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战争、股灾、经济危机...…
死亡、名利、事业、爱情、生活.……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所以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2022西西弗推石文化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借“刀锋”的凌厉解剖欲望和精神的危机,重抵“生”的热情和意义。越过难以越过的,成为你想成为的。
“死了的人的样子看上去要多死有多死。”
拉里·达雷尔在一战中目睹自己的好友为了救自己而死,死亡的残酷震撼着他的心灵,迫使他重新开始探索“生”的意义。
“我并不真正地爱格雷,可没有爱,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伊莎贝尔嫁给了格雷,享受着格雷的宠爱和物质的丰满,内心的隐痛和激情却并没有因此平息。
“只要见不到你的身影,你就会被人忘掉。”
社交名利场的喧嚣与热闹,占据了艾略特终生的热情。
跟随作家毛姆,看时代和人生洪流中的人们如何越过锋刃,寻求得救之道。
刀锋的创作者
· · · · · ·
-
王晋华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189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1915年发表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毛姆赴法国参加战地急救队,不久进入英国情报部门,在日内瓦收集敌情;后又出使俄国,劝阻俄国退出战争,与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有过接触。1916年,毛姆去南太平洋旅行,此后多次到远东。1920年到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面纱》(1925)。以后又去了拉丁美洲与印度。1919年,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问世。毛姆于1928年定居法国地中海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去英、美宣传联合抗德,并写了长篇小说《刀锋》(1944)。1930年,长篇小说《大吃大喝》出版。1948年以16世纪西班牙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卡塔林纳》出版,此外又发表了回忆录与文艺批评等作品。1954年...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189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1915年发表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毛姆赴法国参加战地急救队,不久进入英国情报部门,在日内瓦收集敌情;后又出使俄国,劝阻俄国退出战争,与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有过接触。1916年,毛姆去南太平洋旅行,此后多次到远东。1920年到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面纱》(1925)。以后又去了拉丁美洲与印度。1919年,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问世。毛姆于1928年定居法国地中海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去英、美宣传联合抗德,并写了长篇小说《刀锋》(1944)。1930年,长篇小说《大吃大喝》出版。1948年以16世纪西班牙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卡塔林纳》出版,此外又发表了回忆录与文艺批评等作品。1954年,英国女王授予其“荣誉侍从”的称号,他成为皇家文学会的会员。1959年,毛姆作了最后一次远东之行。1965年12月16日于法国病逝。
主要作品有《兰贝斯的丽莎》《面纱》《圈子》《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刀锋》《叶的震颤》《阿金》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有人说,没有热情也可以有爱,我认为是胡说;他们说热情没有了,爱依旧可以存在,他们指的是另外一种东西,感情,好心,兴趣,和习惯。特别是习惯。两个人可以由于习惯继续发生性关系,就像到了吃饭的时候肚子觉得饿一样。当然,人可以有欲望而没有爱。欲望并不是热情。欲望是性的本能的天然结果,它比人这个动物的其他功能并不更重要些。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8页 -
