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原作名: Histoire des croyances et des idées religieuses
译者: 晏可佳 / 吴晓群 / 姚蓓琴
出版年: 2004-6
页数: 1285
定价: 98.00元
装帧: 简裝本
ISBN: 9787806813973
内容简介 · · · · · ·
最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宗教思想史》,作者是美国的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晏可佳等翻译。该书是西方著名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综合反映了20世纪西方宗教的研究成果。
《宗教思想史》讲述了米尔恰·伊利亚德1907年3月9日出生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特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格奥尔基·伊利亚德(Gheorghe Eliade)是一名上尉军官,是摩尔达维亚人,摩尔达维亚人生性忧郁、充满诗意、喜好玄想;母亲是奥尔特尼亚人,奥尔特尼亚人热爱冒险、精力充沛、性喜骑马。父母亲不同的性格给了伊利亚德双重的影响,伊利亚德好胜心强、敏感、诗意盎然,但有时却陷入绝望、忧郁。 中学时代的伊利亚德热衷于科普创作,梦想着“用文学形式来处理科学问题”,同时对...
最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宗教思想史》,作者是美国的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晏可佳等翻译。该书是西方著名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综合反映了20世纪西方宗教的研究成果。
《宗教思想史》讲述了米尔恰·伊利亚德1907年3月9日出生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特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格奥尔基·伊利亚德(Gheorghe Eliade)是一名上尉军官,是摩尔达维亚人,摩尔达维亚人生性忧郁、充满诗意、喜好玄想;母亲是奥尔特尼亚人,奥尔特尼亚人热爱冒险、精力充沛、性喜骑马。父母亲不同的性格给了伊利亚德双重的影响,伊利亚德好胜心强、敏感、诗意盎然,但有时却陷入绝望、忧郁。 中学时代的伊利亚德热衷于科普创作,梦想着“用文学形式来处理科学问题”,同时对于宗教、东方学和神秘主义的兴趣与日俱增。1925年高中毕业,就读于布加勒斯特大学文学和哲学系。1928年到1931年在印度学习印度瑜伽和奥义书,同时刻苦学习梵文,印度的三年经历成为他学术生涯中极其后重的一笔。伊利亚德在文学创作方面数量颇丰,作为学院派小说家,其学术重心始终在宗教研究上。
二战结束后到1955年,伊利亚德一直居住在法国巴黎,这一期间他的宗教研究达到了一个顶峰,以法文的形式出版了一系列宗教著作:《比较宗教的范型》、《宇宙和历史》、《永恒回归的神话》、《瑜伽:不死与自由以及《萨满教》。这几本著作几乎涵盖了20世纪所有宗教已经的重要领域,使他迅速崛起成为一名蜚声国际学术界的宗教史家。1956年伊利亚德以访问教授的身份应邀到美国芝加哥主持哈斯科尔讲座,次年任芝加哥大学宗教系主任和教授等职,与同事将芝加哥神学院建设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宗教史研究中心,从此伊利亚德与美国宗教史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1961年主编出版了《宗教史》创刊,成为美洲大陆宗教研究的一份重要刊物。80年代,伊利亚德的学术声名日盛,担任《宗教百科全书》的主编,不幸于1986年4月22日逝世。就在他去世一年之后,16卷本的《宗教百科全书》正式出版。这部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数以百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共同参与的著作的出版,为伊利亚德的学术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宗教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要描绘历史上各种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更应该在空间上揭示宗教的结构以及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伊利亚德强调宗教学家不仅是一个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 现象学家。伊利亚德还特别重视“宗教史”研究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本书全方面地展示了人类历史上各种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伊利亚德特别注重了那些对人类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宗教思想的创新,突出了人民在遭遇深层危机之际是如何通过宗教的创新来解释、摆脱和化解这写危机的。但是伊利亚德强调任何宗教思想的创新都不是凭空而起的,都以一定的传统宗教思想为基础。伊利亚德在书中大量吸收和融合了20世纪在专门宗教领域中其他大师级宗教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还特别关注了一些被以往宗教史家所忽视的宗教思想,因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宗教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本书分为3卷,第1卷勾勒了旧石器时代、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希腊、小亚细亚、巴勒斯坦以及伊朗在内的古代文明的宗教观念;第二卷叙述了中国宗教、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的发展历程;第三卷讲叙了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基督教宗教改革时期的思想激荡、中世纪犹太教神学思想的演进、中国西藏宗教的基本发展等。每一卷附有一个长篇“研究现状:问题与进展。评论性书目”,罗列了相关宗教专题的已经书目和原始材料,并且做了精辟扼要的评论,既可供读者做进一步的研究参考之用,又可以对西方20世纪宗教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宗教思想史的创作者
