珏儿对《禅者的初心》的笔记(4)

珏儿
珏儿 (人生就应该活在热情与兴趣里)

读过 禅者的初心

禅者的初心
  • 书名: 禅者的初心
  • 作者: 铃木俊隆
  • 页数: 218
  •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 出版年: 2010.06
  • 前言 初心
    学禅者最需要道记的就是不要坠入二元思考。我们的“本心”一切本自具足。它总是丰富而自足,你不应离失本自具足的心灵状态。自足的心不同于封闭的 好要去接它是颗空的 是颗准备受的心。如果你的心是空的,它就会随时准备好要去接受,对一切抱持放开的态度。初学者的心充满各种的可能性,老手的心却没有多少可能性。 分别心会使你受到限制 如果你有太多分别心的思想,就会画地自限。如果你太苛求或贪婪,你的心就不会キ富和自足。如果你失去自足的本心,就会无戒不犯。当你的心变得苛求,当你汲汲于想要得到什么,到头来你就会违反自己誓守过的戒律,包括不妄语、不偷盗、不杀生、不邪淫等等。但要是你能保持本心,戒律就会守好它们自己。
    引自 前言 初心
    2020-07-17 20:25:12 回应
  •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禅修是我们真性的直接表现。严格来说,身为一个人,除这种修行外,没有别种修行;除这种生活方式外,没有别种生活方式。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但我们不需要获得什么特别的心灵状态。当你想要获得什么,心就会游荡到别的地方;当你没有想要获得什么,你会拥有的,就是此时此地的身体与心灵。一位禅师说过:“遇佛杀佛。”如果你遇到的不是一个在当下的佛,就应把他“杀掉”,如此你才能归复自己的佛性。 做任何事都是我们本性的表现。我们不是为别的事而生存,我们生存是为了自己。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教法。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我们通常都会不自觉地试着改变别的东西,而不是改变我们自己,我们都会试着让自己以外的东西变得恰如其分,而不是让我们自己变得恰如其分。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是恰如其分的话,也就不可能让任何东西恰如其分。反过来说,要是你能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做事情,那万事都会要要当当。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这也是为什么佛陀无法接受他那时代的各种宗教。他研究过许多宗教,但都不满意各宗教的修行方式。他无法在苦行或哲学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他感兴趣的不是某些形而上的存在的物质,而是自己的身与心一一存在于当下的身与心。当他找到自己时,他也发现一切众生皆具有佛性。这就是他的开悟。开悟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什么事情来到,就做什么事情,好好做它!我们应该活在当下。所以坐禅时,应该专注于呼吸,让自己成为两片活动门。做我们当下应该做的事,做我们必须做的事,这就是禅修。在这种修行中,是没有因感存在的,如果你能确立这样的生活,就不会有任何的困惑可言。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做我们当下应该做的事,做我们必须做的事,这就是禅修。在这种修行中,是没有困惑存在的,如果你能确立这样的生活,就不会有任何的因惑可言。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尽管你想尽办法要把某些人置于你的管制之下,但那是不可能的。管理别人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他们使坏,然后广义地来说,他们就会受到你的管制。给你的牛或羊一片宽敞的绿草地是管好它们的方法,对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首先,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你从旁看守他们,这是“上策”。要是对他们置之不理,那是不对的,是“下下策”。“次下策”就是试图去驾驭他们。“上上策”是看着他们,但只是看着,不存有任何想控制他们的心。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坐禅时不要刻意压抑思考,让思考自己停止。如果有什么杂念要进入你的心,就让它进来吧,它不会待太久的。如果你刻意停止思考,那就代表你受到它的千扰了。不要被任何事物所搅扰。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修行时想要让心平静下来,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很多感觉会生起,很多杂念或思绪会涌现,但它们只是你自己的心的涟漪,没有任何东西会来自心的外部。