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什麼是知識?知識如何產生、發展、改變或消失?傅柯是當代歐洲文化、思想史最受矚目的學者之一,他拆解西方理性迷思,質疑歷史法則邏輯,重普知識衍生、傳佈的脈絡。
相對於傳統史學,其「考掘學」將歷史流程空間化、暴露知識體系的斷層,從而顯示意義、法理、道統的權宜性與擴散性;立論曲折,引人思辯,是觀察世紀末西方人文現象的重要入門。
知識的考掘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米歇.傅柯 Michel Foucault>
一九六二年生於法國普瓦提埃﹝Poitiers﹞,他在世界釵h大學做過演講,曾任德國漢堡的法國研究院主任及克萊蒙費朗﹝Clermond-Ferrand﹞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主任。他經常為法國報刊集評論性刊物撰文,且曾擔任法國最有名望的學府─法蘭西學院「歷史和思想系統」教授一職。
除了他的經典著述《文明與瘋狂》外,其著作有《事物的類別》、《性意識史》三卷、《診療所的誕生》、《戒律與懲罰》、《尼采、宗譜、歷史》及《知識的考掘》等。
傅柯於一九八四年去世。
目录 · · · · · ·
譯序
導讀淺論傅柯
導讀2:「考掘畢」舆宗譜學
再論傅柯的歷史文化觀
【第一部】緒論
【第二部】話語的規則
第一章 話語的統一性
第二章 話語的組織
第三章 話語對象的形構
第四章 「聲明」模式的形成
第五章 觀念的形構
第六章 策略的形搆
第七章 批評與結論
【第三部】 「聲明」和檔案
第一章 「聲明」的定義
第二章 「聲明」的坊能
第三章 「聲明」的描述
第四章 稀有性、外緣性、積累性
第五章 歷史之先驗及檔案
【第四部】 「考掘學式L的描述
第五部 结论
附录 人名小注(收起)
· · · · · · (收起)
導讀淺論傅柯
導讀2:「考掘畢」舆宗譜學
再論傅柯的歷史文化觀
【第一部】緒論
【第二部】話語的規則
第一章 話語的統一性
第二章 話語的組織
第三章 話語對象的形構
第四章 「聲明」模式的形成
第五章 觀念的形構
第六章 策略的形搆
第七章 批評與結論
【第三部】 「聲明」和檔案
第一章 「聲明」的定義
第二章 「聲明」的坊能
第三章 「聲明」的描述
第四章 稀有性、外緣性、積累性
第五章 歷史之先驗及檔案
【第四部】 「考掘學式L的描述
第五部 结论
附录 人名小注(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因为谁都很清楚,在现代理论范围中,人们乐于发明的东西并不是可论证的系统,而是这样一些学科,人们可展示它们的可能性,勾勒它们的规划的轮廓,并将它们的未来和前途托付给其他学科。然而,一旦完成它们的图样,它们就会与它们的创造者一起消失。并且它们本应照管的范围永远是枯燥乏味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结 论 -
而且我认为,实际上尽管我们对结构主义的表面争论引起误解,但我们相互都十分了解;我的意思是,我们完全理解我们彼此想要做什么。您捍卫一种既向目的论研究敞开又向因果关系的不确定过程敞开的连续历史的权利,这是很正常的;但这并不是为了保护这种历史免受一种不承认它的运动、自发性和内部活力的结构式的侵犯;其实您想确保建构意识所具有的种种力量,因为正是这些力量才应受到质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结 论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麥田人文(共38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並行與弔詭》《臺灣研究新視界》《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哈佛心影录》《後遺民寫作》
等
。
喜欢读"知識的考掘"的人也喜欢 · · · · · ·
知識的考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 条 )

告读者:《知识考古学》(新译本)第二次印刷“修订说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明:自2021年9月,《知识考古学》(新译本)出版后,不少读者向我反馈了阅读感受,也就一些译文和术语进行商榷。根据各位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我趁第二次印刷(2022年4月)进行了修订,特此感谢邓冰艳、姚云帆、郭峰、王艳秋、杜超、胡泽洲、陈思等师友和读者! 另外,正如人无... (展开)

