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564
定价: 67.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ISBN: 9787108049988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论述祖宗之法在宋代的发展与变化,虽以北宋前期为重心,实则阐明两宋君臣因时事变异,选择祖宗言行,做出不同的解释和利用的过程,既塑造可供仿效的祖宗形象,也是其为政施治的护身符。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练的文字、严谨的态度,深度挖掘宋朝祖宗之法话语背后的涵义与事实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有叙述,有分析,有议论,不仅是理解宋朝政治特性的主要线索、整体把握宋代政治发展的主要课题,更是近年来对宋代政治与文化透析最深、最具创见的学术专著,值得深思细读。—— 黄宽重”
“把“祖宗之法”处理为一个核心明确稳定、而外缘宽泛富有弹性的综合体,其基本精神是“事为之制、曲为之防”;它既包含着若干“做法”,如守内虚外、以文驭武、压制宦官外戚、尊重士大夫等;同时也包含着各种“说法”,呈现为一个“话语的集成”,由“涂抹”、“层累”和“叠加”而形成,对之的理解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其立...
“本书论述祖宗之法在宋代的发展与变化,虽以北宋前期为重心,实则阐明两宋君臣因时事变异,选择祖宗言行,做出不同的解释和利用的过程,既塑造可供仿效的祖宗形象,也是其为政施治的护身符。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练的文字、严谨的态度,深度挖掘宋朝祖宗之法话语背后的涵义与事实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有叙述,有分析,有议论,不仅是理解宋朝政治特性的主要线索、整体把握宋代政治发展的主要课题,更是近年来对宋代政治与文化透析最深、最具创见的学术专著,值得深思细读。—— 黄宽重”
“把“祖宗之法”处理为一个核心明确稳定、而外缘宽泛富有弹性的综合体,其基本精神是“事为之制、曲为之防”;它既包含着若干“做法”,如守内虚外、以文驭武、压制宦官外戚、尊重士大夫等;同时也包含着各种“说法”,呈现为一个“话语的集成”,由“涂抹”、“层累”和“叠加”而形成,对之的理解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其立意有匠心独具处,其阐发是“立体”的,手法娴熟、剖析细腻又富于分寸感;其所揭示的政治与文化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为从文化角度透视中国政治,提供了新鲜启示。—— 阎步克”
祖宗之法(修订版)的创作者
· · · · · ·
-
邓小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邓小南,1950年6月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史、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史、唐宋妇女史。学术成果包括《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等专著,以及发表于国内外学术刊物的研究论文五十余篇。曾参与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
目录 · · · · · ·
一、关于政治史研究:以宋代为例
二、关于宋代的“祖宗之法”
三、关于本书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家法与国法的混溶——“祖宗”与“祖宗家法”
一、“奉宗庙社稷,承祖宗休烈”:两汉时期对于“祖宗”的尊崇
· · · · · · (更多)
一、关于政治史研究:以宋代为例
二、关于宋代的“祖宗之法”
三、关于本书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家法与国法的混溶——“祖宗”与“祖宗家法”
一、“奉宗庙社稷,承祖宗休烈”:两汉时期对于“祖宗”的尊崇
二、“祖宗之法,期于慎守”:唐、五代时期对于“祖宗成规”的强调
三、“祖宗法度,乃是家法”:“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
第二章走出五代——十世纪中原王朝统治人群的转变
一、五代宋初统治人群中民族色彩的淡出
二、走向再造: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
三、导向的确立:“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
第三章“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宋太祖、太宗的创法立制与“祖宗之法”基调的形成
一、“变家为国”:北宋初年政治格局的形成
二、波折中的调整:北宋初期的政治中枢