“我真想能够使你懂得,我向你建议的生活要比你想象的任何生活都要充实得多。我真希望能够使你懂得精神的生活多么令人兴奋,经验多么丰富。它是没有止境的。它是极端幸福的生活。……” “可是,拉里,”她急腔急调滴打断他,“你难道看不出你在要求我做一件我做不来的事情,是我不感兴趣而且不想感兴趣的事情吗?我对你讲过多少遍了,我只是一个平常的、正常的女孩子,我现在二十岁,再过十年我就老了,我要及时行乐。唉,拉里,我的确非常爱你。所有这些全都是无聊的玩意儿。它不会使你有什么出息的。……人家都在分秒必争地干,你却在浪费宝贵光阴。拉里,你要是爱我的话,你就不会为了一个梦想而抛弃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第三章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刀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刀锋"的人也喜欢 · · · · · ·
刀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31 条 )




论坛 · · · · · ·
为什么“北风吹来的时候,眼睛看到的任何景物都会... | 来自紫邪 | 2024-03-05 19:39:07 | |
为什么这个时候“我”却没有否认认识这位王后呢? | 来自今夙 | 2024-02-25 19:35:57 | |
《刀锋》P3:广阔的地域和社会背景下 | 来自紫邪 | 2023-12-12 19:52:44 | |
我准备拆了扫描去了 | 来自紫邪 | 2023-12-09 08:06:09 | |
问下购买过本书的各位,请问本书是什么用纸? | 来自红星市场老猫 | 3 回应 | 2023-12-09 08:03:25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0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9.0分 147446人读过
-
Vintage Books USA (2003)9.0分 1106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8.9分 14199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8.7分 877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我最爱的图书
- 我最爱的图书
- Reading (希格玛)
- 未读之书 (梨花巷泡菜坛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06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刀锋的评论:
feed: rss 2.0
48 有用 bookbug 2022-06-05 09:58:08
因马克杯的缘故入了西西弗这本特装,并以此为由又又又又读了一遍。从月亮到刀锋的二十来年毛姆探究的只是同一件事,说小了是岔道面前何去何从,说大了就是人生的终极意义,追逐理想或抓紧现实。只不过就像本书题记所引的那句奥义之书,要越过或解决这种刀锋样的难题,谈何容易。有趣的是,我以前一直觉得毛姆作为叙述、旁观甚至参与者,在这两本名作之中是有明确倾向性的,但后来我慢慢发现那不过是因为先入为主的我预设了自己的倾... 因马克杯的缘故入了西西弗这本特装,并以此为由又又又又读了一遍。从月亮到刀锋的二十来年毛姆探究的只是同一件事,说小了是岔道面前何去何从,说大了就是人生的终极意义,追逐理想或抓紧现实。只不过就像本书题记所引的那句奥义之书,要越过或解决这种刀锋样的难题,谈何容易。有趣的是,我以前一直觉得毛姆作为叙述、旁观甚至参与者,在这两本名作之中是有明确倾向性的,但后来我慢慢发现那不过是因为先入为主的我预设了自己的倾向性,毛姆本身并未厚此薄彼,尤其体现在他对书中各色人等的态度,那种真诚与宽容会让每个人的选择或归宿都有极强的合理性,这恰是他的可贵之处:不轻易否定人物,不随意裁定价值,把是非与道德都交给读者。毛姆常说他喜欢世俗的真实胜过一切矫揉造作,刀锋最后他又自谓俗人与尘世中人,但其实凡俗之人缺的正是这样坦荡。 (展开)
5 有用 皿矢yi 2022-06-04 02:04:33
读的过程中 常常会有感悟的感觉 但最后写却又不知道能写些什么。语言的确是匮乏的,要是像海兽之子里,能够直接传达思想就好了。毛姆太懂人了,而且,还带着些包起来且包的严实的、只有擦净后余留的水汽那么一点点的、但确实无虚假的,温柔。一本好的书,教你认清生活,并教你如何认清后仍然热爱生活。想去印度参悟、想不自私地生活、想去寻求并如果好运的话找到答案、想走进生活里人群里,想要活着、活过…
5 有用 粉红丝绒肠 2024-06-11 00:53:20 湖南
如果我说《刀锋》好像是毛姆和黑塞的粉丝写的《月亮与六便士》加《悉达多》合体的同人文(或者说是它们的低配版),毛姆应该会很难过吧
2 有用 一只煤球⚫️v⚫️ 2023-07-26 09:44:50 陕西
最后也没感受到书名的寓意,强行联想倒是也能建立联系,这本书我更愿意称之为《拉里》,内容和六便士有某种共通之处。
1 有用 无言 2023-12-09 21:35:15 北京
一个看似一无所有却内心充实的人,和一群看似什么都不缺,只缺真正的自己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只是读者会在当下代入 毛姆这个故事很简单,但是的确看了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