《知识考古学》:米歇尔.福柯对方法论的探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曾星智100本推荐书目”第8本、《知识考古学》,[法]米歇尔.福柯,哲学/方法论/知识考古学。 笔记/曾星智,一个跨学科思想的专业投资者,公众号:ztouzi 米歇尔.福柯的这本《知识考古学》,是对我的思想和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它彻底改变了我19岁以后的思... (展开)
董树宝读《知识考古学》|到底是谁“谋杀了历史”?
题记:本文刊发于澎湃《上海书评》(2021-10-31),适值《知识考古学》新译本出版一周年,特重新刊发以示纪念。这一年不少读者对新译本亦是爱恨交加,读得真不容易!但愿我接下来别太懒,希望我能组织一场研讨会,请各位专家一起聊聊。 经历了二战的洗礼,法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
(展开)


四处搜集来的理解材料与笔记part1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米歇尔·福柯 (1926-1984年) 被称为与柏格森、萨特并列的当代法国三个最伟大的哲学家。福柯的思想很难被归入哪一种“主义”, 他曾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 可他一转眼就坚持反对别人称他是结构主义者, 但是没有人怀疑他在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方思想家曾用这... (展开)
我的重译本。根据英文版翻译的。因为....王德威先生译文也不太好。
由于本书不可读,我读了王德威的译本知识的考掘。依然翻译得不好。颇多错漏。我读完英文本,对本书进行了重译。考虑到版权原因,估计三联也不会费力重新出一个好的本子,所以我自己在豆瓣张贴出来部分。供大家批评。 https://www.douban.com/people/192493255/
(展开)
> 更多书评 40篇
论坛 · · · · · ·
台版哪边有得下? | 来自空空 | 13 回应 | 2023-12-24 16:07:27 |
怎么大陆不引进这个译本? | 来自不足方丈 | 2 回应 | 2014-08-15 19:41:26 |
英譯本和這個本哪個好點 | 来自木羽 | 2013-11-23 20:34:28 | |
大陆的版本 | 来自小迅的杂货铺 | 2009-02-12 23:00:29 | |
这本书真应该看看 | 来自风 | 2008-03-19 11:45:1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8.3分 1845人读过
-
Vintage (1982)9.5分 133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8.8分 709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6.9分 18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给我的研究生(开拓视野30种) (malingcat)
- 建筑理论与历史(上)书单 (gp)
- 社会学与政治学 (王荣欣)
- 城邦麥田 (the Wor(l)d)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知識的考掘的评论:
feed: rss 2.0
48 有用 西山农夫 2020-04-10 17:28:01
终于完成《知识考古学》的重译工作,曾参照了王德威的这个译本和谢强、马月的译本。王德威从《知识考古学》英译本转译,虽说评价比谢强、马月的译本好很多,但依旧问题不少。无论如何,这两个译本都有助于不懂法语和英语的汉语读者了解和阅读《知识考古学》,不能全否定。《知识考古学》的篇幅比《词与物》小很多,但很庞杂,而且是《词与物》的理论总结与升华,理论性很强,真不那么容易阅读与翻译!另外,福柯的理论构建和表述不... 终于完成《知识考古学》的重译工作,曾参照了王德威的这个译本和谢强、马月的译本。王德威从《知识考古学》英译本转译,虽说评价比谢强、马月的译本好很多,但依旧问题不少。无论如何,这两个译本都有助于不懂法语和英语的汉语读者了解和阅读《知识考古学》,不能全否定。《知识考古学》的篇幅比《词与物》小很多,但很庞杂,而且是《词与物》的理论总结与升华,理论性很强,真不那么容易阅读与翻译!另外,福柯的理论构建和表述不是很清晰,似乎福柯不像德勒兹那样擅长构建理论,《知识考古学》论述得并不像《古典时代疯狂史》那么清晰,也没有像《词与物》举了挺多例子。这次重译《知识考古学》对王德威的译本与谢强、马月的译本有所参考,但也保持距离!可惜这次重译的注解还不能加太多,要是能出个《知识考古学》的注释本啦! (展开)
2 有用 袖手人约翰 2016-04-26 12:49:53
福柯在本书中提出不连续性,却又不是巴什拉—阿尔都塞式的判然断裂,而是弥散的罅隙。本书重点仍在于破,立的部分,福柯说话总是避免说得太满,与结构主义又有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翻译比大陆版好很多,不过一些概念的翻译比较奇怪。
0 有用 剧旁 2011-11-01 23:16:43
福柯方法大总结,总算看完了……
1 有用 岐江蓝调 2023-07-11 15:50:21 广东
个人认为比董树宝那一版好。
1 有用 典厩 2011-12-26 19:58:44
王德威老师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