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故事情节取材于欧洲古代英雄传说,可分为两大组成部分。第一歌至第十九歌为第一部分,以法兰克或尼德兰传说为基础,讲的是西格夫里特的故事。尼德兰王子西格夫里特从小生活在父王的宫廷,成年时晋升为骑士。后来与勃艮第国公主克里姆希尔德结婚,婚后登基加冕,成为一位强大的国王,占有尼伯龙宝物。十年后,应勃艮第国王恭特和王后布伦希尔德邀请,西格夫里特携妻子克里姆希尔德去沃尔姆斯省亲。由于两位王后的争吵,引起布伦希尔德的仇恨,忠臣哈根为王后报仇,杀死了西格夫里特,随后夺走了尼伯龙宝物。第二十歌至第三十九歌为史诗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以勃艮第传说为基础,内容讲的是克里姆希尔德的复仇或称勃艮第王国的覆灭。克里姆希尔德在沃尔姆斯宫廷寡居十三年之后,远嫁匈奴国王艾柴尔。又过了十三年,她看到匈奴国的臣民以及聚集在那里的外国王侯将帅都顺从了她的统治,认为复仇的时机已到。她说服艾柴尔邀...
故事情节取材于欧洲古代英雄传说,可分为两大组成部分。第一歌至第十九歌为第一部分,以法兰克或尼德兰传说为基础,讲的是西格夫里特的故事。尼德兰王子西格夫里特从小生活在父王的宫廷,成年时晋升为骑士。后来与勃艮第国公主克里姆希尔德结婚,婚后登基加冕,成为一位强大的国王,占有尼伯龙宝物。十年后,应勃艮第国王恭特和王后布伦希尔德邀请,西格夫里特携妻子克里姆希尔德去沃尔姆斯省亲。由于两位王后的争吵,引起布伦希尔德的仇恨,忠臣哈根为王后报仇,杀死了西格夫里特,随后夺走了尼伯龙宝物。第二十歌至第三十九歌为史诗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以勃艮第传说为基础,内容讲的是克里姆希尔德的复仇或称勃艮第王国的覆灭。克里姆希尔德在沃尔姆斯宫廷寡居十三年之后,远嫁匈奴国王艾柴尔。又过了十三年,她看到匈奴国的臣民以及聚集在那里的外国王侯将帅都顺从了她的统治,认为复仇的时机已到。她说服艾柴尔邀请勃艮第国亲人来匈奴国赴宴。客人到达后,克里姆希尔德首先索要尼伯龙宝物,后来又下令焚烧大厅,从而引起匈奴人与勃艮第人之间的大杀戮。克里姆希尔德要求哈根说出宝物存放在何处,哈根不说。她于是下令砍下恭特的头颅,并亲自杀死哈根。老帅希尔德勃兰特看见一位勇士惨死在一名妇人手里,不忍漠视,当即杀死克里姆希尔德。全部故事就此以众英雄同归于尽而告终。
目录 · · · · · ·
第 一 歌
第 二 歌 说一说西格夫里特
第 三 歌 西格夫里特来到沃尔姆斯
第 四 歌 西格夫里特大战萨克逊人
第 五 歌 西格夫里特初逢克里姆希尔德
第 六 歌 恭特赴冰岛国向布伦希尔德求婚
第 七 歌 恭特智胜布伦希尔德
第 八 歌 西格夫里特回去调集援兵
第 九 歌 西格夫里特受遣先回沃尔姆斯
第 十 歌 沃尔姆斯倾城迎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尼伯龙人之歌"的人也喜欢 · · · · · ·
尼伯龙人之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 条 )
一出受困于偏见的虎头蛇尾的悲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巧合之下买了两个版本的德国民间史诗《尼伯龙人之歌》,于是就想着做个简单对比,把两个版本连着一起看。 一本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尼伯龙根之歌》翻译是曹乃云(以下简称曹版)。该版本的翻译主要依据源于十三世纪初叶的荷恩埃姆斯-拉斯贝尔克版(曹称其属于最古老的版本... (展开)《尼贝龙根之歌》:为情乎?为名乎?
