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米歇尔·福柯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理性时代的疯癫史
原作名: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译者: 刘北成 / 杨远婴
出版年: 2012-9-1
页数: 277
定价: 2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学术前沿
ISBN: 9787108041494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理性时代的疯癫史
原作名: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译者: 刘北成 / 杨远婴
出版年: 2012-9-1
页数: 277
定价: 2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学术前沿
ISBN: 9787108041494
内容简介 · · · · · ·
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段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做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疯癫当做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他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疯癫与文明的创作者 · · · · · ·
-
米歇尔·福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叛性的法国思想家。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职。197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思想系统史教授,直至去世。
福柯的大多数研究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由此开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从而激烈地批判现代理性话语;同时,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饱含激情,这也是他在欧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章 “愚人船”
第二章 大禁闭
第三章 疯人
第四章 激情与谵妄
第五章 疯癫诸相
第六章 医生与病人
第七章 大恐惧
第八章 新的划分
第九章 精神病院的诞生
结论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章 “愚人船”
第二章 大禁闭
第三章 疯人
第四章 激情与谵妄
第五章 疯癫诸相
第六章 医生与病人
第七章 大恐惧
第八章 新的划分
第九章 精神病院的诞生
结论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知识变得越来越抽象复杂,产生疯癫的危险性就越大。按照普莱赛万的说法,如果一种知识接近于直觉,只需要大脑器官和内部感觉的轻微活动,那么这种知识只能刺激起一种生理快感:“如果科学的对象是我们的感官能够很容易感受的,那么这种和谐的共鸣便使灵魂处于和谐一致。……这种科学在整个身体机器中进行着一种有益于各部分功能的轻微活动。”反之,如果一种知识与感官的联系过于薄弱,过于脱离直觉,那么就会引起大脑的紧张,进而使整个身体失调;“有些事物的联系人们很难把握,因为我们的感官不容易接近它们。或者因为它们的关系过于复杂,需要我们费力去研究它们。(有关的科学)使灵魂陷于这样一种活动,即不断地使内部感官处于极度紧张状态,从而产生极大的疲劳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1页 -
自恋是愚蠢在其舞蹈中的第一个舞伴。其原因在于,它们具有一种特殊关系:自恋是疯癫的第一个症状。其原因还在于,人依恋自身,以致谬误为真理,以谎言为真实,以暴力和丑陋为正义和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疯癫与文明"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疯癫与文明"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规训与惩罚(修订译本)(第4版) 9.5
-
- 不正常的人 9.2
-
- 自我解释学的起源 8.5
-
- 临床医学的诞生 8.5
-
- 古典时代疯狂史 9.1
-
- 必须保卫社会 8.8
-
- 惩罚的社会 9.2
-
-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9.0
-
- 声名狼藉者的生活 8.8
-
- 学术与政治 9.2
疯癫与文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9 条 )




米歇尔·福柯的后结构主义理论之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精神病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镇压功能,精神病院实际是具有医学外表的软禁之所。禁止发疯如同禁止发言,现代医学把医学变成司法,把治疗变成镇压。” 本书是由福柯的博士论文《古典时期的疯狂史》(1961)演化而来。 福柯在面对普遍偏向保守的古典哲学研究大环境下... (展开)论坛 · · · · · ·
第一次读这类型的书籍,着实读不懂,请问我应该去... | 来自fansy | 1 回应 | 2020-05-08 23:54:2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8.9分 4353人读过
-
Vintage Books (1988)9.1分 215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8.8分 12139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8.7分 84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2012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三联学术 2011—2018】 (三联学术)
- 1000+ 豆瓣9.0+的書 (Pytho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疯癫与文明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草履虫 2024-06-10 14:45:06 北京
我觉得需要对这种成书较早的理论祛魅:说福珂走的以史学研究为基础论述问题的路子,本书中确实能看到一条基本的时间线但远远达不到史学研究的要求。然而要追求纯逻辑的话,本书也是欠缺的。如果作者你想说明疯癫只是一种文化定义,那你应该清晰阐述清楚到底什么行为被划归到了疯癫?生理疾病?对世界理解的不同?对制度的抗争?还是对认知的扩展?结果什么都没说浑浑噩噩地就过去了,基本是在一个很笼统的时间线上罗列故事、观点和... 我觉得需要对这种成书较早的理论祛魅:说福珂走的以史学研究为基础论述问题的路子,本书中确实能看到一条基本的时间线但远远达不到史学研究的要求。然而要追求纯逻辑的话,本书也是欠缺的。如果作者你想说明疯癫只是一种文化定义,那你应该清晰阐述清楚到底什么行为被划归到了疯癫?生理疾病?对世界理解的不同?对制度的抗争?还是对认知的扩展?结果什么都没说浑浑噩噩地就过去了,基本是在一个很笼统的时间线上罗列故事、观点和结论。不否认这一概念以前没人提过,书中也有很多金句,但很不完美。最后我想说,作者你举了那么多疯子的例子90%都是女性,你都没发现有什么问题吗?不想探讨一下根因吗? (展开)
15 有用 白兔糖 2018-01-31 04:51:24
恋与制作人9.5许夫人们发来贺电
4 有用 海盗的天空 2016-12-26 19:51:58
读福柯的第一本书。似乎与期待的不一样,也并不好读。将疯癫的发展历程,从被隔离、到禁闭、再到精神病医院。是用历史的方法在写哲学。
8 有用 ApexRaubtier 2017-06-13 12:32:49
完全不觉得艰涩难懂,反而充满了美丽的疯癫意象。😢
47 有用 德意奥人 2016-05-03 16:11:59
第一,对疯癫者的禁闭室理性与道德对异己的压迫,缘于“兽性自由”威胁着主流社会道德。第二,禁闭与医疗机构的出现基于对疯癫的控制,而机构在行使权力中得到了权力的快感,并倾向于保存这一现状。第三,由于工业世界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疯癫终于与其他的非理性形式分道扬镳:贫困从以前的一种堕落形式变为资产阶级国家的财富。第四,对疯癫者的隔离,保证资产阶级的道德成为普遍的事实,并成为一种强加在各种疯癫上的法律。皮内... 第一,对疯癫者的禁闭室理性与道德对异己的压迫,缘于“兽性自由”威胁着主流社会道德。第二,禁闭与医疗机构的出现基于对疯癫的控制,而机构在行使权力中得到了权力的快感,并倾向于保存这一现状。第三,由于工业世界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疯癫终于与其他的非理性形式分道扬镳:贫困从以前的一种堕落形式变为资产阶级国家的财富。第四,对疯癫者的隔离,保证资产阶级的道德成为普遍的事实,并成为一种强加在各种疯癫上的法律。皮内尔创立的疯人院并非治疗机构,而是司法领域。第五,“宗教狂热导致的不服从、据不工作和偷窃,是对抗资产阶级社会及其基本价值观的三大罪行,因为它们表现为对道德和社会一律化的抗拒。(251)”现在所能粗浅明白的不到这本书的十分之一,本书张力之大、涉及之广,平生仅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