三、“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宋代“祖宗之法”的实质
第四章从“保祖宗基业”到“守祖宗典故”——真宗朝的过渡
一、“祖宗法制具在”与“务行故事”
二、后澶渊时代与“神道设教”
三、“务行故事”原则的确立
第五章“祖宗之法”的正式提出——仁宗朝前期
一、“祖宗法不可坏”
二、故事、《圣政》与《宝训》
三、从“奉行圣旨”到“共治天下”
第六章概览:“祖宗之法”对于两宋政治的影响——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
一、“法祖宗”与“不足法”:北宋中后期的朝政风波
二、“我朝家法,远过汉唐”:南宋时期对于“祖宗家法”的尊崇
三、附谈“祖宗之法”的诠释与“祖宗”形象的塑造:从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
结语:对于“祖宗之法”的再认识
一、“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
二、虚实之间:再谈“说法”与“做法”
赘语
参考书目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熙丰变法以来,数十年间政治风云变幻翻覆。我们有时会发现,看似水火不容的两极之间,往往具有比人们意料中更多的共通之处。无论是王安石或是司马光、二程等人,都不仅仅从理论学术上探讨经学,都注重其经世致用的一画;他们都批评“人执私见家为异说”。“一人ー义,十人十义”,追求学术统一、认识统ド的理想境界:他们都希望“一道德以同俗”,在实际解“道之际,都脱不出“君子”“小人”的判分模式,都具有依事划线的主观倾向。道德理想主义的诉求,本来是人文精神进步的反映;但要求道德学术“同于己”、“定于ー”,则是当时土大夫共同认识局限的表现;也正是因此而导致了北宋后期士大夫集团内部深刻的分裂。而当朝廷致力于“人无异论”“议论专一”时,就无可避免地会导致思想上和现实中的专制倾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法祖宗”与“不足法”:北宋中后期的朝政风波 -
这场(宋真宗的天书封禅运动)事后看来是闹剧的演出,在当时却是君臣们认真操办的重大仪式。就君主而言,这是证明其“天命所归”以及至高无上、独无二的皇权合法性、权威性的途径;就朝廷而言,通过牵动上下的重大似式(乃至“运动”)示范天下、慑服内外,是强化既有政治秩序的有效方式。对臣僚而言,身预盛典,在其中有所表现,是身份与地位的反映;形式严整的系列礼仪活动赋予他们身在“文明教化圈”中的荣誉与宠遇,带给他们位于权力关节点上的切实感觉。 朱熹曾说,“真宗东封西祀,縻费巨万计,不曾做得一事。”景德后期以来,原本是内外环境较好的阶段,而东封西祀仪仗的铺张奢、“神道设教”话语的充斥盛行,不仅消耗着国家的资源,也影响了一代士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章从“保祖宗基业”到“守祖宗典故”——真宗朝的过渡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祖宗之法(修订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祖宗之法(修订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9.1
-
- 波峰与波谷 9.1
-
- 危机与重构 9.1
-
- 秦汉魏晋史探微 9.4
-
- 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 8.6
-
- 从胡地到戎墟 7.6
-
-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9.4
-
- 品位与职位 9.2
-
-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9.1
-
- 权力与正统 8.3
祖宗之法(修订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5 条 )

家国一体,先忧后乐——评《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全书整体把握 (一)对本书写作脉络的梳理认识 本书作者是北京大学从事宋史和妇女史研究的邓小南先生,她以详实的史料,精练的文字,深入发掘“祖宗之法”在宋代的政治影响和文化蕴意。全文线索思路清晰,论述鞭辟入里。 全书在最先开始“问题的提出”,从政治史的研究角度... (展开)
“祖宗之法”的“虚”与“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寫作在方法、思路和參考文獻上得到邱雨同學的極多啓發,在此致謝。 “祖宗之法”是指宋太祖、太宗以来逐渐形成的“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为核心的政治原则,以及在此原则规范之下的政治实践与政治文化 [1] 。作者强调祖宗之法的在具体的政治运作与决策中的“过程性”和“生... (展开)

【转】邓小南|创新与因循:“祖宗之法”与宋代的政治变革
