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艺文志eons
副标题: 哲学的黄金十年:1919-1929
译者: 林灵娜
出版年: 2019-8
页数: 480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艺文志·人物
ISBN: 9787532172979
内容简介 · · · · · ·
*2020年《卫报》年度推荐图书
*2020年《经济学人》年度推荐图书
*2020年《纽约时报》年度推荐图书
20世纪20年代,一个处在多彩生活与经济危机之间的年代,一个一战刚刚结束、纳粹主义正在酝酿的年代,一个德国哲学的黄金年代。
马丁·海德格尔的事业平步青云,并邂逅了与汉娜·阿伦特的爱情。跌跌撞撞的瓦尔特·本雅明在卡普里岛疯狂迷恋上了一个来自拉脱维亚的无政府主义者,也正是这 段爱恋使他自己成为了一名革命者。天才维特根斯坦是亿万富翁之子,他在剑桥被誉为哲学的上帝,而这样的天之骄子却来到了上奥地利州偏远地区担任乡村小学教师,过着完全赤贫的生活。最后还有恩斯特·卡西尔,他在迁居到汉堡中产阶级区的几年前,亲身经历了正在抬头的反犹主义。
本书除梳理了海德格尔、本雅明、维特根斯坦和卡西尔在1919-1929年间的各异的日常生活、情感经历和思想状况,还力求将四...
*2020年《卫报》年度推荐图书
*2020年《经济学人》年度推荐图书
*2020年《纽约时报》年度推荐图书
20世纪20年代,一个处在多彩生活与经济危机之间的年代,一个一战刚刚结束、纳粹主义正在酝酿的年代,一个德国哲学的黄金年代。
马丁·海德格尔的事业平步青云,并邂逅了与汉娜·阿伦特的爱情。跌跌撞撞的瓦尔特·本雅明在卡普里岛疯狂迷恋上了一个来自拉脱维亚的无政府主义者,也正是这 段爱恋使他自己成为了一名革命者。天才维特根斯坦是亿万富翁之子,他在剑桥被誉为哲学的上帝,而这样的天之骄子却来到了上奥地利州偏远地区担任乡村小学教师,过着完全赤贫的生活。最后还有恩斯特·卡西尔,他在迁居到汉堡中产阶级区的几年前,亲身经历了正在抬头的反犹主义。
本书除梳理了海德格尔、本雅明、维特根斯坦和卡西尔在1919-1929年间的各异的日常生活、情感经历和思想状况,还力求将四位哲人的思想予以对观,展现了他们在面临时代根本问题时各自的回答和应对方式。借助作者出色的叙述,我们在这四位卓越哲学家的生活道路和革命性思想中,看到了当今世界的根源。回望20世纪20年代,既是感悟又是警醒。
—
◆“本书以高超的叙述方式描绘了1919年至1929年间的故事。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本雅明和卡西尔赢得了世界性的重要意义。他们一同绘制出了一幅令人赞叹的精神图景,留下了四种不同的生活轨迹。由此,在二战阴影前后的一段时期里、在一片广阔的视野中,显现出了一幅哲学星座图。”——吕迪格•萨弗兰斯基(Rüdiger Safranski)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难再出现一本这么好的书了”。——Micha Brumlik,《日报》
◆“以令人赞叹的叙述技巧将人物传记和思想史结合到了一起”。——《西班牙国家报》
◆“就如同一部长篇小说,必定引导读者置身于一场极其复杂的讨论之中”。——意大利《共和报》
魔术师时代的创作者
· · · · · ·
-
沃尔夫拉姆·艾伦伯格 作者
-
林灵娜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沃尔夫拉姆• 艾伦伯格(Wolfram Eilenberger),德国作家、哲学家,曾在海德堡、柏林与芬兰的图尔库学习哲学、心理学和罗曼语族学,曾任教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柏林艺术大学。2019年9月即将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继续执教。他是《哲学杂志》创始 编辑,《时代周报》专栏作家,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是全球最畅销的哲学家和作家之一。此外,他还在瑞士电视台主持《哲学的伟大时刻》节目。
目录 · · · · · ·
第二章 跳跃 1919
第三章 语言 1919-1920
第四章 构形 1922-1923
第五章 你 1923-1925
第六章 自由 1925-1927
· · · · · · (更多)
第二章 跳跃 1919
第三章 语言 1919-1920
第四章 构形 1922-1923
第五章 你 1923-1925
第六章 自由 1925-1927
第七章 拱廊街 1926-1928
第八章 时间 1929
结语
著作目录
参考文献摘选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绝大多数人的沉沦倾向可不是由于缺乏理智能力,而更多是得归责到一种追求生存舒适性的偏好。简单来说:大多数人一辈子更喜欢避开自己,而不是认真寻找自己。这种自觉回避自我的形式肯定既不会特别痛苦,也不会不舒服。是的,毫无疑问,这是一条更为安全、在某种乏味的意义上亦是一条能保障幸福的道路。但这条路通向的终点只能是,人们永远无法真正成为自己、或者成为本可能成为的人。人们过的是一种自己选择的、持续错过自我的生活,在海德格尔的意义上,这种生活令人担忧的地方主要在于,它所专注的东西都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无法承载生活的意义:在物质生活领域就是专注于流行的消费品;在社会生活领域就是专注于职业平步青云;在人际交往领域就是专注于友谊而不关注真正的对话,专注于按部就班的婚姻而不专注于爱情;在宗教领域就是专注于学会一种信仰,却没去真正感受上帝的存在;在语言领域体现为,人们持续不经思考地应用提前准备好的句子和空话套话,这些内容人人都会说并认为其是对的;最后,在研究领域,人们枯燥乏味地重复一些自认为已经肯定知道答案的问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章 构形 1922-1923 -
