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探讨了秦汉魏晋南北朝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历程,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东三郡与蜀魏的历史,孙吴建国的道路,北府兵始末等。
秦汉魏晋史探微的创作者
· · · · · ·
-
田余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田余庆(1924—2014),湖南省湘阴县人。1950年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代表作为《东晋门阀政治》、《秦汉魏晋史探微》和《拓跋史探》。
目录 · · · · · ·
说张楚
论轮台诏
秦汉魏晋南北朝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
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
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
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
《隆中对》再认识
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
诸葛亮《与兄瑾论白帝兵书》辨误
蜀史四题
东三郡与蜀魏历史
孙吴建国的道路
暨艳案及相关问题
北府兵始末
南北对立时期的彭城丛亭里刘氏
彭城刘氏与佛学成实论的传播
古运河开发中所见的一个问题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消除“代沟”,共同前进
重订本跋
· · · · · · (收起)
论轮台诏
秦汉魏晋南北朝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
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
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
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
《隆中对》再认识
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
诸葛亮《与兄瑾论白帝兵书》辨误
蜀史四题
东三郡与蜀魏历史
孙吴建国的道路
暨艳案及相关问题
北府兵始末
南北对立时期的彭城丛亭里刘氏
彭城刘氏与佛学成实论的传播
古运河开发中所见的一个问题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消除“代沟”,共同前进
重订本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于诸葛亮,包括其《隆中对》,在作历史评价时应当与其已被千年塑造成型的象征智慧与忠贞的艺术形象区别开来。我认为,诸葛亮的艺术形象也跟诸葛亮本人的历史贡献一样,同属民族文化遗产,应当珍惜,即令它并不是或者并不完全是历史的真实,也应当如此。艺术形象毕竟是艺术创造,没有必要从历史科学的角 度一一加以检验和改造,从而破坏它的艺术价值。艺术形象也可能有加工和改造的必要,但这未必是历史学家的事。历史学家无须干预诸葛亮艺术形象的创造和再创造,就像无须对《三国演义》情节进行考订修改,使之符合可靠的史籍一样。所以我认为,让作为艺术形象的诸葛亮和作为历史人物的诸葛亮两者并存,也许更为适宜。曹操可以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和文采风流的文土,也可以是权变机诈的奸臣。在京剧舞台上把曹操打扮成道德完美、理想高尚的英雄,已证明是不成功的;把舞台上诸葛亮的言行举止改变成一板一眼、毫不夸张的历史人物,也未必好。反过来说,在历史研究中也不应该赋予诸葛亮过多的戏剧色彩。历史学家在描述诸葛亮和论证《隆中对》时,最好还是使用历史的方法和历史的语言,避免以“智慧的化身”、“忠贞的楷模”、“天オ的预见”一类习用的赞语来代替具体的历史分析和实事求是的论述。如果我们要求《隆中对》字字珠玑,应验如神而没有任何错误,那就是无视认识的规律,也是苛求于古人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隆中对》再认识 -
我们知道曹操从黄巾那里夺得了许多耕牛、农具,所以许下屯田才得以实行。这说明起义农民是一边战斗,一边生产的。他们既然都带着自己的家庭,又有耕牛、农具,所以只要战斗不很紧张,就可以生产,而且必须生产。他们进行战斗,一方面是为了摆脱官家和豪强地主的剥削压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武装保卫自己,使生产得以进行,不受侵犯。豪强许褚的堡垒被汝南黄巾包围时,许褚用耕牛交换黄巾的粮食,作为缓兵之计。这也证明黄巾拥有较多的粮食,而且还需要耕牛继续进行生产。有的学者把黄巾同那些不事生产的、“走一路吃一路”的、“有奶便是娘”的、“乌合之众”的地主武装看成一样,我想这是不公允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秦汉魏晋史探微"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秦汉魏晋史探微"的人也喜欢 · · · · · ·
秦汉魏晋史探微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3 条 )
> 更多书评 53篇
论坛 · · · · · ·
【转】梁涛:《〈秦始皇本纪〉“项燕立昌平君反秦... | 来自金林 | 2024-05-07 23:19:40 | |
臆说太多了 | 来自瞻物思纷 | 2021-10-03 18:58:27 | |