boy helps boy; boy 被刺 boy
> 更多书评 3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 )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7.7分 476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1965)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7.8分 273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7)8.6分 23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附录——经典书目 (神权时代) (迎风追)
- 世界各地的神话与英雄史诗 (克洛马蒂斯)
- 德语文学重要作品 (冷猫)
- 我的藏书之外国文学小说之一(豆列居然有上限= =) (影随茵动)
- 史诗.神话 (大鸟信天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尼伯龙人之歌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卡尔卡拉的风 2016-07-16 22:56:56
对勃艮第人没有丝毫好感,一直看到勃艮第人最后全部惨死,尤其是哈根毫无尊严地被克里姆希尔德亲自手刃,才大快人心。 我无法融入创作的时代,只能以现代人的观感。实在不明白诗人的善恶观,尤其是已将西格夫里特置于绝对力量与美德的制高点后,安排阴险狡诈的哈根暗下杀手,却在之后又不遗余力地赞颂哈根的美德,对哈根的褒贬前后完全不一致,这种突兀的被吹捧而成的“立体人物”令人十分恶心,而相比哈根和恭特的劣迹都能被形容... 对勃艮第人没有丝毫好感,一直看到勃艮第人最后全部惨死,尤其是哈根毫无尊严地被克里姆希尔德亲自手刃,才大快人心。 我无法融入创作的时代,只能以现代人的观感。实在不明白诗人的善恶观,尤其是已将西格夫里特置于绝对力量与美德的制高点后,安排阴险狡诈的哈根暗下杀手,却在之后又不遗余力地赞颂哈根的美德,对哈根的褒贬前后完全不一致,这种突兀的被吹捧而成的“立体人物”令人十分恶心,而相比哈根和恭特的劣迹都能被形容得大义凛然,克里姆希尔德的为夫报仇却成为不义之举,明显是红颜祸水的双标理论。 最后,悲剧根源应归在恭特这人渣身上,没实力还借西格夫里特之手诈娶布伦希尔德、被人知道真相后为脸面暗杀恩人西格夫里特、为了尼伯龙的宝物诈骗妹妹、最后用自己的无知与自大将所有勃艮第勇士葬送至匈奴。真他妈活该 (展开)
2 有用 Keke 2017-06-04 01:14:49
两个女人的争吵,两个英雄的横死
4 有用 『』 2016-02-13 13:54:18
翻译本身没问题,问题是是这史诗。东出之流怎么通过这本书看出齐格飞隐藏的正义伙伴属性?就凭他收了别人一把宝剑帮人仲裁财产分配,最后分配不公惹众怒干脆咔擦咔擦把人全部杀光独占财宝的英雄事迹?从伏尔松传说到这儿替克里姆希尔德(古德隆恩)洗白不少,不过这妹子自己骄横跋扈前公尽克还滔滔不绝自婊的精神实在让人爱不起来。伏尔松传说里还很多吐槽,到“三十六人庭”改成教堂以后便这么正义凛然?政教合一真强大。
1 有用 Estrela 2012-03-28 05:51:25
看完了中文版,再翻看英文版葡文版,发现只有中文版保留了歌的形式。英葡两版的散文形式毫无感觉阿
1 有用 Teu 2014-05-04 23:05:08
摆在书架上好多年,一直被名字唬住不敢翻开。结果两天看完了。剧情不算特别复杂。骑士精神包含很多东西,比如勇往直前不退缩,绝对忠于领主之类的,包括着装礼仪方面的,还有品行正直,重视荣誉。可是每次打仗的理由都是很俗气的金钱、美女、再者就是谁骂了谁一句而已。越读越觉得Krimhild比较火大,谈不上红颜多祸水,而是红颜明明脑残多嘴,还用荣誉搞得事情越来越乱,整部既是悲剧更像是闹剧。
0 有用 Jason19900218 2024-08-31 11:44:49 广东
此译本甚好
0 有用 shuihu0302 2024-05-08 21:55:41 江西
翻译带股东北腔,故事偶有小硬伤。 自古忠良惨收场,唯有奸佞笑沧桑。
0 有用 book 2024-02-05 22:54:38 北京
这部史诗中的战争相当沉痛,引发战争的理由也很真实,是出于人的意愿,或为了夺得宝物,或为敬爱之人报仇,从齐格弗里德遇害后,克里姆希尔德与恭特双方的互相杀戮就从未停止,环环相扣,没有人能放下仇恨,直至全军覆没。相比之下,特洛伊战争更多地被说成是“因为金苹果”“被神的意愿驱使”,以至于《伊利亚特》在观感上更像神话故事,就算有人在战争中死去似乎也不显得多么沉重。
0 有用 ekira 2024-01-21 03:46:25 法国
“为什么要提到男子,亲爱的母后?我一生一世绝不接受男子的爱情。我要至死保持我的清白之身和美丽颜容,因为任何男子的爱情总是带来不幸。”
0 有用 初枝雪音 2023-08-24 13:56:57 湖南
西格弗里德和尼德兰,德意志以及整个北欧神话的大陆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