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以爱制“恶”,《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
小说以拿破仑时代的一个穷苦工人冉阿让因为偷了一块面包,被捕判罪,出狱后却始终不容于社会,终于遭到法律的迫害构成主要线索与内容;又以芳汀、珂赛特等其他社会下层人物的不幸与苦难作为补充,广泛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资本主义制度下贫苦阶层的悲惨遭遇。作家在小说里倾注了他真诚的人道主义同惰,将主人公冉阿让塑造成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人物,赋予了他惊人的刚毅、非凡的体力、罕见的勇敢和机智,使他以近乎神奇的本领一次又一次战胜了对他的迫害;同时也集中表达了以仁慈博爱来杜绝罪恶、改造社会、拯救人类的人道主义理想。
作家力图通过来里哀主教与后来的冉阿让来体现他的这一思想。米里哀是小说中一个理想的人道主义的形象,冉阿让后来也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们身上无穷无尽的人道主...
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以爱制“恶”,《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
小说以拿破仑时代的一个穷苦工人冉阿让因为偷了一块面包,被捕判罪,出狱后却始终不容于社会,终于遭到法律的迫害构成主要线索与内容;又以芳汀、珂赛特等其他社会下层人物的不幸与苦难作为补充,广泛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资本主义制度下贫苦阶层的悲惨遭遇。作家在小说里倾注了他真诚的人道主义同惰,将主人公冉阿让塑造成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人物,赋予了他惊人的刚毅、非凡的体力、罕见的勇敢和机智,使他以近乎神奇的本领一次又一次战胜了对他的迫害;同时也集中表达了以仁慈博爱来杜绝罪恶、改造社会、拯救人类的人道主义理想。
作家力图通过来里哀主教与后来的冉阿让来体现他的这一思想。米里哀是小说中一个理想的人道主义的形象,冉阿让后来也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们身上无穷无尽的人道主义爱心,以及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义举,使他们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
作家深信,严刑峻法不可能消除社会罪恶,唯有人道主义的感化力量才是改造人性与社会的手段,并在悲惨世界里创建了滨海蒙特勒伊这样一块穷人的福地、真正的“世外桃源”。
小说对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中街垒战斗的出色描写与热情歌颂,则表明作家对民主革命寄予人道主义同情的一面。作家热情歌颁了安灼拉、马白夫等在战斗中视死如归、为革命献身的英雄。
在他的笔下,疲惫不堪、衣衫褴褛、遍体创伤、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人门,是一个伟大的整体与象征――人民的象征。正是这一个伟大的群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推动着法国社会向前发展。
悲惨世界的创作者
· · · · · ·
-
维克多·雨果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期长达6O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悲惨世界》是雨果为后世留下的史笔,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的辉煌画卷。在这里,整整将近半个世纪起伏跌宕的历史巨变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都―一展现了出来。这一漫长浩大的历史画卷中每一个场景,无不栩栩如生,真切入微,而人物形象又是那么鲜明突出,色彩是那么浓重瑰丽,气势是那么磅�浩大,堪称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典范。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沙威缓步离开武人街。 有生以来,他走路头一回低着头,也是头一回背着手。 时至今日,沙威只采用拿破仑这两种姿势:一种双臂抱在胸前表示决断,一种双手搭在背后表示犹豫;但是这后一种,他因不用而生疏。现在完全变了,他整个人儿都显得迟缓沉郁,有一种惶惶不安的神色。 他拐进僻静无人的街道。 然而,他却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他抄最近的路走向塞纳河,到了榆树码头,又顺着河沿走过河滩广场,距夏特莱广场哨所不远,在圣母院桥的拐角停下来。塞纳河流经这里,纵向在圣母桥和货币兑换所桥之间,横向在鞣革工场码头和花市码头之间,形成一个水流湍急的方形湖面。 这是水手们畏惧的塞纳河段,这段急流比哪处都危险,只因桥头磨坊打了一排木桩,如今已拆除,但当年却逼窄江流,水势湍急,再加上两座桥相距甚近,危险倍增,河水流经桥洞汹涌奔泻,大浪翻滚。河水在方湖中聚积猛涨,波涛冲击桥墩,用流动的粗绳索要将桥墩连根拔走。人掉进去就再也浮不上来了,游泳能手也要淹死在里面。 