珏儿对《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笔记(4)

珏儿
珏儿 (人生就应该活在热情与兴趣里)

读过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 书名: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 作者: 罗伯特•M.波西格 (Robert M.Pirsig)
  • 页数: 377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 2011-9-1
  • 第一部分

    骑摩托车可就不同了。它没有什么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的视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就处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脚下飞驰而过的是实实在在的水泥公路,和你走过的土地没有两样。你可以随时停车,及时感受它的存在,让那份踏实感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
    引自 第一部分

    突然好向往骑摩托车旅行啊。

    我心理想的有一点类似于肖陶扩(Chautauqua)就像美国19世纪末兴起的暑期野外学校。借着一连串谈古论今的表演来寓教于乐,让大家的生活更有深度,有更多的领悟。不过肖陶扩因为收音机、电影和电视的出现而没落了,在我看来这种改变不见得是一种进步,虽然全美的思想交流更加快速便捷,但也似乎变得更浅陋。
    引自 第一部分

    刚读完娱乐至死就在这里看到了同样的感慨。美国很多人都在对电视等新娱乐方式进行反思。

    每一部摩托车都有它自己的个性,也可称之为你对这一部车子所有的直觉的总和。这种个性常会改变,多会变得更糟,但常常也会变得出人意料地好,培养这种车子的个性正是维持保养的真正目的。
    引自 第一部分

    这就是摩托车维修艺术之所在了,这也像是一位拥有匠人精神的匠人所说的话。

    我想让约翰对那个声音感兴趣,但是根本不成,他所听到的只是噪音;他所看到的只是摩托车和我手中拿着沾满油污的工具,此外别无他物,这样当然引不起他的兴趣。 他不了解发生了什么事,而且也没有兴趣去研究。他对事情的表象比较感兴趣,对于内涵就不然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就是他看事情的方法。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发现我们之间的这种不同。
    引自 第一部分

    我对机械也并没有什么兴趣,和约翰一样,我也是寄托于他人来解决问题。甚至因为害怕出故障,所以骑着摩托车旅行这样浪漫和理想化的事情我完全不敢考虑,直到现在读了下这本书,能够稍微体会到那种喜爱机械,愿意去了解它、去维修它的心情。

    我想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两种—古典的认知和浪漫的认知。从终极的真理来看,这种二分法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如果我们想借用古典的方式去研究基本形式世界,势必要用到这种方法。 古典的认知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一些基本形式组成的,而浪漫的认知则是从它的表象来观察。如果你拿一部发动机或是机械图,或是电子仪表给浪漫的人看,他一定不感兴趣,因为他所看到的只是表象,枯燥无味,只是列出一大堆复杂的专有名词、线条和数字,没有让他觉得有趣的事。但是如果你把这些东西拿给一个偏向古典思想的人看,他会仔细地观察,然后就会着迷,因为他看到在这些线条和符号之后是丰富的基本的基本形式。 浪漫的模式主要有丰富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和直觉。最主要的是情感而非事实。和科学相对的艺术往往就是很浪漫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理性或是法则,而是依赖感情、直觉和美学。 相对的,古典的思想往往依赖与理性和法则—它们是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形式,科学、法律、医药等学科都受到了古典思想的影响。所以虽然骑摩托车旅行是件很浪漫的事,但是要维修、保养摩托车却全然是古典的行为。修理车子的时候,必然会弄脏手,而且全身都是油污,这些基本形式往往和浪漫的精神相冲突。
    引自 第一部分

    费曼先生大概是个反例吧,首先,费曼先生一定是个古典偏向的人,然而他到后来依然可以画一手好画,说明我们不必陷入自己是哪种类型的人而不可自拔,作为浪漫的人,也可以尝试去了解古典的美感。

