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跳出我天地》里,比利·艾略特的工人父亲坚持认为男孩子应该学拳击,而不是跳芭蕾;《光猪六壮士》里,下岗的工人们告别钢筋水泥,在聚光灯下跳起脱衣舞却收到了意外的喜剧效果.....
啤酒、烟草、男性气概的业余爱好、幽默但粗野的对话.....是电影给我们展示的英国工人掠影。
而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的保罗·威利斯教授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展现一个工业城镇里12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男孩从毕业前18个月到工作后半年这段时期内的学习生活经历,向我们解释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子弟为何选择继承父业——这就是《学做工》一书所呈现给我们的精彩内容。
2013年3月,《学做工》这本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终于由译林出版社推出中文版,威利斯先生也将首次和中国的读者见面。
本书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第一部分是生动通俗的民族志的深度描写...
《跳出我天地》里,比利·艾略特的工人父亲坚持认为男孩子应该学拳击,而不是跳芭蕾;《光猪六壮士》里,下岗的工人们告别钢筋水泥,在聚光灯下跳起脱衣舞却收到了意外的喜剧效果.....
啤酒、烟草、男性气概的业余爱好、幽默但粗野的对话.....是电影给我们展示的英国工人掠影。
而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的保罗·威利斯教授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展现一个工业城镇里12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男孩从毕业前18个月到工作后半年这段时期内的学习生活经历,向我们解释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子弟为何选择继承父业——这就是《学做工》一书所呈现给我们的精彩内容。
2013年3月,《学做工》这本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终于由译林出版社推出中文版,威利斯先生也将首次和中国的读者见面。
本书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第一部分是生动通俗的民族志的深度描写,第二部分是精辟透彻的理论分析,向我们解释了工人积极子弟之所以继承父业,不 仅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再生产的结果,更是他们对学校主流文化做出反叛的一种反讽新文化生产的结果。中文本还收录了作者于2000年所做的访谈,以及专门为中国读者写的序言,有助于读者从一个比较历史的角度理解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青少年教育和失业问题。
作者简介 · · · · · ·
曾任英国基尔大学管理学院社会/文化民族志教授,现执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是《民族志》期刊创始人兼高级编辑。1977年出版《学做工》,奠定了他在民族志、教育社会学/人类学领域“突破性”人物的历史地位;1978年出版在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完成的博士论文《世俗文化》;1990年出版《大众文化》;2000年出版《民族志的想象力》,讨论如何用民族志如实展现“活生生的日常文化”。
目录 · · · · · ·
“茂宁赛德”版前言
前言
致谢
笔录符号说明
序言
汉默镇个案研究
第一部分 民族志
第一章 文化的元素
抵制权威,摈弃教条
非正式群体
打盹、哄骗和逃学
找乐子
无聊与刺激
性别歧视
种族歧视
第二章 文化的阶级形式和制度形式
阶级形式
制度形式
第三章 劳动力、文化、阶级和制度
官方准备
连续性
职业
上岗
第二部分 分析
第四章 洞察
分析之要素
洞察
第五章 局限
分工
劳动力与父权制
种族歧视与劳动力
第六章 意识形态的作用
证实
扰乱
内部对话者
第七章 对文化形式及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注解
再生产与国家制度
第八章 周一清晨与千禧年
附录
补充访谈
“茂宁赛德”版后记
中心与边缘:保罗·威利斯访谈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学做工"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学做工"的人也喜欢 · · · · · ·
学做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8 条 )
> 更多书评 68篇
论坛 · · · · · ·
