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
原作名: Über den Prozeß der Zivilisation
译者: 王佩莉 / 袁志英
出版年: 2013-8-1
页数: 636
定价: CNY 60.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大学译丛
ISBN: 9787532760701
内容简介 · · · · · ·
埃利亚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文明的进程》是埃利亚斯的成名之作,出版后轰动西方世界,成为畅销书。我们习惯把文明看成一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成财富,但在埃利亚斯看来,“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传统社会学把人和社会看成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而作者推翻了这种两分法,提出两者不可分割,正是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人之间的互动激荡形成了个人、国家乃至社会的整个文明的进程轨迹。
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仅研究社会经济,而且考察人的情绪气质和思维方式的变迁;不仅重视重大事件,也从小处着手,探讨人的行为举止和日常生活,以小见大。 作者将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种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熔为一炉,使这部作品成为20世纪不可多得的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人文经典读本。
文明的进程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 1897 - 199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一生致力于“人的科学”的研究,试图整合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以“形态社会”来整合微观社会学与宏观社会学、“心理发生”层次与“社会发生”层次的问题,被誉为20世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代表作品有《文明的进程》、《宫廷社会》、《个体的社会》、《圈内人与圈外人》等。
译者简介:
1,王佩莉,1954年出生,197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德语专业。1985至1988年为复旦大学外文系德语专业研究生,专修德国古典文学,1988年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在德国科隆大学攻读教育学,1995年获德国教育学博士学位。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德语教授,现在德国一所私立高中任教。
在德国已出版的德文著作有:《威廉∙冯∙洪堡与蔡元培》(...
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 1897 - 199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一生致力于“人的科学”的研究,试图整合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以“形态社会”来整合微观社会学与宏观社会学、“心理发生”层次与“社会发生”层次的问题,被誉为20世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代表作品有《文明的进程》、《宫廷社会》、《个体的社会》、《圈内人与圈外人》等。
译者简介:
1,王佩莉,1954年出生,197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德语专业。1985至1988年为复旦大学外文系德语专业研究生,专修德国古典文学,1988年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在德国科隆大学攻读教育学,1995年获德国教育学博士学位。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德语教授,现在德国一所私立高中任教。
在德国已出版的德文著作有:《威廉∙冯∙洪堡与蔡元培》(Wilhelm von Humbold und Cai Yuanpei. Eine vergleichende Analyse zweier klassischer Bildungskonzepte in der deutschen Aufklärung und in der ersten chinesischen Republik)。在大陆和台湾已出版的译著有:《真正的蓝色》、《没有完结的故事》、《亲和力》(与董问樵教授和林伟中合译)、《讲不完的故事》、《愿望潘趣酒》、《一个模范丈夫的自述》、《一群人寻找幸福并在笑声中死去》、《一个不安分守己者的自述》 等。
2,袁志英,1939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同济大学德语文学教授。中国资深翻译家,上海作协会员,上海译协会员。在复旦大学任教时,曾担任德语教研室主任,外文系副主任。应汉学家顾彬(Wolfang Kubin)的邀请,任波恩大学客座教授达四年半(1994-1998),讲授翻译、中国报刊和中国文学。着力于中德、中西文化交流,在各种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其中近20多篇德语论文分别在中国、德国、日本和韩国发表。写有专著《叔本华传》、《歌德的感情世界》,参与《中外现代文学作品词典》和《辞海》的编撰工作。
袁教授尽力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发表译文约有700多万字。内容涵盖面广,从政治、哲学、历史、社会学,到文学、文化,其中不乏名著。包括《歌德文集3》、《克莱斯特小说全集》、《在上苍的阴影下》、《文明的进程》II、《宇宙之谜》(合译)、《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智谋》(第二卷主译,审校)等,它们都在社会上有些影响。
目录 · · · · · ·
序言001
前言001第一章“文明”和“文化”概念的社会起源001
第一部分“文明”与“文化”概念的对立在德国的社会起源001
引言001
“文明”与“文化”这两个对立概念的发展过程005
· · · · · · (更多)
序言001
前言001第一章“文明”和“文化”概念的社会起源001
第一部分“文明”与“文化”概念的对立在德国的社会起源001
引言001
“文明”与“文化”这两个对立概念的发展过程005
关于德国宫廷观念的几个例子008
关于德国中等阶层和宫廷贵族013
说明德国中等阶层知识分子与宫廷贵族之间关系的文学例子020
“文化”与“文明”对立中社会矛盾的缓和及民族矛盾的加剧027
第二部分“文明”概念在法国的社会起源033
法语中“文明”概念的社会起源033
重农主义和法国改革运动的社会起源038第二章“文明”使人类行为发生的特殊变化049
“礼貌”概念的历史049
中世纪的社交礼节057
文艺复兴时期人的行为变化068
关于就餐行为084
第一例子084
第二对于席间风俗习惯引文的一些想法104
第一类关于以上引文所属各社会的概况104
关于“宫廷礼仪”(courtoisie)和“礼貌”(civilité)概念盛衰的说明107
关于就餐“文明”发展的概况109
关于宫廷谈吐模式的形成113
关于人们用什么理由来说明这是“坏的”,那是“好的”、“更好的”行为的问题119
第二类关于吃肉122
关于席间餐刀的使用127
关于席间叉的使用131
