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原作名: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译者: 吴叡人
出版年: 2016-8
页数: 263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民族主义研究
ISBN: 9787208138490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原作名: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译者: 吴叡人
出版年: 2016-8
页数: 263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民族主义研究
ISBN: 9787208138490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作者将比较史、历史社会学、文本分析与人类学融于一体,提出一个解释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的具有哥白尼革命特质的新理论典范,把民族、民族属性与民族主义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作为研究起点,而民族这种特殊的人造物就是“想象的共同体”。接着论证了民族主义是如何从美洲最先发生,然后再向欧洲、亚非等地逐步扩散的历史过程。
想象的共同体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Benedict Anderson,当代重要的民族主义理论家。1936年出生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1941年,为躲避日益升级的中日战争,随全家离开中国。1953年,安德森进入剑桥大学求学,主修西方古典研究与英法文学;1958年远赴康乃尔大学投身乔治,卡欣门下,专攻印尼研究,之后又将研究 目光转向其他东南亚国家。1983年,出版民族主义研究经典著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除《想象的共同体》外,其他著作还有:《比较的幽灵:民族主义、东南亚与世界》《革命时期的爪哇》《美国殖民时期的泰国政治与文学》和《语言与权力:探索印尼的政治文化》等。
目录 · · · · · ·
民族主义研究中的老问题与新困惑——关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民族主义研究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
第二版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文化根源
第三章 民族意识的起源
· · · · · · (更多)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
第二版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文化根源
第三章 民族意识的起源
· · · · · · (更多)
民族主义研究中的老问题与新困惑——关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民族主义研究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
第二版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文化根源
第三章 民族意识的起源
第四章 欧裔海外移民先驱者
第五章 旧语言,新模型
第六章 官方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
第七章 最后一波
第八章 爱国主义和种族主义
第九章 历史的天使
第十章 人口调查、地图、博物馆
第十一章 记忆与遗忘
旅行与交通:论《想象的共同体》的地理传记
参考文献
译后记
附录一 民族主义研究的新困惑
附录二 东南亚华人的认同悖论:以泰国为例
· · · · · · (收起)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
第二版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文化根源
第三章 民族意识的起源
第四章 欧裔海外移民先驱者
第五章 旧语言,新模型
第六章 官方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
第七章 最后一波
第八章 爱国主义和种族主义
第九章 历史的天使
第十章 人口调查、地图、博物馆
第十一章 记忆与遗忘
旅行与交通:论《想象的共同体》的地理传记
参考文献
译后记
附录一 民族主义研究的新困惑
附录二 东南亚华人的认同悖论:以泰国为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印刷语言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奠定了民族意识的基础。首先,并且是最重要的,它们在拉丁文之下,口语方言之上创造了统一的交流与传播的领域。那些口操种类繁多的各式法语、英语或西班牙语,原本可能难以或根本无法彼此交流的人们,通过印刷字体和纸张的中介,变得能够相互理解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感觉到那些在他们的特殊语言领域里数以十万计、甚至百万计的人的存在,而与此同时,他们也逐渐感觉到只有那些数以十万计或百万计的人们属于这个特殊的语言领域。这些被印刷品所联结的“读者同胞们”,在其世俗的、特殊的和“可见之不可见”当中,形成了民族的想象的共同体的胚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民族意识的起源 -
