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用洋洋12万字的《新民说》,全面探讨了国民性改造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新民说,也构建了一幅现代中国理想新民的图景,如有公德也要有私德;有进取精神也要尚武;有权利观念也要有义务观念;有自尊也要有毅力;合群也讲求生利分利。由这些新民组成的国家,是充满民气的国家,也是具有有政治能力的国家。
新民说的创作者
· · · · · ·
-
梁启超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梁启超,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师从康有为,是中国维新主义代表人物,也是近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政治家。一生经历清末反帝制、流亡日本数年,也领导宪政运动,官至民国司法总长等。弃官后专心学术,在文史、政治哲学、法律、图书馆学等方面著作等身。
目录 · · · · · ·
Ⅰ 总论
第一节 叙论
第二节 论新民为今曰中国第一急务
第三节释新民之义
第四节 就优胜劣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取法之所宜
Ⅱ 分论
第五节 论公德
第六节 论私德
一 私德与公德之关系
二 私德堕落之原因
(一)由于专制政体之陶铸也
(二)由于近代霸者之摧锄也
(三)由于屡次战败之挫沮也
(四)由于生计憔悴之逼迫也
(五)由于学术匡救之无力也
三 私德之必要
一 曰正本
二 曰慎独
三 曰谨小
第七节 论国家思想
第八节 论政治能力
一 曰分业不迁
二 曰互相协助
第九节 论进取冒险
一 曰生于希望
二 曰生于热诚
三 曰生于智慧
四 曰生于胆力
第十节 论权利思想
第十一节 论义务思想
第十二节 论自由
一 曰勿为古人之奴隶也
二 曰勿为世俗之奴隶也
三 曰勿为境遇之奴隶也
四 曰勿为情欲之奴隶也
第十三节 论自治
一 曰求一身之自治
二 曰求一群之自治
第十四节 论进步
一 曰大一统而竞争绝也
二 曰环蛮族而交通难也
三 曰言文分而人智局也
四 曰专制久而民性漓也
五 曰学说隘而思想窒也
第十五节 论自尊
第十六节 论合群
一 曰公共观念之缺乏
二 曰对外之界说不分明
三 曰无规则
四 曰忌嫉
第十七节 论生利分利
第一不劳力而分利者
第二劳力而仍分利者
第十八节 论毅力
第十九节 论尚武
一 由于国势之一统
二 由于儒教之流失
三 由于霸者之摧荡
四 由于习俗之濡染
第二十节 论民气
一 民气必与民力相待
二 民气必与民智相待
三 民气必与民德相待
梁启超生平学术年表
· · · · · · (收起)
第一节 叙论
第二节 论新民为今曰中国第一急务
第三节释新民之义
第四节 就优胜劣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取法之所宜
Ⅱ 分论
第五节 论公德
第六节 论私德
一 私德与公德之关系
二 私德堕落之原因
(一)由于专制政体之陶铸也
(二)由于近代霸者之摧锄也
(三)由于屡次战败之挫沮也
(四)由于生计憔悴之逼迫也
(五)由于学术匡救之无力也
三 私德之必要
一 曰正本
二 曰慎独
三 曰谨小
第七节 论国家思想
第八节 论政治能力
一 曰分业不迁
二 曰互相协助
第九节 论进取冒险
一 曰生于希望
二 曰生于热诚
三 曰生于智慧
四 曰生于胆力
第十节 论权利思想
第十一节 论义务思想
第十二节 论自由
一 曰勿为古人之奴隶也
二 曰勿为世俗之奴隶也
三 曰勿为境遇之奴隶也
四 曰勿为情欲之奴隶也
第十三节 论自治
一 曰求一身之自治
二 曰求一群之自治
第十四节 论进步
一 曰大一统而竞争绝也
二 曰环蛮族而交通难也
三 曰言文分而人智局也
四 曰专制久而民性漓也
五 曰学说隘而思想窒也
第十五节 论自尊
第十六节 论合群
一 曰公共观念之缺乏
二 曰对外之界说不分明
三 曰无规则
四 曰忌嫉
第十七节 论生利分利
第一不劳力而分利者
第二劳力而仍分利者
第十八节 论毅力
第十九节 论尚武
一 由于国势之一统
二 由于儒教之流失
三 由于霸者之摧荡
四 由于习俗之濡染
第二十节 论民气
一 民气必与民力相待
二 民气必与民智相待
三 民气必与民德相待
梁启超生平学术年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 塑造近代社会的理想人格形象,是《新民说》通篇的主旨。梁启超心目中的新民就是同资本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人。这种人有强烈的上进心,热爱自由与民主,善于求强致富,遵守法律秩序,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态。所谓“新民”是相对于旧时代的老式人格而言的,梁启超所倡导的其实就是一种近代资产阶级的人学观念。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前言 -
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一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凡一国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 世界上万事之现象,不外两大主义,一曰保守,二曰进取。人之运用此两主义者,或偏取甲,或偏取乙,或两者并起而相冲突,或两者并存而相调和。偏取其一,未有能立者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论公德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梁启超系列(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梁启超新传》
。
喜欢读"新民说"的人也喜欢 · · · · · ·
新民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羽戈解读梁启超的纠结:救中国,需不需要下猛药?
