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全新中译本
原作名: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译者: 甘会斌 / 杨德睿
出版年: 2025-1
页数: 606
定价: 10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人文与社会译丛
ISBN: 9787575303101
内容简介 · · · · · ·
——全新中译本——
*
文化人类学的里程碑式经典
广泛影响社会学、文化研究、文学理论等相关领域
彻底改变人们理解人类行为及文化实践的分析方法
特别收录 《屠猫狂欢》作者罗伯特·达恩顿序言 作者新版序言
*
在《文化的阐释》中,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发展了“浓描”的概念,并由此重写了整个学科的规则。格尔茨认为,文化并不驱动人类行为,相反,文化是一个符号的网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意义何在。“浓描”不仅阐释行为本身,而且说明产生某种行为的环境,因此,进行“浓描”是人类学家最基本的任务。这部开创性的著作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他人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的看法,是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者以及想要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读者的必读之书。
文化的阐释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1926—2006),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符号人类学和阐释人类学的主要倡导者。1956年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并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他曾于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地展开广泛而有深度的田野调查,由此而产生的文本成为民族志写作的典范。主要著作有《农业的内卷化》(1964)、《文化的阐释》(1973)、《尼加拉》(1980)、《地方知识》(1983)、《追寻事实》(1995)、《烛幽之光》(2000)、《斯人斯世》(2010)等。
目录 · · · · · ·
千禧年版序
初版序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浓描:文化阐释理论指要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文化概念对人之概念的影响
第三章 文化的生长与心智的演化
第三部分
第四章 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宗教
第五章 精神气质、世界观与神圣象征分析
第六章 仪式和社会变迁:一个爪哇案例分析
第七章 当代巴厘的“内部改宗”
第四部分
第八章 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意识形态
第九章 革命之后:新兴国家民族主义的命运
第十章 整合革命:新兴国家中的原生情感与公民政治
第十一章 意义的政治
第十二章 政治今昔:关于人类学如何用于理解新兴国家的札记
第五部分
第十三章 理智的野蛮人:评列维-斯特劳斯的作品
第十四章 巴厘的人、时间与行为
第十五章 深度游戏:巴厘斗鸡诠解
致 谢
注 释
索 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次斗鸡就是(如果为某一既非结构严密到可称为团体也非无结构到可称为人群的事物寻求一个名目)如欧文 戈夫曼所称的一次“有焦点的聚集”(focused gathering)——一群人全神贯注于一个共同的活动流并且按照那个活动流相互关联起来(《遭遇:互动社会学中德两种研究》)。这一聚会集合起来而后又散去;其参与者流动不定;使他们聚集起来的活动是不连续的——一个重复发生的过程而非不间断的连续性过程。如戈夫曼所言,这些聚会从唤起它们的情景中,即它们所发生的场景中获得它们的形式;但只是一个形式,一个清楚表达的形式。因为情景或场景,例如在陪审团的审议、外壳手术、街区会议、静坐示威及斗鸡中,是通过文化成见(the cultural preoccupations)由其自身造就的——如我们将看到的,在此地位争夺的仪式中——文化成见不仅确定焦点,而且集合演员和安排布景,将其实际地付诸实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37页 -
边沁 深层游戏(deep play) 《立法理论》 通过这个概念他意指堵住过高的赌博游戏,从其功利主义立场出发,那些参与这样游戏的人是完全物理性的。假设一个人拥有一千英镑,在一场数额对等的赌博中投入其中的五百帮那么他赌赢时这些钱的边际效用明显地少于他赌输时所失去的钱的边际效用。在真正深层的游戏中,对参与的双方而言都是如此。这也是双方都难以理解的。他们为寻找快乐走到一起来,达成一种关系,这一关系总体而言给参与者的是全然的痛苦而不是快乐。 …… 但对巴厘人来说,尽管他们不用很多语言系统地表述,他们解释却根据这样的事实,即在这种游戏中,钱与其说是一种实际地或期望的效用尺度,不如说是一种被理解的或被赋予的道德意义的象征。 ……给生命以意义是人类存在的主要目的和首要条件,因而对意义的获得比补偿经济代价更为重要。 P449 因此,使得巴厘人的斗鸡变得深刻的并不是钱本身,而是金钱所导致的结果,投入的钱越多越是如此:巴厘社会会的地位等级移入到斗鸡这种形式中。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它是一种理想的或超凡的相当自恋的男性自身的伊索寓言式的表征,从社会学角度而言,它同样是伊索寓言式的表现,所表现得是日常生活场景中由被控制的、缄默的、仪式性的但却是所有人深切感知的那些自身的互动所构成的复杂的张力场域。公鸡可以是它们主任的人格的代理者,是其心理形态的动物性反映,而斗鸡则是——或更确切地说是有意使它是——社会基体(social matrix)的模拟,即相互穿叉、重迭、高度共同化的群体——村落、亲属群体、水利团体、寺庙机构、“种姓”——等复杂系统地模拟,而那些热衷者就生活于其中。……这一表面意义上的娱乐和看似一向运动的斗鸡,若用戈夫曼的另一句话来说,就是一次“地位和血的洗礼”。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3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文化的阐释"的人也喜欢 · · · · · ·
文化的阐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0 条 )