有声版 | 来自安先生 | 1 回应 | 2018-07-28 22:48:03 |
第二版和第三版有什么区别呢,书上没有提区别 | 来自风寒竹 | 2015-03-14 12:39:5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中华书局 (2004)9.2分 940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23)9.4分 321人读过
-
中华书局 (1993)9.4分 31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25)暂无评分 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书海无涯 (佾云)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党人碑推荐的书 (汤圆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秦汉魏晋史探微的评论:
feed: rss 2.0
129 有用 吴 刚 2013-05-23 22:43:20
跨度四十余年的论集,自然清晰看出作者功力精进之脉络。佩服之余忽生疑惑,书中的历史人物一举一动不是随波逐流,而当真如作者所发隐探微那般有明确的政治意图吗?诸如曹丕之广陵之役,实是为借机消除青徐豪霸的隐患;刘备托孤,意在抬高诸葛亮的地位以抗衡蜀地旧集团;孙权杀暨艳是为了超拔当地大宗的势力。也许政治人物就是如此,清晰决绝如机器人,非小民所敢蠡测;又或者历史也是巨大的文学文本,历史人物也是作者,作者未必然... 跨度四十余年的论集,自然清晰看出作者功力精进之脉络。佩服之余忽生疑惑,书中的历史人物一举一动不是随波逐流,而当真如作者所发隐探微那般有明确的政治意图吗?诸如曹丕之广陵之役,实是为借机消除青徐豪霸的隐患;刘备托孤,意在抬高诸葛亮的地位以抗衡蜀地旧集团;孙权杀暨艳是为了超拔当地大宗的势力。也许政治人物就是如此,清晰决绝如机器人,非小民所敢蠡测;又或者历史也是巨大的文学文本,历史人物也是作者,作者未必然,但后人解读又未必不然,所有的历史剩义全由后人补足。 (展开)
30 有用 虫虫 2020-05-07 16:36:01
闻名已久,发现自己在某些地方竟然与此书不谋而合,深为此窃喜。田先生功底之深厚自不必说,最有价值的当属第三章以人身依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封建土地制度。曹操和诸葛亮部分明显夹杂着私货,不如前面言必有据,尤其诸葛部分有些许自相矛盾之处,既云诸葛无实权偶尔画策,又言事无巨细均需获得诸葛首肯,真实情况更可能是诸葛已经得到足够信任,但彼时并无马超许靖诸人之爵位声望。论诸葛安慰孟达书之处欠缺说服力,其时刘备刘封已... 闻名已久,发现自己在某些地方竟然与此书不谋而合,深为此窃喜。田先生功底之深厚自不必说,最有价值的当属第三章以人身依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封建土地制度。曹操和诸葛亮部分明显夹杂着私货,不如前面言必有据,尤其诸葛部分有些许自相矛盾之处,既云诸葛无实权偶尔画策,又言事无巨细均需获得诸葛首肯,真实情况更可能是诸葛已经得到足够信任,但彼时并无马超许靖诸人之爵位声望。论诸葛安慰孟达书之处欠缺说服力,其时刘备刘封已故,诸葛之书实为策反孟达的权宜之计,将此作为谋废李严的证据而推出解决新旧问题略显牵强。不过这都不是问题,毕竟传统观念对此二人太过固化,提供新角度也不失精彩,可惜被有些后来者(不点名)滥用。北府兵部分结合东晋门阀制度更系统,待读完南北朝后再细读《拓跋史探》。 (展开)
11 有用 秉存 2021-02-09 21:12:59
《说张楚》一篇一定要给学生看,作为对《陈涉世家(节选)》一课的补充(虽然部编版初中教材这篇课文好像删掉了,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热血沸腾的话怎能不让学生听到?教材没有也一定要补上,初中没懂那就高中再来一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号为张楚”以及高中关于楚汉争霸的选文可以作群文阅读,历史不走直线的“之”字型走向、“兴灭国,继绝世”以及合纵攻秦的断世复现……是汉乐府里唱的——“日出入安穷?... 《说张楚》一篇一定要给学生看,作为对《陈涉世家(节选)》一课的补充(虽然部编版初中教材这篇课文好像删掉了,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热血沸腾的话怎能不让学生听到?教材没有也一定要补上,初中没懂那就高中再来一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号为张楚”以及高中关于楚汉争霸的选文可以作群文阅读,历史不走直线的“之”字型走向、“兴灭国,继绝世”以及合纵攻秦的断世复现……是汉乐府里唱的——“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展开)
3 有用 Terenceli 2024-05-23 07:50:52 浙江
阅读田余庆老师经典之作《秦汉魏晋史探微》的过程就像是看一个个精彩的debugging story。田老师的兴趣在于历史的细节中钩沉探微,他就像侦探将隐匿在历史故纸堆中的细节进行研究推理、环环相扣,进而得出深刻精辟的见解。隆中对,青徐豪霸,蜀中新旧人之争,孙吴建国分析,北府兵始末等等的分析都非常精彩。
13 有用 東寫西讀 2012-06-20 21:20:03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论及刘备白帝城托孤事,后世论者认为帝王兢兢必为子孙计,以孔明赤诚忠心尚且被疑,玄德亦雄猜之主。田先生根据蜀汉内部新旧势力进行分析梳理,得出刘备是为了稳定自己身后蜀国内部局势,代表荆楚集团的诸葛亮不受李严为代表的西川集团掣肘,必须赋予孔明特殊的权力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