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罗素根据其在美国讲学时的讲稿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也是罗素重要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具有文学才情的哲学史,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字优美,生动有趣,深受读者的欢迎。自中译本问世后,上卷印行51周年,下卷印行38周年,可以说,它是我国累计发行量最大的哲学史著作。它对我国普及西方哲学知识,启迪民智起了积极的作用。
从远古以来,哲学就不仅是某些学派或少数学者之间的争论问题,而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作者在真相所能容许的范围内,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显示为他的环境的产物,显示为一个以笼统而广泛的形式,具体地并集中...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罗素根据其在美国讲学时的讲稿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也是罗素重要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具有文学才情的哲学史,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字优美,生动有趣,深受读者的欢迎。自中译本问世后,上卷印行51周年,下卷印行38周年,可以说,它是我国累计发行量最大的哲学史著作。它对我国普及西方哲学知识,启迪民智起了积极的作用。
从远古以来,哲学就不仅是某些学派或少数学者之间的争论问题,而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作者在真相所能容许的范围内,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显示为他的环境的产物,显示为一个以笼统而广泛的形式,具体地并集中地表现了以他作为其中一个成员的社会所共有的思想与感情的人。
西方哲学史(上卷)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著名英国哲学家、思想家,20世纪最负盛名和最多产的思想家之一。他生前曾出版过一百多部著作,内容涉及哲学、数学、逻辑、社会、政治、国际关系、文学等多个领域。罗素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大师,而且还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曾来过中国,对中国非常友好,并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他的思想对我国知识界有很大的影响。
何兆武(1921-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曾就学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研究生。1956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 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
李约瑟(1924-2002),河北乐亭人,1942年公费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西方哲学史系,后任该...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著名英国哲学家、思想家,20世纪最负盛名和最多产的思想家之一。他生前曾出版过一百多部著作,内容涉及哲学、数学、逻辑、社会、政治、国际关系、文学等多个领域。罗素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大师,而且还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曾来过中国,对中国非常友好,并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他的思想对我国知识界有很大的影响。
何兆武(1921-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曾就学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研究生。1956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 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
李约瑟(1924-2002),河北乐亭人,1942年公费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西方哲学史系,后任该校讲师。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回国从事翻译、教学及科研工作。他在中国语言文字以及英、德、日、拉丁、希腊等文种均有较深的造诣。曾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天津中文信息处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中文信息研究会理事。
目录 · · · · · ·
英国版序言
绪论
卷一 古代哲学
第一篇 前苏格拉底哲学
第一章 希腊文明的兴起
第二章 米利都学派
第三章 毕达哥拉斯
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
第五章 巴门尼德
第六章 恩培多克勒
第七章 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第八章 阿那克萨哥拉
第九章 原子论者
第十章 普罗泰戈拉
第二篇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第十一章 苏格拉底
第十二章 斯巴达的影响
第十三章 柏拉图见解的来源
第十四章 柏拉图的乌托邦
第十五章 理念论
第十六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
第十七章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第十八章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
第十九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二十章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第二十一章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第二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第二十三章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第二十四章 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第三篇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第二十五章 希腊化世界
第二十六章 犬儒学派与怀疑派
第二十七章 伊壁鸠鲁派
第二十八章 斯多葛主义
第二十九章 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第三十章 普罗提诺
卷二 天主教哲学
导言
第一篇 教父
第一章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
第三章 教会的三位博士