    2020-03-15 16:33:36 回应
  • 第二部分
    如果科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要从一大堆的假设当中选出正确的,然而假设出现的速度远远超过实验所能处理的速度,那么很明显地就来不及证明所有的假设。如果不能够证明所有的假设,那么任何实验的结果都变得很不可靠。这样一来,整个科学的方法就缺乏建立实证知识的目标。 关于这一点爱因斯坦认为:“根据进化所显示的,在历史上任何一刻,所有可想见的存在,总有一个会证明它比其他的一切要优越。”这个答案在斐德洛看来脆弱无比,然而“在任何一刻”倒给他深深的震撼。难道爱因斯坦认为真理是一种时间的功能?这种论点会把所有科学的最基本假设都毁掉。 但是我们由整个科学的历史来看,你会发现过去的事实不断被新的解释取代,每一项研究的时效也长短不一,完全没有规律,有些科学真理似乎能够持续几个世纪,有些甚至不到一年,科学真理不像教义一样能永远存在,它像所有的一切一样可以被研究。 研究过科学真理之后,他对它们出现一瞬就消失的情况很懊恼,因为科学真理存留的时间和他所付出的努力正好相反。所以在20世纪科学研究成果的寿命似乎比19世纪要短得多,就是因为科学研究的规模现在大多了。如果下一个世纪科学研究的速度是现在的十倍,那么任何科学研究成果的寿命,很可能只有现在的十分之ー。是什么缩短了它的寿命?最主要的就是假设的增加,假设愈多,研究成果的寿命就愈短。近几十年来假设大量增加的原因似乎来自于科学方法的本身。你看得愈多,知道得就愈多。你不是从一大堆假设当中筛选出一项真理,你是不断地提供大量的假设。这也就是说,你想要借着科学方法接近真理,实际上你根本没有任何进展,甚至离它愈来愈远,这是你所运用的科学方法造成的。 斐德洛所看到的只是个人之见但是却反映出科学最真实的特性许多年来它都被人忽视,人们期望从科学研究当中得到的结果和实际上所得到的结果,在这里正好互相冲突。然而似乎没有多少人正视这个问题。运用科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要从许多假设当中找出正确的一个,这就是科学的目的。然而我们从科学的历史来看,事实怜怜相反各种资料、史料、理论和假设不断大量地增加,科学把人从唯一绝对的真理,引向多元、摇摆不定、相对的世界,是造成社会混乱、思想价值混淆的主要元凶。而这一切现象原本是科学要消灭的。在许多年前,斐徳洛在实验室中已经觉察到的结果,现在在这个科学世界中我们随处可见。科学反而制造出反科学的混乱。
    引自 第二部分
    逻辑就是把主客观分开,所以逻辑不是最高的智慧,想要消除这种因划分主客观所产生的幻觉,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生理、精神和情感上的活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许多修炼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所谓的"禅”了。斐德洛从来没有打坐的经验,因为他不认为这有任何意义。他在度时,一直坚持依靠逻辑,因为他找不到任何真实的理由抛弃这种信仰。我想他这么做是值得信任的。
    引自 第二部分