我们一般都以为,心是一个接收自外而来的印象或经验的器物,但这不是对心的正确理解。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心包含了一切。”当你以为有什么从外头进来了,那只是意味着你的心上浮现什么。没有任何在你之外的东西可以引起困扰。你心上的涟漪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如果你让你的心如如呈现它自身的样子,它就会变得平静。这样的心称为“大心”。 如果你的心与某种外在的事物产生连接,它就会沦为一颗“小心”,一颗有限的心。如果心不与任何其他事物有所连接,心的活动就不会有二元性,你会把为心的活动理解为只是心的涟漪罢了。大心会体验到,一切都尽在自己心之中。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心包含了一切,这是心的本质。能体验到这点,就会让人产生宗教情感尽管心上会生起涟漪,但心的本性是清净的,就像是带有些许涟漪的清水。事实上,水总是带着涟漪的,涟漪就是水的修行。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你的心并不希冀任何自外而来的东西,心总是充盈的。一颗带着涟漪的心并不是一颗充满纷扰的心,而是一颗扩大了的心,你体验到的一切就都是大心的表现。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怀抱着大心,我们就会接受每一个经验,一如我们体会到,在每块镜子里面看到的那张脸就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不用害怕会丢失这颗大心,它不来也不去。拥有这种体会,我们就不会对死亡感到恐惧,不会因为年老和生病而感到痛苦。因为我们把人生各方面都看做是大心的开展而加以品味,所以并不恋任何过度的欢乐。就这样,我们拥有了从容自若。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知道生命短暂,所以尽情去品味 天、每一刻,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人生。佛来的时候你会欢迎他,魔来的时候你一样会欢迎他。中国著名的马祖道一禅师[1说过一句名言:“日面佛,月面佛。”有一次,他生了病,有人去看他时,问他:“你还好吗?”马祖禅师回答说:“日面佛,月面佛。”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人生。这是不会有烦恼的人生。有一百年可活固然美好,但只有一年可活也同样美好。只要你持之以恒地修行,就一定能达到这个境界。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如果你倾全力去修行而又不带有得失心,那么你做的一切就是真正的修行。做任何事情时,都应该以“把事情做好”当作唯一目的。如此一来,色就会是色,而你就会是你,真正的空性也将会体现在你的修行之中。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叩头可以帮助我们消除自我中心思想。去除这些想法并不容易,但叩头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修行方法。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如果去除自我中心的观念是我们最内在的渴望,我们就非去做不可。在你下定决心去做之前,你会觉得因难重重;一旦你下定决心,就会觉得那一点都不难。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让你获得宁静安详。心的平静不意味着你应该什么都不做,真正的平静应该在活动中寻找。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当你在雾中沾湿了身体,那想要弄千身体就非常困难。所以,你不需要为进步缓慢的问题担心。这情形好比学习外国语言一样,想要一蹴而就根本是不可能的,但经过反复学习,你就一定能学好。这就是曹洞宗的修行方式。
    引自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2020-07-17 20:25:44 1人喜欢 回应
  •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身体的欲望是无边无际、涤荡不尽的,味地针对肉体下工夫,将会使宗教修行变得非常理想主义。这种对肉体之战,只有到我们死的那天才会结東。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禅不是某种兴奋,禅只是全神贯注于我们一般的日常事务。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当你太忙或太兴奋时,你的心就会动荡不安,这并不好。如果可能,应该让自己保持宁静喜乐,远离兴奋。但通常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禅不是一种要让人兴奋的东西。有些人会修禅,纯粹出于好奇心,这样,他们只是使自己更忙。如果修行会让人变得更糟,那真是荒谬之极。