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副标题: (经典翻译热销版)
原作名: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译者: 李章勇
出版年: 2015-8
页数: 227
定价: 32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1347039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副标题: (经典翻译热销版)
原作名: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译者: 李章勇
出版年: 2015-8
页数: 227
定价: 32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1347039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为个体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通过深入剖析与研究每个人与生俱来,以及生命中的一系列自卑情结,为我们提供了化自卑为动力,从而克服自卑心理、不断超越自己。
本书作为阿德勒博士最为重要的著作,对世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直接促进了亲子教育、人格培养、婚姻与爱情、职业生涯、家庭建设、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的长足发展,成为人们了解心理学的经典读物。
自卑与超越的创作者
· · · · · ·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年)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阿德勒最著名的作品有《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中文译名《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中文译名《理解人类本性》)《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中文译名《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或《自卑与超越》)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生命的意义
人生的三大任务
社会感
形成的童年经验
早起记忆与梦
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章 心灵与肉体
身体与心灵的交互作用
情感的作用
心理特征与身体类型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自卑情结
追求优越的目标
第四章 早期记忆
性格塑造的关键
早期记忆与生活风格
剖析早期记忆
第五章 梦
旧式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的观点
个体心理学解梦的方法
一些常见的梦
几个案例研究
第六章 家庭影响
母亲的角色
父亲的角色
关爱和疏忽
兄弟姐妹间的平等
家庭出生次序
第七章 学校影响
变迁的教育形式
老师的角色
班级里的合作与竞争
评估孩子们的发展
天性与教养
辨识人格类型
一些教学上的观察
顾问会议的工作
第八章 青春期
何为青春期
成年期的挑战
一些青春期的问题
青春期的性意识
为青春期预热
第九章 犯罪及预防
理解犯罪心理
一些犯罪类型
合作的重要性
早期合作的影响
犯罪问题的解决之道
第十章 职业问题
平衡人生的三大任务
早期训练
辨识孩子的兴趣
职业选择的一些影响
寻找解决方案
第十一章 个人与社会
人类追求统一
社会兴趣缺失与合作失败
社会兴趣与社会平等
第十二章 爱情和婚姻
爱,合作与社会兴趣的重要性
婚前准备
婚姻里的承诺与责任
结婚的工作
婚姻与男女平等
附录 阿德勒年谱
· · · · · · (收起)
人生的三大任务
社会感
形成的童年经验
早起记忆与梦
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章 心灵与肉体
身体与心灵的交互作用
情感的作用
心理特征与身体类型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自卑情结
追求优越的目标
第四章 早期记忆
性格塑造的关键
早期记忆与生活风格
剖析早期记忆
第五章 梦
旧式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的观点
个体心理学解梦的方法
一些常见的梦
几个案例研究
第六章 家庭影响
母亲的角色
父亲的角色
关爱和疏忽
兄弟姐妹间的平等
家庭出生次序
第七章 学校影响
变迁的教育形式
老师的角色
班级里的合作与竞争
评估孩子们的发展
天性与教养
辨识人格类型
一些教学上的观察
顾问会议的工作
第八章 青春期
何为青春期
成年期的挑战
一些青春期的问题
青春期的性意识
为青春期预热
第九章 犯罪及预防
理解犯罪心理
一些犯罪类型
合作的重要性
早期合作的影响
犯罪问题的解决之道
第十章 职业问题
平衡人生的三大任务
早期训练
辨识孩子的兴趣
职业选择的一些影响
寻找解决方案
第十一章 个人与社会
人类追求统一
社会兴趣缺失与合作失败
社会兴趣与社会平等
第十二章 爱情和婚姻
爱,合作与社会兴趣的重要性
婚前准备
婚姻里的承诺与责任
结婚的工作
婚姻与男女平等
附录 阿德勒年谱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没有勇气改变现状,用自欺的方式麻痹自己。 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但是其目的却不在于解决问题。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或摒开不谈。自卑者限制自身的活动范围,苦心孤诣地要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在困难面前犹疑、彷徨甚至退却。 获取优越感而不是改进情境。 他们隐藏起来而不为人所见的,则是超越一切、好高骛远的目标,和不惜任何代价以凌驾别人的决心。 一个人如果不敢在外界随心所欲地应付其爱情问题,他便无法成功地解决此问题。由于他的不安全感,他从未把他的兴趣扩展至他最熟悉的少数几个人之外。他怕跟别人相处时,他就不能再依照他习惯的方式来控制局势。受的教养告诉他:自己的愿望是有天生就被实现的权利的,而他们也从不知道:他们能凭自己的努力,在家庭的范围之外,赢取温暖和爱情。 在任何孩子身上,我们都可能造成奥迪普斯情结。我们所需要的,是让他的母亲宠惯他,不准他把兴趣扩展至别人身上,并要他的父亲对他冷漠而不关心。 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那么他一定会走向悲观之途,并发展出牢固的自卑情结。 只有合作的人才会作出充满希望及贡献良多的奋斗,才能真正增进我们的共同情境。 神经病患者在开始奋斗时,就已受到阻碍,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始终留在很低水准,困难会相对的增大。 正常人在特定方向的努力被阻挠后,他能找到新的门路,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钻牛角尖。”我必须如此,否则我就无路可走了。“ 每一个问题儿童,每一个神经病患者,每一个酗酒者、罪犯或性变态者,都采取了适当的行动,以达到他们认为是有约的地位。他们不可能抨击自己的病症,因为他们有这样的目标,就应该有这样的病症。 目标一改变,心灵的习惯和态度也会随之改变。他不必再用旧有的习惯和态度。适合于新目标的态度会取代之。 有许多人在卷入爱的漩涡时,都觉得自己很软弱。在某些方面看来,他们是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5页 -