    老手根本就不会照着指示去做他边做边取舍,因此必须全神贯注于手上的工作,即使他没有刻意这样做,他的动作和机器之间也自然地有一种和谐的感觉。他不需要遵照任何书面的指示,因为手中机器给他的感觉决定他的思路和动作,同时也会影响他手中的工作。所以机器和他的思想同时不断地改变,一直到把事情做好了,他的内心オ真正地安宁下来。"狄威斯说:"听起来好像艺术一样。"我说:"的确就是艺术,把艺术和科学分离是完全违反自然的,两者分离太久了。你必须像考古学家一样,不断追溯到两者最初分离之处。其实组合烤肉架是雕刻艺术早已失传的一支,多少世纪以来,由于知识错误的分野,造成两者的分隔,因而如今一旦把它们连起来,就会显得有些荒谬。”
    引自 第二部分
    2020-03-16 12:17:48 回应
  • 第三部分
    刚开始他以为是学生懒惰,后来才发现情形并不是这样。他们就是怎么样也想不出可以表达的东西。其中有一个女孩子,脸上戴了一副很厚的眼镜,想要写一篇有关美国的五百字短文,他一听到这样的题材就知道会有问题,所以就建议她把题材缩小,只谈波斯曼。要交稿的时候,她交不出来,于是十分难过,她已经试过一切方法,就是想不出要写些什么。 斐德洛和她以前的老师谈起这事,他们的说法也跟他的印象一样。地很认真,也很努力,受过良好的训练,但却是个非常乏味的人。从她身上找不出一丝创意。她厚厚的镜片底下,无神的双眼好像做苦工的人一样。她没有骗他,地真的想不出任何东西来,因而对于她自己的无能十分难过。 这一点令他大吃一惊,现在換成他说不出话来。两个人沉默了一阵子,他突然提出一个奇怪的想法,那么就写波斯曼的大街吧!她很认真地点点头就出去了。等到下堂课的时候,她变得更沮丧,甚至流下泪来。很显然,她已经好长一段时间都非常沮丧了,她仍然想不出有什么可写,地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如果她想不出波斯曼有何可写之处,她应该想得出来大街上有何可写。 当时斐德洛颇为震怒。他说:"你根本没有去观察。"这时他突然想起自己因为意见太多而被学校解雇的事。每件事都有无穷的假设,你观察得愈多你看到得就愈多。她还没有开始观察,然而她并不明白这一点。 他很生气地说:"那么就把主题缩小到波斯曼大街上ー栋建筑物的正面墙壁。就拿歌剧院为例,从左手边上面的砖块开始写。"地厚厚的镜片底下,眼睛睁得好大。 下一堂课她不解地交给他五千字的文章,"我坐在对街的汉堡摊旁,"她写道,"开始写第一块砖然后是第二块砖。在写第三块砖的时候,突然间,我再也停不下来了。别人以为我疯了,不时嘲笑我。但是这就是我所写的,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何会这样写。"斐徳洛也不明白。但是他在散步的时候仔细想了一阵子,终于得到了结论。 很明显,她就像自己第一天教书的时候,思想一时阻塞反应不过来。地之所以会卡住是因为她只想重复听过的事,就像他第一天,只想重复早已决定要说的内容。她之所以写不出有关波斯曼的事,是因为她想不出波斯曼有什么值得重复写下来的地方。很奇怪,她竟然不知道自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而不要在乎别人说过什么。而把题材缩减到一块砖就突破了她的瓶颈。因为很明显地,她必须直接地、不受任何阻碍地观察这块砖 他又进一步实验。在课堂上,他要所有的人花一个钟头描写他大拇指的背面。一开始大家觉得很滑稽,但是每个人都照着做了,而没有任何人抱怨不知从何下笔。 在另外一班他把题材改为钱币,每一个学生整个钟头都在奋笔疾书。