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瑞士]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
译者: 潘耀昌
出版年: 2004-1
页数: 289
定价: 4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西方艺术史论名著
ISBN: 9787300052038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
译者: 潘耀昌
出版年: 2004-1
页数: 289
定价: 4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西方艺术史论名著
ISBN: 9787300052038
丛书信息
· · · · · ·
西方艺术史论名著(共21册),
这套丛书还有
《西方现代艺术批判》《艺术中的精神》《艺术史写作原理》《现代艺术的意义》《印度艺术简史》
等
。
喜欢读"艺术风格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艺术风格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读书报告
瑞士美术史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Heinrich Wölfflin, 1864-1945)的《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风格发展的问题》(下文简称《基本概念》)初稿问世于1915年,英译本引介于1932年,后由沃尔夫林添加1933年修订稿作为附录,并自1943年后始终结合修订稿一同出版。本文以中国...
(展开)

沃氏《基本概念》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沃尔夫林则假设我们能从16世纪和17世纪的艺术中看出两种观看方式,即文艺复兴和巴洛克。” 范景中 沃尔夫林认为存在某种共享的观看方式,以此可以区别不同时代的作品,这并不是说个人的天才微不足道,而是“个人总是从属于群体,所以艺术发展不能简化为一系列孤立的点”。他... (展开)
拥有庞大知识体系和长期的审美积淀才会有的——对美术史规律的新把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沃尔夫林《艺术史原理》颠覆了时人认为巴洛克艺术是古典的艺术(文艺复兴)的衰败的看法,并提出五对概念把两种艺术看成两个极点,并未有谁好谁坏。 以下是本人对此书的浓缩扎记 沃尔夫林《艺术史原理》 是普遍的再现形式 沃尔夫林在此文中为巴洛克艺术(近代艺术)翻案,其既... (展开)
关于沃尔夫林“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中的风格发展问题》这本书是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方法经典代表之一。与之前美术史的写作不同的是:他看到了艺术与一般文化的相互联系是松散的,认为“艺术本身”有其特有的历史,从而构筑了的一部“无名艺术史”。 在本书中沃尔夫林所用的形式分析... (展开)
【转】范景中:《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中译本札记
作者简介:范景中,1951年生,天津人。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导师卢鸿基先生。曾任《美术译丛》《新美术》主编。著有《附庸风雅与艺术欣赏》《藏书铭印记》《中华竹韵》;编有《柳如是集》(与周小英合纂);主编《美术史的形状》《波普尔哲学著作集》《贡布里希文集》(...
(展开)
> 更多书评 1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Dover Publications (1950)9.0分 64人读过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5)9.2分 344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8.5分 157人读过
-
金城出版社 (2011)7.5分 13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艺术风格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Viola 2008-04-29 21:27:14
饶死我了
3 有用 Gillian 2012-03-07 15:56:59
沃爾夫林從純風格分析,看文藝復興到巴洛克的風格變遷,總結出了五對基本概念,否定了巴洛克是文藝復興衰落的舊有認識,將巴洛克和文藝復興放于同等的位置之上。并且意識到巴洛克風格所產生的土壤(日耳曼)與文藝復興所扎根的土壤(意大利)之不同。可惜的是,排版上图文经常无法对应,给阅读带来一些困难。
0 有用 小群子 2009-03-15 20:52:02
史论的经典。。。
1 有用 空山新语 2013-11-18 22:17:14
作者的观点很值得思考。但是翻译得很不好,读起来很累。加上书中很多例子都没有对应的图片。所以给2星。
0 有用 汪杨 2016-02-18 00:01:19
倾向于风格的分析