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本铁道史学会首任会长著作,介绍日本铁路车站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建设史,也是一部社会生活史;
★从“公共空间”概念出发,探讨日本铁路车站在近代社会与城市发展中的位置。车站建筑和车站在城市交通网中的集散作用,不同程度影响着近现代都市人的生活;
★除日本铁路官方早期史料外,亦采用相关时代文学著作、社会新闻及亲历者回忆录等材料,角度多样;
★重点介绍日本首条铁路线的起点新桥站,城市枢纽东京站、大阪站及名古屋站,连接海港的下关站、博多站等代表性车站;
铁路是近代文明的重要象征,它为人们带来了不受限制的、平等的移动自由。作为铁路与城市的“接口”,铁路车站也成为近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公共空间。
明治初年,响彻新桥站的一声汽笛,拉开了日本近代化的帷幕。以横滨站和东京新桥站的出现为开端,车站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往来车站的每一天”成为新时代的象征之一。同时,...
★日本铁道史学会首任会长著作,介绍日本铁路车站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建设史,也是一部社会生活史;
★从“公共空间”概念出发,探讨日本铁路车站在近代社会与城市发展中的位置。车站建筑和车站在城市交通网中的集散作用,不同程度影响着近现代都市人的生活;
★除日本铁路官方早期史料外,亦采用相关时代文学著作、社会新闻及亲历者回忆录等材料,角度多样;
★重点介绍日本首条铁路线的起点新桥站,城市枢纽东京站、大阪站及名古屋站,连接海港的下关站、博多站等代表性车站;
铁路是近代文明的重要象征,它为人们带来了不受限制的、平等的移动自由。作为铁路与城市的“接口”,铁路车站也成为近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公共空间。
明治初年,响彻新桥站的一声汽笛,拉开了日本近代化的帷幕。以横滨站和东京新桥站的出现为开端,车站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往来车站的每一天”成为新时代的象征之一。同时,作为城市枢纽和住宅区中的重要公共空间,车站不仅影响着城市的面貌,还控制着人群和信息的集散。正是在这种集散中,近代社会的“公共意识”得以逐步确立。
本书从选址、城市规划、建设等多个角度,佐以文学著作、纪实作品和调查报告,追溯日本近代关于铁路车站的共同记忆。
日本车站史的创作者
· · · · · ·
-
原田胜正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原田胜正(1930~2008)
1930年生于东京。195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专业为日本近代政治史、铁路史。1961年起受日本国有铁道总裁室修史课之托,编纂《日本国有铁道百年史》。曾任和光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和光大学名誉教授,并担任铁道史学会首任会长。著有《铁道讲述的日本近代》《日本的国铁》《蒸汽车与电车的社会史》等。
叶晓瑶
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毕业后进入上海译文出版社工作,担任日文编辑。现居京都,在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主要译作有《我是漫画家》《去生活:松浦弥太郎的生活巧思》《日本历史风俗图录》《泡汤:温泉与日本的一千年》等。
目录 · · · · · ·
岩仓大使一行眼中的车站
夏目漱石的洞察力
一 从“驿”到“站”
“驿”与“停车场”
车站的语源和历史
二 大众化与大量化现象的先驱 ——近代化的开路先锋
决定终点站的位置
车站的位置与乘客
货运车站与铁水联运车站
市民生活与车站
三 应对乘客的要求——车站改造
变化的车站:名古屋站的情况
追求车站的便利性
栈桥与离别的车站
四 改良失败的原因 ——战争与车站
品川站的改良
一切为了战争
五 移动的据点和公共的空间 ——战后的车站
战败与车站
复兴之路
车站的未来
后 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说到底,这是因为我们缺少一种共同认识,那就是城市的建立(进一步说是国家的建立)依靠的其实是每一位公民的双手。所以在每个人参与其中这样的社会共同认知之上建立起“公共”观念,是特别困难的一个步骤。毕竟,将公共性看做“上头”安排好的,或是“上头”赐予的,并止步于这种理解与认识的人不在少数。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五 移动的据点和公共的空间 ——战后的车站 -
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于1830年9月15日开通,是世界上最早由蒸汽机车牵引整列车厢的铁路。1825年,斯托克顿( Stockton)与达林顿( Darlington)之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起初蒸汽机车是只牵引货物车厢的,所以就整列车厢都由蒸汽机车牵引这一点来说,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的开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 “文明开化”双眸中的车站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日本车站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日本车站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提供的图例并不能很好地让人理解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中公新書 (1987)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近期国内引进的日本史 (東山鹿溪)
- dai (xuke)
- 书单|人文万象 (豆瓣读书)
- 文化漫笔 (森森)
- 选择性待购—4 (大雨中的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3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日本车站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 2022-11-12 22:08:58 江苏
作者竟然是我出生那年写的书,但这个铁路社会史研究依然还是很少有人研究,无论是车厢社会还是车站公共空间,都是很值得研究的,而且会是很有趣的,可以去打破铁路政治经济史两家独大的局面。缺点就是年代久远,也不是学术著作,类似于引出了一个很好的概念,就是缺乏深度的研究,书的定价也太贵了。
0 有用 仕青 2022-11-18 14:04:26 上海
比较失望,太碎了。改天还是看英国铁路那本
1 有用 清雾幽幽 2023-10-18 09:40:59 上海
需要对日本、铁路及日本铁路有一定了解,因此对大多数读者不太友好
1 有用 楚恻 2024-10-26 21:32:15 浙江
这本书引进的目的和面向的受众到底是什么?全书没有一张地图,也不是一部车站史,不是铁道史,无法定义。更没有什么大众空间来由的描述
1 有用 k河边的apart 2023-02-07 22:56:36 浙江
两个问题:成书过早;仍然发挥了作为家艺的琐碎考据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