而在另外一班也是同样的情形。有的人会问:"需要写两面吗?"一旦他们能自己直接观察,就会明白有无穷的题材值得写,这是一种培养信心的训练,虽然他们所写的看似微不足道,但是终究是自己的作品,而不是模仿别人之作。做过这种练习的班级,学生所写出来的文章都流畅得多而且有意思多了。 斐德洛经过实验得出结论,模仿是一种真正的罪恶。在他开始教修辞学之前必须先清除这种习惯。模仿似乎是种外界的压迫,小孩子从来不会这样,似乎是后来附加上去的,也很可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这种见解听起来似乎很正确,他越想越觉得错不了。学校教你去模仿,如果你不模仿,老师就给你很差的分数。 而在大学里,情况就复杂多了,你必须要让老师觉得,虽然你实际是在模仿,但是表面上并没有模仿。你就是吸收老师指示的重点,然后再走自己的路。这样你就能得到高分。而原创的学生则可能从最高分到最低分都有,整个学校的价值评估都反对创意。
    引自 第三部分
    这位像驴子一样的、假设出来的学生会继续游蓠一阵子,他可能得到另外一个像他抛弃的教育一样珍贵的学习机会,他不再浪费时间和金钱去做一头高级的驴子。他可能找到一份工作,安然地做一头低级的驴子,也可能做一名技工。然而事实上他真正的地位会提高,因为这样才可能有所贡献而带来改变。 也可能他终身就做这份工作也可能他就此找到自己生活的层面,然而并不满足于此。 短则六个月,长则五年,很可能会产生变化,他对自己每天机械化的工作愈来愈不感兴趣,过去被学校的理论和分数所压抑的创造本能,现在很可能因为工作的无聊而被唤醒了。他花了数千个钟头去解决机械方面的问题,因而对机械设计愈来愈有兴趣。他可能想要自己设计机器,因为他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于是尝试改造一些发动机。成功之后,就想要更大的成功。然而这个时候,他可能会遇到瓶颈,因为他没有理论基础。这个时候,他就会发现以前自己丝毫不感兴趣并觉得一无是处的理论,现在变得有一些值得敬重之处。 于是他就会回到没有分数也没有学位的学校里,这时他变了,不再为分数而来,而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知识。他不需要别人强迫他去学习,他的动力来自于内在。这个时候,他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他不需要许多训练的督促。事实上,如果老师上课的态度松懈,他很可能会唐突地问许多问题去鞭策老师,于是他就会常常来上课,即使花钱也在所不惜。 一旦转变成这种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大的爆发力,在没有分数和学位的教育机构里,学生找到了自己,他不必浪费时间在机械化的理论上,研究物理和数学是发自内在的兴趣,因为他知道这是自己的需要。而冶金和电子工程也会得到他的青睞。他对这些抽象的学问熟悉后,就去研究其他的理论,虽然和机械不直接相关,但是也会成为他学问的一部分。这种学习方法和今티大学教育强调的模仿不同,虽然你得到了分数和学位,让人以为你有很高深的知识,然而事实上,只有你自己知道内在空空如也。
    引自 第三部分