对于自然需要看法的变化135
第一例子135
第二关于这些例子和这方面变化的一般评说141
关于擤鼻涕150
第一例子150
第二关于擤鼻涕引文的一些想法156
关于吐痰160
第一例子160
第二对有关吐痰引文的一些想法164
关于卧室中的行为169
第一例子169
第二对于例子的几点想法171
对男女关系看法的变化177
关于攻击欲的转变201
骑士生活概况217第三章西方文明的社会发生231
宫廷社会概貌231
专制主义社会发生学简论236
中世纪社会发展机制240
第一部分封建化机制240
前言240
中世纪统治机构中凝聚与分散的势力242
民族大迁徙后的人口增长257
十字军东征社会发生学观察264
社会内部的扩展:新机关新工具的形成271
中世纪社会出现的一些新因素,和古希腊罗马社会的比较277
封建主义社会发生学283
宫廷抒情诗的社会发生学和宫廷礼俗291
第二部分国家的社会发生315
崛起王室的第一阶段:在领地范围内的竞争和垄断的形成315
有关英、法和德国发展历程几个不同方面的附录320
论垄断(或独占)机制328
王国范围内的早期竞争339
离心力量重又加强:众王子的竞争圈子353
最后的自由竞争和胜利者最终的垄断地位370
统治单位内部的分量分布。这种分布对于中央权力的意义。“国王机制”的形成381
税务独占社会发生学418总结文明论纲441
社会强制导致自我强制441
强制向长远扩展和自我强制的扩展456
反差在缩小,种类在扩大459
武士的宫廷化465
本能的抑制心理化和合理化(理性化)477
羞耻和难堪496
上层联结更为紧密,下层更大的崛起504
概观519附记埃利亚斯和他的《文明的进程》袁志英533注释583
序言注释583
前言注释585
第一章注释586
第二章注释589
第三章注释605人名表627
书名表64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两个工业阶层进入了国家机构……这两个工业阶层飞黄腾达,他们的代表人物在这些国家中程度不等地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两个工业阶层越来越把自己与民族等同起来,如上所述,所有这一切都更加促使他们形成当时社会观中的一种信念,即把自己的民族视为人类生活中具有最高价值的民族。国与国之间互相依赖关系的加强和扩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的增加,大规模的民族战争和从未中断过的战争危险,所有这一切都促进了这种以民族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的发展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页 -
英国由于是个岛国,只在一定程度上有支舰队,长期既没有陆军,也没有集中化的警察力量作为对其居民的威压手段而扮演什么角色;反观普鲁士德国,有相当辽阔的领土,其边界易受侵犯;它有一支由贵族、特权阶层所率领的陆军,也有强大的警察部队,这为给其人民打下印记起着巨大的作用。 这种暴力独占的建构使得单个的人无法以英国同样的方式进行自我监控;它不是强制个体独立和半自动地进入终生的“team-work”(“合作”),而是强使个人在很高的程度上从小就习惯于服从他人,听从外界的命令。从国家共同生活这一角度来看,基于暴力手段的这种结构,外来强制向着自我强制的转换就微乎其微。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总结 文明论纲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文明的进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文明的进程"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现实的社会建构 9.4
-
- 社会的构成 9.3
-
- 社会学的想象力 9.1
-
-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 9.5
-
- 个体的社会 7.9
-
- 组织社会学十讲 9.3
-
- 实践感 9.1
-
- 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学 8.3
-
-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9.3
-
- 核心社会学思想家(第3版) 8.3
文明的进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微观与宏观、个体与社会、外部强制与自我强制

《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系列一
> 更多书评 3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0)8.7分 5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8.6分 62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8.8分 31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8.8分 22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有源好书『偏门书籍杂烩』 (马克爱马克)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优酷 罗辑思维 2014 (第2季) 介绍的书籍 (IVAN)
- 37°暖书单(一)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文明的进程的评论:
feed: rss 2.0
42 有用 庄晓渊 2016-06-15 21:21:37
文明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区别阶级贵贱,反而引起的效仿上流生活的强迫性影响。不过,全书有趣而冗长。
1 有用 牧云 2017-02-02 21:37:23
“文明”诞生记
3 有用 (;_;) 2015-04-24 00:29:17
人装逼都是为了钱权,装着装着就有了贵族和巴子的区别……其实论点蛮集中的,能写五十万字实在厉害。
8 有用 蒜鸟君🐤 2020-04-21 22:56:06
【文明,文明,多少区隔,假汝之名!】当暴力被收治进利维坦,人际间的直接冲突减少,国家出现与暴力——财税垄断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从时间上看,羞耻界限的前移(读的时候一直不理解这里的“前”是何意,从意思上来说应该是个人的羞耻感不断增长?),空间分布上从上流社会的宫廷向下层社会扩散(参见社会现象:名人带货)。如果不考虑卫生学的科学理性,文明的过程就是人的生理性需求不断被社会性规范制服的过程。文明没有起点... 【文明,文明,多少区隔,假汝之名!】当暴力被收治进利维坦,人际间的直接冲突减少,国家出现与暴力——财税垄断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从时间上看,羞耻界限的前移(读的时候一直不理解这里的“前”是何意,从意思上来说应该是个人的羞耻感不断增长?),空间分布上从上流社会的宫廷向下层社会扩散(参见社会现象:名人带货)。如果不考虑卫生学的科学理性,文明的过程就是人的生理性需求不断被社会性规范制服的过程。文明没有起点、终点以及发展方向,它只是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第一卷上手容易,第二卷需要有欧洲史知识储备,附记很赞。(当读到一本有些被作者一直强调的观点的时候,要么是作者写作风格啰嗦,要么就是被现在人认为是常识的观点正是从这些之前的文本中逐渐发展完善的。) (展开)
1 有用 弁天 2019-06-05 11:50:54
有趣,当今生活的建立得益于一次次的冲突,道德观念成长也不是快速,从亚里士多德奴隶到罗尔斯正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