启风/文 梁启超去世后,林志钧编订了40册的《饮冰室合集》,总计达900万字,但这远远不是梁启超著作的全部。 维新党人徐佛苏估计,梁启超“生平之文字合‘著’与‘述’两项言之,约在一千四百万字内外。盖每月平均以三万字计,每年平均以卅六万字计,而四十年可得‘千四百万字...
(展开)

梁启超:《新民说》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I 总论 第一节 叙论 “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 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也。”以民立国,“欲其身之长生久视,则摄生之术不可不明,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3】 第二节 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梁启超从两方面立论:内治;外交。其论外交,欧... (展开)>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费解!该版目录与饮冰室合集中《新民说》的目录顺... | 来自I | 2020-12-20 21:55:2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8.5分 148人读过
-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8.7分 93人读过
-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3)8.1分 917人读过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3)6.6分 4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6年11、12月新书 (商务印书馆)
- 逛书店,挑版本 (傑)
- 当卓越还记得当当和京东的奸情 (sanqi)
- 遥望阁 (扶摇)
- 书单|从抖音搜罗的书单 (求解于豆瓣)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1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新民说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新新民子 2018-06-03 10:37:18
梁任公自诩为新民子,我当仁不让,自谓新新民子。
1 有用 薛定谔的豆瓣 2022-06-09 16:20:54
断断续续吧,一学期学完了。
7 有用 他们猜随便猜 2018-12-31 16:24:20
任公此书不算深入,但问题意识敏锐,很多重要问题都论及了。
1 有用 推止窝 2022-04-14 14:16:45
如冯契先生指出的,1903年算是梁启超思想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冯先生将这一转折与《论私德》一文相联系,窃谓此文并非某种「转向保守」的标志,而毋宁代表梁启超在中国思想之现代化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极限以及其新民的伦理学说的底色。梁启超对于公私德的区分是相当敏锐的现代感的产物,但他的阐述似乎并没有廓清字词与涵义的区别。严格而言,其《论公德》中所论之公德,在古今之变的视野下何尝不是一种藉由推扩而增大范围的私德?... 如冯契先生指出的,1903年算是梁启超思想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冯先生将这一转折与《论私德》一文相联系,窃谓此文并非某种「转向保守」的标志,而毋宁代表梁启超在中国思想之现代化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极限以及其新民的伦理学说的底色。梁启超对于公私德的区分是相当敏锐的现代感的产物,但他的阐述似乎并没有廓清字词与涵义的区别。严格而言,其《论公德》中所论之公德,在古今之变的视野下何尝不是一种藉由推扩而增大范围的私德?而传统意义上的「公」的价值与现代的「公共性」或「公民素质」是否真的存在某种平滑的连续,从而可以通过宣扬重点的调整完成其现代转化?梁启超在处理这方面问题的时候并没有充分分离道德义务与政治义务,而后者永远不可以在未对人性作现代化规定并厘清人权概念的情况下得到理解。《新民》之说或可兴血气,而真能新其民乎? (展开)
2 有用 嘻嘻wency 2019-04-03 14:49:31
我相信梁启超的热忱,但是他的结论和论证过程真的好跳跃,好不学术啊。让我觉得很多观点都可能经不起推敲。我想八十年代学人可能也体现了梁启超的特色,大气宏观但是缺乏坚实的思维结构和扎实的史料。(不过可以作为议论文学习范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