第二,印刷资本主义赋予了语言一种新的固定性(fixity),这种固定性在经过长时间之后,为语言塑造出对“主观的民族理念”而言是极为关键的古老形象。诚如费柏赫和马丁所提醒我们的,印刷的书籍保有一种永恒的形态,几乎可以不拘时空地被无限复制。它不再受制于经院手抄本那种个人化和“不自觉地把典籍现代化”的习惯了。因此,纵使12世纪的法文和15世纪维永(Villon)所写的法文相去甚远,进入16世纪之后法文变化的速度也决定性地减缓了。“到了17世纪时,欧洲的语言大致上已经具备其现代的形了”。换句话说,经过了三个世纪之后,现在这些印刷语言之上已经积了一层发暗的色泽。因此,今天我们还读得懂17世纪先人的话语,然而维永却无法理解他12世纪的祖先的遗泽。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民族意识的起源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想象的共同体"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想象的共同体"的人也喜欢 · · · · · ·
想象的共同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2 条 )







论坛 · · · · · ·
和台版(2010年版)页数咋差那么多 | 来自6仔 | 2024-03-26 18:13:14 | |
谈各国译本的那一章未提及中文版,是删掉了还是作... | 来自Mnemosyne | 4 回应 | 2023-11-29 12:36:28 |
翻译的实在太差了 | 来自calendula | 2022-08-14 19:09:13 | |
求教,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印刷资本主义? | 来自lucy.A.phoenix | 2 回应 | 2022-06-26 15:49:53 |
这版删了多少? | 来自柱子 | 1 回应 | 2021-12-21 13:48:1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8.8分 7815人读过
-
Verso (2006)9.1分 612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8.8分 1057人读过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 (2010)9.0分 47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含英咀华——总有一本适合你第1辑 (99.9%)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学问之道 (沙砾于飞)
- 37°暖书单(一) (37°暖)
- 必买之书 (山鬼2046)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想象的共同体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挟书谤王蘑菇酱 2019-03-10 13:18:31
不是解构民族主义那么简单,而是对民族主义语境及如何运用民族主义话语的分析,可以看出安德森对小国民族主义和殖民地民族主义很同情。而且从观念史的角度来看民族主义问题颇给人以启发。感觉可以拿来与王明珂对读。可惜时间仓猝未能细读。
142 有用 贝哈马斯 2020-12-08 11:04:30
捉个虫:汪晖老师在代序中提到《菊与刀》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却不止一次用“他”来指代。如果我没记错,鲁思·本尼迪克特是女的,本书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是男的。
11 有用 Barry Allen 2020-03-22 18:12:38
核心论点是三波民族意识的崛起,美洲殖民地对宗主国的分离,欧洲中世纪之后宗教的解构和印刷资本主义的崛起,官方民族在欧洲与广大殖民地的盛行,但是仍没能有效解释与种族主义的关联,甚至不如标题和干巴巴的定义有说服力,以及极其奇怪的翻译也减弱了可读性。
255 有用 jerrylin 2016-11-17 08:23:29
建构但并不虚幻。此版比之前大陆版多了些内容,但肯定还是有所取舍的,如安德森在末章评价了几乎全世界的译本唯独未评价大陆版,不可思议。(后补:当几年后知道此版中译者的主张及言行后,不得不提醒诸位,无论是对安德森还是吴叡人,我们都需要更多了解后再做出评论;只要理据充分,今日之我可以推翻昨日之我。)
16 有用 不居 2018-12-14 08:11:49
由于这本书太过经典,“民族本质上是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这个核心思想,自己早就已经从别的地方吸收过。第一次听的时候很受震动,觉得民族原来不完全是自然融合而成的,还有许多主观能动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回过头来读这种观念出处的原著,反倒有些失望。作者尝试用宗教共同体、王朝统治以及时间观念的变化去解释民族产生的文化根源,并且着重梳理了印刷术对于民族意识生成的发展。个人觉得这几个维度不一的因素,并不能真正严谨自... 由于这本书太过经典,“民族本质上是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这个核心思想,自己早就已经从别的地方吸收过。第一次听的时候很受震动,觉得民族原来不完全是自然融合而成的,还有许多主观能动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回过头来读这种观念出处的原著,反倒有些失望。作者尝试用宗教共同体、王朝统治以及时间观念的变化去解释民族产生的文化根源,并且着重梳理了印刷术对于民族意识生成的发展。个人觉得这几个维度不一的因素,并不能真正严谨自洽地解释民族如何通过借由想象去生成,借由想象去凝聚人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