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想把这个研究报告当作一种手册,详尽叙述一种社会学观点。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建筑物或房舍的有形界限内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可以根据这种社会学观点来研究。我将描述一组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一种框架,这一框架能运用于任何具体的社会设施,无论是家庭设施、工业设施还是商业设施。本报告所使用的观点是戏剧表演的观点,其原理从舞台演出艺术原理引申而来。我将讨论个体在普通工作情境中向他人呈现他自己和他的活动的方式,他引导和控制他人对他形成的印象的方式,以及他在他人面前维持表演时可能会做或不会做的各种事情。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 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拟剧论的倡导人。生于加拿大曼维尔。194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53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62—1968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1968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本杰明·富兰克林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1981—1982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45—1951年间曾在设得兰群岛从事实地研究。他以个人经验观察的结果为主要资料来源,对社会互动、邂逅、聚集、小群体和异常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他首创了“拟剧论”。认为人赋予社会秩序或特定行为以意义。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社会成员在社会舞台上扮演多种角色,使自己的形象服务于欲达目的。他还提出“污记说”,认为先赋的或自致的污记贬低了个人或群体的价值,限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人们一旦给异常行为者标上污记,他...
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 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拟剧论的倡导人。生于加拿大曼维尔。194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53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62—1968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1968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本杰明·富兰克林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1981—1982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45—1951年间曾在设得兰群岛从事实地研究。他以个人经验观察的结果为主要资料来源,对社会互动、邂逅、聚集、小群体和异常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他首创了“拟剧论”。认为人赋予社会秩序或特定行为以意义。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社会成员在社会舞台上扮演多种角色,使自己的形象服务于欲达目的。他还提出“污记说”,认为先赋的或自致的污记贬低了个人或群体的价值,限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人们一旦给异常行为者标上污记,他们就走入了“越轨生涯”,结果是异常行为被强化。戈夫曼的著作和理论在美国社会学界得到广泛的赞同。主要著作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1956)、《避难所》(1961)、《邂逅》(1961)、《公共场所行为》(1963)、《污记》(1963)、《互动仪式》(1967)、《框架分析》(1974)、《交谈方式》(1981)等。
目录 · · · · · ·
引言
第一章 表演
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前台
戏剧实现
理想化
表达控制的维持
误传
神秘化
真实与人为
第二章 剧班
第三章 区域与区域行为
第四章 不协调角色
第五章 角色外的沟通
缺席对待
上演闲谈
剧班共谋
再合作的行为
第六章 印象管理艺术
防卫性的品质和措施
保护性措施
有关乖巧的乖巧
第七章 结束语
框架
分析的背景
人格-互动-社会
比较与研究
扮演角色传达着自我印象
舞台表演与自我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人也喜欢 · · · · ·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9 条 )
论坛 · · · · · ·
戈夫曼的《框架分析》一书为什么没有中译本呢 | 来自trockenezweige | 28 回应 | 2023-11-30 15:23:02 |
不知道是本身就难读,还是翻译的问题 | 来自🌱 | 16 回应 | 2022-08-20 16:30:42 |
《体验经济》提到本书 | 来自紫邪 | 2022-05-29 08:21:13 | |
两个版本的翻译哪个好呢? | 来自saam_ | 2021-06-17 17:18:33 | |
明天晚上八点半微信小程序考这本书 | 来自لسابق لهورية | 2020-12-28 07:07:5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Anchor (1959)8.9分 230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8.5分 455人读过
-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8.1分 340人读过
-
桂冠 (1992)8.6分 11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副刊》近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百本书 (tjliu)
- 社会学研究书单-1 (低明)
- 给我的研究生(开拓视野30种) (malingcat)
- 中国人的婚恋行为:一种本土心理学视野 (欧阳)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评论:
feed: rss 2.0
170 有用 Sarcophagus 2013-10-01 16:12:50
拟剧论阶段代表。教材中核心概念大多出场。俗见责其囿于白人中产庸常生活,但末章显露重视结构、权力和历史、文化比较视角,足见教材庸常。章四尤佳。可检验新媒体时代SNS互动。例证丰富,译文良好。目光如炬,反思三叠。是愤世嫉俗,坠入虚无,还是真诚出演,戏艰不拆?
42 有用 纪恩同学 2014-02-24 15:29:39
用散杂的经验材料建构大理论,今日的学者还敢这么做吗。。
64 有用 mlln 2017-03-18 20:36:52
2017年第14本。我们都是躲在玩偶装里的人,我们与熙熙攘攘的游客合影,摆出滑稽逗笑的姿势,却掩藏起自己疲惫与孤独的面容。有的时候,伪装真是人们对生活最大的真诚。
74 有用 赵不走 2019-01-24 13:27:32
姜文说有一次打完车,司机对他说:甭给钱了,我认识你,你不就演姜文那人吗?
14 有用 辄馨 2010-02-16 23:09:17
发现Goffman的书我一本没读过,还天天和人说剧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