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 洛维特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
原作名: Von Hegel zu Nietzsche
译者: 李秋零
出版年: 2014-6
页数: 526
定价: CNY 4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西学源流
ISBN: 9787108050304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
原作名: Von Hegel zu Nietzsche
译者: 李秋零
出版年: 2014-6
页数: 526
定价: CNY 4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西学源流
ISBN: 9787108050304
内容简介 · · · · · ·
《从黑格尔到尼采》是思想史论著,关注的是思想的历史事情,如此思想的动因却出于现实的历史——即我们早就听说过的问题:为什么巴赫、莫扎特、歌德、贝多芬、席勒培植的德语文化精神竟然到头来孕育出以德意志青年人为主体的纳粹党徒?德国文化名城魏玛有歌德故居,也有尼采档案馆,纳粹党徒并没有捣毁,而是作为精神遗产加以保护和继承。人们不禁要问,德国人文主义与纳粹党徒现象究竟是什么关系?德语文化的历史其实很短,18世纪后半期兴起的德国人文主义据说是德国文化的真正开端,思考这一历史关系,无异于检审整个德意志精神的品质。
从黑格尔到尼采的创作者
· · · · · ·
-
卡尔·洛维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卡尔·洛维特,德国人,生于1897年,青年时代在弗莱堡听过胡塞尔的授课,与海德格尔的关系一直处于亦师亦友之间。由于其犹太人身份,30年代开始流亡生涯,经意大利,日本,美国,50年代返德。一生著述遍涉神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和思想史研究,但无论生前或死后长期处于汉语(甚至英美)学界的视野之外。
目录 · · · · · ·
目录
中译本前言(刘小枫)
德文版出版者前言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部19世纪德国精神史研究
导论歌德与黑格尔
一、歌德对源始现象的直观和黑格尔对绝对者的理解
二、蔷薇花与十字架
第一章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和精神历史
之完成的终极史意义
一、世界历史的终极史构思
二、精神的绝对形式的终极史构思
三、黑格尔使哲学与国家和基督宗教和解
第二章 老年黑格尔学派、青年黑格尔学派、新黑格尔学派
一、老年黑格尔学派对黑格尔哲学的维护
二、青年黑格尔学派倾覆黑格尔哲学
三、新黑格尔学派复活黑格尔哲学
第三章 黑格尔的调和被马克思和基尔克果的抉择所瓦解
一、对黑格尔现实概念的一般批判
二、马克思和基尔克果的批判性抉择
三、对资本主义世界和世俗化的基督教的批判
四、黑格尔的和解源自分裂
第四章 作为我们时代的哲学家和永恒的哲学家的尼采
一、尼采对歌德和黑格尔的评价
二、尼采与40年代黑格尔主义的关系
三、尼采克服虚无主义的尝试
第五章 时代精神和对永恒的追问
一、各时代的精神转化为时代精神
二、黑格尔与歌德论时间与历史
第二部市民阶级一基督教世界的历史研究
第一章 市民社会的问题
一、卢梭:市民与公民
二、黑格尔:市民社会与绝对的国家
三、马克思: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四、施蒂纳:作为市民阶级的人与无产阶级的人之无差异点的惟一自我
五、基尔克果:市民的一基督教的自我
六、多诺索·科尔特斯和蒲鲁东:自上的基督教独裁和自下的无神论社会新秩序
七、A.冯·托克维尔:市民阶级民主向民主暴政的发展
八、G.索雷尔:工人阶级的非市民阶级民主
九、尼采:群畜之人和领头动物
第二章 劳动问题
一、黑格尔:劳动作为其自身在塑造世界时的外化
二、C.勒斯勒尔和A.卢格:劳动是对世界的占有和人的解放
三、马克思:劳动是人在—个不属于他的世界里的自我异化
四、基尔克果:劳动对于自我生成的意义
五、尼采:劳动是凝神与沉思的解体
第三章 教育问题
一、黑格尔的政治人文主义
二、青年黑格尔学派
个人的自我启示
三、J.布克哈特论教育的世纪和
G.福楼拜论知识的矛盾
四、尼采对过去和当代的教育的批判
第四章 人道问题
一、黑格尔:绝对精神是人的普遍本质
二、费尔巴哈:有血有肉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三、马克思:无产阶级是类的人的可能性
四、施蒂纳:惟一的自我是人的所有者
五、基尔克果:孤独的自我是绝对的人道
六、尼采:超人是对人的克服
第五章 基督教信仰问题
一、黑格尔将宗教扬弃在哲学中
二、施特劳斯把基督教回溯到神话
三、费尔巴哈把基督宗教还原为人的自然本质
四、卢格用人道取代基督教
五、鲍威尔对神学和基督教的解构
六、马克思把基督教解释为—个颠倒了的世界
七、施蒂纳对神的东西和人的东西的系统解构
八、基尔克果悖谬的信仰概念和他对现存基督性的攻击
九、尼采对基督教道德和文化的批判
十、拉加德对教会基督教的政治批判
十一、奥韦尔贝克对原初基督教和没落的基督教的历史分析
文献目录
年表
· · · · · · (收起)
中译本前言(刘小枫)
德文版出版者前言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部19世纪德国精神史研究
导论歌德与黑格尔
一、歌德对源始现象的直观和黑格尔对绝对者的理解