我想,各位一星期只要坐禅一次,就已经够忙的了。不要对禅太感兴趣,一些对禅太兴奋的年轻人往往会荒废学业,跑到深山野岭去坐禅。这种兴趣并不是真正的兴趣。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最清楚各位的人是各位自己,你们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火候,你们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么。反过来说,要是你太兴奋,就会忘了什么样的火候才适合你,你将会失去方向。这是非常危险的。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如果你的修行是宁静且保有平常心,那么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开悟。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如果你修行得很好而因此心生骄傲,这个“骄傲”就是多余的成分。你表现得很好没错,但你却把某种多余的东西加在你的表现上,你应该丢掉那些多余的东西。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所谓“清净”,不是指擦拭某样东西,使其从不干净变回干净。所谓“清净”,指的只是让事物“如其所如” 当有多余的东西加到其上面,它就不再清净。当某样东西变为二元,它就不清净。如果你认定“坐禅”可以让你得到些什么,你的修行就已经不清净了。 “修行可以带来开悟”这句话并无任何不安,但我们不应该被这语句本身所圆限,不应该被它污染。如果你在坐禅,就只管坐禅,如果开悟来到,就只管让它来。我们不应该执著于得到开悟,哪怕你察觉不到,但坐禅的本质#、是存在于你的坐禅之中,所以不要去想你也许可以从坐禅中得到什么。只管打坐就够,坐禅的本质会表现出它自己,而你也会得到它。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不要把目光放在特定的东西上,不要想取得某种特别的成就。在你自己的清净本质中,你已经拥有了一切。倘若你明白这个最终的事实,就会无所惧。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大多数人做事情时都是一心二用或三用。俗话说:“一石二鸟。”这正是人们常想要做到的。但也正因为他们想要同时抓住许多鸟,结果一只也抓不到! 这种思维方式会在人们从事的活动中授下阴影,这个阴影事实上并非思考本身。当然,我们做事情往往有必要先想一想,但正确的思考是不会留下任何阴影的。会留下痕迹的思考是来自我们相对的、混乱的心。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如果你的思想在你的活动上留下了痕迹,你就会执著于那个痕迹。例如你会说:“那是我做的耶!”事实并非如此。回忆时你也许会说,你以某种方式做过某某事,但实际发生的情形并非如此。当你这样想,就会限制了你曾经有过的实际经验。如果你执著于你做过的事情,你就会被自私的观念所缠缚。 我们常常会以为自己做了好事,但实际情形也许并非如此。老年人常常会为自己过去做过的事感到骄傲,但旁人听到却觉得好笑,因为他们知道,老人的回忆是片面的。另外,如果老人为自己做过的事感到骄做,那这骄傲就会给他带来一些麻烦。反复这样的回忆愈多次,他的人格就会扭曲得愈来愈厉害,到最后会变成一个相当讨人厌的老顽固。这就是一个人在思考里留下痕迹的例子。 我们不应该忘记做过些什么,但却不该在记忆中留下一个多余的痕迹 。留下痕迹和记忆往事是两回事。我们有要记得自己做过些什么,但却不该执著于这些做过的事。我所谓的“执著”正是我们在思考与活动时所留下的痕迹为了不留下任何痕迹,我们做任何事情时,就须全副身心都投入去做,应该全神贯注于手边的事。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我们的修行不是一小时、两小时的事,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如果你以全副身心去坐禅,那生活中的每刻都是在坐禅。因此,每一刻你都应该致力于修行,做过任何事以后都不要留下什么,但这不表示你要忘却做过的切。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所有的分别思想以及人生的烦恼,都会离你而去。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对我们来说,没有其他的方式是可以让我们活在这世上。在我看来,这种生活方式相当真切,也使人易于接受、易于了解,也易于实行。如果你把依循这种基于修行的生活,与发生在世界、在人类社会的种种事情做一对比,你就会发现,佛陀留给我们的真理多么可贵。这些真理非常简单,实行起来也非常简单。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这里一共有六种生活方式可以实践这种人生目的,“布施波罗蜜”就是其中的第一种,意味着以布施而渡;第二种是“持戒1이波罗蜜”,意味着以持戒而渡;第三种是“忍辱1기波罗蜜”,意味着以忍辱而渡;第四种是「“精进18波罗蜜”,意味着以精进而渡;第五种是“禅定이波罗蜜”,意味着以禅定而渡;第六种是“智慧2이波罗蜜”,意味着以智慧而渡。