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康德三大批判,ISBN:9787010035949,作者:(德)康德 著;邓晓芒译 译
判断力批判的创作者
· · · · · ·
-
伊曼努尔·康德 作者
目录 · · · · · ·
序言[第一版,1790年]
导言
第一部分 审美判断力批判
第一章 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
第二章 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
第二部分 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第一章 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
第二章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
附录 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
对于目的论的总注释
汉德词汇索引
德汉人名索引
论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先验人类学建构
· · · · · · (收起)
导言
第一部分 审美判断力批判
第一章 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
第二章 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
第二部分 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第一章 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
第二章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
附录 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
对于目的论的总注释
汉德词汇索引
德汉人名索引
论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先验人类学建构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去发现某一对象的善,我必须时时知道,这个对象是怎样的一个东西,从它获得一个概念。去发现它的美,我就不需要这样做。花、自由的素描、无任何意图地相互缠绕着的被人称作簇叶饰的纹线,它们并不意味着什么,并不依据任何一定的概念,但却令人愉快满意。 审美无利害性决定了对审美过程的品味判断必须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必须括除认知和道德关怀(即概念),就像在科学认知领域必须将道德关怀和审美品味放到一边。美来自人们通过有意识地、主动地放弃对物体直接产生的兴趣。美是主观的,审美主体为括除不愉快所做的努力能带来形而上的愉悦,因此审美主体越是难以做到括除兴趣,他在为此所做的努力中获得的快感就越强烈。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3页 -
快适对某个人来说就是使他快乐的东西;美则只是使他喜欢的东西;善是被尊敬的、被赞成的东西,也就是在里面被他认可了一种客观价值的东西。快意对于物理性的动物也适用;美只适用于人类,即适用于动物性的但却有理性的存在物,但这存在物又不单是作为有理性的,而是同时又作为动物性的存在物;但善则是一般地对任何一个有理性的存在物都适用的。在所有这三种愉悦方式中惟有对美的鉴赏的愉悦才是一种无利害的自由的愉悦;因为没有任何利害、既没有感官的利害也没有理性的利害来对赞许加以强迫。这三种情况分别与爱好、惠爱、敬重相关联。而惠爱是唯一自由的愉悦。 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判断力批判"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实践理性批判 9.2
-
- 哲学研究 9.3
-
- 维特根斯坦全集(全12卷) 8.9
-
- 哲学史教程(下卷) 9.1
-
- 哈贝马斯精粹 7.9
-
- 当代西方哲学笔记 7.9
-
- 纯粹理性批判 9.4
-
- 现象学的观念 8.8
-
- 政治观念史稿(卷三):中世纪晚期 8.6
-
- 生命直观 8.1
判断力批判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判断力批判》区分艺术天才和科学才能的内涵
《判断力批判》被公认为西方现代艺术哲学的奠基之作,对其解读通常有两种倾向:一是立足批判体系,通过对“三大批判”整体结构关联的分析阐释康德哲学的完整性,并在广度上发扬康德哲学在政治哲学、诠释学和社会哲学等领域的贡献,比较著名的是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
(展开)


白话论康德《判断力批判》
Ⅰ.自序 ——————————————分割线—————————————— 2017年的夏天,我订下了精读三大批判的阅读计划,并开始仔细研读《纯粹理性批判》一书。2020年3月的今天,当我将这三大批判的最后一则书评——白话论康德《判断力批判》写完,计划终于圆满完成,这段...
(展开)


【转】李秋零:康德的“目的论”情结康德的“目的论”情结 ——《判断力批判》的前史
编按:目的论思维是康德《判断力批判》一书的主题思想。首先,本文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理性神学的批判谈起,认为康德在三种上帝存在的证明中,对采用自然目的论的自然神学的上帝存在证明给予了特殊的同情和重视;其次,本文追踪了康德的目的论思维在撰写《判断力批判...
(展开)

【转】邓晓芒: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
【摘要】本文分两个层次论述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问题。一方面,长期以来审美判断(或鉴赏判断)与目的论的关系似乎是个不解之谜,而实际上,审美判断力是整个目的论中惟一的先天原则,目的论判断力则是从中引申出来的一个观点,两者都属于目的论,但有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
(展开)

“人的存在为了什么?”
2023年已读20 三大批判在一年的时间里总于读完了,这一段旅程注定难忘,这一旅程也将是我开启哲学大门的钥匙。感谢康德把我带入璀璨的哲学世界,唯有努力才能够抵达更远的地方。 《判断力批判》总体来说是在讨论“人的存在是为了什么?”这一问题。康德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人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4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4 )
-
人民出版社 (2017)9.7分 426人读过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9.5分 62人读过
-
人民出版社 (2002)9.1分 1879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9.4分 31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文艺学 (包包儿)
- 2008年入手的书~ (包包儿)
- 我的理想藏书阁Ⅱ (羊的门)
- 自用2012 续 (cruyff)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判断力批判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sskk 2011-01-06 23:43:36
太难
0 有用 zoe 2011-01-16 12:04:40
只借到这个版本的~ 我表示我没读完= =~好难懂啊
0 有用 油炸托克思 2013-12-19 18:44:47
邓晓芒说康德没有从必然向自由的现实能动的飞跃,而回到了空洞抽象的神学形而上学之中去了。其实如果康德按照邓想的那么做,那他就不是康德了,康德永远保持着对主观意志审慎的自知之明
0 有用 九十岁的少女 2010-11-25 15:44:44
1.只看了审美判断力批判部分2.不确定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故不评。从此我将罕见“美”的面目。难解,因此我自我安慰,要学的是你的精神,不是全部的理论。自勉。——还了你我终于能读其他书了~牵绊住我人生脚步的你~
0 有用 三风 2018-09-04 21:36:31
确实很难懂,要反复、回头地读,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