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
译者: 草婴
出版年: 2014-4
页数: 764
定价: 4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经典译林
ISBN: 9787544740883
内容简介 · · · · · ·
世界顶尖作家的代表作品与中国顶尖翻译家的最佳译作的“珠联璧合”。
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
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拱门式"结构,并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绝伦。小说中那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都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草婴先生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翻译完成12卷《托尔斯泰小说全集》,因为每部作品都要看好多遍。
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思想家、哲学家,19世纪中期俄罗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顶峰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和优秀的短篇小说。他的主要作品描深刻地展现了俄罗斯剧烈的社会变动以及人民的顽强抗争。他的文学传统不仅被许多优秀的俄罗斯作家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他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草婴
《辞海》编委兼外国文学学科主编,中国译协副会长,现为中国译协名誉理事, 2006年被俄罗斯作家协会吸收为名誉会员。
1987年获苏联文学最高奖——高尔基文学奖,2006年获高尔基文学奖章,被俄罗斯作家协会吸收为名誉会员,2010年获“中国翻译文...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思想家、哲学家,19世纪中期俄罗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顶峰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和优秀的短篇小说。他的主要作品描深刻地展现了俄罗斯剧烈的社会变动以及人民的顽强抗争。他的文学传统不仅被许多优秀的俄罗斯作家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他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草婴
《辞海》编委兼外国文学学科主编,中国译协副会长,现为中国译协名誉理事, 2006年被俄罗斯作家协会吸收为名誉会员。
1987年获苏联文学最高奖——高尔基文学奖,2006年获高尔基文学奖章,被俄罗斯作家协会吸收为名誉会员,2010年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1年获“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就是我要对你说的话。女人---这是男人事业上的一大绊脚石。爱上一个女人,又要做一番事业,这很难。既要避免障碍又要随心所欲地爱一个女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结婚。怎么把我的想法说给你听呢?“爱好打比喻的谢普霍夫斯科依说,”等一等,等一等,有了,这好比背上有包袱,却要腾出双手来工作,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包袱绑在背上。这就是结婚。我结了婚,就有这样的体会。我的双手一下子腾出来了。但要是不结婚而背着这样的包袱,你的一双手就腾不出来,你就什么事也干不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02页 -
他望着她,好像望着一朵摘下已久凋谢的花,他很难看出她的美----当初他就是为了她的美把她摘下来,而因此也把她毁了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1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安娜·卡列尼娜"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安娜·卡列尼娜"的人也喜欢 · · · · · ·
安娜·卡列尼娜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65 条 )







论坛 · · · · · ·
关于书名 | 来自Kinouya | 1 回应 | 2025-02-24 19:54:42 |
第二部分第11节(P143)有删减吧? | 来自脚男 | 2023-10-19 12:37:16 | |
安娜卡列尼娜书中的一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 来自豆友0FJkm2bQgE | 2023-07-14 15:36:16 | |
列文和伏伦斯基的共同点 | 来自寒塘渡鹤 | 1 回应 | 2023-07-04 15:40:28 |
救。觉得每个人物都被描写得很可爱 | 来自艾萍 | 2023-03-28 19:38:0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0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9.2分 71427人读过
-
Bantam Classics (1984)9.0分 222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8.5分 15919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7分 2048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经典译林 (译林出版社)
- [2014]3-4月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经典译林(译林出版社) (Anatol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安娜·卡列尼娜的评论:
feed: rss 2.0
50 有用 默然 2018-07-07 20:01:41
"We are not to take Anna Karenina as a work of art; we are to take it as a piece of life." (Matthew Arnold) 我非常、非常能体会安娜在与伏伦斯基结合后期那种被整个社会孤立的无助感和由此引发的猜忌和神经质。我认为人类社会里男女交往之间可能会有的各种心理和情绪都已经在这部书里被写尽了,而安娜最后的... "We are not to take Anna Karenina as a work of art; we are to take it as a piece of life." (Matthew Arnold) 我非常、非常能体会安娜在与伏伦斯基结合后期那种被整个社会孤立的无助感和由此引发的猜忌和神经质。我认为人类社会里男女交往之间可能会有的各种心理和情绪都已经在这部书里被写尽了,而安娜最后的复仇之死更是惊心动魄。世人只看到她的“堕落”或“癫狂”,但我看到的只有真挚和孤独,燃尽的蜡烛亦是俄狄浦斯那声“一切皆善”的回响。将主线简单看作“第三者”故事的根本没读懂这部书,大概只有当你经历过一段曾经逼疯你的关系,你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安娜。而很“幸运”的,我从疯癫中幸存了下来,我读完了它。 (展开)
24 有用 [已注销] 2015-09-12 18:46:26
安娜死了,伏伦斯基上了战场,吉娣的新生儿出世,列文找到了信仰。为何题目不是《康斯坦京·德米特里奇·列文的救赎之路》捏?
130 有用 censored dump 2017-02-24 14:03:45
写于战争与和平之后,少了那种成长蜕变的青春气息,多了对婚姻家庭生活的探微,无疑,托尔斯泰写出了19世纪女性婚恋/生活的桎梏,那种如俄罗斯轮盘赌一般的“现在或永不”,可以看到基督教伦理与贵族风尚耦合下的社会习俗,与西风东渐下资本主义个人自由的对撞,更深的是人性的不同层面对撞,但单单这个故事,只是一则社会新闻的文学演绎。在安娜的主线之外,作者附身列文的支线不仅充实了人文背景,而且更具有代入感,他在乡下... 写于战争与和平之后,少了那种成长蜕变的青春气息,多了对婚姻家庭生活的探微,无疑,托尔斯泰写出了19世纪女性婚恋/生活的桎梏,那种如俄罗斯轮盘赌一般的“现在或永不”,可以看到基督教伦理与贵族风尚耦合下的社会习俗,与西风东渐下资本主义个人自由的对撞,更深的是人性的不同层面对撞,但单单这个故事,只是一则社会新闻的文学演绎。在安娜的主线之外,作者附身列文的支线不仅充实了人文背景,而且更具有代入感,他在乡下生活的打猎、农务或散步场景,他的近乎自戕式的内心斗争,写得既美又充沛,春夜里听到嫩草发芽破土的声音,闪电间隙夜空悠忽闪现的群星,割草时忘却时空的无我之境,都充满了切身、惊奇的人类体验,托尔斯泰花了最后一章去写列文找到上帝的内心历程,正是这种“生存体验”完美、也是唯一的落脚,那超越人类智慧与语言的认识 (展开)
32 有用 扶疏 2019-05-29 22:05:31
……怎么能写这么长……为什么要写这么长……
31 有用 Snooze 2019-08-09 18:57:56
“建立在理性上的婚姻的幸福,一旦遇到原来被克制的热情爆发,就会烟消云散了。”反过来说也一样,建立在热情爆发上的爱情,一旦理性回来了,也会烟消云散。生命就是用来承受的,无论快乐还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