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大败局2》解读九大著名企业盛极而衰的失败原因:“中国第一饮料品牌”是如何陨落的?家电业最具现代气质的公司,是怎样被肢解和蹂躏的?中国民营企业的航母,为何会彻底沉没?股市庄家如何布下资本迷局?最具想象力的汽车革命为什么会一夜流产?房地产最大的黑马失陷何处?最低调的钢铁公司如何迎来最致命的打击?中药业的领头兵因何溃不成军?资本狂人究竟是在点燃全民的热情,还是在玩火自焚?
在《大败局2》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有着不可遏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
作者简介 · · · · · ·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
主要出版著作有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下卷)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下卷)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等
其中《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8年《新周刊》新锐榜之年度图书”,《跌荡一百年》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为“2009年度十大图书”。《浩荡两千年》被评为“2012年读书盛典年度影响力图书”。
目录 · · · · · ·
序言 关于“中国式失败”的思考
健力宝: “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
“东方魔水”: 一个橙黄的传说
乱世纷战: 清新一枝不坠泥
致命一问: 健力宝是谁人的
呵护李宁: 小李比老李幸运
· · · · · · (更多)
健力宝: “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
“东方魔水”: 一个橙黄的传说
乱世纷战: 清新一枝不坠泥
致命一问: 健力宝是谁人的
呵护李宁: 小李比老李幸运
· · · · · · (更多)
序言 关于“中国式失败”的思考
健力宝: “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
“东方魔水”: 一个橙黄的传说
乱世纷战: 清新一枝不坠泥
致命一问: 健力宝是谁人的
呵护李宁: 小李比老李幸运
政商交恶: 偏不卖给创业人
张海登台: 命运三耍李经纬
“法师”当家: 步步臭棋毁天物
盛宴散场: 闹剧何日有竟时
【健力宝大事记】
【后续故事】
【新新观察】 值得检讨的“三水策略”
科龙: 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顺德模式: 炸平山头建厂房
潘宁宿命: 怎一个“愤”字了得
科龙革命: 名不副实的革命
格林柯尔: 抢食腐尸的兀鹰
顾氏新政: 一块钱里有我两毛
造系运动: 并购催生霸王梦
顾郎之争: 一场针锋相对的战争
【科龙大事记】
【后续故事】
【八方说词一】 可惜了,科龙
【八方说词二】 顾雏军的并购“七板斧”
德隆: 金融恐龙的宿命
第一桶金: 5000人去深圳排队认购原始股
三驾马车: 被夸大的整合神话
第一庄家: 股不在优,有“德”则名
产融整合: 这是个真实的谎言
末路狂奔: 没有节制的大游戏
牟唐对照: 两代大鳄何其相似
何谓天意: 企业家性格的投射
【德隆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档案存底】 我们的6个失误
【八方说词】 学者、总裁:各说各的德隆
中科创业: 那个庄家狂舞的年代
朱大户与K先生的亲密接触
神奇的小丁
K先生的跨世纪对话与“5·19行情”
构筑“中科系”
因内讧而造成的崩盘
【中科创业大事记】
【档案存底】 第一代庄家的结局
【八方说词】 为什么中国股市像赌场
华晨: “拯救者”的出局
亮相: 催生“中国第一股”
造车: 打造“中华第一车”
背叛: 导致决裂的罗孚项目
出局: 无可诉性的“知识产权第一案”
溃败: 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华晨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档案存底】 “我没有为华晨培养一个好的接班人”
【新新观察】 企业家的“政治博弈术”
顺驰: 一匹被速度击垮的黑马
26岁时的那场牢狱之灾
顺驰,就是“孙氏”的谐音
当孙宏斌杠上王石
现金流的“极限运动”
奈何天不佑宏斌
一次没有技术含量的失败
【顺驰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档案存底】 孙宏斌答《普鲁斯特问卷》
【八方说词】 “地产大佬”说顺驰
铁本: 钢铁之死
长江边的钢厂梦
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宏观调控的分水岭
铁本之死与建龙之活
最让人意外的公诉书
【铁本大事记】
【后续故事】
【新新观察】 中国企业家的“法罪错位”
【八方说词】 “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三九: 中药的“最后一次失败”
一个人的三九
第一次扩张: “下山摘桃子去”
第二次扩张: 仅次于德隆的大鳄
第三次扩张: 回归专业化的狂想
龙种与跳蚤
【三九大事记】
【后续故事】
【八方说词】 赵新先的“捞钱六招鲜”
【新新观察一】 一样的战略,不一样的结果
【新新观察二】 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
托普: 十年一觉TOP梦
蹬三轮: 大学教授敢下海
放卫星: 托普一夜暴大名
软件园: 跑马全国成地主
“托普系”: 生产“概念”的公司
大招聘: 那最后一根稻草
两元钱: 了结一场TOP梦
【托普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档案存底】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CEO”
【新新观察】 “我无法控制哥伦比亚”
跋
· · · · · · (收起)
健力宝: “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
“东方魔水”: 一个橙黄的传说
乱世纷战: 清新一枝不坠泥
致命一问: 健力宝是谁人的
呵护李宁: 小李比老李幸运
政商交恶: 偏不卖给创业人
张海登台: 命运三耍李经纬
“法师”当家: 步步臭棋毁天物
盛宴散场: 闹剧何日有竟时
【健力宝大事记】
【后续故事】
【新新观察】 值得检讨的“三水策略”