    如果我们不从二元化的角度去看事情,而是从良质、心和物三位一体的角度,那么摩托车维修的艺术以及其他的艺术都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意义。约翰夫妇所逃避的科技怪物就不再面目狰狞,而成了很有意思的东西了。
    引自 第三部分
    在你看到一棵树之后,你才意识到你看到了一棵树。在你看到的那一刹那以及意识到的那一刹那之间,有一小段时间。我们常认为这一段时间不重要,但是并没有证据显示这一段时间不重要-情形完全不是如此。 "过去"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未来"则存在于我们的计划之中而只有"现在"オ是惟一的真实。你理智上所意识到的那棵树,由于这一小段的时间的关系,便属于过去,因而对你来说并不真实。任何经由思想所意识到的总是存在于过去,因而都不真实。所以真实总是存在于你所看到的那一刹那,且在你还没有意识到之前。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真实。这种在意识之前的真实,就是斐德洛所谓的良质。由于所有经由思想所认知的事物必须来自于这一段思考前的真实,所以良质是因,而果才是所有的主体以及客体 他认为知识分子最难了解这种良质,因为他们反应过快,立刻将一切化成思考的形式。而最容易看见良质的是儿童以及未受过教育的人,还有丧失文化的人。他们很少受到文化的影响,因而较少接受正规的训练,没有让文化渗透他们的心灵。
    引自 第三部分
    现在他有这一套三位一体的新理论支持,就阻止了浪漫与古典之间的分裂 这种分裂差一点把他给毁了。它们再也不能把良质肢解,而他可以轻松地坐在那儿,把"它们"肢解。浪漫的良质总是与视觉的印象相结合,而理智的良质总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考量。浪漫的良质是指此时此地的事情,而古典的良质则超越此刻,必须考虑现在与过去和未来的关系。比如说,从浪漫的观点来看,如果摩托车此刻仍然正常行驶,为什么要替它操心呢?如果你从古典的角度去看,现在只不过是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一瞬间,忽略过去和未来对现在的影响,就不是好的良质了。摩托车现在可能正常行驶,但是最近什么时候检查过油表呢?从浪漫者的观点来看,这样想有些大惊小怪,但是对古典的人来说却是常识。 现在我们有两种不同的良质,但是它们不再把良质分裂,它们只是存在于不同时间的两种良质。
    引自 第三部分
    正是这特别的古典美的探求,这种宇宙和谐的感觉,使我们选择了更适于贡献给这个和谐的事实。并非是这些事实,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造就了宇宙的普遍和谐,这オ是惟一的客观实在。 保证了我们存身之世界的客观性是,这个世界是我们以及其他会思考的生物所共有的。通过跟其他人的沟通,我们接收到现成的和谐推论。我们知道这些推论并不是我们做出的,而同时因为它们的和谐,我们在它们之中辨认出了那些像我们一样的理性生物的行为。 因为这些推论似乎适合我们感官的世界,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推论出,这些理性的生物和我们看见过同样的事物;于是这就让我们知道,我们不是一直在做梦。正是这和谐,如果你想的话,就说正是这良质,是我们可知的惟一实在的惟一基础。
    引自 第三部分

