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作者杜威为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我们怎样思维》和《经验与教育》是杜威的两部代表作。它们围绕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经验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述,深刻反映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于了解和研究杜威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的创作者
· · · · · ·
-
约翰·杜威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美国)约翰·杜威(John Dewey) 译者:伍中友
约翰·杜威(John Dewey),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教育学家之一,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涵盖逻辑学、认识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哲学、美术和宗教。他的学术著作甚丰,仅目录就达125页,主要代表作有《民主与教育》《哲学的改造》《人类本性及行为》《经验与自然》《确定性的追求》《艺术即经验》《逻辑:探求的理论》《公众及其问题》《人的问题》等等。
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杜威到中国讲学,在北京、上海、山东、山西、江苏、浙江等13个省市演讲数十次,对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尤其是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胡适曾说“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这样大。”
目录 · · · · · ·
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评介
我们怎样思维——再论反省思维与教学的关系
经验与教育
杜威生平与著作年表
我们怎样思维——再论反省思维与教学的关系
经验与教育
杜威生平与著作年表
丛书信息
· · · · · ·
外国教育名著丛书(共52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斯宾塞教育论著选》《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林哈德和葛笃德(上)》《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教学与发展》
等
。
喜欢读"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的人也喜欢 · · · · · ·
-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9.0
- 民主主义与教育 8.9
- 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 8.0
- 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 9.1
- 教育的目的 8.5
- 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 7.4
-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 9.0
- 教学与发展 8.9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思考的本质》向我们阐释了:为什么思考力如此重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善于思考的人,和不思考的人可以说过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思考并不一定会给当前发生的事件带来明确的结论或是多么明朗的解决方案,但是持续思考就会使我们的经验和直觉越来越可靠,从而使我们能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明显的提升。 我想这就是持续思考带给我们的终身利... (展开)> 更多书评 49篇
论坛 · · · · · ·
请问这个版本的翻译怎样? | 来自理²⁺ | 1 回应 | 2020-04-02 16:44:2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3 )
-
新华出版社 (2010)7.9分 539人读过
-
Dover Publications (1997)8.2分 23人读过
-
台海出版社 (2018)6.5分 203人读过
-
新华出版社 (2015)7.6分 11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如何阅读一本书》推荐书目2(慢慢更新) (爱读书的小兔兔)
- 我的立人教育 (羊的门)
- 【完成】《如何阅读一本书》书单 (纯白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离离原上野 2022-08-08 07:54:22
思维训练需要: - 好奇心【三层】 - 暗示【难易度、广狭度、深浅度】 - 秩序【暗示的连续、组合/秩序】 所谓“训练”,即`发展好奇心、暗示、探究和检验的习惯` - 增加对种种问题的敏感性、探究未解问题的爱好 - 增强头脑中浮现的暗示的合理性、暗示的发展和逐渐增强的秩序 - 更为敏锐的感觉能力与证明能力 教育要是语言转变为理智的工具,思维的工具 - 扩充词汇量 - 更精准地表述词汇的意义 -... 思维训练需要: - 好奇心【三层】 - 暗示【难易度、广狭度、深浅度】 - 秩序【暗示的连续、组合/秩序】 所谓“训练”,即`发展好奇心、暗示、探究和检验的习惯` - 增加对种种问题的敏感性、探究未解问题的爱好 - 增强头脑中浮现的暗示的合理性、暗示的发展和逐渐增强的秩序 - 更为敏锐的感觉能力与证明能力 教育要是语言转变为理智的工具,思维的工具 - 扩充词汇量 - 更精准地表述词汇的意义 - 养成连贯的口语表达习惯 (展开)
2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9-05-01 00:38:52
大多数语言都有两套词来表现这两种理解:一种是意义的直接领会或理解,另一种是迂回的理解。例如:希腊语的γνῶναι和εἰδοναι;拉丁语的noscere和scire;德语的Kennen和Wissen;法语的Connaître和Savoir;在英语里则是to be acquainted with和to know of or about。英语中的两种说法同其他语言的两种说法意思是相同的。在我们的理智生... 大多数语言都有两套词来表现这两种理解:一种是意义的直接领会或理解,另一种是迂回的理解。例如:希腊语的γνῶναι和εἰδοναι;拉丁语的noscere和scire;德语的Kennen和Wissen;法语的Connaître和Savoir;在英语里则是to be acquainted with和to know of or about。英语中的两种说法同其他语言的两种说法意思是相同的。在我们的理智生活中,包含着这两种理解之间的特殊的交互作用。所有的判断,所有的反省的推理,其前提都是由于缺少理解,由于意义不完全。我们的反省思维就是为了得到我们面临的事实的充分的和确实的意义。然而,如果没有已经理解的某些事物,不具备事物仍会有的某些意义,那么,思维也是不可能的。 (展开)
0 有用 momo 2023-11-27 20:54:02 北京
读了好久才勉强看明白
0 有用 momo(好运版) 2023-05-02 10:06:30 安徽
断断续续看了好久好久… “我们真正的知识的进步,经常是部分由于在先前人为清楚、明白和当然如此的那些事物中发现了不理解的东西,部分是由于使用直接理解到的意义作为工具或手段,去理解那些尚不清楚的和可疑的意义。”
2 有用 小新阳 2020-02-20 16:19:42
也难怪涂尔干看了《我们怎样思维》以后会把杜威断定为一个逻辑功利主义者。《思维》一书就是教育科学方法论,对于熟悉人文传统的人说,着实有些枯燥。但它肯定没反映出杜威思想更丰富的一面。 遗憾的是涂尔干没能过得更久,读到杜威随后写就的更多的著作。 《经验与教育》是杜威相当晚期的作品了。八十多岁的高龄写出来的书,理论体系相当成熟了。最让人惊讶的是,他书中散发着年轻旺盛的生命力!永远年轻,永远becoming... 也难怪涂尔干看了《我们怎样思维》以后会把杜威断定为一个逻辑功利主义者。《思维》一书就是教育科学方法论,对于熟悉人文传统的人说,着实有些枯燥。但它肯定没反映出杜威思想更丰富的一面。 遗憾的是涂尔干没能过得更久,读到杜威随后写就的更多的著作。 《经验与教育》是杜威相当晚期的作品了。八十多岁的高龄写出来的书,理论体系相当成熟了。最让人惊讶的是,他书中散发着年轻旺盛的生命力!永远年轻,永远becoming?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