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木腿正义》一书共收录作者以前的31篇文章,其中上编16篇谈法律,属于带有学术性的法律杂文;下编15篇谈文学,学术性较强,也包括一些访谈文章。法律与文学、法律与社会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作者凭借其深厚的法学与文学功底,结合法律和文学个案,立足社会现实,以其一贯犀利的笔锋为我们展示了法学、文学、法律与文学不一样的图景。一如作者此前的著作,书中同样配有30多幅西洋名画的插图,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木腿正义的创作者
· · · · · ·
-
冯象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冯象,上海人。
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
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法律博士(J.D.)。
现定居美国,从事知识产权与竞争资讯等领域的法律业务,业余写作。
著/译有
《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中国知识产权》(Sweet & Maxwell, 1997; 增订版2003年)、
《木腿正义》(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玻璃岛——亚瑟与我三千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政法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创世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摩西五经》(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6年)、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及法学评论、小说、诗歌若...
冯象,上海人。
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
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法律博士(J.D.)。
现定居美国,从事知识产权与竞争资讯等领域的法律业务,业余写作。
著/译有
《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中国知识产权》(Sweet & Maxwell, 1997; 增订版2003年)、
《木腿正义》(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玻璃岛——亚瑟与我三千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政法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创世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摩西五经》(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6年)、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及法学评论、小说、诗歌若干。
目录 · · · · · ·
第一版前言
法律与文学(代序)
上编
木腿正义
法文化三题
秋菊的困惑和织女星文明
“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永存不移”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或中国干人权何事
法学的理想与现实
一九九七年香港知识产权法改革与台商权益
功亏一篑
论证过程中论据的真实性和相关性
法学方法与法治的困境
我是呆账我怕谁
推荐书目、编案例与“判例法”
贵得肆志,纵心无悔
临盆的是大山,产下的却是条耗子
为什么“法律与人文”
致《北大法律评论》编辑部(二)
下编
“他选择了上帝的光明”
“去地狱里找他爸爸”
“神不愿意,谁守得贞洁?”
脸红什么?
“奥维德的书”
墙与诗
大红果果剥皮皮——好人担了个赖名誉
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尊崇地纪念
“蜜与蜡”的回忆
通过写作,加入前人未竟的事业
向“思想史上的失踪者”致敬
致友人
日记一则
西洋人养cow吃beef?
雅各之井的大石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法治的核心问题不是法(“法”的文化定义或它的蜕变物“法律意识”),而是权力。是脱去了信仰的世俗政治权力的再分配和新操作,复以法律的名义赋予由此而生的新的权力意识以正义的象征和信仰的比喻。(《法学的理想与现实》) 现代法治在本质上是一种用权利话语重写历史、以程序技术掩饰实质矛盾的社会控制策略。(《好律师能不能也是好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用作者的话,就是把法律当作“人生活于其中的人造世界的一个部分”。可以理解为法律不仅能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制造问题,还免不了赋予“问题”以法律的意义。而我们所谓“文化”,正是由这样那样的“意义”构成的。......这样看来,法律的文化解释倒是一场危险的游戏了,因为解释者除了那经过法律疏导、想象和构造出来的知识,并无其他手段可供想象和构造法律的文化性格。换言之,他除了一个解释者独有的立场或距离,一无所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木腿正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木腿正义"的人也喜欢 · · · · · ·
木腿正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 更多书评 25篇
论坛 · · · · · ·
第25页为什么说法律不可能中立? | 来自momo | 1 回应 | 2020-12-03 14:27:25 |
关于这本书的纸张 | 来自超越 | 1 回应 | 2020-11-18 14:30:27 |
木腿正义的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是什么? | 来自momo | 2020-10-16 16:53:26 | |
冯家父子 | 来自苏格拉底大王 | 2010-06-10 00:13:24 | |
今天在山东大学书店看到了书 | 来自左思 | 4 回应 | 2008-12-22 22:49:3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7.8分 31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培养律师素质阅读书单 (HL)
- 关于装帧 (用喜欢的方式生活)
- 法学电子书扫描版收藏 (hatashi)
- 冯象 (觀)
- 社会与法治 (sali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木腿正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Jiong 2010-03-29 16:32:02
太学究。
1 有用 F L A S H 2014-11-30 16:27:09
关于法学方法与法治的困境写得不错。下编关于文学的内容,太过学术,受众应该不是普通读者吧。
1 有用 卷卷啊德勒 2013-12-09 15:25:18
半懂不懂的看完了,冯象的书很体系化,各本书互相关联,可以用不明觉厉的词语形容。
4 有用 寄意寒星 2007-05-04 20:29:03
呂大師借給我的書,很艱難地讀完
34 有用 傻瓜周洋洋洋洋 2009-04-30 16:24:15
冯象的笔法明显受制于西方文学之影响,长句、复合句很多,读起来不符合汉语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