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rtin Heidegger
出版社: Klostermann
出版年: 2003-02-01
页数: 380
定价: EUR 24.00
装帧: Broschiert
丛书: 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ISBN: 9783465032380
出版社: Klostermann
出版年: 2003-02-01
页数: 380
定价: EUR 24.00
装帧: Broschiert
丛书: 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ISBN: 9783465032380
豆瓣评分
Holzwege的创作者
· · · · · ·
-
马丁·海德格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译者简介
孙周兴,男,1963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教授,浙江大学哲学系兼职博导。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哲学、西方诗学,尤以德国哲学和现象学为重点。著有《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1994年)、《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2001年)等;译有《哲学的改造》、《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标》、《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尼采》等;编有《海德格尔选集》(两卷本)、《世界现象学》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艺术的本质就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 ——P18 大地(Erde)是一切涌现者的返身隐匿之所,并且是作为这样一种把一切涌现者返身隐匿起来的涌现。在涌现者中,大地现身而为庇护者(das Bergende)。 ——P24 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 ——P26 大地乃是涌现着——庇护着的东西。大地是无所促迫的无碍无累和不屈不挠的东西。 由于建立一个世界,作品制造大地。 只有当它(大地)尚未被揭示、未被解释之际,它才显示自身。 ——P28 只有当大地作为本质上不可展开的东西被保持和保护之际——大地退遁于任何展开状态,亦即保持永远的锁闭——大地才敞开地澄亮了,才作为大地本身而显现出来。 ——P29 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乃是作品之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征。 ——P29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 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1936) -
真理的本质,亦即无蔽,是由一种否定而得到彻底贯彻的。 ——P35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 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1936)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共1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Zur Auslegung von Nietzsches II》《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Gesamtausgabe. 4 Abteilungen》《Gesamtausgabe Abt. 2 Vorlesungen Bd. 55. Heraklit》《Grundbegriffe》
等
。
Holzwege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1 条 )

海德格尔《林中路(Holzwege)》摘要
【按语:《林中路(Holzwege)》是由海德格尔从1935-1946年的6篇文章或讲稿构成。主旨是返回到遮蔽和遗忘已久的存在本身,而这些篇章恰恰是走在返回之途那条人迹罕至的路上的某些记号:存在在艺术中呈现;存在被遗忘,世界沉入作为对象结构的图像;黑格尔曾在“经验”中触摸存...
(展开)

《艺术作品的起源》读书笔记
【原文写于2015年11月,给冯师的读书报告+读书会】 十一月一日读书会的消息很早就收到了,于是借这次机会重新研读了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有许多新的理解。海德格尔是借由此篇文章中借由艺术作品的本源而对他自己真理观的集中阐述,之所以选择艺术作品作为切入点,则是...
(展开)

诗·思·语言——关于后期海德格尔的诗思合一
后期海德格尔对于诗的阐发,意图是要超越一种形而上学的语言。后期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之家,语言命名存在者,使存在者其显现之本质。所谓“天雨粟,鬼夜哭”,语言使存在得以澄明,世界于混沌之中得以显现,被遮蔽的黑暗世界得以照进一束天光。而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
(展开)

【转】孙周兴:海德格尔与德国当代艺术
【作者简介】孙周兴,1963年生,绍兴会稽人。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学系,获理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1999—2001年在德国从事洪堡基金课题研究;现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讲座教...
(展开)

艺术作品的本源:“诗意”栖居如何可能?
海德格尔结构非常清晰,先把目光聚焦在“作品”的根本性之一“物因素”上(另一个根本性因素是“象征”),从“物”谈起,区分出“(自然)物”、“器具”、“作品”。 试图从这个区分中找到“作品”之为“作品”的本源。 那么什么是“物”? 有三种看似很根本的概念:1️...
(展开)

【转】朱刚:开端、裂缝与未来——海德格尔与德里达对“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的双重解读
作者简介:朱刚,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教授,以现象学、当代欧陆哲学、伦理学和中西比较哲学为主要研究领域。 一、adikia:必须被克服的裂缝 ——海德格尔对“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的存在论式解读 这是一条据说是西方哲学史上最古老的箴言。...
(展开)
> 更多书评 4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商务印书馆 (2015)9.4分 62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9.0分 1773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9.0分 425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9)9.5分 35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Dasha藏书(2010年3月之前) (Dasha)
- 德国哲学原版文本 (Labruyère)
- Die Werke von Martin Heidegger (Non aliud)
- 我的德语原版书 (potato)
- 2020.10 书 (普通网友灰大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Holzwege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Nova 2013-05-26 23:00:50
nur "Der Ursprung des Kunstwerkes"
0 有用 fff勒内 2023-08-13 07:34:54 美国
艺术品的本源。从存在与时间过来才真的领会对荷尔德林的阐释:诗人作为容器正是在Welt和Erde争斗的罅隙中。Kunstwerk als Geschehnis der Wahrheit. Erde als Bergende und Verbergende. 凡高鞋子和希腊神庙两段极美:ontological historicity。
0 有用 陈小憨˙Ꙫ˙ 2022-05-15 13:39:41
艺术的本质就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艺术是历史性的,历史性的艺术是对作品中的真理的创作性保存。海德格尔的分析深入揭示了主观性的情感、意志之中的使之得以可能的大地的在场状态,这种在场状态呈现出情感、意志之中超出主观、客观世界及其认识、反映模式的非对象而不隔的源始敞开领域。贴着非对象性的复杂性领域进行描述的客观性言述是可行的,海德格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思。
0 有用 hdc 2024-05-19 19:59:30 广东
经典版本
0 有用 Masques 2025-04-26 16:50:25 北京
对照孙译本精读了一下艺术作品的本源,海的文字确实很适合基础阶段的德语学习者(虽然存在与时间更适合),语法比较直来直往。其实个人认为海对“物”与“物性”的理解比他对艺术的分析更有趣,其中甚至能看到一些类似新现象学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