二、蔷薇花与十字架
第一章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和精神历史
之完成的终极史意义
一、世界历史的终极史构思
二、精神的绝对形式的终极史构思
三、黑格尔使哲学与国家和基督宗教和解
第二章 老年黑格尔学派、青年黑格尔学派、新黑格尔学派
一、老年黑格尔学派对黑格尔哲学的维护
二、青年黑格尔学派倾覆黑格尔哲学
三、新黑格尔学派复活黑格尔哲学
第三章 黑格尔的调和被马克思和基尔克果的抉择所瓦解
一、对黑格尔现实概念的一般批判
二、马克思和基尔克果的批判性抉择
三、对资本主义世界和世俗化的基督教的批判
四、黑格尔的和解源自分裂
第四章 作为我们时代的哲学家和永恒的哲学家的尼采
一、尼采对歌德和黑格尔的评价
二、尼采与40年代黑格尔主义的关系
三、尼采克服虚无主义的尝试
第五章 时代精神和对永恒的追问
一、各时代的精神转化为时代精神
二、黑格尔与歌德论时间与历史
第二部市民阶级一基督教世界的历史研究
第一章 市民社会的问题
一、卢梭:市民与公民
二、黑格尔:市民社会与绝对的国家
三、马克思: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四、施蒂纳:作为市民阶级的人与无产阶级的人之无差异点的惟一自我
五、基尔克果:市民的一基督教的自我
六、多诺索·科尔特斯和蒲鲁东:自上的基督教独裁和自下的无神论社会新秩序
七、A.冯·托克维尔:市民阶级民主向民主暴政的发展
八、G.索雷尔:工人阶级的非市民阶级民主
九、尼采:群畜之人和领头动物
第二章 劳动问题
一、黑格尔:劳动作为其自身在塑造世界时的外化
二、C.勒斯勒尔和A.卢格:劳动是对世界的占有和人的解放
三、马克思:劳动是人在—个不属于他的世界里的自我异化
四、基尔克果:劳动对于自我生成的意义
五、尼采:劳动是凝神与沉思的解体
第三章 教育问题
一、黑格尔的政治人文主义
二、青年黑格尔学派
个人的自我启示
三、J.布克哈特论教育的世纪和
G.福楼拜论知识的矛盾
四、尼采对过去和当代的教育的批判
第四章 人道问题
一、黑格尔:绝对精神是人的普遍本质
二、费尔巴哈:有血有肉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三、马克思:无产阶级是类的人的可能性
四、施蒂纳:惟一的自我是人的所有者
五、基尔克果:孤独的自我是绝对的人道
六、尼采:超人是对人的克服
第五章 基督教信仰问题
一、黑格尔将宗教扬弃在哲学中
二、施特劳斯把基督教回溯到神话
三、费尔巴哈把基督宗教还原为人的自然本质
四、卢格用人道取代基督教
五、鲍威尔对神学和基督教的解构
六、马克思把基督教解释为—个颠倒了的世界
七、施蒂纳对神的东西和人的东西的系统解构
八、基尔克果悖谬的信仰概念和他对现存基督性的攻击
九、尼采对基督教道德和文化的批判
十、拉加德对教会基督教的政治批判
十一、奥韦尔贝克对原初基督教和没落的基督教的历史分析
文献目录
年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句谚语说道:“成功给大师加冕。”——尼采以同样的权利说道:“成功是最大的说谎者。” 成功事实上是人类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标准,但它证明一切,又什么都没有证明:证明一切,乃是因为在世界历史中和在日常生活中一样,只有成功的才能生效;什么都没有证明,乃是因为即便是最大的⼤规模成功,对于实际上成功者的内在价值和真正“历史伟大”也没有证明任何东西。已经经常是平庸的人和笨蛋,卑鄙和荒唐取得了成功,已经有许多次,获胜的力量也宣布被战胜者的荣誉和光荣,而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成功的力量的明显权利。还从未有一种历史政权是没有暴力行为、违法和罪行而建立起来的,但受到伤害的人类是好是坏都适应着任何变化,而世界历史却“以我们为代价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谁真正地经历过一段世界历史,不仅仅是从道听途说中、从讲课、书籍和报纸中了解它,他就必然达到这样结论:即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一种遮蔽面前时间经验的末世论实践进步的理念导向的伪神学历史思想体系。可见的现实不与任何方式与它相对应。世界历史真正的“激情”不仅在于它所涉及的声⾳洪亮、引人入胜的“伟大”,而且也在于它给人们带来的无声的苦难。而如果人们能够对世界历史的某种东西表示惊讶,那就是人类从所有的损失和痛苦中都能恢复自已所借仗的力量、毅力和韧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黑格尔与歌德论时间与历史 -
海德格尔不仅比洛维特的思考视域深广(从康德到尼采,而非从黑格尔到尼采),而且明知尼采“消逝在癫狂的黑暗之中”还采取果敢的思想挽救行动;尼采“从现代性的虚无中召回古代”(洛维特语)的行动在哪里跌倒,海德格尔就从哪里爬起来,英勇地再次冒险“从现代性的虚无中召回古代”——召回前苏格拉底哲人对Logos的理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西学源流(共28册),
这套丛书还有
《洛克《政府论》导论》《人类学家的魔法》《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公共的男人,私人的女人》《神义论》
等
。
喜欢读"从黑格尔到尼采"的人也喜欢 · · · · · ·
从黑格尔到尼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十九世纪担忧:“在我们之后,人们将靠什么活着?”
