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斯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董乐山
出版年: 1998-02
页数: 289
定价: 1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文化生活译丛(新版)
ISBN: 9787108011084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董乐山
出版年: 1998-02
页数: 289
定价: 1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文化生活译丛(新版)
ISBN: 9787108011084
内容简介 · · · · · ·
雅典民主传统是西方文明的骄傲。然而它也不是永远宽容的。苏格拉底的杀身成仁使得他扮演了西方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第一个殉道者,而且使信封倍多女神和阿戈拉奥斯神的雅典违反了自己的传统精神和原则: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罪行的哲学家起诉、判罪、处死,这给雅典的民主烙上了永远洗不清的污点。
苏格拉底的审判的创作者
· · · · · ·
-
董乐山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I.F.斯东,1909-1989,美国著名左派报人。毕生从事新闻工作65年,先后为美国八家报刊(主要是中间偏左的报刊)工作,担任过记者、编辑,撰写过社论。冷战期间,这些报刊相继停刊,没有一家主流报刊敢雇佣他。他以6500元的资金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周刊,一不靠广告收入,二不靠财团资助,一人身兼发行、主编、校对数职,居然维持了19年,订户由5千增至7万,最后只因他的健康原因才停刊。可谓世界新闻史上的奇迹。
作者从70岁后,为了继续从事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理论探索,居然重新学习希腊文,并穷十年之功研究苏格拉底的死因。本书是作者的最后绝作,也确立了作者“苏学家”的地位。
目录 · · · · · ·
译序
序言:本书写作缘由
序曲
第一部 苏格拉底和雅典
第一章 他们的根本分歧
第二章 苏格拉底和荷马
第三章 提尔塞特斯故事中的线索
第四章 美德和知识的性质
第五章 勇气作为美德
第六章 徒劳的追求:苏格拉底对绝对定义的追求
第七章 苏格拉底和演讲术
第八章 幸福的生活:苏格拉底的第三个分歧
第九章 苏格拉底的偏见
第二部 考验
第十章 他们为什么等他到了7O岁?
第十一章 三次地震
第十二章 色诺芬、柏拉图和三次地震
第十三章 主要控告人
第十四章 苏格拉底尽力树敌于陪审团
第十五章 苏格拉底本可轻易争得无罪开释
第十六章 苏格拉底本应这么说
第十七章 四个词
第十八章 最后的问题
尾声 古代希腊是否有过搜巫案?
· · · · · · (收起)
序言:本书写作缘由
序曲
第一部 苏格拉底和雅典
第一章 他们的根本分歧
第二章 苏格拉底和荷马
第三章 提尔塞特斯故事中的线索
第四章 美德和知识的性质
第五章 勇气作为美德
第六章 徒劳的追求:苏格拉底对绝对定义的追求
第七章 苏格拉底和演讲术
第八章 幸福的生活:苏格拉底的第三个分歧
第九章 苏格拉底的偏见
第二部 考验
第十章 他们为什么等他到了7O岁?
第十一章 三次地震
第十二章 色诺芬、柏拉图和三次地震
第十三章 主要控告人
第十四章 苏格拉底尽力树敌于陪审团
第十五章 苏格拉底本可轻易争得无罪开释
第十六章 苏格拉底本应这么说
第十七章 四个词
第十八章 最后的问题
尾声 古代希腊是否有过搜巫案?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苏格拉底的两篇对话录中都是以老生常谈开始的,那就是你不知什么是鞋就无法做鞋,或者你不知什么是马就无法做买卖马的生意。但是为了要制鞋或者买卖马而要知道什么是鞋或者什么是马,难道也必须附和苏格拉底的逻辑的不可能达到的标准,对鞋或马提出绝对的完善的定义?难道制鞋的或者卖马的一定要够资格得到形而上学的博士学位?苏格拉底不仅要求对鞋和马下完整的定义,而且更加困难的是,还要求对知识本身下一个完善的定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4页 -
如果我们暂且把柏拉图当作戏剧家,把苏格拉底当作他的悲剧英雄,我们就能看出,如果要他来写一场戏,其中由苏格拉底援引言论自由的传统,那么这样写是完全不合他的性格的。历史上的苏格拉底,就像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一样,会觉得求援于他并不信奉的原则是使人无法同意的。对他来说,言论自由是有教养的少数人的特权,不是愚昧无知的多数人的特权。他不会让他所反对的民主由于放他自由而赢得一场道义上的胜利。 他的殉道,加上柏拉图的才华,他成了一个非宗教的圣徒,以宁静和宽容的态度对待无知暴民的优越者。这就是苏格拉底的胜利和柏拉图的杰作。苏格拉底需要鸩酒,就像耶稣需要十字架一样,来完成一项使命。这项使命却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仍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文化生活译丛(新版)(共80册),
这套丛书还有
《古代艺术与仪式》《幽黯国度》《人造天堂》《品尝巴黎》《纵乐的困惑》
等
。
喜欢读"苏格拉底的审判"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苏格拉底的审判"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洛克与政治理性 8.4
-
- 海德格尔 8.3
-
- 当代哲学主流(下卷) 8.9
-
-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8.3
-
- 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 8.5
-
-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8.4
-
- 自然法与道德哲学 8.3
-
- 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 7.3
苏格拉底的审判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苏格拉底只是殉了自己固执的道——透过审判过程看雅典的言论自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小书,几天就可以翻完。斯东果然是大家风范,七十岁高龄开始重拾古希腊研究,仍能思路清晰目光如炬,令人钦佩不已。 本书写作的缘由,用斯东的原话来说,“古代雅典是思想及其表达的自由空前发达的最早社会,在它以后也很少有可以与之相媲美的。”但是当“越是爱上... (展开)
>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Anchor (1988)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7.7分 146人读过
-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4)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推荐给你的大学读书单:那些值得关注的观念 (jiaon)
- 董乐山作品译作收集 (小米=qdmimi)
-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Orome)
- 我思我在 (山右一仁)
- 我的校园藏书 (休小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苏格拉底的审判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银河发吃指南 2006-01-05 18:39:22
嗯。当年以为看懂的,现在想想又糊涂了。他可以选择逃走的,结果接受了死亡的邀请。
0 有用 蝉 2014-03-10 13:28:11
: B502.231/4849
1 有用 安提戈涅 2020-06-28 22:56:27
以为是对苏格拉底案的阐释,原来居然是审判了一通苏格拉底。对苏格拉底的政治态度、修辞术、含混暧昧的定义等做了一番极具有钻牛角尖精神等考辩。我自己比较有得处是对苏格拉底与荷马史诗关系对论证,以前读《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时没有注意到两部作品中诉讼、正义观念对过渡与出现,也没有注意到独眼巨人作为孤独的议事者、为自己立法者的存在。
14 有用 thea 2011-08-27 23:26:32
一个不懂希腊语的新闻记者,学希腊语,读古典名著,最后写出一本有情有理的作品,这还不够激励吗?
1 有用 danyboy 2018-01-06 18:33:10
补标。98年的那版不是这个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