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 埃米尔·涂尔干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作名: 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
译者: 渠敬东
出版年: 2017-1
页数: 388
定价: 56.00
装帧: 精装
丛书: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精装)
ISBN: 9787108057921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作名: 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
译者: 渠敬东
出版年: 2017-1
页数: 388
定价: 56.00
装帧: 精装
丛书: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精装)
ISBN: 9787108057921
内容简介 · · · · · ·
作为与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韦伯的齐头比肩者,埃米尔•涂尔干同样被誉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其特殊的理论地位和思想影响是不言而喻和不容置疑的。本书发表于1893年,它不仅仅是一篇涂尔干为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而提交的论文,更是他最初确立其思想理论的开山之作,其重要性是无需赘述的。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既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这些后来一直为社会学界所沿用、修正和争论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概言之,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之基本立场在本书已初现端倪: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
社会分工论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涂尔干,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法国首位社会学教授,《社会学年鉴》创刊人。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主要著作是《自杀论》及《社会分工论》等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每个民族的道德准则都是受他们的生活条件决定的。倘若我们把另一种道德反复灌输给他们,不管这种道德高尚搞什么地步,这个民族都会土崩瓦解,所有个人也会痛苦地感受到这种混乱的状况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5页 -
分工之所以导致这种结果……只是一种例外的和反常的情况。分工想要得到发展,同时又不在人类意识里产生这种灾难性的影响,并不需要外界力量来改变它的性质。一般而言,每一种特殊功能的运作都不需要把个人专门限制在这一领域,只需要与临近的各功能持续地发生关系,意识到这些功能的需要和变化等。分工并不需要人们埋头苦干,而是需要他们意识到能够他,又能受他影响的协作过程。因此,他并不是毫无感觉和意识、只知道循规蹈矩的机器,他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取向有所了解,对自己的工作目的或多或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应该感觉到自己是有用的,所以,他用不着在社会领域中占据很大的部分,他只要感觉到它,弄清楚他的活动目标就足够了。这样,不管他的活动达到了什么样的专业化水平,获得了什么样的统一性,他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人,都会懂得他的活动的意义所在。如果经济学家们认清了分工的本质属性,不再毫无保留地公开责难分工,如果他们不再把分工仅仅看做是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有效手段,他们就会看到分工首先是社会团结的源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3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精装)(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启迪》《筑就我们的国家》《存在与时间》《存在与虚无》《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等
。
喜欢读"社会分工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社会分工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社会分工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8 条 )


《社会分工论》读书笔记 迪尔凯姆 /涂尔干/杜尔克姆
《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为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而提交的一篇论文,然而,这本书却成了他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毋庸置疑的奠定了他在社会学界的地位,对后世学者带来的启发和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他与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韦伯并称为古典社会学三大家,是社会学的三大奠基...
(展开)

《社会分工论》章节提要
序言 “这本书是根据实证科学方法来考察道德生活事实的一个尝试。” “我们研究的起点,就是要考察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的关系问题。为什么个人越变得自主,他就会越来越依赖社会?……要解决这种非常明显的矛盾现象,就要从社会团结的转型过程着眼,而后者是伴随着劳动分工的迅...
(展开)


迷失的国家角色:《社会分工论》中的个人与国家、社会与国家
迷失的国家角色:《社会分工论》中的个人与国家、社会与国家 读《社会分工论》的最大迷惑来自于他模糊的国家观。国家这个角色在整本书中时隐时现。第一卷的结尾,涂尔干似乎得出了现代社会需要大政府的结论,但到了第三卷又将这个结论翻倒在地。其实把自己的前面叙述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58篇
论坛 · · · · · ·
夫妻关系史那段真是看的人两眼一黑 | 来自Caulfield | 2024-10-20 15:23:38 | |
版本问题 | 来自, | 2021-06-10 11:27:3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3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8.9分 1687人读过
-
Free Press (1997)8.8分 13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9.0分 440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20)9.3分 6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三联学术 2011—2018】 (三联学术)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37°暖书单(一) (37°暖)
- 知道人文首期阅读推动计划拓展书目 (Ingri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社会分工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15 有用 若沫潺湲 2018-07-14 15:26:51
这本300多页的社会学经典是法国结构主义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博士毕业论文,虽部分论述颇显啰嗦、诸论点颇为繁杂且难读,但宏大明晰的框架、对道德、法律、伦理的引证已经足以展现他年轻时便已有了过人的社会学天赋。此书主论社会分工的起源、影响因素和社会连带关系,以压制性法律与恢复性法律为切口,区分了靠共同信仰和共同情感来保证机械团结的低级社会形态和靠劳动分工而形成可以展现道德特征的有机团结的高级社会形态,且推断... 这本300多页的社会学经典是法国结构主义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博士毕业论文,虽部分论述颇显啰嗦、诸论点颇为繁杂且难读,但宏大明晰的框架、对道德、法律、伦理的引证已经足以展现他年轻时便已有了过人的社会学天赋。此书主论社会分工的起源、影响因素和社会连带关系,以压制性法律与恢复性法律为切口,区分了靠共同信仰和共同情感来保证机械团结的低级社会形态和靠劳动分工而形成可以展现道德特征的有机团结的高级社会形态,且推断随着未来社会容量与道德密度的增加,在组织社会中劳动分工必然会接近理想的自发状态,并可由此实现人类博爱的理想。最后给出分工的失范只是现代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且要达到理想社会形态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人类自身确立一种新的为人类所需道德的结论。总之,涂尔干可谓是一个站在以人类关怀视角的高度来分析社会问题的伟人。 (展开)
0 有用 Rhodora 2021-12-06 09:08:14
晕了 这学期拳起来了
0 有用 大猫 2022-01-23 10:52:56
第一卷写的很好,后面一般
1 有用 不足方丈 2020-07-11 10:50:40
有机体、进化论色彩太重了,有点接受不了其论证逻辑。
9 有用 ReadKwan 2017-05-04 13:18:05
涂尔干的这本著作读起来太难了,读完之后的感觉是,集体生活、道德、社会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