· · · · · ·
目录 · · · · · ·
第1卷 从石器时代到厄琉西斯秘仪
前言
第1章 太初……:古人的巫术一宗教行为
第2章 最漫长的革命:农业的发明——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第3章 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
· · · · · · (更多)
第1卷 从石器时代到厄琉西斯秘仪
前言
第1章 太初……:古人的巫术一宗教行为
第2章 最漫长的革命:农业的发明——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第3章 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
第4章 古代埃及的宗教观念与政治危机
第5章 巨石遗址、神庙与庆典中心:西方、地中海和印度河流域
第6章 赫梯人与迦南人的宗教
第7章 “当以色列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
第8章 印欧宗教:吠陀诸神
第9章 释迦牟尼之前的印度:从宇宙献祭?最高的梵我一如
第10章 宙斯与希腊宗教
第11章 奥林匹斯褚神与英雄们
第12章 厄琉西斯秘仪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易卜拉欣·伊本·阿德汗姆以确定苦行(zuhd)的三阶段闻名:(1)弃绝世俗世界;(2)弃绝因弃绝世俗世界而产生的喜悦;(3)彻底认识到世俗世界是无足轻重的,甚至根本不值得多看一眼。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46页 -
对于宗教史家来说,每一种神圣事物的表现形式都是重要的:每一次仪式、每一个神话、每一种信仰或神灵的形象,都是对于神圣的体验(experience of the sacred)的各种反映,因而蕴含着关于存在、意义和真理的观念。正如我曾在其他场合指出的,“如果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着某种不可化约的真实,就很难想象人类的大脑是如何进行思考的;如果一时没有赋予人类的冲动和经验以意义,就无法想象它又是如何能够出现的。对于一个真实且富有意义的世界的认识,是与对神圣的发现密不可分的。通过体验神圣,人类的头脑觉察到那些自身显现为真实、有力、丰富以及富有意义的事物与缺乏这些品质的东西——也就是说,混乱无序地流动、偶然且无意义地出现和消失的事物——之间的不同。”简而言之,“神圣”是意识结构中的一种元素,而不是意识史中的一个阶段。在文化最古老的层面上,人类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宗教行为,因为采集食物、性生活以及工作都有着神圣的价值在其中。换言之,作为或成为人,就意味着“他是宗教性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宗教思想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神圣的存在 8.9
-
- 基督教思想史 8.7
-
- 宇宙與歷史 9.3
-
- 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 8.0
-
- 探寻 7.4
-
- 基督教神学导论 9.3
-
- 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下卷) 9.2
-
-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 9.2
-
- 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 8.6
-
- 不死与自由 8.2
宗教思想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转】晏可佳:伊利亚德其人其思

> 更多书评 1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1)9.1分 251人读过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商周 (2015)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商周出版 (2001)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推荐书目 (晓行夜宿)
- 【宗教与哲学】刘小枫推荐书目120本 (蛋蛋姐)
- 历史研究生参考书 (蚂蚁仓主)
- 中国民间宗教研究 (萧萧南浦)
- 哲学 (Drif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宗教思想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半局 2024-01-06 18:53:16 河南
后世俗主义之中更应警惕的宗教“退化”,Eliade无疑是来拯救我的毕论的。
32 有用 鲱鱼船 2019-07-01 14:36:16
看这么多人捧着阉割版吹的津津有味,我也只好打个五星了。
3 有用 好风水 2015-11-13 17:56:38
难得有一本书能把纷繁复杂的宗教历史梳理得如此清晰
1 有用 冬妮 2024-01-11 11:12:40 广东
呼唤宗教回归的意思,我想大概是现在人的自我实现要求“伟大的自我”,而这恰恰是通往精神疾病的路径。宗教提醒人,坦然接受自己在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地位,却可以带领人走向平静与安宁。宗教生活中建构的大他者概念,可以让人平静而愉快地接受自我的渺小—— 当然,如果实在不接受宗教活动,去海边度假和沙漠旅游同理。🤷🏻♀️
1 有用 Brasidas 2009-06-06 20:53:42
解释学派对于某些问题的把握还是很适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