第四章 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第五章 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
第六章 圣边奈狄克特与大格雷高里
第二篇 经院哲学家
第七章 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第八章 约翰·司各脱
第九章 公元十一世纪的教会改革
第十章 回教文化及其哲学
第十一章 公元十二世纪
第十二章 公元十三世纪
第十三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
第十四章 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
第十五章 教皇制的衰落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个蠢人复述一个聪明人所说呃话时总是不精确的,因为他会无意中把他听到的话翻译成他所能理解的语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8页 -
SPINOZA (1634-77) is the noblest and most lovable of the great philosophers, Intellectually, some others have surpassed him, but ethically he is supreme. As a natural consequence, he was considered, during his lifetime and for a century after his death, a man of appalling wickedness. He was born a Jew, but the Jews excommunicated him. Christians abhorred him equally; although his whole philosophy is dominated by the idea of God, the orthodox accused him of atheism. Leibniz, who owed much to him, concealed his debt, and carefully abstained from saying a word in his praise; he even went so far as to lie about the extent of his personal acquaintance with the heretic Jew. 斯宾诺莎(Spinoza,1632—77)是伟大哲学家当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厚可亲的。 按才智讲,有些人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上的。 因此,他在生前和死后一个世纪以内,被看成是坏得可怕的人,这是当然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章 斯宾诺莎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西方哲学史(上卷)"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斯宾诺莎文集:第3卷 9.7
-
- 天球运行论 9.5
-
- 哲学如何成为苏格拉底式的 8.5
-
- 新唯识论 9.6
-
- 王阳明全集(新編本) 8.8
-
-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全二冊) 9.2
-
- 西方科学的起源 9.5
-
- 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 8.5
-
- 神、人及其幸福简论 9.2
-
- 柏拉图最精巧的敌人 8.0
西方哲学史(上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2 条 )







论坛 · · · · · ·
嘛叫全译本? | 来自Overcooked | 3 回应 | 2017-11-27 00:08:5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9 )
-
商务印书馆 (1963)8.9分 20685人读过
-
Touchstone (1967)9.3分 169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07)8.5分 5132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08)9.0分 101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37°暖书单(一) (37°暖)
- 单向历2019推荐书目 (鲸鱼君)
- 逛书店,挑版本 (傑)
- 法理学進階閱讀書目 (Orpheu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0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西方哲学史(上卷)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荆州麒麟 2019-08-06 11:28:21
简而言之,罗素的西方哲学可以分为希腊哲学和天主教哲学。罗素在书中既充满理性又有一种哲学家的高傲。在我看来,这本书还是篇幅太短,在篇幅上侧重于哲学家对后世的影响力(这一点罗素已经在序言中言明),以至众多思想家的思考没能够展现在读者面前。
1 有用 提笔略 2017-01-24 23:35:58
“人间寰宇不再是一个泪之谷,一个在朝圣途中走向彼岸世界的处所,而是一个提供异教快乐,名誉,美丽,和冒险机会的地方了。”有很多主观,很多升华,这也是好看的地方。
0 有用 韧纾浟 2021-11-13 23:04:20
缺少教科书的客观与简约,自己选择读书顺序的失败
2 有用 金嵩荐 2019-04-21 16:44:15
对于哲学门外汉来说,哲学和基督教的发展简直能读死你、这不怪罗素,怪自己对欧洲历史,或者严谨的说,是基督教与哲学关系不了解、对于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孩子,非专业的人谁能去研究他呢、但可以肯定的说罗素是反对形而上学的、看最起码是不喜欢逻辑和科学之外的不能被证明的所谓的上帝、但武大的赵林又从哲学的宏大角度肯定形而上学、因为没有形而上学就不能有天主教哲学、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哲学、所以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核心... 对于哲学门外汉来说,哲学和基督教的发展简直能读死你、这不怪罗素,怪自己对欧洲历史,或者严谨的说,是基督教与哲学关系不了解、对于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孩子,非专业的人谁能去研究他呢、但可以肯定的说罗素是反对形而上学的、看最起码是不喜欢逻辑和科学之外的不能被证明的所谓的上帝、但武大的赵林又从哲学的宏大角度肯定形而上学、因为没有形而上学就不能有天主教哲学、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哲学、所以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核心。但从历史规律角度看,没有形而上学,哲学或者历史是不是就没有其他轨迹了?历史和哲学是不是就不推进了?答案是肯定的、不管有没有形而上学,世界都在变化中、不过历史不容许假设、以上属于门外汉的乱逼逼、将来回头看时即使汗颜也不丢人、因为世界是变化的。 (展开)
3 有用 跳舞吧牧羊的 2019-02-26 15:17:53
老罗眼中的入门简洁版哲学史。主观性强以至优缺点都被放大。作为入门易被带偏。最好与梯利版本两相比较。作为进阶深度又有所欠缺。结论是,除非对老罗本人感兴趣外,真没必要浪费时间。 梯利——文德尔班——黑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