这六种“波罗蜜”事实上是同一种,只因为我们从六个不同的方面观察人生,所以把它们分成六种。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但未来是未来,过去是过去,当前该做的,是做些新鲜的事。这是我们的态度,是我们在这世上应该有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布施波罗蜜”一一为了我们自己的缘故给出些什么,创造些什么。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如果你执著于教法或师父,就是犯了个大错误。与一位师父相遇的那一刻,就是你应该离开他的一刻。你应该当个独立的人,而你之所以需要一位师父,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独立。如果你不执著于师父,他就会指出一条让你可以通向自己的道路。你之所以需要一位师父,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师父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我们在某个地方从事修行,其目的只是在于研究自己。我们是为了变得独立而研究自己。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道元禅师说过:“研究佛法是为了研究自己,研究自已是为了忘掉自己。”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为了明白这个事实,研究佛法是有必要的,但研究佛法的目的只是为了研究我们自已和忘掉我们自己。当我们忘掉自己,我们就会成为存在(亦即实相)的真实活动。了悟这个事实以后,这个世界将再也没有烦恼可言,而我们也可以毫无烦恼地尽情享受生命。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了悟这个事实。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因为迷失了自己,烦恼对你来说就会成为真正的烦恼。当你没有迷失自己,哪怕你碰到麻烦,都不会觉得它们是什么烦恼。你只需静坐在烦恼之中,而当烦恼成为你的一部分,或者当你成为烦恼的一部分,就再也没有烦恼可言,因为你已成为烦恼自身,那烦恼就是你自身。如果是这样,就不再有烦恼可言。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大多数的人都活在幻相之中,他们被烦恼卷住,并企图想要解决烦恼。但活着无可避免地只能活在烦恼中。要解决烦恼就是要成为烦恼的一部分,与烦恼合而为一。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我们应该为下一个开悟做准备,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次开悟,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开悟,如果可能,最好是一刹那又一刹那的开悟。这才是真正的开悟,它既存在于你获得开悟之后,也存在于你获得开悟以前。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听别人说话时,你应该把所有的成见与主观意见摆在一边,就只是聆听对方说话和观察他说话的方式,不可以有太多对与错、善与恶的价值判断。我们应该只是聆听和接纳,这才是我们与人沟通的正确方式。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如果我们刻意调整自己去迎合别人,就不可能保持自然。不要刻意迎合别人,最重要的是如实表达你自己,这样你才会快乐,别人也才会快乐。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如果你对某人说什么而他不赞同, 不要尝试从知性上说服他。不要跟 他争辩,只要听他的反对意见,让 他自己发现自己错在哪里。 这番话非常有意思。不要把观念强加给别人,而是与对方一起思考。如果你觉得自己贏得了辩论,那一样是错误的态度。试着不要去争辩,不要有争胜心理,只是聆听就好,但我们要是摆出辩输了的态度,那也是不对的。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我们说:“万法源于空。”一整条河流或一整颗心就是空。获得这种了悟,我们就找到了人生的真义。获得这种了悟,我们就会看出人生的美。在悟得这个道理之前,我们看到的一切无非都只是虚幻。有时我们会高估人生的美,有时却会低估或忽视人生的美,而这是因为我们的小心与实相不一致的缘故。说这个道理很容易,想实际去感受它就不容易了。然而,逶过坐禅,你可以培养出这种感受。当你倾注全副身心去打坐,坐到身心合一、与万物合一的境界,就可以轻易达到这种了悟。如此来,你不会再执著于对生命错误的旧的解释,日常生活会焕然一新。当你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会看出你那旧的解释有多么荒谬,也看出你花了多少力气浪费在无意义的追求上头。你将会找到生命真正的意义,哪怕你的人生还是会像一滴落下瀑布的水滴一样历尽险阻,但你却能享受它。
