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一书。艾氏为印证事实,订正该书未尽正确、周详之处,1980年8月特来华专访梁漱溟先生,长谈十余次。
谈话中,梁氏论述了儒家、佛家、道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诸多政治文化名人,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康有为、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等,回顾了他一生的重要活动——任教北大、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
书中内容丰富,因此可作为了解与研究梁漱溟思想与活动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
这个世界会好吗的创作者
· · · · · ·
-
艾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自学。中国现代思想家、教授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思潮》等。
一耽学堂是致力于学习、体认和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赢利性的民间公益组织。2000年12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自学。中国现代思想家、教授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思潮》等。
一耽学堂是致力于学习、体认和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赢利性的民间公益组织。2000年12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首都院校青年学子在京共同参与成立。主要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改良社会风气,净化个体心灵,普及基础汉语,推介中文思想。
目录 · · · · · ·
初版序言
一我的思想的根本
儒家跟佛家
什么是佛
二从中国文化的精神说起
为何我还乐观
人与人相处的问题
情理与物理
什么是戒、定、慧
我做记者的时候
陈独秀、李大钊和我
当代儒家代表人物还有谁
熊十力和唯识
三中国的道路
美国人和台湾问题
毛主席这个人
四我是怎样一个人
凡夫
素食
说说自己的身体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与毛泽东的分歧
我不是一个学者
我想做的事情都做了
五我受到的影响
东西文化的调和
我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我最佩服的中国人
得力于佛学
希望跟着王阳明走
生活中对我有影响的人
六生活之学
自主自如的生活
看戏和看书
“文革”中的故事
七发展总是好的
我的期望
人类怎样才能减少斗争
我是一个乐天派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八我的社会交往(上)
与晏阳初等人的交往
我的部分社会活动
对蒋介石的印象
蒋介石最大的贡献
韩复榘
与李宗仁的相识
九我的社会交往(下)
跟冯玉祥的接触
乡村自治的时候
张东荪和张君劢
关于辜鸿铭
十从忙碌到清闲
前定与算命
亲戚
对我的公开批评
中国农村的变化
十一与圣人相比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王阳明的彻悟
说说康有为
再谈孔学与佛学
中周还是以农村为根本的
十二天下事
中西方的分别
世间出世间
对灵性的认识
没有永久不变的真理
人类的和平相处
十三现代化的危机
教育的力量
回顾此生的感想
初版后记
后记补遗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儒家讲相似相续,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昨天的我,还连续到今天。今天的我还是昨天的那个我,没有这个事情。仅仅相似就是了,差不多,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差不多,相似,相似而相续,连续下来,非断非常,不是断,断不了……但也不是常恒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8页 -
梁:就是,完全离不开,完全离不开。说到这种情况我可以说一句话,我刚才提到过了,从小的时候就想出家当和尚,所以我可以说是一个佛教徒。 佛教徒得从两面看,也可以说从两层上来看。佛教,原始佛教普通管它叫小乘教,小乘教主要是出世。什么叫做出世呢?出世就是要出生灭。世间,怎么样叫世间呢?就是生生灭灭,生灭不已。那么在佛家,他就说是轮回。轮回,它是说生命是“相似相续”。“相似”就是相通、差不多的意思,相似而相续,生命是这个样。就是说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昨天的我,还连续到今天,今天的我,还是昨天的那个我,没有这个事情。仅仅是相似就是了,差不多,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差不多,相似,相似而相续,连续下来,非断非常,不是断,断不了,因为续嘛,接续嘛,相似相续,所以不是断的,没有断的,生命没有断。有人认为好像死了就完了,在佛教上没有这个事。非断,不能断;但也非常,常是常恒,就是刚才说的话,以为今天的我就是昨天的我,没有那个事情,早已变了。那个变是一息也不停止的。总在那儿变,刹那变,这个就叫做“非断非常”。这个是佛家对生命的一个看法。 上面提到,佛家有原始佛教,一般管它叫小乘,这个小乘自己规定下来三个条件,一个条件就是“诸行无常”——常恒的常,没有常恒的东西,都是在变化流行中,这是头一个。第二点是“诸法无我”。头一句话是“诸行无常”,第二句话是“诸法无我”。诸法跟诸行不一样了,头一句是“诸行”,第二句换作“诸法”。因为诸行是流行,就是说生灭,生灭不已。生灭不已好像是水流一样,流行变化。第一点是讲流行变化,所以叫“诸行无常”。第二句话是“诸法无我”。“诸法无我”说有两种法,所以加一个“诸”,“诸法”不是一种法。“诸法”是哪两种呢?一种叫做“有为法”,一种叫做“无为法”。“有为法”就是生灭法,“无为法”就是不生不灭。那么有人问:这个世间还有不生不灭的吗?佛家回答:有生灭,就有不生不灭。生灭、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儒家跟佛家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这个世界会好吗"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这个世界会好吗"的人也喜欢 · · · · · ·
这个世界会好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3 条 )
论坛 · · · · · ·
比较平淡,有点失望 | 来自汤圆圆 | 10 回应 | 2020-11-15 07:48:18 |
1980年艾恺访问梁漱溟30个小时的录音 | 来自Quentin | 21 回应 | 2020-03-29 23:10:44 |
艾恺教授清华大学讲座:6月23日 | 来自ys7749 | 1 回应 | 2017-06-20 15:57:27 |
有多少人 知道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呢? | 来自一萌 (Y) | 5 回应 | 2013-11-06 19:00:50 |
看了一半,说说感觉 | 来自Carmen | 6 回应 | 2012-02-02 16:15:2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8.0分 2168人读过
-
Springer (2013)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7.9分 1389人读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7.9分 33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好书收集 (feitian)
- 景行中国古代文化豆列 (mcpanther)
- 哪些书让你学会了独立思考? (鬼腳七)
- 2006年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0佳 (小欢欢)
- 我思我在 (山右一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这个世界会好吗的评论:
feed: rss 2.0
17 有用 弓箭 2012-09-28 19:56:23
几时你超脱了自私,几时你超脱了渺小
5 有用 Elact 2013-08-25 10:19:30
不是对梁漱溟有兴趣这本书没必要看
4 有用 fateface 2011-01-05 10:12:08
前辈风范,后人景从
6 有用 层归 2013-07-14 16:28:24
艾恺要做口述史,梁漱溟则一心要讲大义。全书随处可见梁的耿介、通达。
2 有用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2010-06-24 09:42:53
看完了,真实事情不少,只是我对学术不大感兴趣。从他的口述、还有其他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给我的感觉是:那个年代璀璨的人物往往是扎堆一起,共同干事业。社会现状如何,不同阶层有不同看法。如今这年代,学术凋敝,百姓生活痛苦不堪。那么这个世界会好吗?大家跟我一起在地狱中仰望天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