沙威两个臂肘撑着桥栏杆,双手托住下颏儿,指甲机械地抠进浓密的颊髯里,一副沉思的样子。 一个新情况,一场革命,一场灾难,刚刚在他内心里发生,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 沙威痛苦万分。 几个小时以来,沙威不再那么单纯了,他心慌意乱;这颗头脑在盲目中十分清澈,现在却浑浊了;这块水晶里生了云雾。沙威的良心感到,他的职责一分为二,也不能向自己掩饰这一点了。他在塞纳河滩十分意外地碰到冉阿让,当时的心情既像狼抓到了猎物,又像狗找到了主人。 他面前有两条路,都同样笔直,然而,两条路他全看到了,就不免惊慌失措;他平生只认得一条直路,而现在令他万分苦恼的是,这两条路完全相反,相互排斥,究竟哪一条是正路呢? 他的处境难以描摹。 一个坏人成了救命恩人,欠了这笔债要偿还,这就是违心地同一名惯犯平起平坐,还要还这个人情。听对方说一声:“走吧”,然后自己再还一句:“你自由了”;为了个人动机而牺牲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02页 -
他开始审问自己。 他承认自己不是一个无罪的人,受的处分也没有过分。他承认自己犯了一种应受指摘的鲁莽的行为;假使当初他肯向人乞讨那块面包,人家也许不会不给;无论给与不给,他总应当从别人的哀怜或自己的工作中去等待那块面包;有些人说肚子饿了也能等待么?这并不是一种无可非难的理由;真正饿死的事根本就很少见到;并且无论是幸或不幸,人类生来在肉体上和精神上总是能长期受苦、多方受苦而不至于送命的;所以应当忍耐;即使是为那些可怜的孩子们着想,那样做也比较妥当些;像他那样一个不幸的贱人也敢挺身和整个社会搏斗,还自以为依靠偷窃,就可以解除困难,那完全是一种疯狂举动;无论怎样,如果你通过一道门能脱离穷困,但同时又落人不名誉的境地,那样的门总还是扇坏门;总之,他错了。 随后他又问自己: 在他这次走上绝路的过程中,他是否是惟一有过失的人?愿意工作,但缺少工作,愿意劳动,而又缺少面包,首先这能不能不算是件严重的事呢?后来,犯了过失,并且招认了,处罚又是否苛刻过分了呢?法律在处罚方面所犯的错误,是否比犯人在犯罪方面所犯的错误更严重呢?天平的两端,在处罚那端的砝码是否太重了一些呢?加重处罚绝不能消除过失;加重处罚的结果并不能扭转情势,并不能以惩罚者的过失代替犯罪者的过失,也并不能使犯罪的人转为受损害的人,使债务人转为债权人,使侵犯人权的人受到人权的保障,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呢?企图越狱一次,便加重处罚一次,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否构成强者对弱者的谋害,是否构成社会侵犯个人的罪行,并使这种罪行日日都在重犯,一直延续到十九年之久呢? 他再问自己:人类社会是否有权使它的成员在某种情况下接受它那种无理的不关心态度,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又同样接受它那种无情的不放心态度,并使一个穷苦的人永远陷入一种不是缺乏(工作的缺乏)就是过量(刑罚的过量)的苦海中呢?贫富的形成往往由于机会,在社会的成员中,分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七 失望的内容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悲惨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巴黎圣母院 8.4
-
- 安娜·卡列尼娜 8.6
-
- 世界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 9.1
-
- 笑面人 8.3
-
- 傲慢与偏见 9.2
-
- 八十天环游世界-世界名著之旅 8.2
-
- 茶花女 8.0
-
- 战争与和平(全四册) 8.8
-
- 三个火枪手 8.3
-
- 浮士德 8.7
悲惨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22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2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9.5分 92542人读过
-
Signet Classics (1987)9.2分 11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9.1分 138261人读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7)9.4分 688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欧美经典小说 (夏洛特的网)
- 世界名著 (岸上的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悲惨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潮汐而来 2020-02-11 19:39:37
必读名著
0 有用 晚风陈. 2017-05-15 22:37:13
童年印象深刻的书籍之一,那时大概读的缩减版。
0 有用 旺季关门 2011-08-24 17:00:18
只有在战争 困苦 艰难与灾难面前 才能看见人性的真实 在地狱与天堂之间的那个世界 才是最有血有肉的
0 有用 cécilia 2011-08-21 19:16:00
喜欢这本书。感慨冉阿让的悲剧。
0 有用 宋小欠 2011-10-29 09:44:12
读过书丛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