维特根斯坦的大姐、也是他最亲密的姐姐赫尔梅娜回忆道: 我自己最开始根本无法理解他做出的第二个决定,即他选择了一个很不起眼的职业,可能就是去当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因为我们姐弟之间聊天时很经常用比喻来彼此沟通,于是我当时就在一次长谈中跟他说:他拥有经过哲学训练的头脑,当我想象他这样一个人,要去做小学教师,就如一件精密工具被用来撬开木质货箱一样。路德维希同样是用一个比喻来回答我的,他的比喻令我无言以对。他是这么说的:“你让我想到一个从紧闭的窗户向外看的人,他解释不了看到的某个过路人做出的奇怪动作,因为他意识不到一场风暴正在窗外肆虐,而那名路人其实只是在竭力使自己站稳脚跟而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语言 1919-1920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魔术师时代"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魔术师时代"的人也喜欢 · · · · · ·
魔术师时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卡西尔的文化面临主要危险啥意思 | 来自Mr.燊 | 2024-03-25 16:10:12 | |
提问:扉页上的献给Eva是那个动漫吗 | 来自弱柳扶风 | 2 回应 | 2023-09-17 22:42:13 |
这本书以后会出电子版吗? | 来自KyleFan89 | 1 回应 | 2019-12-02 17:28:0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Allen Lane (2020)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商周出版 (2020)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Klett-Cotta (2018)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Penguin Press (2020)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看完这些传记(二) (海鹰)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所有感兴趣的都要看~~~~~~~ (qiany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魔术师时代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苏野 2019-09-29 12:53:49
一个有品位、有追求的普及本。
4 有用 CAIMAN 2024-01-04 10:41:39
好书 •卡西尔,新康德主义者,人人都知道他,人人都忽视他;维特根斯坦,逻辑实证主义者,人人都羡慕他,人人都不阅读他;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者,人人都学习他,人人都不理解他;本雅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人人都引用他,人人都不研究他。 •如果用卡牌人物来指代,卡西尔是来自城市中产阶级家庭的温厚的博士,维特根斯坦是来自亿万富翁家族的古怪的隐者,海德格尔是来自乡村保守天主教家庭的狡黠的牧师,本雅明是来自小市民阶... 好书 •卡西尔,新康德主义者,人人都知道他,人人都忽视他;维特根斯坦,逻辑实证主义者,人人都羡慕他,人人都不阅读他;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者,人人都学习他,人人都不理解他;本雅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人人都引用他,人人都不研究他。 •如果用卡牌人物来指代,卡西尔是来自城市中产阶级家庭的温厚的博士,维特根斯坦是来自亿万富翁家族的古怪的隐者,海德格尔是来自乡村保守天主教家庭的狡黠的牧师,本雅明是来自小市民阶层的荒唐的浪子。 •有趣的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关注人的符号化能力,思考语言问题,并构成二十世纪语言学转向的环节。 (展开)
4 有用 馬提奧 2019-08-26 20:19:37
“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叙事最适合同一时空下人类群星闪耀的故事,主题总归是我们自己和我们生存的世界,哲学家有语言和逻辑,物理学家有数学和方程,艺术家有音乐和画笔……最可爱,日子还要过,求职借钱养家糊口,强迫妄想精神抑郁,爱人情人同性恋人……海德格尔说:“作为一个哲学家,生活不易。” ps,还没见哪个天才嘴不毒的(你瞧瞧维特根斯坦是怎么评价摩尔的)。
4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19-10-08 12:30:11
可说是传记,也可说是思想评传,交叉则见20世纪初期欧洲思潮的流涌。四位哲学家的人生困境与叩学突进,恰在这十年合轨,写法简洁明快,浓缩扼要而不失诗意。
4 有用 避月如仇 2019-12-16 07:47:55
关于本书,蒙太奇式的转换使读者惊艳。在抽离一切永恒之物和一切依靠以后,人孤零零地面对世界背后的虚无,因为在时间的指向中,人是被抛弃的存在,畏惧之下,人需要跳跃,需要面对一切的勇气。海德格尔让人直面有限。卡西尔则依托康德的批判工具,以符号形式表达科学神话历史和艺术思维,人虽是有限的,但符号系统却是无限的,人在学习中将己之有限和无限相连,世界仍是有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