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清高宗弘历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然而在乾隆盛世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从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冲击到了半个中国,百姓为之人心惶惶,官员为之疲于奔命,皇帝为之寝食不宁。在讲述叫魂故事的过程中,《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重在讨论这背后的历史意蕴。叫魂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
叫魂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孔飞力(英文名:Philip Alden Kuhn,1933年9月9日-2016年2月15日),生于英国伦敦,196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当费正清1977年从哈佛大学荣休后,孔飞力由已任教十年的芝加哥大学转回母校接替其空缺,任哈佛大学历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他曾担任过芝加哥大学 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曾获得包括古根汉姆学术研究奖在内的多种学术荣誉,是美国艺术人文科学院院士。本书(1990)为他最主要的代表作,获“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此外他所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970)、《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2002)和《海外中国人》(2009)等,均有重要深远的影响。
目录 · · · · · ·
中译本序言
第一章 中国窃贼传奇
德清县的石匠们
萧山事件
苏州的乞丐们
胥口镇奇事
官僚机制对妖术的处理
第二章 盛世
弘历治下的镀金时代
一个令人鼓舞的故事
长江下游社会
劳动力的解放
民众意识中的盛世
人口、物价与金钱
不平衡发展
向外部与下层的人口流动
妖术、敌意与焦虑
第三章 或现或隐的威胁
关于谋反罪的看法
对于征服年代的回顾
弘历面对谋叛
由汉化带来的腐化
八旗精英
文化的传播
江南问题
第四章 罪的界定
源于南方的罪恶
发生在山东的案例
蔡廷章 初识魂魄之力
靳贯子路遇算命先生
韩沛显拜请术士为师
李绍舜沦于妖人为奴
《大清律例》中有关妖术的条款
“十恶”条款下的妖术
礼律条款下的妖术
刑律条款下的妖术
国家与超自然力量
对“叫魂”应如何处置?
第五章 妖术大恐慌的由来
躯体与灵魂
灵魂与躯体的可分离性
自愿与非自愿的灵魂丧失
头发与邪术
妖术预防法
对于僧道的怀疑
官方对于僧道的处置
僧道、乞丐与普通百姓
乞丐的社会恐怖活动
第六章 各省的清剿
弘历的行省官僚
肱股心腹
信息系统
江南的隐情
一些尴尬的发现
现场的眼线
浙江的撇清
来自山东的进一步线索
张四儒的厄运
接踵而来的危机
一个防范妖术的案件
河南的执法
阴谋的升级
救世的追求
第七章 妖首的踪迹
妖术西行
运河上的妖术
对嫌犯的围捕
两心相悦的奸情
一个冥顽不化的嫌犯
第八章 终结
民间的诬告
家内的谋反
一个顽固的债主
被告席上的叫魂犯
张四儒的坦白
剪辫首犯的故事
一个愚蠢的错误
旅途横祸
说服弘历
与官僚机器算总账
终结
第九章 政治罪与官僚君主制
官僚君主制中的常规权力和专制权力
君主对官僚的控制
效率的监督和指导
三年考绩
常规控制的制度障碍
弘历对常规控制的失望
庇护对抗纪律
揣摩上司的意图
弹劾的障碍
特殊的考评制度
来自现场的机要报告
弘历对新常规的拒绝
宫中陛见制度
上层制度:“政治任命”
礼仪行为
叫魂危机中帝王控制的运作
严饬属下
重申官场规范
强化个人关系
官僚的抵制
忙而不动:吴绍诗在江西
转移视线:对苏州教派的迫害
统一步调:觉性案件
常规化:转移到安全轨道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官僚君主制
第十章 主题和变奏
君主:真实和幻影
知识阶层和大众对妖术的看法
普通民众:权力的幻觉
官僚制度:谨慎的喝彩
参考文献书目
致谢
索引
译者后记
《叫魂》译后——翻译札记及若干随想
· · · · · · (收起)
第一章 中国窃贼传奇
德清县的石匠们
萧山事件
苏州的乞丐们
胥口镇奇事
官僚机制对妖术的处理
第二章 盛世
弘历治下的镀金时代
一个令人鼓舞的故事
长江下游社会
劳动力的解放
民众意识中的盛世
人口、物价与金钱
不平衡发展
向外部与下层的人口流动
妖术、敌意与焦虑
第三章 或现或隐的威胁
关于谋反罪的看法
对于征服年代的回顾
弘历面对谋叛
由汉化带来的腐化
八旗精英
文化的传播
江南问题
第四章 罪的界定
源于南方的罪恶
发生在山东的案例
蔡廷章 初识魂魄之力
靳贯子路遇算命先生
韩沛显拜请术士为师
李绍舜沦于妖人为奴
《大清律例》中有关妖术的条款
“十恶”条款下的妖术
礼律条款下的妖术
刑律条款下的妖术
国家与超自然力量
对“叫魂”应如何处置?
