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增订本)
出版年: 2019-6
页数: 606
定价: 9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当代学术
ISBN: 9787108064776
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历史通论》是王家范先生的经典之作,以他执教“中国通史”课程的讲义为基础写就,讨论范围覆盖直到今天为止的全部中国历史,既勾勒轮廓、阐释整体,也包含对百年来“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情结”的特殊关注。王家范从通贯和整体诠释的角度,对历史中的重大问题做出个性化解读,进而揭示中国历史变迁的内在脉络,呈现自己所理解的“中国通史”。
全书分前编、后编、续编三部分。前编围绕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脉络,进行纵横交错的专题探讨;后编意在回顾和反思“通史”撰写的百年经历;续编收入初版后十年所写相关文章,如《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等。
中国历史通论的创作者
· · · · · ·
-
王家范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家范 1938年生,江苏昆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2018年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之学术贡献奖。
1957年夏秋之交,投考华东师大,从此定居丽娃园。自1962年起执教中国通史,持续四十六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主攻中国社会经济史,侧重明清时段与江南地区,于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也多有探索。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史家与史学》《漂泊航程:历史长河中的明清之旅》《明清江南史丛稿》等,另有《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试析》《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其历史价值初探》《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当代新儒家价值定位》等论文百余篇。
目录 · · · · · ·
前编:通论专题研讨
背景:“大历史”观念与专题选择
总起:对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的认识
交代:专题的安排
一、部族时代
“部族时代”的提出
部族的出发地:“聚落”
宗族、部族与“方邦”
“卡里斯玛”型权力崇拜
二、封建时代
学术史追溯:“封建论”
由“天下万国”到“封邦联盟”
西周王国:“封邦建国”制
附论:关于“三代”演进的一种文化分析
三、大一统帝国时代
由列国纷争走向大一统
“大一统”的历史镜像
“帝国”时代的内部分期
四、农业产权性质及其演化
[上篇]
辨析产权问题的思路
产权的发生学诠释
[下篇]
“黔首自实田”辨
自耕农为“国家佃农”辨
权力背景下“土地兼并”辨
五、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上篇]
农业起源概说
农业发展进程鸟瞰
[下篇]
小农经济的历史合理性
是什么阻碍了经济的变革
余论
六、特型化的市场与商人阶层
[上篇]
帝国体制下商品生产辨析
[下篇]
帝国时代消费形态解析
帝国时代商人的历史命运
七、政治构造与政治运作
辨识政治体制特征的方法论策略
“封建”与“郡县”之辨
刚柔相济:帝国政治体制运作机制
八、中国现代化艰难性的历史思考
“问题意识”
辨识理路
历史探源
余论
后编:回顾与反思
一、百年史学建设历程回顾
百年史学主题:重新认识中国
新史学:对科学实证的追求
诠释:史家与时代的对话
余话
二、被遗忘的个案:张荫麟及其《东汉前中国史纲》
为学贵自辟,莫依门户侧
众窍无窍,天然自成
三、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
走出低谷的历史抉择
揭开中国社会变革艰难的奥秘
四、社会历史认识若干思考
中国历史有没有自己的“谜”
对社会历史的认识能否成为科学
社会历史的认识能否“价值中立”
不能了结的“情结”
续编:后十年思考鳞爪
增订本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史記文義平易,每日以三點鐘之功足閱兩卷有餘。《二十四史》三千二百三十九卷,日讀兩卷,四年可了。即不全閱,先讀四史,繼以正續《通鑒》《明通鑒》三書合計不過千卷一日兩卷,五百日可了。不到十七個月,紀事之書畢矣。欲知典章制度,有《通考》在。三通除去冗散,不過四五百卷,一日兩卷,二百餘日可了。為時僅須八月。地理書本不多,《元和郡縣志》《元豐九域志》《明清一統志》大致已具,顧氏《讀書方輿紀要》最為精審,不可不讀,合計不過五百卷,半年內外可畢。《歷代名臣奏議》,都六百卷,文字流暢易於閱讀。一日两卷,不过十月。他如《郡國利病書》《清史稿》等需時亦無多。總計記事之書,需時半年;典章之書,需時八月;地理之書,需時半年;奏議之書,需時十月。以三年半程功,即可通貫。諸君何憚而不為此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45页 -
由“部族时代”进入“封建时代”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是大大小小“方邦”分合离聚历史运动综合生成出的一个局面,其间很难有什么明确的标志。假若有,那就是大的“方邦”成为核心邦国”(如“大邑商”)一我称之为“联邦”式的“中央王国”的出现。这种一定范围内的中央王国”,实行的就是“封建制”,即有一核心部族以“天下共主”的名义统领下的“方邦联合”和核心部族的逐步扩张(也有称之为“殖民”的)二元并存的格局。夏目前还不能完全确指,商已成规模,到西周则形神俱备故特别触目。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由“天下万国”到“封邦联盟”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中国历史通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将无同 9.5
