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考察中国革命中法律实践的社会与文化意义。以著名的“刘巧儿”故事的原型--封捧儿(封芝琴)的婚姻案件为主要线索,追踪了此案的发展全过程,探讨它如何从一个村庄的婚姻纠纷案件,一步步地发展,先是成为司法案例,再作为中共治理乡村模式的典型,最后成为全国性文化产品。通过对这一案件发展过程的分析,本书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社会、文化、法律和政治治理做了全景式的展示。
自主的创作者
· · · · · ·
-
丛小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丛小平,美国休斯敦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社会、近现代思想史、文化史、法律史、近现代妇女史、近现代教育史。学术代表作包括Marriage, Law and Gender in Revolutionary China, 1940-1960(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Teachers’Schools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Chinese Nation-State, 1897-1937 (Toronto: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07,中文版《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1897~1937》由商务印书馆于2014年出版)。
目录 · · · · · ·
英文版序言及鸣谢
1944年陕甘宁边区示意图
导论
第一章封彦贵诉张金才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与婚姻改革
一从边陲到革命根据地90年代陇东与陕北的政权建设
二婚姻改革与地方社会
三社会冲突婚姻纠纷背后的经济动因
四法律和社会实践处理革命司法与当地文化的不相容问题
第二章捧儿上诉妇女、爱情、婚姻与革命政权
一作为革命话语的“婚姻自由”
二当地家长制下的妇女爱情、性、婚姻与家庭
三当地妇女与革命政府
四王银锁左润离婚案
小结
第三章二审判决边区司法建设与婚姻改革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边区司法制度(97~96)
二司法体系革命混合型新模式的探索(9~96)
三司法实践形式主义或革命原则下的地方灵活性?
小结
第四章建立新的判决原则从“婚姻自由”到“婚姻自主”
一从“自由”到“自主”词语与条例
二自主从法律实践中产生的新婚姻原则
三修改中的婚姻条例9年与96年
小结
第五章新闻报道建设新民主主义的乡村法治秩序
一马锡五的审判方式安定地方乡村社会
二马锡五的审判方式改进政府与乡村社会的关系
三马锡五的审判方式地方/民间社会渗透、重塑国家话语
四《新华日报》展示边区民主、发掘新的女英雄形象
小结
第六章秦腔剧本与说书从反叛的女儿到“社会母”
一“后五四代”的都市青年在延安投身革命,寻找民族之根
二革命政权下女性的新形象
三场改变母女关系的革命
四韩起祥与说书《刘巧团圆》体现地方价值观的故事
小结
第七章从评剧到电影《刘巧儿》与全国性婚姻家庭改革
一90年《婚姻法》重回都市理想,面对实践的挑战
二评剧《刘巧儿》创造新妇女的形象
三从评剧到电影民间艺术的改造与提升
四封芝琴与“刘巧儿”妇女的新榜样
小结
余论当代历史与革命传统“刘巧儿”、法律、“自主”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就是说,在延安时期,虽然没有西式的市民社会,但是普通农民以各种方式与边区政府形成了有效的对话机制,政府也有让民众表达意见的渠道(见第五章),从而使革命政权得到发展,扩大了群众基础,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体现了民主社会的本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论 -
也正是基于这种理论上的双重性,在1980年代,某些西方学者也同样从理论出发,假定抗战中妇女被要求为了民族解放,牺牲自身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解放妇女的承诺并未实现。而本书所要揭示的是,虽然理论的双重性可能导致妇女解放运动的困境,但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这种困境得到了合理解决。尽管在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的文献中,妇女的确被要求为民族解放和妇女整体解放做出暂时的牺牲,这二者并非是对立的,而且在具体执行中,革命政权也积极推动婚姻改革,赋予妇女独立人格,鼓励并帮助妇女追求婚姻的自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作为革命话语的“婚姻自由”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自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自主"的人也喜欢 · · · · · ·
自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自主——中国革命中的婚姻、法律与女性身份(1940-1960)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章 封彦贵诉张金才: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与婚姻改革 一、从边陲到革命根据地:1930年代陇东与陕北的政权建设 1.陇东的地理、历史、人口状况 2.当地的政治历史、社会和文化 (1)本地化的佛教信仰与其他本地信仰相结合 (2)政治、军事地位的衰落 (3)对社会改革反映迟缓 二、... (展开)>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一些印刷错误 | 来自malotru | 2023-06-20 14:04:30 | |
求个电子版 | 来自豆友TYcs5s9ISw | 2022-11-13 16:20:4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暂无评分 19人读过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60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自主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話有不言齋主人 2023-07-17 12:05:59 黑龙江
部分(40-50s)。理论上说,相比于因为能够受到良好教育而有一定表达自由的上层女性,下层女性往往在个人感情与性行为上有更大的活动空间,相对来说也更能“自主”地主宰自己的身体。CCP革命带来了关于家庭、婚姻、性、爱情的新观念,究竟如何影响陕甘宁边区女性的婚姻?一开始,“婚姻自由”精神与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并不能得到落实,所谓的“婚姻自由”并未改变家长制主导的结构,也没有让妇女获得婚姻自由。边区逐渐意识... 部分(40-50s)。理论上说,相比于因为能够受到良好教育而有一定表达自由的上层女性,下层女性往往在个人感情与性行为上有更大的活动空间,相对来说也更能“自主”地主宰自己的身体。CCP革命带来了关于家庭、婚姻、性、爱情的新观念,究竟如何影响陕甘宁边区女性的婚姻?一开始,“婚姻自由”精神与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并不能得到落实,所谓的“婚姻自由”并未改变家长制主导的结构,也没有让妇女获得婚姻自由。边区逐渐意识到,让妇女真正“自由”/“自主”的关键在于帮助她们经济独立、在婚姻纠纷中保障妇女权利(允许并认可其个人意愿)、根据当地风俗和社会经济修订条例。 (展开)
1 有用 王木子 2023-08-23 13:28:32 北京
下笔稳准狠,问题意识和论述逻辑非常强大,太厉害了!(假期最佳,没有之一)
2 有用 沐雨辞乡 2022-11-16 23:58:31 北京
全书都挺好的,但也有点问题。对“自主”和“自由”完全截然二分,并对应于农村和城市,有启发性,但论述的分寸上可能过了一点,好像没有那么严格。余论中更是把“自主”的理论术语的重要性和地位拔得太高。我并不觉得“自主”的理论意义有书中说得那么重要,很多时候,它是一种特定语境下的权宜性替代,用来表达特定的政治文化诉求——分析这个互动过程当然很重要,本书也做得很好。但非要把它普遍化和拔高化,未必能把论述做扎实... 全书都挺好的,但也有点问题。对“自主”和“自由”完全截然二分,并对应于农村和城市,有启发性,但论述的分寸上可能过了一点,好像没有那么严格。余论中更是把“自主”的理论术语的重要性和地位拔得太高。我并不觉得“自主”的理论意义有书中说得那么重要,很多时候,它是一种特定语境下的权宜性替代,用来表达特定的政治文化诉求——分析这个互动过程当然很重要,本书也做得很好。但非要把它普遍化和拔高化,未必能把论述做扎实的。 (展开)
3 有用 mi_li_a 2022-11-02 14:09:13 上海
提醒自己有空了要写长评
6 有用 朱颐钊 2022-05-19 14:22:44
贯穿全书的一个线索,是认为中共的婚姻政策,经历了从「自由」到「自主」的转变,也即从城市知识分子的革命热情转向立足根据地实际。但对于这一过程的证成,则颇有牵强之感。另外,延安时期,根据地在司法制度与法律适用上,对于重庆政府的服从程度,想必也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