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人为什么会笑?
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教育?
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仍被当作艺术?
我们为什么常常隐藏自己的真实动机?
在这些答案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社会学原理?
人是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是社会动物。因此,我们的大脑不仅为狩猎、采集而设计,它还能帮助我们在社会上取得进步,而这种进步有时候是通过欺骗和自我欺骗实现的。虽然我们可能是自私自利的阴谋家,却又往往能通过伪装而获益。因此,我们会隐藏自己最真实的动机,甚至对此了解得越少越好,比如我们不喜欢谈论,甚至不想谈及我们自私的程度。这就是人类“脑中的大象”。
《脑中的大象》旨在帮助我们搜寻人类内心深处未经检视的角落,并用强光灯将其照亮,它将颠覆我们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规范、机制、辩论、艺术品的认知,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作者简介 · · · · · ·
凯文·希姆勒
作家、软件工程师,现居加州旧金山。
罗宾·汉森
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牛津大学人性未来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科学博士,物理学、哲学双硕士,有九年人工智能编程研究和贝叶斯统计经验,著有《仿真脑时代》(The Age of EM)一书。
目录 · · · · · ·
序
引言
第一部分 为什么我们要隐藏动机
1 动物行为
整饰社交与竞争性利他
2竞争天性
社交挑战与零和博弈
3 规范
来自第三方的共同执行
4 逾矩
规范执行者与规范逃避者的对决
5 自欺
是自我防御,还是操控手段?
6 脑中的大象
新闻秘书的概念体操
第二部分 日常生活中的隐性动机
7 肢体语言
无声的双人舞:信号与线索
8 笑
探究社会关系的利器
9 交谈
聆听者与陈述者的博弈
10 消费
“一忘皆空”的场景联系
11 艺术
被毁的《蒙娜丽莎》还是艺术吗?
12 慈善
有效利他与现实利他
13 教育
消费与投资
14 医疗
炫耀性关爱与过度治疗
15 宗教
信仰、社群、同步效益
16 政治
盲目与顺从
结语
· · · · · · (收起)
引言
第一部分 为什么我们要隐藏动机
1 动物行为
整饰社交与竞争性利他
2竞争天性
社交挑战与零和博弈
3 规范
来自第三方的共同执行
4 逾矩
规范执行者与规范逃避者的对决
5 自欺
是自我防御,还是操控手段?
6 脑中的大象
新闻秘书的概念体操
第二部分 日常生活中的隐性动机
7 肢体语言
无声的双人舞:信号与线索
8 笑
探究社会关系的利器
9 交谈
聆听者与陈述者的博弈
10 消费
“一忘皆空”的场景联系
11 艺术
被毁的《蒙娜丽莎》还是艺术吗?
12 慈善
有效利他与现实利他
13 教育
消费与投资
14 医疗
炫耀性关爱与过度治疗
15 宗教
信仰、社群、同步效益
16 政治
盲目与顺从
结语
· · · · · · (收起)
喜欢读"脑中的大象"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脑中的大象"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理性之谜 6.6
-
- 愚昧者的愚昧 7.6
-
- 未来的处方 7.2
-
- 人文學科的逆襲 8.2
-
- 为什么常识会撒谎 6.9
-
- 理商:如何评估理性思维 8.2
-
- 道德情操与物质利益 9.2
-
- 利他之心 6.8
-
- 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 7.2
脑中的大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根据本书说法,我写作此文的隐藏动机是展示我的智识和能力,从而在人类社群中得到更高评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是内容梳理,只含少量评论。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解释何为头脑中的大象:我们的大脑中有一部分隐秘的动机,对日常行为有巨大影响,却被意识层面所忽视。这是人类复杂博弈的后果。 生物体为争取有限资源常陷入“军备竞赛”式恶性竞争,这会导致收益无法覆盖投入资源,... (展开)
直面我们真实的内心世界是很勇敢的做法
人们在交谈中所说的内容和他们真实的想法往往并不一致,出于自利的动机,人们不会直接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是给他们的诉求包装一个很“正当”的理由告知对方。比如爱上了一个更漂亮的异性,给前任的分手理由却是“性格不合适”。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彼此的隐性动机的话,...
(展开)

人类特别擅长自圆其说
理解了些行为背后的底层原因,有时候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的行为,越长大越发现原来人真的是利己的,之前总是被天花烂坠有情怀有梦想的东西打动,后来发现这些人不一定和你是同路人但一定是更懂得客观世界规律的人-争夺资源:食物 和 繁衍 笑可以模棱两可,进可攻退可守(不要生气...
(展开)

我们并非自我的“铁腕君主”
因为自我剖析是极为困难、残忍的,所以耐受住了这种折磨、选择赤裸裸地、目光绝不躲闪地试图直视大脑中的盲区或者说"大象"的作者所写出的文学作品才伟大、震撼,可能越是禁忌的东西,越是不可告人的秘密,越可以揭露人类的潜在和隐性动机和人性中自欺欺人的部分,就越具有美学...
(展开)

展现了人类“阴暗”的那一面
这本书和《人性的弱点》有点类似,都展现了人类“阴暗”的那一面。 人类行为背后有很多隐藏动机,这些动机我们极难感觉得到,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故意”不让我们意识到它们。欺人者自欺以欺人。 人类的动机确实可能自私和虚伪,但是其行为的结果可能确实对他人、团体和社会是...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8.0分 7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待购图书 (左思)
- 行为经济学与行为研究 (左思)
- 书单|行为设计100本书 (左思)
- 每周两书 (菲多芬)
- 书单|2022年书单 (北京小海豚)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8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脑中的大象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朝闻道 2021-01-20 15:26:45
人脑天生就会自我欺骗——用特里弗斯的话来说就是:“欺人者自欺以欺人。”
0 有用 BillyZ 2021-12-13 11:55:40
人总是忽略行为的隐性动机,然后这些隐性动机总是在默默的左右着我们的生活
2 有用 米叔 2022-03-30 19:24:25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很垃圾。
0 有用 Miss Logpie 2021-11-19 16:39:22
与书中观点无法苟同
1 有用 非线性不回归 2020-12-03 23:50:40
soso
0 有用 momo 2023-11-22 23:48:38 广东
“隐性动机”这主题很新奇,中文书籍里讨论得不多。实际上这本书覆盖了社会学的很多分支,例如社会规范、闲话流言、肢体语言、奢侈品艺术品等权力影响力的形成、慈善、宗教的作用等。引用文献标注详细,有兴趣的还可以按图索骥深挖。翻译不太流畅,但可读性还过得去。
0 有用 阿杜的杜杜杜 2023-11-20 08:55:21 北京
有些散,主要看最后一章总结能够获得40%的内容。
0 有用 qiqi 2023-10-02 15:20:21 河南
一般,整体内容隔靴搔痒。
0 有用 杨柚喜 2023-09-19 19:03:26 浙江
前几章总述还可以,主要讲了人和动物一样自私自利和具有竞争天性,喜欢给自己找利他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其实有着大量自私的隐藏理由,而且大脑自动会找出各种借口进行自欺。后半部分列举了肢体语言、表情等在日常生活中展示的隐藏动机,相对来讲不怎么好看。
0 有用 芸鸡 2023-08-28 14:37:29 福建
提供了一副透视镜,帮读者看到冰山底下的潜意识世界。这本书和《性、谋杀及生命的意义》可以参照着阅读,二者都揭示了人的隐性动机,前者从社交角度,后者从演化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