    这一段是证实我们自己存在的一段话。用来反驳那些虚无感。

    心和良质其实是一体的两面。 如果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能够看到良质,而且感觉到它的存在,那么他就是一个懂得关心的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看到的和手中所做的都细致入微地关心,那么他定有某些良质的特性。 所以,如果科技的根本问题在于,科技专家或是反科技的人都缺乏关心之情;而且,如果关心和良质是一体的两面,那么我们就可以推论出,今天在科技上出现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学科学的人和反科学的人,都缺乏在科学上洞悉良质的能力。
    引自 第三部分

    这一段让我想到匠人精神。

    良质就是佛,良质就是科学的实体,良质也是艺术的目标。这些观念仍然需要融入日常生活当中。而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我一直提到的一修理摩托车。
    引自 第三部分

    终于点题了。

    写不出来是一种最常碰到的情形,如果你想一下子说太多东西,往往就会这样。你要做的就是,不要强迫自己立刻写出来,因为这会使你更写不出东西。你只要先把事情一样样地区分清楚,然后每次只写样。如果你一面想要说什么,一面想先说什么,就太复杂了。所以要先把它们区分清楚,列出要说的事,然后再排出先后顺序。
    引自 第三部分

    关于写作方法。虽然说起来很简单,确实经常犯的错误。

    前沿包含着未来的全部可能性。前沿也包含着过去的全部历史。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到哪里去追寻过去与未来呢?过去不能回忆过去,未来不能激发未来,所以此时此地的经验就是最重要的一切了。 价值,现实的前沿,不再是整个结构的一个无甚关联的分支。它是整个结构的前身,没有价值就无从选择。所以要了解有结构的真实就要了解它的来源一价值。
    引自 第三部分
    所以杜鲁门所说的,其实和实验室里的任何一位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工作的实际态度,也就是不采用完全客观的方式去看待它,都是一样的。 现在让我们回到那颗螺丝身上。 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衡量被卡住的情形。其实它可能不是最糟糕的而是最好的状况。毕竟禅宗曾花费了许多工夫去研究这种被卡住的情形;经由调息、打坐,让你的心灵倒空一切杂念,产生像初学者样谦虚的态度。这样你就处在知识列车的前端,在真实的轨道上了。 想一想,为了改变,我们不要害怕这一刻的来到,而应该小心地加以运用。如果真能达到这种境界,那么以后你所得到的方法,远胜过你满脑子杂念时所想出来的方法。 解决的方法一开始看似不重要或是不必要,但是被卡住的那段时间让它有机会显示出真正的重要性它之所以被认为微不足道,是因为导致你被卡住的价值观太过僵硬所造成的。 但是让我们来思考这个事实,不论你被卡得多严重,这种现象终将消失。 你的心灵终究会很自然地找到解决的办法,除非你非常容易被卡住。其实怕被卡住是不必要的,因为被卡住得愈久,你就愈看得清楚让你脱因的良质。 所以不应逃避被卡住的情形,它是达到真正了解之前的心灵状态。要想了解良质,不论是在技术工作上或是其他方面,无私地接納这种被卡住的现象是个关键。无师自通的技术人员就是因为常常被卡住,才比接受学院训练的人员更了解良质。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处理突发的状况。
    引自 第三部分
    约翰夫妇所厌恶的丑陋并不是科技与生俱来的,只是对他们来说是如此。 我们很难把科技中的丑陋单独分离出来。科技只是制造物品,而制造物品本身并不丑陋。否则艺术品就不可能产生美感了,因为艺术也是制造物品。实际上科技这个词的词根就意味着艺术。在古代希腊人心中,从未把艺术和制造分开过,所以二者根本就是同一个词。 在现代科技的原料当中,丑陋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时候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论阓。大量生产的塑胶制品本身并不坏,它们只是引起不好的联想。 个人如果终生关在监狱的石室中,他可能认为石头天生就是很丑陋的,虽然石头也是雕塑的主要材料。一个人如果终生就生活在丑陋的塑胶制品之中,从他童年时期使用的玩具,以至一生的消品,都是塑胶制的,这样的人就可能込为塑胶品的丑陋是与生俱来的。但是现代科技真正丑陋的地方并不在材料或者形状或者这种生产方式和产品上,这些只是低品质的物品所有的特质。 科技的产物并非真正丑陋。若是根据斐德洛的形而上学,发明科技或使用科技的人也不丑陋,因为良质并不在主客观的事物当中。真正的丑陋在于发明科技的人与他们所制造的产品之间的关系。同样的状沉也出现在使用科技的人和产品之间的关系上。 斐德洛认为,在你意识到纯粹良质的那一刹那,甚至无所谓意识的时候,也就是与纯粹的良质相遇的那一刹那,无所谓主观,也无所谓客观。先有了纯粹的良质,接着才会意识到主体、客体 所以在遇见良质的那一刹那,主客观原是一体的。这正是佛教奥义书( Upanishads,古印度哲学吠陀经最后宇宙与个人自我之一致一译者注)中的最高精神,而这种一体感也是所有艺术的根基。而现代二分法的科技正缺乏这种一体感。创造者和拥有者对他们所创造和拥有的物体没有认同感,而使用者也一样。所以根据斐德洛的定义来说,就是没有良质。
    引自 第三部分