关于性别歧视这一小节 | 来自Patrocinador | 5 回应 | 2022-01-23 21:59:36 |
勘误 | 来自SiyuanDr. | 2021-01-07 14:28:43 | |
社会学经典,可以搭配同样经典的《英国工人阶级的... | 来自Seal | 2013-03-25 10:42:39 | |
《学做工》版权获得经过(吕鹏) | 来自Seal | 2013-03-25 10:17:54 | |
这是本骗钱的书 | 来自Jacques_Rolfe | 2013-03-24 16:35:16 |
> 浏览更多话题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8.3分 40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22)8.0分 71人读过
-
Routledge (2000)9.2分 18人读过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3(上) (ICE CHAN)
- 别人推荐或自己发现的轻松阅读书单~之一 (CRO007)
- 2013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TOP100 (451½°F™)
- 公民社会类撰稿书目 (扭腰客)
- 工人与新工人 (猫不许)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学做工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大甜甜~~ 2013-06-22 15:55:35
三天看完,后面的理论阐释反而有点绕,一时半会还没法完全吸收。但前面大半本书对工人阶级子弟的描摹,其精确、扎实、逗乐,确实是我所仅见的。哪怕只此一点,我都获益良多。
3 有用 defunct 2015-05-15 01:39:23
有趣但漏洞百出
5 有用 一只大鱼 2017-03-02 20:53:21
依然是教育与再生产的问题,反学校文化如何在社会心理层面给予小子们自我支持和价值,进而心甘情愿地接受结构性命运,本质上遵循了一种霸权的逻辑,让实践者被接合到结构性的再生产之中。那些抵制、反抗、找乐子、找刺激,包括洞察说到底不过是小聪明罢了。民族志的故事很熟悉,理论分析稍显乱。
8 有用 巨翅 2016-04-15 22:32:43
民族志的部分简直是让人激动,同时想起了初中班上的那些“差生”,跟这些“家伙们”有很多相似之处。后面分析的部分看得太粗略,不敢妄议,估计之后还得读一遍。
5 有用 . 2017-01-14 20:52:41
传说中的名著,不过其实一般般,作者大大夸张了文化因素的作用(对工人阶级由于抗争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而选择了他们的职业)。要考察阶级的作用靠文化研究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
0 有用 海纳百川 2023-03-21 11:35:02 重庆
还行,感觉问题也没有说得特别透。
0 有用 乌托邦克 2023-03-20 01:22:00 上海
社会再生产机制;被支配又抗衡的双重性;局限的洞察;共同体的自我定义。文化研究的民族志方法。2022.1
0 有用 yuanyaodawei 2023-03-12 14:47:24 上海
再生产
0 有用 月亮脸 2023-03-12 03:51:15 美国
威利斯的论点很明确,“家伙们”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而非制度教育他们的方式洞察社会,但这种洞察本身是高度结构化的,受限于内外部因素难以彻底实现,最终造成每一代工人阶级的青年“自愿”从事那些并不自由的劳动,从而实现了工人阶级的再生产。一个特别精彩的解释是与性别阶序的交叉绑定确立了家伙们作为体力劳动者对脑力劳动的鄙弃,性别歧视难以改变的一个原因是关于劳动价值的评价体系也必须随之改变。(读到这里最想知道的是当... 威利斯的论点很明确,“家伙们”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而非制度教育他们的方式洞察社会,但这种洞察本身是高度结构化的,受限于内外部因素难以彻底实现,最终造成每一代工人阶级的青年“自愿”从事那些并不自由的劳动,从而实现了工人阶级的再生产。一个特别精彩的解释是与性别阶序的交叉绑定确立了家伙们作为体力劳动者对脑力劳动的鄙弃,性别歧视难以改变的一个原因是关于劳动价值的评价体系也必须随之改变。(读到这里最想知道的是当底层家庭的女儿开始读书会发生什么,有没有像《学做工》这么好的系统研究?)有点无法信服的是他始终在强调的这种文化洞察的潜在革命性,就算这些青年完成了彻底的、融贯的文化洞察,它到底能给他们带来什么?(P.S.第二部分好像原文比译文好读。) (展开)
1 有用 momo 2023-03-11 16:20:34 福建
如果不是往教育社会学发展真不会读 标题即内容 不知道是翻译还是原作问题在分析部分显得非常机翻 和布迪厄的再生产——被动地被学校文化淘汰不同 保罗威利斯认为是工人阶级子弟创造出一套反文化 从而与学校文化割席 两位出身工人阶级的大师在用自己的角度和出身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