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万历十五年》的风格介于学术专著和历史评论之间。作者从他个人的学理背景出发,侧重于综合而不是分析。他用近乎于历史小说的笔调描绘了万历年间的历史图卷,并表达了他独特的历史观念。这种观念被一些人称为“大历史观”。
作者简介 · · · · · ·
黄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目录 · · · · · ·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万历皇帝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参考书目
附录一
附录二
《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
· · · · · · (收起)
自序
第一章 万历皇帝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参考书目
附录一
附录二
《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第一章:万历皇帝 P5 贵妃郑氏和王氏之争——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小小的插曲,竟是一场影响深远 的政治斗争的契机,导致了今后数十年皇帝与臣僚的对立,而且涉及了整个帝国。 6 皇帝的常服则是青色或黑色和龙袍,上缀绿色的滚边。 7 1498年,当时在为的弘治皇帝几乎用央求的口气央求大学士同意免朝一日,因为当夜皇宫失火,皇帝彻夜未眠,神思恍惚。[明朝前期,皇权并没有达到顶峰,或者,难道说,到了明朝,皇权正式开始“符号化”?] 8 正德皇帝,个性极强。 嘉靖皇帝,前二十年算得上尽职,后来专心于修坛炼丹。在位达四十五年之久,仅次于万历。 9 万历登基之时,高贵的仪表。声音发自丹田,深沉有力。——早熟的君主。 年幼的万历——尊敬的人只有两个:张居正和冯保(宦官)。 13 从本朝创业之君开始,就形成了如下观念,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需要有专门的皇室庄园的收入,以供宫廷开支之用。宫廷所需的物品,来自全国税收中划出来的一大部分实物。皇家的开支可以不受限制,官员们却只能在极度节俭的原则下生活[明朝官员俸禄最低,但贪官最多。],更不必说宦官宫女。所以,本朝的官员、宦官的法定薪给都十分微薄。 宦官的收入——掌管皇家的各个仓库(质量检验)——贿赂——使得劣质物品变成优质——损害最大的就是京军。 16 张居正在人事任免之中起着决定作用。 本朝有一个习惯,以气节自许的大臣,如果遭到议论攻击,在皇帝正式表明态度之前,自己应该请求解职归田,以示决不模棱两可,尸位素餐。 17 本朝的君主制度与历朝有一点不同。以前各个王朝,凡君主年幼,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的人物代为摄政,而这恰恰为本朝所不能容许。按照规定,所有皇室的支系,包括皇帝的叔父、兄弟以至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国”[这是贯彻明朝始终的制度?还是只在开朝时候? ]。之国就是就藩,其居于各省,有极为富丽闳大的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各章 -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即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万历十五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万历十五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02 条 )




论坛 · · · · · ·
《万历十五年》与《大清首辅张廷玉》之所以好读,... | 来自巧儿 | 2017-04-17 14:56:26 | |
喜欢《大清首辅张廷玉》与《万历十五年》,大历史... | 来自可儿 | 2 回应 | 2017-04-17 08:24:37 |
历史其实没有改变 | 来自eyes on book | 7 回应 | 2012-04-02 10:53:16 |
“在我们表面化的政府中,形式就是实质。” | 来自少年蘇查 | 2 回应 | 2010-04-18 16:57:52 |
大历史 | 来自kingboy | 2009-04-22 07:48:31 |
> 浏览更多话题
其他版本在豆瓣书店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0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9.0分 264754人读过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2)9.4分 149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7)9.1分 26461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6)9.0分 2430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买书,做个优雅的读书姑娘 (44)
- 一些不错的职场书籍 (BeyongF)
- 梁文道:3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30本書 (24个考妮)
- 豆瓣人多·势众·好评图书_1 (安地)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万历十五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Keysersushi 2010-02-01 17:27:46
这版是当初买过的第一本,后来上课看被老师收掉了;再买了第二本搬家时候又掉了;后来搁了多年屏不住了再去买了第三本,我对这本书太痴心了
0 有用 Novalis 2009-05-14 22:24:35
08年九州出版社
0 有用 山水幽燕 2008-02-28 07:46:23
典型的传统社科分析框架,算及格
12 有用 寄意寒星 2008-02-22 22:37:14
居香港期间,某日清晨在地铁上看见一个女中学生(穿旗袍制服)在全神贯注读这本书。不由感慨。
0 有用 照朗 2005-08-31 11:05:22
最早的版本封面书名由廖沫沙题签。
0 有用 纸上谈兵 2023-05-27 15:35:52 重庆
二十年年前在现代书城买的,一直怀疑是盗版,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偏专业,读起来有点点晦涩,不知为何成了畅销书兼长销书。收获还是不少,虽然我一直知道变法很难,但不知道难到什么程度。没有外力的破坏,天朝这个大一统的国家很难从内部改变,走上“民主共和”的道路。
0 有用 ocean eyes 2023-03-08 10:19:44 浙江
看了之后发觉自己历史读得太浅了。历史不仅仅是历史,它还与政治、经济、文化相交织着。长久的儒家思想的浸透,使道德被推崇至至高无上的地位。官僚系统因儒家思想而凝聚,又被这样的思想局限,无法改革,只能看着它僵死,走向衰亡。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等等等,不是没有改革的心,只是这张“网”把他们绑得太死,导致他们没有空间行动。唯一行动的方法是,撕碎这张束缚着他们的网。万历十五年,太平凡的一年,却又是暗流涌动的... 看了之后发觉自己历史读得太浅了。历史不仅仅是历史,它还与政治、经济、文化相交织着。长久的儒家思想的浸透,使道德被推崇至至高无上的地位。官僚系统因儒家思想而凝聚,又被这样的思想局限,无法改革,只能看着它僵死,走向衰亡。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等等等,不是没有改革的心,只是这张“网”把他们绑得太死,导致他们没有空间行动。唯一行动的方法是,撕碎这张束缚着他们的网。万历十五年,太平凡的一年,却又是暗流涌动的一年。 (展开)
0 有用 悠悠云出岫 2022-05-24 00:14:17
忘了说的啥了
0 有用 饼干 2021-05-03 08:16:11
黄仁宇最好的一本书,影响了一批历史普及读物写作者。
0 有用 MaxwellGao 2021-03-28 12:42:53
2021-3:有部分内部读起来有点费劲,感觉晦涩难懂,但是好在本书比较简短。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因为《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我就一直在想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神秘的魔力?无奈浅薄的我,看完之后也没有太多的感触。难道是文官集团的抱团给了高育良书记灵感?所以他也要抱团?任人唯亲?好像有点太浅显了吧?明朝那时候面临的很多问题现在社会以科技之力解决了不少,当然也有许多关于人性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但是我对新中国是... 2021-3:有部分内部读起来有点费劲,感觉晦涩难懂,但是好在本书比较简短。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因为《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我就一直在想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神秘的魔力?无奈浅薄的我,看完之后也没有太多的感触。难道是文官集团的抱团给了高育良书记灵感?所以他也要抱团?任人唯亲?好像有点太浅显了吧?明朝那时候面临的很多问题现在社会以科技之力解决了不少,当然也有许多关于人性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但是我对新中国是有信心的,哈哈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