    禅即匠人精神,如此看来日本不愧是禅学之国了,即便禅学的发源不在日本,但禅的精神真的和日本民族风格完全的匹配。

    当然,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并不一定要接触摩托车,单纯到像磨把菜刀、缝一件衣服或是修补张坏掉的椅子,它们背后的问题都是一样的。你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把它做得很漂亮,或是很丑陋 如果你想要有高水准的表现,就必须具备鉴赏カ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也就是同时具有对良质的古典和浪漫的认知。
    引自 第三部分
    如果他对手中的工作很感兴趣,他就会沉浸在工作之中,而不会产生主客观之间的对立。然而在科学界,因为传统的二元化观点,人们就很难产生这种心态。 佛教的禅宗提倡打坐,就是要使人物我两忘。而在我所提到的摩托车维修问题上,你只要专注地修理车子,就不会出现物我对立的情况。一旦真正地投入了工作之中,就可以说是在关心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关心的真正意义-对自己手中的エ作产生认同感。当一个人产生这种认同感的时候,他就会看到关心的另外一面一良质。
    引自 第三部分
    所以在维修摩托车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内心的宁静,让自己不要和工作环境疏离,在做其他的工作时也是同样的。这一点做到了,其他的一切也就会变得很自然。内心的宁静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就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就会产生正确的行动,而采取了正确行动的工作,便可使别人从中看到做事人内心的宁静。 我认为,如果我们想改造世界,使它更适合人类居住,改革的方法不是从政治方面着手。因为那样你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主体和客体的分别,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或者你就需要计划各种活动。我认为这种改革是本末倒置。因为各种政治活动只不过是社会良质的产物。除非社会有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它的运作不会正常。而社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首先个人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想要改造世界,就要先从一个人的心灵、头脑和手开始改造,然后由它们向外发展。有的人可以谈论如何改变人类的命运,我却只想讨论如何维修一部摩托车,我认为我必须说的这些更具有长远的价值。
    引自 第三部分
    希腊人称之为热忱。一个具有进取心的人,不会闲散得无事可做,在一旁忧心忡忡地焦虑。相反,他总是站在自我意识的火车头前,发现有什么出现,必然立刻迎上前去,这就是进取心。 钓鱼钓过好长一段时间的人,身上往往会有这种特质。通常,他们会对自己花这么多时间去从事这项看似无甚收获的活动有些防卫心。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为自己辩解。然而,钓鱼回来的人通常充满了热忱,有力量去面对几个礼拜前他已经厌恶至极的事物。因此,事实上他并没有浪费时间,只是我们以世俗的眼光认为他是如此。
    引自 第三部分
    如果你的价值观僵化了,你所能做的就是放慢脚步一不论你愿不愿意,你必然会慢下来-但是你要做的是刻意放慢脚步,然后重新检视过去你认为重要的事物是否仍然重要…只需要静静地注视着机器, 这么做没有什么问题,静静地和它相处一阵子,用你注视鱼线的方式注视着它,不久你一定会看到鱼线在动。车子会用很谦虚而且微弱的声音询问你,是否对它的问题感兴趣。这是世界上到处都会发生的状沉,所以要对它感兴趣。
    引自 第三部分
    2020-03-17 10:42:18 回应
  • 第四部分

    在这里,大部分的人很可能对周遭的一切毫无知觉,大众媒体让他们以为身边的事物是不重要的,这就是他们寂寞的原因你可以从他们脸上看到寂寞。先是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搜寻的神情,然后一旦看见你,你对他们来说便只不过像一个物体,算不得什么,而不是他们想要寻找的对象,因为你不是电视上的人物。 但是在我们经过的美国其他地区,比如说像穷乡僻壤的地区,像曾经有中国人挖过壕沟的地区,还有乘马车的地区,整片是山脉的地区,人们有更多沉思的机会,孩子会去玩松果,也会有大黄蜂在四处飞舞。我们头上顶着一片绵绵无尽的蓝天。周围的一切都深深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所以从来不觉得寂寞。 造成这种寂寞的主要原因就是科技,就是科技的产品,像电视喷射机、高速公路等等一但是我希望说明一点,真正的祸首并不是科技本身,而是科技所带来的一种趋勢,物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科技背后截然二分主客观的看法造成了这种现象。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费尽心力借着科技来改变这种现象。一个知道如何怀着良质去修理摩托车的人,要比不具有这种情怀的人有更多的朋友,而且他的朋友不会把他视为一个物体。良质总是能够消灭主客体之间的距离。 如果有的人工作很枯燥一或者手中的工作迟早都会变得很枯燥-一为了让自己过得愉快些,他会开始选择良质,然后悄悄地为自身着想而追寻这个目标,因此使自己手中的工作变成一种艺术。他很可能会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更有趣的人。而对他周围的人来说,他也不再是物体,因为他选择了良质。不只他自己和工作受到影响,在他周围的人也会逐渐改变,因为良质会像水波一样荡漾开来。他手中的工作具有良质,于是会让人有不同的感受。感受到的人会觉得这种感受不错,就可能会把它传播给别人,这样一来良质就会不断繁衍开来。 我个人的感觉是,这就是世界不断改进的方法:让个人越来越珍惜良质。
    引自 第四部分