深描与衍义——评格尔茨《文化的解释》

对“深描”作为一种人类学方法的反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世纪初马林诺夫斯基等学人开创了以田野民族志为方法的人类学研究路径,一改往日书斋式的人类学研究方法,民族志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马林诺夫斯基田野日记的发表,以及对文化相对主义的反思,民族志方法受到很大的质疑,这是对文化人类... (展开)
推荐大家读纳日碧力戈的版本

格尔茨“阐释人类学”之我见
> 更多书评 5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译林出版社 (1999)8.7分 1004人读过
-
Basic Books (1977)9.3分 245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4)8.5分 524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8.8分 38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人文社会科学经典 (皇甫杰)
- 豆瓣五星图书【人类学】 (爱玛·包法利)
- ㄨ人类学ㄨ (皮特4)
- 想象乌托邦 (Kdropinstant)
- 2025年 译林新书 (译林出版社)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58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文化的阐释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乔治·哈里森 2025-03-12 17:38:48 河南
搞国际传播也得懂文化(强词夺理) 印度相关内容挺惊喜的
1 有用 轩然 2025-03-16 16:57:27 上海
确实经典! 以人类学角度解释文化这一概念,影响了后来许多文化概念研究。 文化处在信息鸿沟之间,必须由人类自己去填补和创造,于是就延伸出科技宗教政治。 浓描的概念提示我们不能对任何一种文化作简单概论,比如看到一个桌角,就自然联想到方桌,可能我们没看到的部分还是圆桌;因此需要看到其中细节,错综复杂的不同面,在复杂中梳理清晰。 文化在认知与理解中创造价值,这种价值成为行动的导向。文化是人类思维的要素,而... 确实经典! 以人类学角度解释文化这一概念,影响了后来许多文化概念研究。 文化处在信息鸿沟之间,必须由人类自己去填补和创造,于是就延伸出科技宗教政治。 浓描的概念提示我们不能对任何一种文化作简单概论,比如看到一个桌角,就自然联想到方桌,可能我们没看到的部分还是圆桌;因此需要看到其中细节,错综复杂的不同面,在复杂中梳理清晰。 文化在认知与理解中创造价值,这种价值成为行动的导向。文化是人类思维的要素,而非附属物。社会结构揭示因果-功能,文化揭示逻辑-意义,更像是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寻找逻辑-意义。有了这些意义,并逐渐演化出神圣性、意识形态、世界观等,就有了宗教政治等形态,左右着情绪(标量)、动机(矢量)和行为。而科学更像一种论证机制,对人类所获得意义的诊断与评论。 (展开)
0 有用 假装 2025-02-21 15:59:34 江西
看不进,不评价。
19 有用 亦陉 2025-02-06 01:56:39 山东
译者中文功底很深——单是把“解释”翻译为“阐释”,把“深描”翻译为“浓描”这一破天荒之举,足以见其要为此著作拂去尘埃的壮志。但行至关键之处,却又无法与格尔茨融为一体,亦或是重塑或突破格尔茨的语言体系,是故翻译毕竟不是再造,格尔茨活跃的思维与巴洛克文风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适应。
0 有用 鉤深致遠 2025-03-16 16:15:54 陕西
读了第一章浓描和最后一章斗鸡,说实话读不懂。但是最后一章多少能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