    引自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2020-07-17 20:41:43 回应
  • 第三部 用心理解
    如果你正在修行却无法相信当下修行的意义,那你就什么都做不成。你只是抱着一颗“猴心”,在目标的四周荡来荡去。
    引自 第三部 用心理解
    根据佛陀的理解,即使没有任何准备工夫,只要你开始坐禅,那么开悟自然就在其中。不管你坐禅与否,佛性都是你本自具足的。因为你佛性本具,所以你的修行中自会有开悟。我们强调的并不是达到的境界,而是对我们真实本性的强烈信心和修行的真诚 我们应该以一如佛陀的真诚来修禅,如果我们本就具有佛性,那我们禅修的理由就是,我们必须要表现得像佛陀一样。传承禅修之道就是:将我们从佛陀那里承袭到的精神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必须以传统的方式去调和我们的精神、身体姿势和活动。当然,说不定你的修行可以达到某种很高的境界,但你修行的动机却不应该是出于自利心态。
    引自 第三部 用心理解
    根据传统佛教的理解,我们的本性是没有自我的。当我们去除了“我”的观念,就能够以佛的眼光来看待人生我”的观念只是迷执,会蒙蔽我们的佛性。但我们总是不断去制造这个“我”,把这种过程重复又重复,结果是,我们的人生完全被各种自我中心的观念所充塞,这样的人生称为“业命” 佛的生命不应该是一种业命,我们修行的目的在于切断绕着“业”片旋转的心。如果你刻意追求开悟,就会造出业来,并且为其所驱策,那样你只是坐在黑色蒲团上浪费你的时间。根据达摩的了解,任何带有得失心的修行都只是在造业。
    引自 第三部 用心理解
    如果我们的修行只是追求开悟的手段,你就永远不可能达到开悟!
    引自 第三部 用心理解
    当你相信我们的道路,开悟就存在你心中。如果你正在修行却无法相信当下修行的意义,那你就什么都做不成你只是抱着一颗“猴心”,在目标的四周荡来荡去。如果你想看到什么,就必须睁开眼睛;如果你不明白达摩的禅法,那么你就等于是闭着眼睛却想看到东西。我们并不轻视开悟的观念,但最重要的是当下,而非未来的某一天。你应该在当下就做出努力,这是我们修行时最需要谨记的事项。
    引自 第三部 用心理解
    如果能秉持禅的传统精神,修行时摒除任何自我中心思想,我们就会得到真正的开悟。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在每个当下尽最大的努力,这是对佛法的正确了解。所以,我们对佛法的了解并不是知性的理解,我们的了解就是佛法自身的表达,就是修行本身。
    引自 第三部 用心理解
    佛教的基本教法是“无常”,也就是变动不居。对万物来说,无常是基本的真理,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个真理,而佛教的一切教法,也可以浓编在“无常”三字之中。不管我们身在何处,这个教法都是真的。无常的教法也可以理解为无我的教法,因为,如果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那它们就没有常住的自性可言。
    引自 第三部 用心理解
    当你从事某个活动,只要你的心能够专注,且保有信心,那么,你心灵状态的本质就是活动的本身了。当你专注于你存在的本质,你就为活动做好了预备工夫,活动不外乎就是我们存在的本质。当我们坐禅,静谧的本质就是存在的大活动本身的本质。 你我只是刹那间的存在 “万物无非是浩瀚表象世界的一下电闪”,意思就是说,你的活动和你的存在都是自由的。哪怕你只是短暂的存在,但只要以正确的方式打坐,并怀抱正确的理解,你就会获得你存在的自由。 在这个刹那,短暂的存在不会改变、不会移动,且总是独立于其他的存在之外。在下一刹那,其他的存在就会生起,而你也可能会转变成其他形相。严格来说,昨天的你和当下这个你是没有关联性的,一切与一切都是没有关联性的。
    引自 第三部 用心理解
    今天我在洛斯拉图斯打坐,明天我会在旧金山打坐,洛斯拉图斯的那个我”和旧金山的那个“我”并没有关联性,这两个“我”都是相当不同的存在。我们会拥有存在的自由,道理也就在这里。
    引自 第三部 用心理解
    2020-07-18 07:46:38 回应

珏儿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712条 )

中国易学博览-八字应用经验学
2
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
2
洞见
3
心流
6
NLP圣经
4
王阳明哲学
1
终身学习
1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1
反脆弱
1
穷人的银行家
3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2
普惠金融改变世界
10
年轻人,你就是想太多
1
贫穷的本质(修订版)
10
现在,变现你的优势
5
人类简史
1
世界因你不同
6
超凡: 我们的身心极致及天赋的科学
5
成功,动机与目标
14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4
娱乐至死
9
人类的明天
6
硅谷钢铁侠
4
