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1929年发表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1963年修订版更名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是巴赫金的主要代表作,理论含量十分丰富,复调小说、狂欢化诗学、超语言学等的提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模式。“复调”一词本是音乐术语,作为“主调音乐”的对称,属于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旧称对位。它是以两个、三个或四个在艺术上有同等意义的各自独立的曲调,前后叠置起来,同时协调地进行为基础。巴赫金借用这个词来阐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特点。巴赫金反对独白,在他看来,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思想、艺术和语言的本质也是对话,复调是对话的最高形式。复调更像是大众喧哗的对话,它超越对话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多元性和彻底性。复调和狂欢理论张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昵和平等,而官方真理是独白式的,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压制和隔绝,只能导致思想的停滞和僵化。只有对话才能带来思想活...
1929年发表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1963年修订版更名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是巴赫金的主要代表作,理论含量十分丰富,复调小说、狂欢化诗学、超语言学等的提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模式。“复调”一词本是音乐术语,作为“主调音乐”的对称,属于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旧称对位。它是以两个、三个或四个在艺术上有同等意义的各自独立的曲调,前后叠置起来,同时协调地进行为基础。巴赫金借用这个词来阐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特点。巴赫金反对独白,在他看来,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思想、艺术和语言的本质也是对话,复调是对话的最高形式。复调更像是大众喧哗的对话,它超越对话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多元性和彻底性。复调和狂欢理论张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昵和平等,而官方真理是独白式的,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压制和隔绝,只能导致思想的停滞和僵化。只有对话才能带来思想活力和生机。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伊苏波夫教授评价说:“巴赫金的学说实际上是一种爱的学说,产生于没有爱的时代,这是一种渴望爱的学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创作者
· · · · · ·
-
刘虎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巴赫金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苏联文艺理论家,他研究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诗学等问题,在长篇小说理论方面独树一帜,提出了“复调小说”理论。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基督文学体裁中梅尼普体的对话因素急剧增强。尤其是在大量的《福音书》和《事迹》中,形成一种基督文体特有的对话性的古典的对照法,如受诱惑者(基督、守教规者)对诱惑者,信教者对不信教者,守教规者对有罪过的人,乞丐对妇人,基督的追随者对法利赛人,圣徒(基督徒)对多神教徒等等。人们从典范的福音书和事迹录里,都熟悉了这一些对照法。与此相应的,又形成了引发的方法(即用语言或情节场景来诱发) 在各种基督文体中同在梅尼普体中一样,起着巨大组织作用的,是对思想所有者的考验,用诱惑和磨难进行的考验(当然特别是在言行录体裁中)。如同在梅尼普体中一样,在这里,统治者、富人、强盗、乞丐、艺妓等,在同一个平面上,在相当程度对话化了的平面上,以平等身份汇聚到了一起。梦幻、狂行、种种精神异常,在这里如在梅尼普体中一样,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最后,叙事的基督文学还汲取了一些相应的体裁:筵席交谈(福音的圣餐)和自我交谈。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1页 -
一,复调小说中的主人公不仅是作家描写的对象、客体,同时也是表现自已观念的主体。二,复调小说的主旨不在于开展情节、人物命运、人物性格,而在于展现那些有着同等价值的各种不同的独立意识。三,复调小说有作者的统一意识,它是由不相混合的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声音组成的对话小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 8.1
-
- 结构主义诗学 8.6
-
- 根除惯性 8.7
-
- 小说理论 7.8
-
- 解构之图 8.4
-
- 内心活动 8.5
-
- 故事形态学 8.6
-
- 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 8.9
-
- 叙事、文体与潜文本 8.4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复调小说理论简要整理【已完成】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0.本书涉及理论:复调理论、狂欢诗学理论、超语言学、对话理论等。 0.1.致希望学习狂欢诗学理论的后来者们: 狂欢诗学的论述基本只在本书第四章。联系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拉伯雷研究》全文与全集第三卷《小说理论》的一部分,可以清楚全面地了解巴赫金建立的狂欢诗学范式。(上... (展开)
“爆点”与“拆解机制”:一种阅读的方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虽然觉得这本书啰嗦,翻来覆去在讲一个意思,但不可否认,巴赫金真的捕捉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钥匙。 他一下子就切中了陀氏写作的要害,这是个结构的内爆点——对话。无论是作品的思想观点、作者处理主人公的方式,还是作品内部人物与人物的对话、不同叙述的体裁,陀氏作品... (展开)> 更多书评 23篇
论坛 · · · · · ·
无偿赠送 | 来自乡下人 | 2 回应 | 2016-02-16 11:44:25 |
翻译和三联的比如何? | 来自沉默的舒尼 | 1 回应 | 2011-12-09 15:19:2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9.3分 129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9.3分 934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Эксмо (2017)暂无评分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陀思妥耶夫斯基 (Ex)
- 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书籍 (白露@思勉)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文本细读与意义阐释 (花衣云影)
-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 (一只大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雙木 2014-11-29 11:19:32
唯一的优点就是附带译了布斯的那个腹黑又有点傲娇的音译版序言。虽然他一点不客气的否定了英译者的多数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也点明巴赫金之理论不是小说批评而是哲学阐释,但对话和复调,其实也是主体和自己的交流模式,在这个意义上,或许正合他的“主体修辞学”呢。
0 有用 飘来飘去 2012-03-03 19:22:38
巴赫金写得不错,但是这翻译也太粗暴了,30多块钱就这么白瞎了!!!
1 有用 陈二狗不是我 2014-04-25 11:11:06
巴赫金果然是大神。从苏格拉底扯到狂欢节,然后扯到复调小说。看完这本书还是很有收获,虽然有些观点还是搞不太清楚。ps:中译者以及英译者韦恩·布思黑巴赫金黑的也太明显了……
0 有用 看不见的城市 2013-01-20 22:21:07
大神之书,印刷质量不敢恭维,翻译一般,俄语错印比比皆是。
0 有用 Agnes G 2016-06-07 00:29:59
蛮难看的。简直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