一、 十九世纪的欧洲精神危机 从我开始有自觉意识的进行思考和阅读的两年来,陆续接触的几位思想家,无论是激进、癫狂,还是冷静超然,他们的言论思想似乎总是透出一股很深的悲观和不安,这让我震惊的同时,又困惑不解。一直想弄明白:十九世纪的欧洲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所处时...
(展开)

《从黑格尔到尼采》读书笔记
作为一部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史论著,洛维特从19世纪的思想家著作中旁征博引,梳理出了一条路线:黑格尔与尼采是两个端点,19世纪德国精神历史的真正发生就在这两个端点之间运动。从黑格尔开始、到马克思与基尔克果那里殊途同归的流变(两者都瓦解了黑格尔的“和解”大业,马克思...
(展开)

【转】刘小枫:我读洛维特的经验
作者简介:刘小枫,男,瑞士巴塞尔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典诗学、政治思想史、比较古典学。 延伸阅读: 刘小枫:洛维特对历史进步观念的批判 刘小枫:洛维特和他的老师海德格尔与欧洲虚无主义问题 为什么巴赫、莫扎特、歌德、贝多芬、席...
(展开)

洛维特论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劳动问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黑格尔论市民社会问题 洛维特指出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源自于两个传统,其分别是古代的城邦和基督教的自由观念。他试图调和市民社会的个人主义原则与国家的极权主义原则的调和。 黑格尔认为法国大革命包括卢梭的确带来了理性所意欲的自由,但他却没有认清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 (展开)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8.5分 518人读过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4)暂无评分 23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8.2分 55人读过
-
Meiner (1999)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联学术 2011—2018】 (三联学术)
- 2014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叠书记V (小欢欢)
- 西学源流 (三联学术)
- 2014已读 (参娃)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0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从黑格尔到尼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出何典齋走狗 2017-02-19 16:15:17
翻译
0 有用 铁拐z 2021-04-28 17:26:07
毁灭吧!
0 有用 潘允嫒 2018-05-18 13:45:50
“歌德使文学成为世界文学,黑格尔使哲学成为世界哲学。”
0 有用 C. 2025-07-22 10:40:15 加拿大
更偏向于思想史,而非专注于具体的对哲学体系的分析。全书重点围绕黑格尔-马克思谱系讨论基督教等问题(围绕老年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派-马克思的思想史梳理,描述了马克思对卢格、费尔巴哈、施蒂纳等人的批判),尼采部分着墨不算多。洛维特指出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分别从政治哲学与基督教神学(极端的个人性)裂解黑格尔的总体性大全,并且最后在尼采那里,这一思想进程抵达现代性危机发展的至高点。黑格尔试图将神学宗教世俗化... 更偏向于思想史,而非专注于具体的对哲学体系的分析。全书重点围绕黑格尔-马克思谱系讨论基督教等问题(围绕老年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派-马克思的思想史梳理,描述了马克思对卢格、费尔巴哈、施蒂纳等人的批判),尼采部分着墨不算多。洛维特指出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分别从政治哲学与基督教神学(极端的个人性)裂解黑格尔的总体性大全,并且最后在尼采那里,这一思想进程抵达现代性危机发展的至高点。黑格尔试图将神学宗教世俗化/普遍理性化的努力最终失败了。(或者大胆点说,如果按照黑格尔的(以及后黑格尔时期)的哲学体系来看,基督教最后演进到尼采的“上帝之死”这里,恰恰是它将自己普遍化之后的结果;最外在的绝对性被压入了内在性当中。) (展开)
7 有用 节 2017-06-24 10:55:56
“歌德使文学成为世界文学,黑格尔使哲学成为世界哲学。”歌德没有提携黑格尔,而世界历史却依照其路线对歌德的自然道路进行了既远又近的“反叛”,并在马克思和基尔克果那里重新分裂为外在性与内在性两极,最终引领人类驶入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