杰克·韦尔奇自传
1
将心注入
12
人性的弱点
4
奈飞文化手册
9
秘密
1
褚时健传
4
意義
7
匠人精神
2
好好工作
14
20岁,光阴不再来
13
干法
8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3
当下的力量(珍藏版)
9
极简:在你拥有的一切之下,发现你想要的生活
5
漫步民宿:我的25段返璞之旅
1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5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精装修订本)
9
商业的本质
4
零秒思考
2
真实的幸福
1
原则
1
每周工作4小时
12
地道风物006·民宿时代
1
与机器赛跑
2
浅薄
4
深度工作
4
百岁人生
4
认知天性
5
追寻生命的意义
5
弗兰克尔自传
7
永恒的边缘
1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
14
刻意练习
12
意志力
9
看见成长的自己
25
微习惯
4
国王 武士 祭司 诗人
3
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
7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19
公司的概念
11
零工经济
1
智能转型:从锈带到智带的经济奇迹
1
枪炮、病菌与钢铁
7
应届生房地产行业求职全攻略
1
四周练出一身肌肉
1
野兽绅士
5
如何高效学习
8
冷眼观爱
11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
7
旧概念与新环境
10
小狗钱钱
12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13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10
设计质
1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3
远大前程
1
Tourists in Historic Towns
2
The Art of Learning
9
少有人走的路
8
Fluent Forever
8
Fluent in 3 Months
6
普罗旺斯的一年
1
New Cultural Landscapes
1
男人这东西
4
鱼丽之宴
4
繁花
6
有味
1
素履之往
6
Urban Design
5
Sustainable Urban Design
5
Responsive Environments
7
Planning Theory
10
超级时间整理术
3
Lonely Planet the Cities Book Mini
1
思维导图
5
博尔赫斯小说集
2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1
专注力
1
跨越大都市
12
我们仨
1
街道与广场
5
设计城市
15
乌合之众
4
采访本上的城市
2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12
Facebook效应
1
美国城市的文明化
9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3
城市规划设计
1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20
浪潮之巅
10
人性化的城市
6
Debrett's Guide for the Modern Gentleman
1
李敖大全集 7:读史指南 要把金针度与人
1
李敖大全集
1
留德十年
3
干校六记
4
Criminology Theory and Context
1
Theories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1
Theories of Crime
1
An Introduction to Criminological Theory
1
英国人的特质
1
胡适留学日记(上、下卷)
5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1
城和市的语言
4
顾家北手把手教你雅思写作(剑9版)
1
十天突破雅思口语(剑9版)
4
十天突破雅思写作(剑9版)
5
雾都孤儿
1
中国文化科目认证指南
2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科目考试指南
1
现代汉语科目考试指南
1
1Q84 BOOK 1
1
武艺丛谈
2
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
1
Your Dream Career For Dummies
1
Integrat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Management Issues
4
Drinking Water
3
环境技术基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