第五章 妖术大恐慌的由来
躯体与灵魂
灵魂与躯体的可分离性
自愿与非自愿的灵魂丧失
头发与邪术
妖术预防法
对于僧道的怀疑
官方对于僧道的处置
僧道、乞丐与普通百姓
乞丐的社会恐怖活动
第六章 各省的清剿
弘历的行省官僚
肱股心腹
信息系统
江南的隐情
一些尴尬的发现
现场的眼线
浙江的撇清
来自山东的进一步线索
张四儒的厄运
接踵而来的危机
一个防范妖术的案件
河南的执法
阴谋的升级
救世的追求
第七章 妖首的踪迹
妖术西行
运河上的妖术
对嫌犯的围捕
两心相悦的奸情
一个冥顽不化的嫌犯
第八章 终结
民间的诬告
家内的谋反
一个顽固的债主
被告席上的叫魂犯
张四儒的坦白
剪辫首犯的故事
一个愚蠢的错误
旅途横祸
说服弘历
与官僚机器算总账
终结
第九章 政治罪与官僚君主制
官僚君主制中的常规权力和专制权力
君主对官僚的控制
效率的监督和指导
三年考绩
常规控制的制度障碍
弘历对常规控制的失望
庇护对抗纪律
揣摩上司的意图
弹劾的障碍
特殊的考评制度
来自现场的机要报告
弘历对新常规的拒绝
宫中陛见制度
上层制度:“政治任命”
礼仪行为
叫魂危机中帝王控制的运作
严饬属下
重申官场规范
强化个人关系
官僚的抵制
忙而不动:吴绍诗在江西
转移视线:对苏州教派的迫害
统一步调:觉性案件
常规化:转移到安全轨道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官僚君主制
第十章 主题和变奏
君主:真实和幻影
知识阶层和大众对妖术的看法
普通民众:权力的幻觉
官僚制度:谨慎的喝彩
参考文献书目
致谢
索引
译者后记
《叫魂》译后——翻译札记及若干随想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作为现代中国的前奏,叫魂大恐慌向中国社会的观察者们凸显了一个特别令人难过的现象:社会上到处表现出冤冤相报为形式的敌意。叫魂案一开始就带有这种令人不快的特征。在叫魂幽灵的发源地德清,慈相寺的和尚们为把进香客从与他们竞争的那个寺庙吓跑而欲挑起人们对妖术的恐惧。更有甚者,他们虚构了一个容易为人民相信的故事,即一伙石匠试图用妖术来加害于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是一场戏中戏,每一出都用民间的恐惧来做文章。除了丑恶的勒索,还有无耻的贪婪:县役蔡瑞为从萧山和尚身上勒索钱文,也编造了可信的罪证。 一旦官府认真发起对妖术的清剿,普通人就有了很好的机会来清算宿怨或谋取私利。这是扔在大街上的上了膛的武器,每个人——无论恶棍或良善——都可以取而用之。在这个权力对普通民众来说向来稀缺的社会里,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他人成了普通人的一种突然可得的权力。对任何受到横暴的族人或贪婪的债主逼迫的人来说,这一权力为他们提供了某种解脱:对害怕受到迫害的人,它提供了一块盾牌;对想得到好处的人,它提供了奖赏;对妒嫉者,它是一种补偿;对恶棍,它是一种力量;对虐待狂,它则是一种乐趣。 我们在这里所瞥见的,是否是一个已被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资源比例恶化、社会道德堕落所困扰的社会所遭受到的一种道德报应?在这样一个备受困扰的社会里,人民会对自己能否通过工作或者学习来改善自身的境遇产生怀疑。这种情况由于腐败而不负责任的司法制度而变得更加无法容忍,没有一个平民百姓会指望从这一制度中得到公平的补偿。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妖术既是一种权力的幻觉,又是对每个人的一种潜在的权力补偿。即使叫魂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人们仍然普遍的相信,任何人只要有适当“技巧”便可以窃取别人的灵魂而召唤出阴间的力量。这是一种既可怕又富有刺激的幻觉。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真实的权力——人们可以通过指控某人为叫魂者、或是提出这种指控相...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普通民众:权力的幻觉 -
我们在这里所瞥见的,是否是一个已被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资源比例恶化、社会道德堕落所困扰的社会所遭遇的一种道德报应?在这样一个备受困扰的社会里,人们对自己能否通过工作或学习来改善自身的境遇产生怀疑。这种情况由于腐败而不负责任的司法制度而变得更加无法容忍,没有一个平民百姓会指望从这一制度中得到公平的补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8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孔飞力著作集(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叫魂》《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