    2020-03-20 17:07:07 回应

珏儿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712条 )

中国易学博览-八字应用经验学
2
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
2
洞见
3
心流
6
NLP圣经
4
王阳明哲学
1
终身学习
1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1
反脆弱
1
穷人的银行家
3
禅者的初心
4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2
普惠金融改变世界
10
年轻人,你就是想太多
1
贫穷的本质(修订版)
10
现在,变现你的优势
5
人类简史
1
世界因你不同
6
超凡: 我们的身心极致及天赋的科学
5
成功,动机与目标
14
娱乐至死
9
人类的明天
6
硅谷钢铁侠
4
杰克·韦尔奇自传
1
将心注入
12
人性的弱点
4
奈飞文化手册
9
秘密
1
褚时健传
4
意義
7
匠人精神
2
好好工作
14
20岁,光阴不再来
13
干法
8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3
当下的力量(珍藏版)
9
极简:在你拥有的一切之下,发现你想要的生活
5
漫步民宿:我的25段返璞之旅
1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5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精装修订本)
9
商业的本质
4
零秒思考
2
真实的幸福
1
原则
1
每周工作4小时
12
地道风物006·民宿时代
1
与机器赛跑
2
浅薄
4
深度工作
4
百岁人生
4
认知天性
5
追寻生命的意义
5
弗兰克尔自传
7
永恒的边缘
1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
14
刻意练习
12
意志力
9
看见成长的自己
25
微习惯
4
国王 武士 祭司 诗人
3
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
7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19
公司的概念
11
零工经济
1
智能转型:从锈带到智带的经济奇迹
1
枪炮、病菌与钢铁
7
应届生房地产行业求职全攻略
1
四周练出一身肌肉
1
野兽绅士
5
如何高效学习
8
冷眼观爱
11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
7
旧概念与新环境
10
小狗钱钱
12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13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10
设计质
1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3
远大前程
1
Tourists in Historic Towns
2
The Art of Learning
9
少有人走的路
8
Fluent Forever
8
Fluent in 3 Months
6
普罗旺斯的一年
1
New Cultural Landscapes
1
男人这东西
4
鱼丽之宴
4
繁花
6
有味
1
素履之往
6
Urban Design
5
Sustainable Urban Design
5
Responsive Environments
7
Planning Theory
10
超级时间整理术
3
Lonely Planet the Cities Book Mini
1
思维导图
5
博尔赫斯小说集
2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1
专注力
1
跨越大都市
12
我们仨
1
街道与广场
5
设计城市
15
乌合之众
4
采访本上的城市
2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12
Facebook效应
1
美国城市的文明化
9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3
城市规划设计
1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20
浪潮之巅
10
人性化的城市
6
Debrett's Guide for the Modern Gentleman
1
李敖大全集 7:读史指南 要把金针度与人
1
李敖大全集
1
留德十年
3
干校六记
4
Criminology Theory and Context
1
Theories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1
Theories of Crime
1
An Introduction to Criminological Theory
1
英国人的特质
1
胡适留学日记(上、下卷)
5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1
城和市的语言
4
顾家北手把手教你雅思写作(剑9版)
1
十天突破雅思口语(剑9版)
4
十天突破雅思写作(剑9版)
5
雾都孤儿
1
中国文化科目认证指南
2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科目考试指南
1
现代汉语科目考试指南
1
1Q84 BOOK 1
1
武艺丛谈
2
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
1
Your Dream Career For Dummies
1
Integrat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Management Issues
4
Drinking Water
3
环境技术基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