科龙: 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顺德模式: 炸平山头建厂房
潘宁宿命: 怎一个“愤”字了得
科龙革命: 名不副实的革命
格林柯尔: 抢食腐尸的兀鹰
顾氏新政: 一块钱里有我两毛
造系运动: 并购催生霸王梦
顾郎之争: 一场针锋相对的战争
【科龙大事记】
【后续故事】
【八方说词一】 可惜了,科龙
【八方说词二】 顾雏军的并购“七板斧”
德隆: 金融恐龙的宿命
第一桶金: 5000人去深圳排队认购原始股
三驾马车: 被夸大的整合神话
第一庄家: 股不在优,有“德”则名
产融整合: 这是个真实的谎言
末路狂奔: 没有节制的大游戏
牟唐对照: 两代大鳄何其相似
何谓天意: 企业家性格的投射
【德隆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档案存底】 我们的6个失误
【八方说词】 学者、总裁:各说各的德隆
中科创业: 那个庄家狂舞的年代
朱大户与K先生的亲密接触
神奇的小丁
K先生的跨世纪对话与“5·19行情”
构筑“中科系”
因内讧而造成的崩盘
【中科创业大事记】
【档案存底】 第一代庄家的结局
【八方说词】 为什么中国股市像赌场
华晨: “拯救者”的出局
亮相: 催生“中国第一股”
造车: 打造“中华第一车”
背叛: 导致决裂的罗孚项目
出局: 无可诉性的“知识产权第一案”
溃败: 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华晨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档案存底】 “我没有为华晨培养一个好的接班人”
【新新观察】 企业家的“政治博弈术”
顺驰: 一匹被速度击垮的黑马
26岁时的那场牢狱之灾
顺驰,就是“孙氏”的谐音
当孙宏斌杠上王石
现金流的“极限运动”
奈何天不佑宏斌
一次没有技术含量的失败
【顺驰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档案存底】 孙宏斌答《普鲁斯特问卷》
【八方说词】 “地产大佬”说顺驰
铁本: 钢铁之死
长江边的钢厂梦
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宏观调控的分水岭
铁本之死与建龙之活
最让人意外的公诉书
【铁本大事记】
【后续故事】
【新新观察】 中国企业家的“法罪错位”
【八方说词】 “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三九: 中药的“最后一次失败”
一个人的三九
第一次扩张: “下山摘桃子去”
第二次扩张: 仅次于德隆的大鳄
第三次扩张: 回归专业化的狂想
龙种与跳蚤
【三九大事记】
【后续故事】
【八方说词】 赵新先的“捞钱六招鲜”
【新新观察一】 一样的战略,不一样的结果
【新新观察二】 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
托普: 十年一觉TOP梦
蹬三轮: 大学教授敢下海
放卫星: 托普一夜暴大名
软件园: 跑马全国成地主
“托普系”: 生产“概念”的公司
大招聘: 那最后一根稻草
两元钱: 了结一场TOP梦
【托普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档案存底】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CEO”
【新新观察】 “我无法控制哥伦比亚”
跋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吴晓波作品集(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大败局1》《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大败局II(纪念版)》《大败局Ⅰ》《《大败局》十周年套装纪念版》
等
。
喜欢读"大败局2"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大败局2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9 条 )



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于清朝政府来说,虽然封了吴三桂为平西王,但很显然,这个明朝的降将在他们眼里永远是颗棋子,“平西王”只不过是个给他脸上贴金的称呼而已,奴才必需是奴才,他想翻身做大王,主子怎么可能会同意?而吴三桂之所以会投奔满清朝,却是想借清政府这个跳板一举夺天下。于... (展开)
为我百年大计,炮灰们请自退散
一、 《大败局》从I到II,6年时间,吴晓波成熟了。 尽管与前作一样,《大败局II》还是在寻找中国企业的失败基因,但已经不再把目光局限于企业本身。当《败II》的视野更开阔,它找到的答案也就更丰富。 其实有很多时候,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8.6分 9851人读过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1)8.6分 2425人读过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9)8.5分 255人读过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0)8.8分 11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所谓知识的另一种 (自娱者小五)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书】人人,事事 (自娱者小五)
- 书单 | 回牛 | 书架所有 (回牛)
- Kindle (SWA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2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大败局2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蛍 2017-07-16 19:06:12
有了只会下金蛋的鹅,突然这只鹅主人翁意识觉醒了,翅膀硬了怎么办?拔其毛,折其翅,断其羽。可惜了,健力宝们。
1 有用 书虫 2018-09-25 08:28:41
仰融的经历让人遗憾
1 有用 轩辕白圭 2016-11-27 21:42:19
读完的最大感受,孙宏斌真是个牛逼的存在。
1 有用 poringking 2016-06-25 15:49:38
其实什么也没学到,只是觉得资本很神奇
1 有用 Bin_林彡 2015-11-04 15:08:51
虽然最后落点在企业的控制,但总的老来说文眼是政商博弈。太多好企业都可惜了!