喜欢读"叫魂"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叫魂"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枪炮、病菌与钢铁 8.7
-
- 跨越边界的社区(修订版) 9.4
-
-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8.7
-
-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 9.4
-
- 东晋门阀政治 9.5
-
- 传统十论 9.1
-
-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9.3
-
- 田园诗与狂想曲 9.3
-
- 人行道王国 8.7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 全部 10635 条 )
叫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41 条 )
论坛 · · · · · ·
有彩蛋哦 | 来自飞骑斥候 | 11 回应 | 2025-03-22 17:31:11 |
针对本书的批判:《1768年叫魂案再审视与解读... | 来自Ssssimon | 1 回应 | 2025-02-06 19:44:25 |
现在是重读这本书的好时候 | 来自第五个是萨图恩 | 13 回应 | 2024-10-10 17:25:10 |
12版和14版都是三联的,封面基本一致,为啥有两个... | 来自Fernfin | 1 回应 | 2023-11-27 10:40:07 |
只此一段,就可封神!此时重读,正当其时。 | 来自GeorgeWang | 2 回应 | 2023-10-21 00:59:07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 (2014)9.2分 40075人读过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9.4分 214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1999)8.7分 8223人读过
-
時英出版社 (2000)9.1分 16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值得看看的一些文史哲闲书 (froggy)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2(上) (default:)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2012年華語圖書推薦榜 (451½°F™)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叫魂的评论:
feed: rss 2.0
16 有用 HEA_Di 2015-05-13 22:58:38
撇开学术,前八章都能当小说看!乾隆盛世的叫魂危言,社会群体的歇斯底里,孔飞力的描写和论述可谓把一段荒谬解析得入木三分。专制权力和官僚常规并非此消彼长,但是人治的诉求远远多于常规化的官僚制度所能给予的,于是首席检察官兼一国之君必须以特殊的个人的考评直接介入。腥风血雨的叫魂危机是噬堤之蚁,是难逢之机,让君主释放对无知势力的恐惧,打破官僚的积习;为民众提供权力的补偿,清算怨恨谋取私利。而这“受困型”朝代... 撇开学术,前八章都能当小说看!乾隆盛世的叫魂危言,社会群体的歇斯底里,孔飞力的描写和论述可谓把一段荒谬解析得入木三分。专制权力和官僚常规并非此消彼长,但是人治的诉求远远多于常规化的官僚制度所能给予的,于是首席检察官兼一国之君必须以特殊的个人的考评直接介入。腥风血雨的叫魂危机是噬堤之蚁,是难逢之机,让君主释放对无知势力的恐惧,打破官僚的积习;为民众提供权力的补偿,清算怨恨谋取私利。而这“受困型”朝代早在国门被强行打开之前就暴露了它的裹足不前,最后力挽狂澜的不是什么机制,甚至不是文化,而是也许历史碰巧诞生了寥寥可数的人,以其胆识和自信拯救了社会。若没有替代制度,恐慌、操纵、指控、私欲只会无限膨胀,“没有什么能够伫立期间,以阻挡这种疯狂”。 (展开)
10 有用 malingcat 2012-07-15 10:48:59
读过老版本,收了新版本。
15 有用 小水 2018-09-10 16:51:10
看到主审人是傅恒,感觉像在看延禧番外……
32 有用 把噗 2017-02-06 21:56:27
最后一章简直飞起
30 有用 孤岛森林 2013-04-21 18:28:31
抱着了解卜卦算命装神弄鬼等繁多江湖伎俩的心态,最终得出冤案的结论,实在有点失望。作者自然并不打算写一出酷刑审出的冤案,而剑指皇权与制度的冲突,解释了文革等群体事件(当我们只有栽赃陷害他人的权利之时,我们为何不做),从中国内部寻找通往现代之路,却不像教科书上说现代化全是美帝外部打入,是本启智的好书。翻译方面做得很好,从后记看,译者并不认同孔飞力的大观点,但译文中并未体现出来。值得买回来多思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