-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9.3
-
- 明清社会史论 9.4
-
- 历史三调 9.3
-
- 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 8.6
-
- “山中”的六朝史 8.8
-
- 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 9.2
-
- 变动的传统 9.1
-
-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8.1
-
- 西周的灭亡 9.2
中国历史通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中国历史通论》中的引书·必读书


“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然照今人”

家范先生与华师大历史系
> 更多书评 28篇
论坛 · · · · · ·
没赶上老先生在世的时候交流,做个纪念吧。 | 来自踢星星 | 2025-03-14 09:07:08 | |
p216 | 来自谷子 | 1 回应 | 2023-06-21 22:37:47 |
一处史实错误 | 来自童 | 5 回应 | 2022-12-19 21:05:53 |
增订版和原版差别很大吗?二手书价格差很多 | 来自阿保 | 2020-05-15 08:03:5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9.1分 295人读过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9.1分 209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22)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五南 (2002)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九分以上中国文史哲著作(乱序) (司空宅星)
- 高评分kindle电子书 (人闲桂花落)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历史通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63 有用 成知默 2020-03-31 20:27:29
章太炎先生说:“今修通史,旨在独裁”,相比于那些述而不作、以铺陈史实为要、以策锋、计簿、相斫为主要内容的僵化通史写作,我更喜欢这种充满各种深度论证、凝聚个人思考结晶的史论,而本书也无疑是近几年对我启发最大的一部历史专著。王先生论史,以描述演进轨迹为经,以揭示不同特征为纬,用考古学、文献学、人类学等新材料论史,援引诸多先贤如吕思勉、钱穆等人的观点互校,有继承,有检讨,有反拨,更引入不少西方理论如韦伯... 章太炎先生说:“今修通史,旨在独裁”,相比于那些述而不作、以铺陈史实为要、以策锋、计簿、相斫为主要内容的僵化通史写作,我更喜欢这种充满各种深度论证、凝聚个人思考结晶的史论,而本书也无疑是近几年对我启发最大的一部历史专著。王先生论史,以描述演进轨迹为经,以揭示不同特征为纬,用考古学、文献学、人类学等新材料论史,援引诸多先贤如吕思勉、钱穆等人的观点互校,有继承,有检讨,有反拨,更引入不少西方理论如韦伯的很多观点(对政治权威的“卡里斯玛崇拜”即是从韦伯的观点引申开去),为我们提供更多思考的维度,虽不能说完全“成一家一言”,却也常有新论与奇论。尤其是将经济史从政治史、事件史的点缀中解放出来,中国农业的产权性质及演化、特型化的市场与商人、中国现代化的艰难性等专述尤为好看,后编与续编稍逊,且有不少重复。 (展开)
9 有用 王子毅 2020-12-15 17:12:09
1.这是一本让人感到意外的书,原以为本书类似王亚南那样按照马克思主义史学谈中国历史,仔细看完,才发现讲得很开放,对以往和当今史学流行的现象作出诸多批评,完全不像一个老头子写的,很锋利。2.历史学一直讲究的问题意识在本书中也很足,如对殷周之变、周秦之变的分析,对中国经济私有制的分析,对中国传统社会实质的分析,对土地兼并的分析,对中国现代转型的分析,等等。3.让我惊讶的是王先生也对加州学派展开批评,揭... 1.这是一本让人感到意外的书,原以为本书类似王亚南那样按照马克思主义史学谈中国历史,仔细看完,才发现讲得很开放,对以往和当今史学流行的现象作出诸多批评,完全不像一个老头子写的,很锋利。2.历史学一直讲究的问题意识在本书中也很足,如对殷周之变、周秦之变的分析,对中国经济私有制的分析,对中国传统社会实质的分析,对土地兼并的分析,对中国现代转型的分析,等等。3.让我惊讶的是王先生也对加州学派展开批评,揭露彭慕兰这些学者最大的毛病是“出在对中国国情缺乏真切的了解”,忽视“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的国家”。4.王先生真的很欣赏许倬云啊,反复夸赞许。 (展开)
2 有用 花落人亡 2024-04-09 20:19:12 浙江
悲天悯人,气势磅礴,高山仰止。
75 有用 归洋 2019-09-19 16:00:22
“史家假若没有了对人类命运的根本关怀,没有了对人性的深刻反省,我们是不是很容易被历史的沉重拖到海底,再浮不到海面上,向世人说清楚:大海的故事究竟精彩在哪里?”
2 有用 决然 2024-09-30 12:09:26 浙江
不满。 我实在无法想象这就是所谓985大学教授的水平。如果是没有思想的人,大概会被典雅的文字和海量的引用唬住吧。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当明白,这本书只是杂糅,核心仍很是粗俗,他远远没够到“高阶历史”的高度。他读的哲学家都白读了,讲白了,是co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