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罗斯文学大师。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描绘了俄罗斯民众广阔的生活场景,被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代表作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草婴,原名盛峻峰,著名学者、翻译家。草婴先生系统地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全部小说作品,包括三个长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六十多个中短篇和自传体小说。
丛书信息
· · · · · ·
译文40(共40册),
这套丛书还有
《爱的教育》《福尔摩斯探案精选》《最后一片叶子》《包法利夫人》《了不起的盖茨比》
等
。
喜欢读"安娜·卡列尼娜"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安娜·卡列尼娜"的人也喜欢 · · · · · ·
安娜·卡列尼娜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13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0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9.2分 68248人读过
-
Bantam Classics (1984)8.9分 217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8.5分 15882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4)9.2分 779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无功利的书 (啊啦啦啦咯)
- 我最爱的图书
- 我最爱的图书
- 公众号“月鹿山”推荐的电子书 (Lbpcsu)
- 译文40—上海译文出版社 (万象书坊)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安娜·卡列尼娜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习惯迷路 2023-04-02 19:54:23 广东
名著对我来说就在于其真实性,里面的每一个人,我都可以理解,我都无法讨厌,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当然安娜是不朽的,我爱安娜,虽然现在我也还没懂为什么她得不到幸福(而我认为自己最像的人其实顶多是卡列宁,so……)……而对于安娜和沃伦斯基的分离,读完印象最深的心得:也许这就是两个强烈自我的碰撞的必然注定结果吧……
0 有用 Hush 2021-08-07 17:20:24
她不幸,她不应该去从痛苦麻木但是平静的处境之中挣脱出来,她不应该被激情支配似飞蛾执意扑火那般去追求所有的想象之中,是吗?这一切以痛苦开始,也以痛苦结束,不是安娜,但怅然于,为何世俗价值在无形中碾压一切与其不符的可能性,更多的为何充斥在心里,看着他的幸运。
0 有用 李不是 2024-02-23 13:29:24 广东
第二次听完,比第一次有感觉。
1 有用 lookatme 2022-04-26 19:23:48
以列文的哲思与顿悟作为结局,确实境界颇高。两个为爱情癫狂的人,一个为爱自杀,另一个却超脱了。其实不是很喜欢……
0 有用 🌧️ 2022-07-22 13:39:29
【202271】安娜的爱是真诚的,所以无法忍受卡列宁,成为虚伪的共谋;安娜的爱是热烈的,如逆风执炬般,必会有灼手之痛;安娜的爱是感性的,是充满生命力的,所以无法通过理智来使自己摆脱其不安的状态。社会太不公平,同是出轨,男性是浪漫的风流韵事,而女性却换来社会性死亡,女性付出的代价太大,社会的容忍度太低。 “在人类的苦难中只有爱和信仰是唯一的慰藉”
0 有用 甜甜甜 2024-10-06 08:37:24 重庆
这个版本,名字翻译得太乱了,影响阅读体验,要找本其他版本的再看看
0 有用 舒意 2024-07-09 00:40:01 安徽
勤勤恳恳啃完了上半本,发现了许多我年幼时读不出来的时代厚重背景(也不知道以前那种儿童版到底是删减了多少万字啊哈哈哈哈) and我终于啃完了
0 有用 yinif 2024-06-10 13:01:06 河南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巅峰,那么《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平稳地保持了这一水平。比起前者的壮丽恢弘,《安娜卡列尼娜》更多了一份沉稳与细腻。在对阿列克谢、弗龙斯基与安娜三人之间的感情与内心描写上尤其。经历了1812年俄法大战后,故事背景逐渐从贵族阶层渗透到农民中去,托尔斯泰借助莱温这一角色,大量阐述了当时俄国上层社会对农民阶层态度的摇摆转变和追寻俄国本族之魂的精神探索。也不难猜出,书中的莱温正是...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巅峰,那么《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平稳地保持了这一水平。比起前者的壮丽恢弘,《安娜卡列尼娜》更多了一份沉稳与细腻。在对阿列克谢、弗龙斯基与安娜三人之间的感情与内心描写上尤其。经历了1812年俄法大战后,故事背景逐渐从贵族阶层渗透到农民中去,托尔斯泰借助莱温这一角色,大量阐述了当时俄国上层社会对农民阶层态度的摇摆转变和追寻俄国本族之魂的精神探索。也不难猜出,书中的莱温正是托尔斯泰作者本人的化身,篇幅描写竟盖过安娜卡列尼娜超越其成为本书的主角。 (展开)
0 有用 akame 2024-03-14 11:22:47 河北
安娜主动逃离,寻求自我,却束缚在自己的圈子;列文被动入世,几经挣扎,反而参透了人生。如果把安娜送去列文的农场参与劳作,会不会焕发新的生机?人还是要工作、要劳动、要有自己的事业追求甚至信仰,才不会胡思乱想患得患失。几乎可以预见的是,谢廖扎长大后会变成渥伦斯基,安妮长大后会变成瓦莲卡…
0 有用 李不是 2024-02-23 13:29:24 广东
第二次听完,比第一次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