0 有用 Jaxsoy 2023-05-01 15:48:24 福建
读这本书后,可以了解中国近代曾经站在浪潮之巅的企业历史,它们曾经风光无限,收获掌声无限。然而掌声不一定是好的,往往掌声越响亮,决策者就越容易在喧闹中激流勇进,在铺满红毯的高光时刻,在官商悠悠碰撞的红酒杯后,大败局早已经注定。 这些企业的失败原因各有迥异,但是归根下来原因却也有许多相近之处,无一例外的拉长战线、跑马圈地盲目扩张、决策者的狂妄 … 这些经验是我们当下可以学习并吸取教训。预见可以是知识... 读这本书后,可以了解中国近代曾经站在浪潮之巅的企业历史,它们曾经风光无限,收获掌声无限。然而掌声不一定是好的,往往掌声越响亮,决策者就越容易在喧闹中激流勇进,在铺满红毯的高光时刻,在官商悠悠碰撞的红酒杯后,大败局早已经注定。 这些企业的失败原因各有迥异,但是归根下来原因却也有许多相近之处,无一例外的拉长战线、跑马圈地盲目扩张、决策者的狂妄 … 这些经验是我们当下可以学习并吸取教训。预见可以是知识的一部分,学习他们的历史,让当下避免走入大败局。 (展开)
0 有用 海岛大馋鱼 2023-04-26 08:25:15 上海
贪多求快,人性使然。 战略清晰,战术糊涂。 天时不在,气数已尽。 所有危机都埋伏于盛世之中,所以要对现在风头正劲的企业永远怀疑,要时刻关注基本面。没有永远不败的企业。
0 有用 Starry Night 2023-04-10 23:07:31 浙江
“1978年开始,中国经济就出现了每隔三五年发生一次大调整的规律,每当此时,必定有宏观调控政策出台,而每次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必为民营资本。” “民营企业一定要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每当宏观经济过热的时候,民营企业要取得银行贷款相对容易一些,这时最怕民营企业一时头脑过热,沉迷于产业整合、大幅扩张中,虽然这表面上看上去很风光,可一旦宏观调控来临,国家收紧信贷政策,便无法再取得‘短贷’资金,资金... “1978年开始,中国经济就出现了每隔三五年发生一次大调整的规律,每当此时,必定有宏观调控政策出台,而每次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必为民营资本。” “民营企业一定要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每当宏观经济过热的时候,民营企业要取得银行贷款相对容易一些,这时最怕民营企业一时头脑过热,沉迷于产业整合、大幅扩张中,虽然这表面上看上去很风光,可一旦宏观调控来临,国家收紧信贷政策,便无法再取得‘短贷’资金,资金链就会立刻断裂。在目前情况下,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普遍不畅,全是用短期资金来做长期项目,而国有企业有银行支持,甚至可以拿到长达10年的贷款,是不会出现‘短贷长投’问题的。因此,民营企业家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展开)
0 有用 海德薇儿Hedwig 2023-03-15 12:32:48 北京
比起《大败局1》,这一波的企业家们更多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后仍然没有躲过体制内的宿命”。健力宝的李经纬,败给了地方官的出尔反尔和强硬姿态,目睹自己的品牌葬送在乱局之中;“三九”集团破天荒地开启了“一人机制”,在国有企业史无前例,败在并购扩张后产出不及投入,令人扼腕叹息;“铁本”之死,来自于戴国芳疏忽形势,哪怕成为了兢兢业业的亿万富翁,却很少阅读书报了解宏观调控,以至于最后败在了产业危机…这一部的例... 比起《大败局1》,这一波的企业家们更多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后仍然没有躲过体制内的宿命”。健力宝的李经纬,败给了地方官的出尔反尔和强硬姿态,目睹自己的品牌葬送在乱局之中;“三九”集团破天荒地开启了“一人机制”,在国有企业史无前例,败在并购扩张后产出不及投入,令人扼腕叹息;“铁本”之死,来自于戴国芳疏忽形势,哪怕成为了兢兢业业的亿万富翁,却很少阅读书报了解宏观调控,以至于最后败在了产业危机…这一部的例子大多给人感觉是“无力”,个人永远对抗不了时代的碾压和体制的强硬,政商破裂和利益分野导致的败落是企业家们“牺牲”的开始,而违背商业逻辑和过分膨胀的欲望与扩张,则是他们内部失衡从而大厦坍塌的原因。 (展开)
0 有用 破碎的天空free 2023-03-11 00:29:05 黑龙江
一种是企业家,一种只不过是被资本物化的人,看到最后一个气的想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