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马桥词典》遴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成就突出、风格鲜明、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择取;每位作家的作品为一系列,各系列卷数不等,每卷以其中某篇作品的标题(长篇作品以书名)命名。《马桥词典》是该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供读者阅读赏析。
我投入文学写作已三十年。回顾身后这些零散足迹,不免常有惶愧之感。以我当年浓厚的理科兴趣和自学成果,当一个工程师或医生大概是顺理成章的人生前景。如果不是“文革”造成的命运抛掷,我是不大可能滑入写作这条路的。我自以为缺乏为文的禀赋,也不大相信文学的神力,拿起笔来不过是别无选择,应运而为,不过是心存某种积郁和隐痛,难舍某种长念和深愿,便口无遮拦地不平则鸣。
马桥词典的创作者
· · · · · ·
-
韩少功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韩少功:
当代著名作家。1953年出生,湖南长沙人,现居海南。1977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海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省作协主席。
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爸爸爸》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等,散文随笔集《夜行者梦语》《圣战与游戏》《灵魂的声音》等,翻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另有传记文学、诗歌、翻译、评论等作品多种。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台湾最佳图书奖等奖励。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荷等文字。
《马桥词典》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作家曾获“法兰西文艺骑士奖章”。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显然,散发是死的意思 这是马桥词典中我比较喜欢的几个词之一。比较起来,死、死亡、完蛋、老了、去了、见阎王、翘辫子、蹬了腿、闭了眼、没气儿、万事皆休等等,作为“散发”的同义词,都显得简单而肤浅,远不如“散发”那样准确、生动、细腻地透示出一个过程。生命结束了,就是聚合成这个生命的各种元素分解和溃散了。比如血肉腐烂成泥土和流水,蒸腾为空气和云雾。或者被虫豸噬咬,成为他们的秋鸣;被根系吸收,成为阳光下的绿草地和五彩花瓣,直至成为巨大辽阔的而无形。我们凝视万物纷纭生生不息的野地时,我们触摸到各种细微的声音和各种稀薄的戚薇,在黄昏时略略有些清凉和潮湿的金色氤氲里浮游,在某棵老枫树下徘徊。我们知道这里寓含着生命,无数前人的生命——只是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从他们停止脉跳的一刻起,他们的名字及其故事也顿时溃散为人们回忆和传说中的碎片,经历不算太久的若干年,就会最终完全湮灭于人海,再也不可能复原。 四季可以循环,钟表的指针一直在循环,只有一切物体的散发是不可逆反的直线,显示出时间的绝对。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是一个增熵的过程,即一个有序的组织,缓缓耗散为无序、匀散、互同、冷寂的状态——在那个状态里尸骨与坟泥已无从区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2页 -
他出门了,眼角里突然闪耀出一滴泪。 …… 我知道这颗泪珠只属于远方。远方的人,被时间与空间相隔,常常在记忆的滤洗下变得亲切、动人、美丽,成为我们魂牵梦绕的五彩幻影。一旦他们逼近,一旦他们成为眼前的“渠”,情况就很不一样了。他们很可能成为一种暗淡而乏味的陌生,被完全不同的经历,完全不同的兴趣和话语,密不透风坚不可破地层层包藏,与我无话可说——正像我可能也在他们的目光里面目全非,与他们的记忆绝缘。 我想找到的是他,但只能找到渠。 我不能不逃离渠,有没有办法忘记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马桥词典"的人也喜欢 · · · · · ·
马桥词典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3 条 )


他们在我眼前的立体起来
《马桥词典》最让我感动的是韩少功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用平等的眼光注视着叙说着马桥人特有的生活习俗,不特意拔高美化猎奇,也没有嘲讽敌视,并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勾勒描摹出这一神奇的地方。 首先他对语言极其敏感,有些发音在普通话里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词语,甚至马桥人也不知道...
(展开)

读书想树——读《马桥词典》
读书想树——读《马桥词典》 长篇小说的结构方法越来越灵活多样了。 借每个词条交待故事背景,发展故事情节,《马桥词典》好像没有主线,其实它是有的,比如时间。 以前闻听《马桥词典》大名就是因为它的写法独特,一直没有下决心买来看,直等到在《天涯》上看了韩少功写的两...
(展开)

从《马桥词典》看语言
从《马桥词典》看语言 说来有趣,越是人人熟悉的事情,越是容易认识不清。语言就是这样一种事物。正因为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所以,我们当然知道它很重要。可是,我们却很少会去思考,所谓的“重要”到底意味着什么?换言之,语言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在哪些方面塑造着我们...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6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8.5分 4453人读过
-
Dial Press Trade Paperback (2005)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9.1分 1350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1996)8.5分 101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灰的书架(供伪读书人进行资源共享) (灰)
- 看过的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西去的路很远)
- Bookshelf |° 现当代文学 (花裳。)
- 图书馆排列的,看完为止 (西去的路很远)
- 只建一个书列给自己 (mukhsin熊貓)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马桥词典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顶天立地咩抹酱 2012-07-18 18:18:26
劳动人民的世界果然很神奇
1 有用 楊不歡 2020-12-11 00:27:39
那比《哈扎爾辭典》還真的不是一回事,基本上還是在傳統敘事框架裏面順序寫作,詞的排列也根據情節調整,而至少它是我相對比較不討厭的鄉土知青文學,作者在寫那些鄉野的荒誕生死中有一個很現代的視角存在(sor我就是另一個年代的城市人我就是不喜歡鄉土文學)。文字不時顯現馳騁的靈氣,常有快意的佳句,那種遣詞造句是超越作者那個年代,比朋輩更新的,甚至是新概念時代作者的遣詞造句(非貶義)。但是是那種作者自己讀着會自... 那比《哈扎爾辭典》還真的不是一回事,基本上還是在傳統敘事框架裏面順序寫作,詞的排列也根據情節調整,而至少它是我相對比較不討厭的鄉土知青文學,作者在寫那些鄉野的荒誕生死中有一個很現代的視角存在(sor我就是另一個年代的城市人我就是不喜歡鄉土文學)。文字不時顯現馳騁的靈氣,常有快意的佳句,那種遣詞造句是超越作者那個年代,比朋輩更新的,甚至是新概念時代作者的遣詞造句(非貶義)。但是是那種作者自己讀着會自我滿足回味無窮,而讀者作爲情節檢索器狀態時常常被一目十行跳過的句子。但總是一再體驗到中國一代小說家都被馬爾克斯哺育這件事,也是有點不知道怎麼說。印象最深,或者失憶人士唯一有印象的章節,是茉莉花,梔子花。語言是能量,詛咒與讖都有魔力,算是全書的眼。 (展开)
0 有用 Lazy念念 2011-11-21 21:10:11
其实不错的手法与叙事什么的,但是你的作业与此相关的时候你就不会那么喜欢他了
0 有用 挪林的森威 2023-04-15 04:40:51 浙江
盐早的泪珠,是韩少功文章的良心。 我熟悉的马桥已经随着盐早,铁香,本义,兆青的死亡而消逝了。马桥又永远的凝固在我的记忆里面,熠熠生辉。
0 有用 慕容锦 2013-10-15 22:36:39
语言在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