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書原為二○一○年日本岩波書店所出版的《漢文と東アジア—訓読の文化圏》。作者金文京教授精通日、中、韓等語言,此書亦由作者本人翻譯,並針對中文世界讀者加以解釋,更補充了近年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與臺灣相關的部分,幾乎已是一本全新著作。作者綜合文學及史料解讀,重寫 #漢字 與 #漢文 的身世脈絡,是此一主題新穎全面且深入淺出的難得著作。
這本書除了能打開讀者眼界之外,也能讓我們反思自身認知,破除刻板印象:即使同樣都使用漢字,但並不表示漢字就將整個東亞世界給同質化了,反而,是在看似相同的表象之下,潛藏著許多我們過往並不清楚理解的獨特性與差異。透過考察歷史上漢字漢文如何被使用的另一條身世脈絡,我們才更可能鑑往知來,思索未來應該走往何處。
漢文與東亞世界的创作者
· · · · · ·
-
金文京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金文京(日本前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長)
目录 · · · · · ·
中文版自序
第一章 漢字、漢文在東亞
一、在日本車站買車票
二、東亞漢字文化圈的特徵
三、漢字的讀音──音讀和訓讀
四、漢文的讀法──訓讀
五、筆談──世界上罕見的溝通方式
第二章 日本的漢文訓讀
一、日本訓讀的方法
二、漢字的訓讀(kun-yomi)
三、漢文訓讀和佛經漢譯
四、訓讀的語言觀及世界觀
五、訓讀的演變
第三章 東亞的訓讀
一、朝鮮半島的訓讀
二、朝鮮半島訓讀的語言觀及世界觀
三、其他鄰近民族的訓讀現象
四、中國的訓讀現象
第四章 書寫漢文──東亞漢文的多種文體
一、東亞的漢文、漢詩
二、東亞各國語言的詩
三、東亞的變體漢文
· · · · · · (收起)
第一章 漢字、漢文在東亞
一、在日本車站買車票
二、東亞漢字文化圈的特徵
三、漢字的讀音──音讀和訓讀
四、漢文的讀法──訓讀
五、筆談──世界上罕見的溝通方式
第二章 日本的漢文訓讀
一、日本訓讀的方法
二、漢字的訓讀(kun-yomi)
三、漢文訓讀和佛經漢譯
四、訓讀的語言觀及世界觀
五、訓讀的演變
第三章 東亞的訓讀
一、朝鮮半島的訓讀
二、朝鮮半島訓讀的語言觀及世界觀
三、其他鄰近民族的訓讀現象
四、中國的訓讀現象
第四章 書寫漢文──東亞漢文的多種文體
一、東亞的漢文、漢詩
二、東亞各國語言的詩
三、東亞的變體漢文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东亚不像欧美、中亚等别的文化圈,没有统一的世界观。例如近代以前的中国和近邻国家的外交关系,在中国来看,只有朝贡、册封一途。也就是说,外国向中国皇帝朝贡,中国皇帝就把当地的元首封为国王。可是从近邻国家来看,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情况很复杂。越南向中国朝贡,被封为国王,回过头向国内却自称皇帝,称中国为北朝,自居南朝,是南北朝平等关系。日本则一直不承认朝贡,唯一的例外是室町时代的幕府将军曾几次向明朝皇帝朝贡,被封为日本国王。岂知幕府将军之上还有天皇,天皇才是日本的元首,当时的中国人对此不甚了解。按照这个逻辑,中国皇帝和日本天皇也是平等关系。朝鲜因地邻中国,在19世纪末大韩帝国成立以前,始终不敢称帝,却在国内自视为“小中华”,反而把中国看成是夷狄。东亚各国的外交就是如此尔虞我诈,诡谲叵测。总之,通过使用汉字、汉文的不同情况,来探讨东亚各国不同的国家观和世界观,就是本书的核心主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中文版自序 -
现存早期的训读资料(8世纪)全都是佛经,训读起源于佛教寺院殆无疑问。中国自从南北朝以来佛教大张其道,而日本接受中国文化正当其时,因此,佛教的影响远远超过儒家。当时的日本僧人通过种种管道,如阅读相关资料,或随着遣隋使、遣唐使去中国直接观摩或参加译经现场,对中国梵经汉译的具体程序非常熟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汉文训读和佛经汉译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Beyond(共6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全球化的時代、無政府主義與反殖民想像》《美國夢的悲劇》《當好總統變成壞總統》《基因社會》《美式資本主義時代》
等
。
漢文與東亞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 条 )



一本介绍“训读”的书
简而言之,这就是一本介绍“训读”为何物的书。 核心观点:“训读”这一语言学现象带来了日本人独特的汉字文化认同感。作者认为,正是因为日本有“训读”,所以日本人认为汉字是属于日本的文字,汉字以及通过汉字传播的佛教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的固有组成部分。今日,日本依旧使...
(展开)



战后出生在东京的韩国人,现在是京都大学的教授,用汉字汉语,面向中文(普通话)读者写了一本书
1,虽标题是汉字与东亚文化,但内容主要谈训读,低于期待值。读本书期间恰好同时再看刘禾的《跨语际实践》,关于某些问题的探讨角度与深度,可谓大相径庭。但是考虑到岩波新书的规制,还是可以理解的。且如果从用户中心的角度来看,结合全书系列序言,岩波新书的设计还是非常不...
(展开)
> 更多书评 3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三联书店 (2022)8.5分 1007人读过
-
Brill (2021)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岩波書店 (2010)8.3分 2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英日港台稀见学术书备忘 (韧勉)
- 10年后港台出版中国史著作 (唐小琬)
- philology/校勘学/書誌學 (酒药女佛)
- 2023年新书选录 (蒹木)
- 一念齋藏书 (一念齋主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0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漢文與東亞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賓實寶賔 2023-05-30 15:58:41 日本
一本书繁简竟能差出两分
1 有用 北京海淀网友 2022-09-12 18:10:25 北京
挺有意思的。只是刚花大价钱买来繁体版,就发现简体版下个月出版。真气人。
0 有用 謐辻 2022-08-05 03:56:02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最有意思的。p.s. ヲコト點好可愛啊。。。
0 有用 丢二 2022-06-05 22:48:57
换种角度看待汉字(主要是文言文),“一字多读”蛮有意思。但此书基本聚焦在语言学的范围,与我对此的期待(探讨文化圈)相比,有点落差。
0 有用 蛋白石 2024-03-20 13:03:23 中国香港
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但门外汉来看似乎少了点明晰简单的梳理,也许受众并不是这一群体吧,以及很明显有韩国人写的感觉(笑)。这是第一次读竖排版的书,还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