所谓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 每一个神经病患者多多少少都会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以及跟整个情境的接触。他想要和生活中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保持距离,并将自己局限于他觉得能够主宰的环境之中。以此方式,他为自己筑起了一座窄小的城堡,关上门窗并远隔清风、阳光和新鲜空气,虚度一生。至于他是用怒吼、呵斥或是用低声下气来统治他的领域,则是视他的经验而定。如他会在他试过的各种方法里,选出能够最有成效地达成其目标的一种。有时间,他如果对某一种方法觉得不满意,他也会试用另一种。然而,不管他用的是什么方法,他的目标却是一样的——获取优越感,而不是努力改进其情境。 没有哪一个人会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已经接近能够完全控制其环境的最终目标。生命太短,我们的躯体也太软弱,可是生活的问题却不断地要求更丰硕及更完善的答案。我们不停地提出我们的答案,然而,我们却绝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成就而止步不前。无论如何,奋斗总是要继续下去的,但是,只有合作的人才能真正地增进我们的共同的情境。 我们生活中的乐趣,主要是由我们的缺乏肯定性而来。 事实上,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当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挠时,他便能另外找寻新的门路。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认为他的目标的具体表现是:“我必须如此,否则我就走投无路了。” 他们不可能抨击自己的病症,因为他们有这样的目标,就应该有这样的病症。 有许多人在被卷入爱的漩涡时,都觉得自己很软弱。在某些方面看来,他们是不错的。只有优越感目标为“我决不能软弱,我决不能让大家知道我的底细”的人,才会躲开爱情的相互依赖关系,造成始终无法接受爱情的后果。你常常能注意到:当他们觉得有陷入爱情的危险时,他们便会把这种情况弄糟。他们会讥笑、嘲讽、并揶揄可能使他们陷入危险的人。 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帮助这些用错误方法来追求优越感的人呢?追求优越感是每个人的共性。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便能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表示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自卑与超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自卑与超越"的人也喜欢 · · · · · ·
自卑与超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28 条 )





论长成一个正常人有多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让你变得不正常的因素 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管是弗洛伊德还是阿德勒都承认过往对现在的影响。一个人的先天条件、生长环境、童年经历甚至接触的人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他的三观和处事方式。而这几个部分中又分别包含了很多因素,任何一个因素出问题都...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0 )
-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10)7.5分 14826人读过
-
Oneworld Publications (2009)8.6分 50人读过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7)7.8分 7126人读过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7.8分 515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5年读了这些书 (正在学习)
- 人生DIY (行者)
- 买了还没看的书们 (侍酒郎)
- 在读书单 (麦兜了个悠)
- 读书 (方壹壹_xx)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自卑与超越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Soloppgang 2021-02-25 14:01:12
从高考之前就开始读,断断续续读到现在终于对这本书有个交代了。整本书贯穿一条主线——合作。合作和对他人产生兴趣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无比重要,职业、人际、婚姻对我们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可是我总有一种感觉“道理我都懂,我也知道哪不足,就是不想改”。我大概就是阿德勒说的典型的一类人,把事业和忙当作人际和婚姻的借口。🐒
3 有用 小凌 2020-03-07 21:55:21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0 有用 且偷生 2016-05-28 22:05:11
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本书。虽然书里的部分理论不可避免的过时了,但并不影响整本书的分量和意义,以及个体心理学对于社会的推动。可惜的是书的纸质太糟,翻译也一般
1 有用 鱼啦啦啦啦啦 2020-04-22 16:56:01
是因为之前看过《被讨厌的勇气》对阿德勒感兴趣的,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本书的出发点是如何教育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开篇就先讲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以及人一生三大任务是职业、人际和婚姻,紧接着就从小到大讲如何避免一个人在成长中可能遭遇的不利于精神健康成长的情况,从而培养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觉得对身为家长的我来说还是有点启发的,虽然我读的本意是为了了解自己。真正自卑与超越的内容,我怎么觉得好像《被... 是因为之前看过《被讨厌的勇气》对阿德勒感兴趣的,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本书的出发点是如何教育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开篇就先讲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以及人一生三大任务是职业、人际和婚姻,紧接着就从小到大讲如何避免一个人在成长中可能遭遇的不利于精神健康成长的情况,从而培养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觉得对身为家长的我来说还是有点启发的,虽然我读的本意是为了了解自己。真正自卑与超越的内容,我怎么觉得好像《被讨厌的勇气》那本书讲得更好一些呢? (展开)
1 有用 鸟子君 2016-02-20 13:57:24
看了做心理学入门挺好的,就是这个版本总觉得奇奇怪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