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ei, H.T. , 1939, Peasant Life in China, London, Routledge&Sons
费孝通,1939,《中国农民的生活》。作者选择了长江流域的一个村子,集中研究了那里农民们的家庭,亲属关系和他们的经济生活。
2. Fei H. T. and Chang, Chih-I, 1945, Earthbound China, A Study of Rural Economy in Ynna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费孝通和张之毅,1945,《乡土中国——云南农业经济研究》。关于云南西部三个村子内的家庭财政、消费、土地使用、人口迁移及工商组织的研究。
3. Freedman Maurice, 1965,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Athlone Press
弗里德曼·莫里斯,1965,《中国东南部的世系结构》。运用社会人类学的术语对特定地区农村的社会结构的论证,多采用书籍、文章中的数据。
4. Freedman Maurice, 1966,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 Athlone Press
弗里德曼·莫里斯,1966《中国的世系和社会:福建省和广东省》。研究东单沿海世系和宗族的著作,搜集了未发表的数据,尤其是关于英属殖民地香港的九龙和新界的数据。
5. Fried Morton H., 1953, Fabric of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the Social Life of a Chinese County Seat
弗莱德·莫顿,1953,《中国社会的结构——一个中... (查看原文)
1. Crook Isabel and David, 1959,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Ten Mile In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克鲁克·伊莎贝尔和大卫,1959,《一个中国村庄内的革命:十里店》。该书的研究实际上在1947年或1948年完成,十里店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当时处于共产党管辖区内。
2. Crook Isabel and David, 1966, The First Years of Yangyi Commune, New York, Humanities Press
克鲁克·伊莎贝尔和大卫,1966,《杨宜公社的初年》。作者十年后重访十里店,当时十里店已成为杨宜公社的一部分。
3. Myrdal Jan, 1965, Report from a Chinese Villag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米达尔·简,1965,《来自一个中国农村的报道》。1962年的一个月内作者采访了陕西省北部一个农村中所有健在的男女,收集了近三十篇口述自传。在艺术家兼摄影家的妻子甘·克索尔的协助下进行调查。
4. Yang, C. K., 1959, A Chinese Village in Early Communist Transition
杨庆堃,1959,《共产党过渡初期的一个中国村庄》。中国南方城市广州郊区的一个村子,实地考察时间是1948-1951年。描述了在共产党执政初期这个村子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 (查看原文)
1 有用 xxhh 2023-12-21 16:18:43 湖南
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中国西南的小镇为视角,解读出可以覆盖中国文化、民族性格的概论,不可谓举重若轻、不可谓洞若观火,不可谓大家。对女性内部攻讦欺压的解释言简意赅,归结为她们顺从于男性权力框架,所以通过年龄增长的这一社会地位优势,将攻击性释放给年轻女性。这便能解释东亚母女关系某种意义上的阴影。
1 有用 张gosky 2025-07-24 10:57:31 重庆
这种没得啥营养的书就能读得飞快!全书基本上就是给美国人唠家常,唠那些中国人已经烂熟到骨子里,但是外国人异常陌生的家常,比如祖先崇拜、男尊女卑、养儿防老、男性入赘、天地君亲师等等。 作者开篇提了几个非常吸引人的论题,但全书都是一句断言带过,没有推论过程,非常不专业。“为什么组成没落家庭的多是软弱人格,而兴旺家庭的成员则具有坚强特质?就统治阶级而言,继承人和其余年轻子嗣过早地接触后宫和宦官,至少部分造... 这种没得啥营养的书就能读得飞快!全书基本上就是给美国人唠家常,唠那些中国人已经烂熟到骨子里,但是外国人异常陌生的家常,比如祖先崇拜、男尊女卑、养儿防老、男性入赘、天地君亲师等等。 作者开篇提了几个非常吸引人的论题,但全书都是一句断言带过,没有推论过程,非常不专业。“为什么组成没落家庭的多是软弱人格,而兴旺家庭的成员则具有坚强特质?就统治阶级而言,继承人和其余年轻子嗣过早地接触后宫和宦官,至少部分造成了其软弱无能。” “穷人的儿子必须辛苦劳作以求所需。他们不得不和父辈们一样为生存而挣扎……对富人而言……年轻一辈没有任何表达自我的有效途径。” “富裕青年高度依赖长辈和传统权威,贫穷青年高度独立于长辈和传统权威。终其一生,穷人的孩子必食力而得,富人的孩子则坐享其成。”以上均摘自绪论,但全书无论证。 (展开)
5 有用 kosame 2024-04-06 22:32:23 浙江
必须忍受着一种堪称凌辱的痛苦,才能读完这一本书。我很庆幸的是作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现出了对待两性平等的良知,尽可能地正视。到底是几十年前的资料了,所谓遗迹,却也还是能在当下找到一如往昔的脉络。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22 有用 天涯明月刀 2023-11-16 09:47:56 广东
看的台版完全版,真的写得不错,尤其是序言及增补的十二章,大陆居然出个初版,后浪好烂
1 有用 Ginkgo 2024-09-17 14:37:53 重庆
阅读体验很差的一本书,示意图中英夹杂,标注不明显,要不就是没有图例或者图文分页,看得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