> 更多书评 45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Brill (2022)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8.7分 656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5)9.3分 18人读过
-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24)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联学术 2011—2018】 (三联学术)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宋史研究著作 (忙莽鸡)
-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三联学术)
- 人丑就该多读书(Ⅳ) (湖山雨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祖宗之法(修订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11 有用 清暉 2015-11-19 20:07:38
一本本清楚障碍,问题是看邓老师的书的时候正好在翻汉书,以至于一看到祖宗就想给邓老师的书做补注。嗷。最应该学习的地方是怎么样提出问题,解释问题,以及学规范。
59 有用 三清喵 2018-12-21 02:01:22
邓小南先生的大作,最佳的北宋前期政治史论著。窃以为,与刘静贞先生相比,邓氏略胜一筹。以“祖宗家法”为核心问题,重点阐释了其“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基本原则,对北宋前期的政治文化乃至思想脉络都有简扼梳理。视野开阔,建构恢宏,既上溯至汉唐家法,又关注到明清家法。与弟子方诚峰的《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恰好前后对称,足可传之后世。白璧微瑕,顾吉辰与游彪二位先生提示宗教政策也是祖宗家法,可惜邓先生未... 邓小南先生的大作,最佳的北宋前期政治史论著。窃以为,与刘静贞先生相比,邓氏略胜一筹。以“祖宗家法”为核心问题,重点阐释了其“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基本原则,对北宋前期的政治文化乃至思想脉络都有简扼梳理。视野开阔,建构恢宏,既上溯至汉唐家法,又关注到明清家法。与弟子方诚峰的《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恰好前后对称,足可传之后世。白璧微瑕,顾吉辰与游彪二位先生提示宗教政策也是祖宗家法,可惜邓先生未能关注,囿于士人本位耶? (展开)
4 有用 成知默 2022-05-05 16:36:45
“宋三百年间,其家法严”,邓小南老师以“祖宗之法”作为切入点来考证北宋政治结构,以及“祖宗之法”对两宋的政治影响与发展变革,构建两宋政治秩序、政策演变与运作关系,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邓老师将北宋政治格局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进程与背景中来考察,剖析中晚唐乃至五代门阀制度的解体、胡汉语境的消解,为北宋立国之初整理旧制度、建立新局面提供历史契机的同时,更论述了在事权分立、职任分工的过程中,宋初礼制轨则... “宋三百年间,其家法严”,邓小南老师以“祖宗之法”作为切入点来考证北宋政治结构,以及“祖宗之法”对两宋的政治影响与发展变革,构建两宋政治秩序、政策演变与运作关系,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邓老师将北宋政治格局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进程与背景中来考察,剖析中晚唐乃至五代门阀制度的解体、胡汉语境的消解,为北宋立国之初整理旧制度、建立新局面提供历史契机的同时,更论述了在事权分立、职任分工的过程中,宋初礼制轨则、家法族规,如何在“家国同构”体制下发生作用,从而形成了家法补充国法、家法辅助国法的独特现象,以及“祖宗家法”的世俗伦理化与士大夫之家的“家法”被借鉴吸纳、进入“天子之家”一“国家”语境的相互交织。不仅承于前,更启于后,被重新解释与再度塑造的过程中,“祖宗之法”始终体现着当时群体性的政治取向。 (展开)
1 有用 春三番 2024-04-22 23:48:03 湖北
这本书的工具意义真的很大,作为历史方向/对历史感兴趣的研究生入门的教材再合适不过了…对于“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阐发,以及作者对于中国人表达思想传统的发掘的很有洞见。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确实就是新创的思想也要纳入某种对于经典的阐发之中,作者考证历史的态度和立场也是非常克制和温和的,他所说的考究历史观点一定要注重进行评价的当时的人所处的环境,也是钱穆说的对历史要抱有同情之理解的一种体现。
5 有用 清心寡欲展三水 2015-11-04 22:06:29
时隔近五年,再读这本书,识见渐丰,世殊时异,对这本书乃至宋代历史的观察,亦增许多理解,不容不有良多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