,三女神手牵手在跳舞。正中,是一个高贵的女神维纳斯。原来维纳斯所代表的意义就又两种:一是美丽和享乐的象征,是拉丁诗人贺拉斯、卡图卢斯(Catullus)、提布卢斯(Tibullus)等所描写的维纳斯;一是世界上一切生命之源的代表,是卢克莱修诗中的维纳斯。波提切利的这个翡冷翠型的女子,当然是代表后一种女神了。至于三女神后面的那人物,即是雄辩之神(Mercury,墨丘利)在采撷果实。天空还有一个爱身在散放几支爱箭。 草地上、树枝上、春神衣裾上、花神口唇上,到处是美丽的鲜花,整个世界布满着春的气象。 然而这幅《春》的构图,并没像古典作品那般谨严,它并无主要人物为全画之主脑,也没有巧妙的安排了次要人物作为衬托。在图中的许多女神之中,很难指出哪一个是主角;是维纳斯?是春之女神?还是三女神?雄辩之神那种旋转着背的神情,又与其余女神有何关系? 这也许是波氏的弱点;但在拉丁诗人贺拉斯的作品中,也有很著名的一首歌曲,由许多小曲连缀而成的:但这许多小曲中间毫无相互连带的关系,只是好几首歌咏自然的独立的诗。由此观之,波提切利也许运用着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说他只把若干轻灵美妙的故事并列在一起,他并不费心去整理一束花,他只着眼于每朵花。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2页 -
他(达芬奇)的时代,原来是一般画家致全力于技巧,要求明暗、透视、解剖都有完满的表现的时代;他自己又是对于这些技术有独到的研究的人;然而他把艺术的鹄的放在这一切技巧之外,他要艺术成为人类热情的唯一的表白。各种技术的智识不过是最有力的工具而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下) 人品与学问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傅雷谈艺术(共2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与傅聪谈音乐》
。
喜欢读"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的人也喜欢 · · · · ·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5 条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笔记整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8月14日购于青岛万象城方所书店。在傅雷先生翻译的《艺术哲学》后进行阅读。 是他个人于26岁(1934年)时的艺术画作评论集。其遴选了十二、十三世纪(文艺复兴前夜)到十九世纪中叶西欧二十多位重要美术家的事迹与艺术作品进行讲解,不似冗长的美术通史或断代史。或许是自己的... (展开)
多好一本书 败给了排版和装帧
年来国人治西洋美术者日众,顾了解西洋美术之理论及历史者寥寥。好鹜新奇之徒,惑于“现代”之为美名也,竞竞以“立体”“达达”“表现”诸派相标榜,沾沾以肖似某家某师自喜。 1934年6月,傅雷写下这篇文字作为《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的序言,表面上是围绕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近...
(展开)


若教材都写得这么美就好了
在读文艺理论著作时,有引用到傅雷评论《瑶公特》的语句,极其生动优美,像散文一样,却饱含艺术家轻灵微细的观察。傅雷的这几句话,在枯燥、读得我头疼脑花的理论教材里,简直是有着像珠宝一样的魅力。所以借来了这本书。自己也是早就想要了解西方美术的相关知识了。毕竟我对...
(展开)
其他版本在豆瓣书店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4 )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8.5分 6824人读过
-
限时抢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8.8分 2855人读过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7)8.4分 63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艺术方面的人和事 (1997xhp)
- 初中推荐书目 (越读馆)
- 我的电子书1,待待待待待续 (|SLW~)
- 傅雷 (琅琅)
- 想要再读一次 (喵)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斯特拉的拉 2018-10-10 10:50:21
没有一气呵成看完这本书,因为其中的知识实在太丰富,需时常停下消化。傅雷先生23岁时写下的这些文字,而我如今将迈三十,却毫无建树,颇为以往时光的荒度而悔。只望日后愈加勤奋,不能再懈怠。
0 有用 行走的法桐 2010-11-11 13:01:26
外行看热闹
0 有用 堅定de錫兵 2006-11-18 20:44:20
一堂精彩的艺术课!
2 有用 马路 2010-11-28 16:25:11
艺术什么的,我一点儿也不懂。以前听人说:艺术是对美的追求。便点头称是,奉为信条。现在看来,怎么能是追求呢?应当是表达,是渲泄,是升华,是一个自内向外的过程。然后我想起《发条橙》里的一句台词:傻瓜才思考,天才都靠灵感!于是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都是傻瓜,所以我们才要去追求美。美,其实是在我们心里的啊。
0 有用 喵 2009-07-13 16:31:50
090713读罢第二遍
0 有用 PH 2022-07-11 23:10:11
文艺复兴时期那几个讲得非常好,对于人文主义精神是如何体现的分析的很透彻!可惜这本图太少,而且都是黑白的…
0 有用 Felt 2022-05-20 20:43:19
其实这个版本经典,九几年时候母亲买的
0 有用 编号0605171040 2022-05-02 21:55:13
20220426 开始阅读,傅雷是我们南汇本地人。 20220501 草草读完,对艺术鉴赏,我基本上就是白痴,附庸风雅,不明觉厉,哈哈。
0 有用 wan 2021-09-07 06:52:29
很喜欢,书不厚,傅雷先生很年轻的时候写的
0 有用 懒惰的云 2021-08-11 12:02:51
豆瓣上没有找到我读的版本,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的大字版。不知道是否版本原因,书中的配图不是彩色,细节也不清晰,在读傅雷文字的时候,只能凭借自己以前看过的印象或者百度搜索图片来参考。文言文的序言写于1934年,傅雷时年26岁,真是年轻啊,说起西洋美术,他强调“夫一国艺术之产生,必时代、环境、传统演化……陶潜不生于西域,但丁不生于中土,形格势禁,事理、环境、民族性之所不容也。”“至欲... 豆瓣上没有找到我读的版本,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的大字版。不知道是否版本原因,书中的配图不是彩色,细节也不清晰,在读傅雷文字的时候,只能凭借自己以前看过的印象或者百度搜索图片来参考。文言文的序言写于1934年,傅雷时年26岁,真是年轻啊,说起西洋美术,他强调“夫一国艺术之产生,必时代、环境、传统演化……陶潜不生于西域,但丁不生于中土,形格势禁,事理、环境、民族性之所不容也。”“至欲撷取外来艺术之精英而融为己有,则必经时势之推移,思想之酝酿,而在心理上又必经直觉、理解、憬悟、贯通诸程序,方能衷心有所真感。”他不希望国人盲目模仿,应先期理解。正文中他非常注重时代对画家的影响,描述具体作品时则多有诗意的、音乐式的表达,并不多谈技艺。题外话,第一次知道蒙娜丽莎画作俗名《瑶公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